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北京正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连接天通苑至中关 村,起到保障居住在天通苑、回龙观等地区的上班族往返上地、中关村的自行车 骑行通勤需求。与厦门的自行车髙速路主要满足休闲、观光不同,线路连接的是 工作区与居住区,首先要满足的是通行“刚需”。 多年来,一些城市新规划道路没有慢行系统,或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公众所需,自行 车道被占用等现象较为常见,骑车出行很不方便。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 自行车又重新进入公众生活,骑车出行逐渐变得普遍。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 建设也日益重视慢行系統,新建道路多能确保自行丰的通行权。 “自行车髙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区间交通线路。 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设红绿灯。该路 段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较快的速度在上面骑行 自行车“高速路”对国人来说较为陌生。当前,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更多地偏向于 机动车,使得城市道路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往往会造成交通的拥堵。如果靠修 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提升出行效率,成本比自行车路要高很多。无论是 技术还是成本,自行车高速路相对来说要求都比较低,而且灵活,工程量比机动化 快速路小很多。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高速路”正 好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 的压力 但也有人对自行车高速路持谨慎态度,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 就认为,对于道路条件巳经基本形成的主体城区,就不适宜大规模建设自行车快 速路。不仅如此,也有一些上班族心存疑虑,家住天通苑附近的马女士说,通行的 很多自行车可能是共享单车高速路修成之后,在早晚高峰使用期间,会不会面临 调度上的难题?此外,电动自行车能不能上路?自行车“高速路”会不会成为另 个拥堵路段?有专家表示,这其中的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 相关部门做好功课 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初衷或许只考虑了环保、治堵等因素,但它在客观上 也助推了全民健身。有社会学者也表示“自行车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其 缓解交通拥堵、利于环保的作用会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这样的“自行车高遠公 路”还会最大限度地延展体育功能。 (摘编自《民生周刊》(2017年第2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北京建成的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大大满足了上班族的自行车骑行需求。 B.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行的城区之间的交通线路。 C.自行车高速路既可以满足通行的“刚需”,又可以满足休闲观光的需求 D.多年来,城市中的自行车道普遍被占用,成为骑车出行很不方便的主要原因 2.下列不属于修建自行车高速路原因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骑车出行普遍,自行车高速路正好为骑行者提供了方 B.自行车高速路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的压力
陕西省 2018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北京正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连接天通苑至中关 村,起到保障居住在天通苑、回龙观等地区的上班族往返上地、中关村的自行车 骑行通勤需求。与厦门的自行车高速路主要满足休闲、观光不同,线路连接的是 工作区与居住区,首先要满足的是通行“刚需”。 多年来,一些城市新规划道路没有慢行系统,或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公众所需,自行 车道被占用等现象较为常见,骑车出行很不方便。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 自行车又重新进入公众生活,骑车出行逐渐变得普遍。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 建设也日益重视慢行系統,新建道路多能确保自行丰的通行权。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区间交通线路。 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设红绿灯。该路 段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较快的速度在上面骑行。 自行车“高速路”对国人来说较为陌生。当前,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更多地偏向于 机动车,使得城市道路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往往会造成交通的拥堵。如果靠修 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提升出行效率,成本比自行车路要高很多。无论是 技术还是成本,自行车高速路相对来说要求都比较低,而且灵活,工程量比机动化 快速路小很多。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高速路”正 好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 的压力。 但也有人对自行车高速路持谨慎态度,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 就认为,对于道路条件巳经基本形成的主体城区,就不适宜大规模建设自行车快 速路。不仅如此,也有一些上班族心存疑虑,家住天通苑附近的马女士说,通行的 很多自行车可能是共享单车高速路修成之后,在早晚高峰使用期间,会不会面临 调度上的难题?此外,电动自行车能不能上路?自行车“高速路”会不会成为另一 个拥堵路段?有专家表示,这其中的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 相关部门做好功课。 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初衷或许只考虑了环保、治堵等因素,但它在客观上 也助推了全民健身。有社会学者也表示“自行车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其 缓解交通拥堵、利于环保的作用会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这样的“自行车高遠公 路”还会最大限度地延展体育功能。 (摘编自《民生周刊》(2017 年第 20 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北京建成的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大大满足了上班族的自行车骑行需求。 B.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行的城区之间的交通线路。 C. 自行车高速路既可以满足通行的“刚需”,又可以满足休闲观光的需求。 D. 多年来,城市中的自行车道普遍被占用,成为骑车出行很不方便的主要原因。 2. 下列不属于修建自行车高速路原因的一项是 A. 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骑车出行普遍,自行车高速路正好为骑行者提供了方 便。 B. 自行车高速路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的压力
C.自行车髙速路利于人们绿色出行,能最大限度延展体育功能,有助于全民健 身 D.自行车髙速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较快速地在上面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自行车高速路有着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城区、每条道路都适合修建。 B.城市道路既要注重机动车,还要注重慢行系统,两方面需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C.不设交叉路口,不设红绿灯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 用 D.仅仅依靠修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成本较髙不说还有可能收效甚微 【答案】1.C2.D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 项”,A项,“北京建成的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说法啊错误,从“北京正 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可知,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路还 没有建成:B项,原文表述为“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区间交通线路”,并不是 “专门用于骑行的城区之间的交通线路”;D项,根据原文,骑车出行很不方便 的主要原因不仅有“自行车道被占用”,还有“一些城市新规划道路没有慢行系 统或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公众所需”。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修建自行车 高速路原因的一项”,D项,“自行车高速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 骑车人能较快速地在上面骑行”,表述的内容是自行车高速公路的特性而非修建 的原因。