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7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与 秦汉时期偏于事功的文化迥然不同,在以道为本的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 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体验“道”的存在,是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人生 境界髙低的标准。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作为一个审美 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当时著名的审美文化活动—一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 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举凡品德、节 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 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 “清”作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其审美特征主 要表现为清简通脱、清浄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从趣味上讲即 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这一趣味成 为衡量土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在不同语境中,“清”往往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 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如“清远”“清峻”“清雅”“清真”“清 婉”“清劭”“清峙”“清通”“清和”“清绮”等等,但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 “清”的简约、清澈、玄远。“清”及其复乂词大量在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中出现,共同表征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的审美倾向,在中古时期, 几乎可以说是无“清”不美的。“清”也凝聚升华成为一个具有魏晋时代气质和 风韵的审美范畴。 大凡趣味皆有文野、雅俗、髙下之分。晋人尚“清”,“清”作为审美趣味标准, 是在对“浊”“俗”的差评中得以更清晰地确立起来的。文人刻意区分“清”与 “浊”、“雅”与“俗”的差别,在道玄的文化语境中建立起“清”这一审美趣 味,并将之确立为与“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士文人以这种富有文化内涵、高品位“清雅”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 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凭借文化上的优越感,抚慰内心的失落和愤懑。当时盛 行一时的竹林、山水、箫声与琴音等因其“清美”的特质,成为魏晋士文人构建 其理想生活的主要手段,凸显出他们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孔子删诗、儒家 以“雅正”确立了儒家主流文化的审美趣味标准之后,魏晋士文人又将与荣位与 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逐出了审美领域,以“清”为核心范畴, 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并将之发展为独立于儒家“雅正” 主流文化系统之外的审美文化体系。“相对于政治、哲学、伦理、科学、历史等 等,审美无疑是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是照见一个民族之集体无意 识的一面镜子。更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李劼《诗学观念 和审美趣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作为元范畴的“清”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深 远的影响。这一审美趣味深刻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 中,使中国的古典艺术始终内含着一种深邃澄澈清雅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节 选自《玄学语境中的美》,作者陈迎辉,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士文人文化偏于事功,魏晋时期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 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标准
陕西省 2017 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与 秦汉时期偏于事功的文化迥然不同,在以道为本的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 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体验“道”的存在,是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人生 境界高低的标准。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作为一个审美 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当时著名的审美文化活动——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 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举凡品德、节 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 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 “清”作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其审美特征主 要表现为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从趣味上讲即 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这一趣味成 为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在不同语境中,“清”往往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 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如“清远”“清峻”“清雅”“清真”“清 婉”“清劭”“清峙”“清通”“清和”“清绮”等等,但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 “清”的简约、清澈、玄远。“清”及其复义词大量在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中出现,共同表征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的审美倾向,在中古时期, 几乎可以说是无“清”不美的。“清”也凝聚升华成为一个具有魏晋时代气质和 风韵的审美范畴。 大凡趣味皆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晋人尚“清”,“清”作为审美趣味标准, 是在对“浊”“俗”的差评中得以更清晰地确立起来的。文人刻意区分“清”与 “浊”、“雅”与“俗”的差别,在道玄的文化语境中建立起“清”这一审美趣 味,并将之确立为与“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士文人以这种富有文化内涵、高品位“清雅”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 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凭借文化上的优越感,抚慰内心的失落和愤懑。当时盛 行一时的竹林、山水、箫声与琴音等因其“清美”的特质,成为魏晋士文人构建 其理想生活的主要手段,凸显出他们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孔子删诗、儒家 以“雅正”确立了儒家主流文化的审美趣味标准之后,魏晋士文人又将与荣位与 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逐出了审美领域,以“清”为核心范畴, 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并将之发展为独立于儒家“雅正” 主流文化系统之外的审美文化体系。“相对于政治、哲学、伦理、科学、历史等 等,审美无疑是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是照见一个民族之集体无意 识的一面镜子。更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李劼《诗学观念 和审美趣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作为元范畴的“清”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深 远的影响。这一审美趣味深刻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 中,使中国的古典艺术始终内含着一种深邃澄澈清雅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节 选自《玄学语境中的美》,作者陈迎辉,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士文人文化偏于事功,魏晋时期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 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标准
B.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成了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 行于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C.《世说新语·赏誉》以“清”为上品的赞赏内容非常广泛,因而使“清”在 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D.“清”在趣味上表现为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 不俗、不媚,该趣味是当时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Q A.在魏晋玄学文化的不同语境中,“清”与其他词组成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 生意义,其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 B.“清”及其复义词语大量在人物品藻以及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了 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无“清”不美的审美倾向。 C.魏晋人在道玄文化语境中把“清”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并将其确立为与 “浊”“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D.“清雅”作为魏晋时期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是审美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 构,它是镜子,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士文人凭借“清雅”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 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抚慰其内心的失落感和愤懑感 B.“清”以其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岀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在魏晋 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受到士文人的推崇 C.魏晋士文人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 味,而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 D.“清”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深远,其审美趣味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园林、器物美学之中,使其始终内含着东方式精神境界, 1.C[解析]因果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 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而不是因为《世说新语·赏誉》的 广泛赞赏才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2.A[解析]“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判断不当,原文 说“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3.B[解析]“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理解不当,应为“在 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 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 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就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 家阎肃。 193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 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 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 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 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B.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成了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 行于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C.《世说新语·赏誉》以“清”为上品的赞赏内容非常广泛,因而使“清”在 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D.“清”在趣味上表现为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 不俗、不媚,该趣味是当时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魏晋玄学文化的不同语境中,“清”与其他词组成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 生意义,其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 B.