故选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项”,C项,“自行车髙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用”说法错误, 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自行车高速路修好投入使用,要能发挥积极效用 相关部门还需做好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功课。故选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 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 案。比如本题C项,“自行车髙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用”说法错 误,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自行车髙速路修好投入使用,要能发挥积极效 用,相关部门还需做好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功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 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 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C. 自行车高速路利于人们绿色出行,能最大限度延展体育功能,有助于全民健 身。 D. 自行车高速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较快速地在上面骑 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自行车高速路有着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城区、每条道路都适合修建。 B. 城市道路既要注重机动车,还要注重慢行系统,两方面需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C. 不设交叉路口,不设红绿灯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 用。 D. 仅仅依靠修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成本较高不说还有可能收效甚微。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 项”,A 项,“北京建成的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说法啊错误,从“北京正 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可知,北京首条自行车高速路还 没有建成;B 项,原文表述为“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区间交通线路”,并不是 “专门用于骑行的城区之间的交通线路”;D 项,根据原文,骑车出行很不方便 的主要原因不仅有“自行车道被占用”,还有“一些城市新规划道路没有慢行系 统或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公众所需”。故选 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修建自行车 高速路原因的一项”,D 项,“自行车高速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 骑车人能较快速地在上面骑行”,表述的内容是自行车高速公路的特性而非修建 的原因。故选 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C 项,“自行车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用”说法错误, 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自行车高速路修好投入使用,要能发挥积极效用, 相关部门还需做好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功课。故选 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 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 案。比如本题 C 项,“自行车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用”说法错 误,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自行车高速路修好投入使用,要能发挥积极效 用,相关部门还需做好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功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 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 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 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 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 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 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 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 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 敏感、通用话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 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 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 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 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髙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 已,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 嗡翁唣唣,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 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 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 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 贵的文辞。 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 及的常态存在。 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 生中国 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 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 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 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 它比肩的对象。 4.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已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投 生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 B.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 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 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 D.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 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 5.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6.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 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 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 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 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 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 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 敏感、通用话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 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 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 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 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 已,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 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 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 这个自已,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 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 贵的文辞。 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 及的常态存在。 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 生中国。 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 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 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 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 它比肩的对象。 4. 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已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投 生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 B. 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 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 C.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 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 D. 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 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 5. 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6. 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4.C5.①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 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②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 境界。 6.①巧引诗句说唐诗。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 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 ②巧比妙喻。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 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 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 ③“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 情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C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 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说法错误,本文并无 对比手法,且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 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故选C。 5.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是考查 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能力。通读文章,可根据文章中“我心中的唐诗,是 种整体存在……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 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唐诗对中国人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 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有时在异国他乡 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 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唐诗如玉杵 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唣唣,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 己”“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 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等信息,从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 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两个方面分析 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6.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 加以分析”,是考査学生赏析文章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先指出运用了那种 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在说唐诗时巧妙引用了诗句,运用大 量的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先指出这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文中具体例 子进行分析。比如作者在说唐诗时巧妙引了“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 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把唐诗说的既有画面 感,而又不显得堆砌,同时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文章巧妙设喻,把唐诗比 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 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 落。文章十到十二段的段首运用“这个自己”构成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 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 点睛: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分三步走:
【答案】4. C 5. ①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 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②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 境界。 6. ①巧引诗句说唐诗。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 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 ②巧比妙喻。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 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 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 ③“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 情。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C 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 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说法错误,本文并无 对比手法,且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 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故选 C。 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是考查 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能力。通读文章,可根据文章中“我心中的唐诗,是一 种整体存在……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 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唐诗对中国人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 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有时在异国他乡 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 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唐诗如玉杵 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 己”“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 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等信息,从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 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两个方面分析 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 加以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先指出运用了那种 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读文章,可知文章在说唐诗时巧妙引用了诗句,运用大 量的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答题时先指出这些表达技巧,然后结合文中具体例 子进行分析。比如作者在说唐诗时巧妙引了“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 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把唐诗说的既有画面 感,而又不显得堆砌,同时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学韵味。文章巧妙设喻,把唐诗比 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 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 落。文章十到十二段的段首运用“这个自己”构成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 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 点睛: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分三步走:
第一步,指出文章运用何种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具体例句分析文章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 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 第,拜议郎。 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 曰:“臣闻王者承天下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诗》 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 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窃怀忧国,不忘须 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后 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威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 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之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 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 太守乃自贪赍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巳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 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日:“方今国家,东有严 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 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B.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C.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D.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和现代 “公车”含义不同 B.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 私访”之意 C.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第一步,指出文章运用何种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具体例句分析文章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 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 第,拜议郎。 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 曰:“臣闻王者承天下,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诗》 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 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窃怀忧国,不忘须 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后 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威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 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达政事之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 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 太守乃自贪赍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巳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 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日:“方今国家,东有严 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 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B.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C.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D.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 玄/于是纵使者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和现代 “公车”含义不同。 B. 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 私访”之意。 C. 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D.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 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 B.谯玄希望皇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 C.谯玄曾一度被升任为太常丞一职,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 D.谯玄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为保性命,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 【答案】10.A11.C12.D 13.(1)臣听说天子禀承上天,继承祖宗登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帝祚,没有比继 承人更为使人着急的。 (2)以后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连续聘他去做官,他都不去,公孙述于是派使 者准备了礼品召他去。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 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 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 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玄(人名)”“绣衣使 者”“节”“风俗”“诛赏”“事”“王莽”“使者车”,虚词“为”“而” 再结合本句意思:当时大家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是绣衣使者,手持天子符节,与 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巡视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 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莽统摄朝政,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 句子可以断开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 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故选A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C项,“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说法错误,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故选C。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 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 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 确的一项”,D项,“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说法错误,“玄遂隐藏田野, 终述之世”指谯玄隐藏田野,直到公孙述去世之日。故选D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继”,继承;“延”,延续;“嗣”,继承人。