“清”及其复义词语大量在人物品藻以及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了 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无“清”不美的审美倾向。 C.魏晋人在道玄文化语境中把“清”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并将其确立为与 “浊”“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D.“清雅”作为魏晋时期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是审美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 构,它是镜子,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士文人凭借“清雅”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 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抚慰其内心的失落感和愤懑感。 B.“清”以其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在魏晋 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受到士文人的推崇。 C.魏晋士文人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 味,而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 D.“清”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深远,其审美趣味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园林、器物美学之中,使其始终内含着东方式精神境界。 1.C[解析]因果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 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而不是因为《世说新语·赏誉》的 广泛赞赏才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2.A[解析]“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判断不当,原文 说“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3.B[解析]“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理解不当,应为“在 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 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 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就是被评为 2015 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 家阎肃。 1930 年 5 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从艺 65 年,他创作了 1000 多件作品,而且 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 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 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 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 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要让好歌成 为时代前进的号角”。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 责任。 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 党、社会主义好不好?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 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 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阎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 尚老头”。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 《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 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 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年,自己创作 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 音乐”,结果效果非常神奇,“阎老太超前了 “阎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回顾他的作品,不论是立意,还是创作 手法,都是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阎肃还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 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 “当我看到好的作品,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推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它,都欣 赏它。《常回家看看》就是这样被我推上春晩舞台的。”阎肃说,“那年,歌手 陈红拿着这首歌找到我,当时我一看就觉得是首好歌,就推荐给总导演陈雨露 歌曲一经推出,反响强烈,感动了很多人。这样的事,几乎在我策划的每届春晚 都会发生 “阎老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看你演了多少,而要看你留下了多少;不要看你 留下了多少,而要看别人记住了多少 空政文工团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者 的王莉说,“阎老对我们小辈的关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抽烟,但是从来没有在 我眼前抽过一根烟,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保护。”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阎肃平易近人,非常谦逊,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 艺术家架子。担任众多比赛和评奖活动的评委时,他是出了名的“只认作品不认 人”,并且还告诫其他评委不要搞小圈子。耄耋之年,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时,每次开 策划会他都是第一个来,每次排练节目他总是最后一个走,13次节目审查他次 次都是提前到场 相关链接 ①除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外,阎肃在幕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 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 文艺活动,还先后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被公 认为“智多星”、“点子王” ②阎宇说,父亲没教过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阎肃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笑上前大 声打招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 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 65 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要让好歌成 为时代前进的号角”。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 责任。 1962 年,国家刚刚经历 3 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 党、社会主义好不好?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 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 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 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阎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 尚老头”。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 《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 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 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 年,自己创作 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 音乐”,结果效果非常神奇,“阎老太超前了”。 “阎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回顾他的作品,不论是立意,还是创作 手法,都是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阎肃还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 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 “当我看到好的作品,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推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它,都欣 赏它。《常回家看看》就是这样被我推上春晚舞台的。”阎肃说,“那年,歌手 陈红拿着这首歌找到我,当时我一看就觉得是首好歌,就推荐给总导演陈雨露。 歌曲一经推出,反响强烈,感动了很多人。这样的事,几乎在我策划的每届春晚 都会发生。” “阎老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看你演了多少,而要看你留下了多少;不要看你 留下了多少,而要看别人记住了多少。’”空政文工团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者 的王莉说,“阎老对我们小辈的关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抽烟,但是从来没有在 我眼前抽过一根烟,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保护。”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阎肃平易近人,非常谦逊,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 艺术家架子。担任众多比赛和评奖活动的评委时,他是出了名的“只认作品不认 人”,并且还告诫其他评委不要搞小圈子。耄耋之年,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文艺晚会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时,每次开 策划会他都是第一个来,每次排练节目他总是最后一个走,13 次节目审查他次 次都是提前到场。 相关链接: ①除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外,阎肃在幕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 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 100 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 文艺活动,还先后为 20 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被公 认为“智多星”、“点子王”。 ②阎宇说,父亲没教过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阎肃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笑上前大 声打招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阎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的照顾和教育时间较少,但他相 信身教重于言教,儿子阎宇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个人 B.阎肃虽然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但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流行 文化毫不排斥,他还曾经在自己的作品里采用了“周杰伦的说唱音乐”。 C.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可谓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 青树,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成为驻留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D.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阎肃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红色剧作,如《红 灯照》《忆娘》《我爱祖国的蓝天》等。 5.文章开头引用“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给闫肃的颁奖词有何作用?(4分) 6.从艺65年,阎肃在艺术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5分) 4.C。试题分析:A项“对子女照顾和教育的时间较少”在文中缺乏依据。B项 “作品里采用了“周杰伦的说唱音乐;错。D项《我爱祖国的蓝天》不是红色剧 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 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 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 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 项均考核内容,其中AB理解出现偏差 5.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出传主。②高度概括和评价了阎肃一生的主 要成就和精神品质,使读者大体把握阎肃的形象。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 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试题分析:首先答出颁奖词的内容,然后分析反映传主的 什么品质,最后从结构和表达上分析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是人物传记常见的类型。答题时首先答出 用的话语的内容,然后答出一般的作用: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 神品质。有时还要结合语句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在文章的开头统领全文、表达 情感、引起下文、引起阅读兴趣,在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在文章的结尾升华主 旨、表明情感。答题时结合具体的文章具体的分析,此题首先答出通用的作用: 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然后列举具体的话语具体的分析 6.①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一生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且每个时代都有 经典之作。②作品富有时代精神,影响深远。无论是剧作还是歌曲,都紧跟时代 又具有引领效果,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③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 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④在幕 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划了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还先后 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 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作品”“培育新人”“幕 后贡献”的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 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 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 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A.阎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的照顾和教育时间较少,但他相 信身教重于言教,儿子阎宇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个人。 B.阎肃虽然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但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流行 文化毫不排斥,他还曾经在自己的作品里采用了“周杰伦的说唱音乐”。 C.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可谓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 青树,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成为驻留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D.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阎肃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红色剧作,如《红 灯照》《忆娘》《我爱祖国的蓝天》等。 5.文章开头引用“感动中国人物”栏目组给闫肃的颁奖词有何作用?(4 分) 6.从艺 65 年,阎肃在艺术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5 分) 4.C。试题分析:A 项“对子女照顾和教育的时间较少”在文中缺乏依据。B 项 “作品里采用了“周杰伦的说唱音乐;错。D 项《我爱祖国的蓝天》不是红色剧 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 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 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 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 项均考核内容,其中 AB 理解出现偏差。 5.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出传主。②高度概括和评价了阎肃一生的主 要成就和精神品质,使读者大体把握阎肃的形象。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 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试题分析:首先答出颁奖词的内容,然后分析反映传主的 什么品质,最后从结构和表达上分析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分析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是人物传记常见的类型。答题时首先答出引 用的话语的内容,然后答出一般的作用: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 神品质。有时还要结合语句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在文章的开头统领全文、表达 情感、引起下文、引起阅读兴趣,在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在文章的结尾升华主 旨、表明情感。答题时结合具体的文章具体的分析,此题首先答出通用的作用: 曾强文章的真实性,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然后列举具体的话语具体的分析。 6.①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一生创作了 1000 多件作品,且每个时代都有 经典之作。②作品富有时代精神,影响深远。无论是剧作还是歌曲,都紧跟时代 又具有引领效果,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③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 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④在幕 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划了 100 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还先后 为 20 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 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作品”“培育新人”“幕 后贡献”的角度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 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 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 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 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艺术领域的贡 献”,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 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作品”“培育新人”“幕后贡献” 的角度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汘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 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髙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 奥士髙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 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 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 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 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 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 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 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 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 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 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 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 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 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 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 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 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 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 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 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 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 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艺术领域的贡 献”,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 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作品”“培育新人”“幕后贡献” 的角度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 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 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 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 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 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 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 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 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 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 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 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 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 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 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 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 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 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 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 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 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 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 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
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 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 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 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 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髙纳大爷目瞪口呆, 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 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 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 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 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 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 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 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 绳子在这儿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奧士髙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 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 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C.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 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 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 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8.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有人 说应该改为“老实人的故事”,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6分) 7.B分析:A项,“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 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C项,“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 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 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 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项,“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 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 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 的描写之中。 8.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①马具商的诬告,是事件的发 难者;(1分)②乡政府的审问,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2分)③周围群众的奚落,把奥士高纳大爷推向忧郁而死的绝境。 (2分)