(2)句中:“诣” 到……去,在这里意译为“不去做官”;“乃”,于是;“征”,征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査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D. 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 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 B. 谯玄希望皇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 C. 谯玄曾一度被升任为太常丞一职,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 D. 谯玄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为保性命,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臣听说天子禀承上天,继承祖宗登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帝祚,没有比继 承人更为使人着急的。 (2)以后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连续聘他去做官,他都不去,公孙述于是派使 者准备了礼品召他去。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 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 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 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玄(人名)”“绣衣使 者”“节”“风俗”“诛赏”“事”“王莽”“使者车”,虚词“为” “而”, 再结合本句意思:当时大家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是绣衣使者,手持天子符节,与 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巡视考察各地民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 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莽统摄朝政,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 句子可以断开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 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故选 A。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 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 C 项,“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说法错误,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故选 C。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 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 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 确的一项”,D 项,“隐藏于田野,直到去世之日”说法错误,“玄遂隐藏田野, 终述之世”指谯玄隐藏田野,直到公孙述去世之日。故选 D。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 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 句中:“继”,继承;“延”,延续;“嗣”,继承人。(2)句中:“诣”, 到……去,在这里意译为“不去做官”;“乃”,于是;“征”,征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年轻时好学习,能讲解《易》、《春秋》。出仕州郡。 成帝永始二年,出现了日食的灾异,于是皇帝下诏书要各州举荐一名敦厚朴实而 又谦让、有品行有道义的人。州府举荐谯玄,谯玄到公车,策问应对成绩优异,被 授任为议郎。 皇帝开始设置期门,多次微服外出。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 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谯玄上书劝阻说:“臣听说天子秉承上天,继承祖宗登 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帝祚,没有比继承人更为使人着急的。现雀陛下的继承 人没有确立,天下的人都在注目,然而陛下不去考虑社稷之计,一心想着微服外 出的事情,恩爱宠幸用在使人惑乱的人身上。臣私下听说后宫皇子生下而不能养 育。臣得知以后很忧伤,心中十分悲痛,私下片刻不忘忧念国家。如果警戒保卫 不整治,那么祸患就会意外发生。这就是贼寇祸乱在身边发生的情况。希望陛下 想着天下极端重要,爱惜自己像金王般的身体,(这样的话)天下的人都非常欣 慰、,”当时国家多次发生异常灾害,谯玄经常陈述灾异的变化。但他的意见却 不被成帝理解接纳,所以谯玄长久地滞留在郎官的位置上。后来调任太常丞,因 为为弟弟服丧辞掉官职。 平帝元始元年,出现日食现象,平帝又下令要公卿大夫们推荐敦厚淳朴、敢于直 言的人。大鸿胪左成推荐谯玄到官署去应对策问,谯玄再次被授予议郎的官职 元始四年,朝廷要选拔八个通晓政治事务又能推行教化风俗习惯的人。当时大家 致推举谯玄,谯玄手持天子符节,与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巡视各地,考察各地民 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 莽统摄朝政,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改名换姓,私下逃回家中,就此 隐居起来。 后来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他连续聘请谯玄任职,谯玄都不去。公孙述就派 遣使者准备了礼物去征召他:如果谯玄还不肯出来做官,就赐给他毒药。太守于 是亲自捧着文书到谯玄的家里,说:“您高尚的节操已经很出名了,朝廷很看重 您,悠确实不应该再推辞了,免得自招杀身之祸。”谯玄仰头向天长叹说:“唐 尧是圣明的君主,许由还是把做官当作耻辱;周朝的武王最为贤德,伯夷为了不 做官宁愿挨饿。他们都是那样的人啊,我也是那样的人啊。我要保全我高尚的志 向和节操,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于是接受了毒药。谯玄的儿子谯瑛哭出 了血,对着太守叩头说:“现在我们国家东面有很厉害的敌人,军队四面出动, 国家和军队的费用不是经常充足,我愿意拿出家中的一千万钱,来为父亲赎去死 罪。”太守替他向公孙述求情,公孙述听了之后答应了。谯玄于是在乡间隐居, 一直到公孙述死。 (二)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年轻时好学习,能讲解《易》、《春秋》。出仕州郡。 成帝永始二年,出现了日食的灾异,于是皇帝下诏书要各州举荐一名敦厚朴实而 又谦让、有品行有道义的人。州府举荐谯玄,谯玄到公车,策问应对成绩优异,被 授任为议郎。 皇帝开始设置期门,多次微服外出。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 妒,很多皇子横遭夭折。谯玄上书劝阻说:“臣听说天子秉承上天,继承祖宗登 上皇位,保有大业,延续帝祚,没有比继承人更为使人着急的。现雀陛下的继承 人没有确立,天下的人都在注目,然而陛下不去考虑社稷之计,一心想着微服外 出的事情,恩爱宠幸用在使人惑乱的人身上。臣私下听说后宫皇子生下而不能养 育。臣得知以后很忧伤,心中十分悲痛,私下片刻不忘忧念国家。如果警戒保卫 不整治,那么祸患就会意外发生。这就是贼寇祸乱在身边发生的情况。希望陛下 想着天下极端重要,爱惜自己像金王般的身体,(这样的话)天下的人都非常欣 慰、,”当时国家多次发生异常灾害,谯玄经常陈述灾异的变化。但他的意见却 不被成帝理解接纳,所以谯玄长久地滞留在郎官的位置上。后来调任太常丞,因 为为弟弟服丧辞掉官职。 平帝元始元年,出现日食现象,平帝又下令要公卿大夫们推荐敦厚淳朴、敢于直 言的人。大鸿胪左成推荐谯玄到官署去应对策问,谯玄再次被授予议郎的官职。 元始四年,朝廷要选拔八个通晓政治事务又能推行教化风俗习惯的人。当时大家 一致推举谯玄,谯玄手持天子符节,与太仆王恽等人分别巡视各地,考察各地民 风民情,每到达一个地方都自行行使惩罚奖励的职权。这件事还没有完成,而王 莽统摄朝政,谯玄于是抛弃了使者的车马队伍,改名换姓,私下逃回家中,就此 隐居起来。 后来公孙述在蜀僭称天子名号,他连续聘请谯玄任职,谯玄都不去。公孙述就派 遣使者准备了礼物去征召他;如果谯玄还不肯出来做官,就赐给他毒药。太守于 是亲自捧着文书到谯玄的家里,说:“您高尚的节操已经很出名了,朝廷很看重 您,悠确实不应该再推辞了,免得自招杀身之祸。”谯玄仰头向天长叹说:“唐 尧是圣明的君主,许由还是把做官当作耻辱;周朝的武王最为贤德,伯夷为了不 做官宁愿挨饿。他们都是那样的人啊,我也是那样的人啊。我要保全我高尚的志 向和节操,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于是接受了毒药。谯玄的儿子谯瑛哭出 了血,对着太守叩头说:“现在我们国家东面有很厉害的敌人,军队四面出动, 国家和军队的费用不是经常充足,我愿意拿出家中的一千万钱,来为父亲赎去死 罪。”太守替他向公孙述求情,公孙述听了之后答应了。谯玄于是在乡间隐居, 一直到公孙述死。 (二)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 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 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14.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下阕一二句与其它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 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 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 感 D.“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仼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 属! E.下阅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 之态 15.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 【答案】14.BE15.)①词人在上阕从《史记·李将军列传》用李广典并将骁勇 善战的李广和才能平庸却得封侯的堂弟李蔡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 词人其实是用“李广难封”自况,既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 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赏析不恰 当的两项”,B项,故意拔髙。“芸草去陈根”只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 中根除杂草的田园生活景象,并没有表达对金军的斩草除根之意。E项,“下阅 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 感情有误。词人过上农家生活,实属无奈之举,“热爱”言过其实。后两句浸透 着宦海沉浮的辛酸苦辣,实为含泪微笑自嘲之态,并没有表达朝廷必用的豪迈之 态。故选BE。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 今之 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 ”由此得出,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 大为不同。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练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山间四季之景让人乐趣无 穷。其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 【答案】(1).其出人也远矣(2).犹且从师而问焉(3).而耻学于师(4).野 芳发而幽香(5).佳木秀而繁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査分直接 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 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 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犹、芳、 幽、繁阴。 点睛:此题考査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 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 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 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14. 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下阕一二句与其它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 实。 B. “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 的态度。 C. “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 感。 D. “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 属! E. 下阅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 之态。 15. 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 【答案】14. BE 15. )①词人在上阕从《史记•李将军列传》用李广典并将骁勇 善战的李广和才能平庸却得封侯的堂弟李蔡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② 词人其实是用“李广难封”自况,既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 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赏析不恰 当的两项”,B 项,故意拔高。“芸草去陈根”只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 中根除杂草的田园生活景象,并没有表达对金军的斩草除根之意。E 项,“下阅 整体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必得朝廷重用的豪迈之态”, 感情有误。词人过上农家生活,实属无奈之举,“热爱”言过其实。后两句浸透 着宦海沉浮的辛酸苦辣,实为含泪微笑自嘲之态,并没有表达朝廷必用的豪迈之 态。故选 BE。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 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 大为不同。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练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山间四季之景让人乐趣无 穷。其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其出人也远矣 (2). 犹且从师而问焉 (3). 而耻学于师 (4). 野 芳发而幽香 (5). 佳木秀而繁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 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 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 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犹、芳、 幽、繁阴。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 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
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 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 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 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2017年“书香门第杯”象棋大赛中,刘宗泽不孚众望,最终以十胜一和的成 绩夺得冠军。 ②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鸿儒硕学齐聚曲 阜,围绕“儒家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与 研讨。 ③9月16日晚7时30分,正在古城河畔观赏夜景的邹惠国、冯金林听到女子落 水的呼救声后,首当其冲,从两米多高的河岸跳入水中,最终将落水女孩成功救 ④近几年,量化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场接受度日渐提高,量化投资产品炙手可 热,很多基金公司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大力发行量化基金 ⑤在《非你莫属》求职现场,一位老板开出了100万的年薪,一位老板提供了巨大 的发展空间,这让小李首鼠两端,难以取舍 ⑥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之后,我市楼盘销售情况不温不火,价 格继续僵持,很多市民依然持观望态度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使用全都 不正确的一项”,①不孚众望: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 符合语境;②鸿儒硕学: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符合语境;③首当其 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符合语境;④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 势大。不符合语境;⑤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符合语境:⑥不温不火: 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符合语境。故选B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各部门通力配合,携起手来联袂打造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 语大会》《朗读者》等优秀节目。这些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B.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运用全 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C.据资料显示,因汽车事故而死亡的人当中,至少有70%是未系安全带的。由此 可见,安全带是在汽车万一发生事故时,保护驾驶员生命的重要装备 文章能否发表不仅是写作水平高不高、看问题透不透的问题,而是编辑及其栏 目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知廉耻地抄袭别人的文章,那就是人品出毛病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辨析病句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 句”,A项,语意重复,“携起手来”与“联袂”重复,保留其一;B项,成分
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 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 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 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 2017 年“书香门第杯”象棋大赛中,刘宗泽不孚众望,最终以十胜一和的成 绩夺得冠军。 ②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鸿儒硕学齐聚曲 阜,围绕“儒家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与 研讨。 ③9 月 16 日晚 7 时 30 分,正在古城河畔观赏夜景的邹惠国、冯金林听到女子落 水的呼救声后,首当其冲,从两米多高的河岸跳入水中,最终将落水女孩成功救 起。 ④近几年,量化基金的表现可圈可点,市场接受度日渐提高,量化投资产品炙手可 热,很多基金公司也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大力发行量化基金。 ⑤在《非你莫属》求职现场,一位老板开出了 100 万的年薪,一位老板提供了巨大 的发展空间,这让小李首鼠两端,难以取舍。 ⑥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之后,我市楼盘销售情况不温不火,价 格继续僵持,很多市民依然持观望态度。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使用全都 不正确的一项”,①不孚众望: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 符合语境;②鸿儒硕学: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符合语境;③首当其 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符合语境;④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 势大。不符合语境;⑤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符合语境;⑥不温不火: 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符合语境。故选 B。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央电视台各部门通力配合,携起手来联袂打造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 语大会》《朗读者》等优秀节目。这些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B. 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运用全 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C. 据资料显示,因汽车事故而死亡的人当中,至少有 70%是未系安全带的。由此 可见,安全带是在汽车万一发生事故时,保护驾驶员生命的重要装备。 D. 文章能否发表不仅是写作水平高不高、看问题透不透的问题,而是编辑及其栏 目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知廉耻地抄袭别人的文章,那就是人品出毛病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 句”,A 项,语意重复,“携起手来”与“联袂”重复,保留其一;B 项,成分
残缺,“秉持”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后加“的办 报宗旨”;D项,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把“不仅是……而是”改成“不 只是……而且是”。故选C 点睛:常考的病句类型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 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 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 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 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 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言标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虽然秦腔名家任哲中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可是我依然惠存着他当年送我的秦 腔磁带。 B.这件事情当时非常紧急,且又有难度,如果不是您的全力帮助,估计就又黄了, C.由于正直上班髙峰期,路上堵车严重当,我赶到宾馆的时候,检查组己恭候多 时。 D.老张啊,昨日见到您我万分激动,本想多喝,却不胜酒力,酒后失态,还望您多 包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 的一句”,A项,“惠存”的意思是“请保存”,属于敬辞,不可用于自己;B 项,“全力”的意思是“所有的力量”,属于谦辞,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应该用“鼎 力”;C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不能用与 别人等自己;D项,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宽容,原谅。符合语境。故选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 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 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 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 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 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 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 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诊断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说到师生关系,特别是小学的师生关系,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非敬无以为 学”。这句话,可谓道尽师生关系的精髓。① ,自然应从这个方面着手。 敬,是学生受教的前提。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学生知道 。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值得“敬”否,与教师学问是否深厚关系 不大,更多的来自父母对教师是否尊敬。③ 孩子多半会“敬”老师。这样 说来,师生关系就是家校的延伸了
残缺,“秉持”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后加“的办 报宗旨”;D 项,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把“不仅是……而是”改成 “不 只是……而且是”。故选 C。 点睛:常考的病句类型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或赘余、结构混乱。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 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 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 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 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 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言标 志。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虽然秦腔名家任哲中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可是我依然惠存着他当年送我的秦 腔磁带。 B. 这件事情当时非常紧急,且又有难度,如果不是您的全力帮助,估计就又黄了。 C. 由于正直上班高峰期,路上堵车严重当,我赶到宾馆的时候,检查组已恭候多 时。 D. 老张啊,昨日见到您我万分激动,本想多喝,却不胜酒力,酒后失态,还望您多 包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 的一句”,A 项,“惠存”的意思是“请保存”,属于敬辞,不可用于自己;B 项,“全力”的意思是“所有的力量”,属于谦辞,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应该用“鼎 力”;C 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不能用与 别人等自己;D 项,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宽容,原谅。符合语境。故选 D。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 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 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 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 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 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 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 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诊断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说到师生关系,特别是小学的师生关系,想到中国的一句古话:“非敬无以为 学”。这句话,可谓道尽师生关系的精髓。①_______,自然应从这个方面着手。 敬,是学生受教的前提。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学生知道 “敬”,②_______。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值得“敬”否,与教师学问是否深厚关系 不大,更多的来自父母对教师是否尊敬。③______,孩子多半会“敬”老师。这样 说来,师生关系就是家校的延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