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 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 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 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 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 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 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 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 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 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 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 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 绳子在这儿。”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 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 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C.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 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 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 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8.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9.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有人 说应该改为“老实人的故事”,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6 分) 7.B 分析:A 项,“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 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C 项,“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 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 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 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 项,“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 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 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 的描写之中。 8.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①马具商的诬告,是事件的发 难者;(1 分)②乡政府的审问,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2 分)③周围群众的奚落,把奥士高纳大爷推向忧郁而死的绝境。 (2 分)
分析:本题考査筛选信息。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是由马具商的诬告开始的,乡政 府的审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他反复解释,想抗议,但周围人给予他的却 是嘲笑、怀疑。这些都是置于他死地的力量。 9.观点一: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小说的情节(线索)看,全文以 “绳子”为线索,逐层推进故事情节,精巧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 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②从小说的主题看,是通过一根绳子 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 事”为题,显得过于直白粗浅。③从艺术手法看,小说以小见大,把“绳子的故 事”作为透视点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意蕴深刻。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人物形象看,奥士高纳大爷勤俭诚 实,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从情节看,小说 从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到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 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③从主题看,小说通过奥士 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 以此为题,更发人深省。 分析:本题设置的两个标题都有其合理性,所以首先应了解文章标题的基本作用, 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 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吸引读者兴趣等。再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选择、判断题目合理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征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脏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 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奏请建国本。简阁臣,补言官,罢矿税,不 报。山西巡抚魏允贞为税史孙朝所讦,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广东税使李凤干没, 奸人王遇桂请税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论其罪。时无赖子峰起言利,廷臣輒连章力 争,帝虽不尽从,亦未尝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 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寻复言:“陛下孝敬疏于郊庙,惕厉弛于朝讲; 土木盛宫苑,榛芜遍殿廷,群小横中外,正士困囹圄:闾阎以矿税竭,邮传以输 挽疲,流亡以水旱增,郡县以征求因;草泽生心,衣冠丧气;公卿不能补牍,台 谏无从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图也。”末言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严,居己峻,不 可以楚事弃。先是,楚假王议起,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 钱梦皋辈逐之去。举朝无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独抗章申理,而御史林秉汉 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 为一贯等所恶。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 纯。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 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 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淅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立,召还。 屡迁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为御史吴裕中劾罢。 (节选自《明史·朱吾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是由马具商的诬告开始的,乡政 府的审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他反复解释,想抗议,但周围人给予他的却 是嘲笑、怀疑。这些都是置于他死地的力量。 9.观点一: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小说的情节(线索)看,全文以 “绳子”为线索,逐层推进故事情节,精巧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 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②从小说的主题看,是通过一根绳子 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 事”为题,显得过于直白粗浅。③从艺术手法看,小说以小见大,把“绳子的故 事”作为透视点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意蕴深刻。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①从人物形象看,奥士高纳大爷勤俭诚 实,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从情节看,小说 从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到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 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③从主题看,小说通过奥士 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 以此为题,更发人深省。 分析:本题设置的两个标题都有其合理性,所以首先应了解文章标题的基本作用, 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 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吸引读者兴趣等。再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选择、判断题目合理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征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脏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 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奏请建国本。简阁臣,补言官,罢矿税,不 报。山西巡抚魏允贞为税史孙朝所讦,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广东税使李凤干没, 奸人王遇桂请税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论其罪。时无赖子峰起言利,廷臣輒连章力 争,帝虽不尽从,亦未尝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 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寻复言:“陛下孝敬疏于郊庙,惕厉弛于朝讲; 土木盛宫苑,榛芜遍殿廷,群小横中外,正士困囹圄;闾阎以矿税竭,邮传以输 挽疲,流亡以水旱增,郡县以征求因;草泽生心,衣冠丧气;公卿不能补牍,台 谏无从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图也。”末言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严,居己峻,不 可以楚事弃。先是,楚假王议起,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 钱梦皋辈逐之去。举朝无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独抗章申理,而御史林秉汉 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 为一贯等所恶。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 纯。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 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 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淅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立,召还。 屡迁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为御史吴裕中劾罢。 (节选自《明史·朱吾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B.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C.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 /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D.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 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 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 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 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 称。周之“三公”指少师、少傅、少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吾弼身为御史,恪尽职守。赵学仕贪污受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王遇桂 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他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 B.朱吾弼敢于直谏,为国尽忠。雷击皇陵一事发生后,他接连上疏,语气恳切, 指出朝廷内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审査。 C.朱吾弼不惧权贵,坚守正义。首辅沈一贯排除异己,朝臣们明哲保身、不敢 谈论相关事情,惟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 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诋毁沈一贯,遭停俸,后因病被迫辞官;后 齐、楚、浙三党执政,他又辞官;最后被弹劾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5分) (②)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5分) 0.B 11.D(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12.D(“三起三落”表述不够准确,“因病被迫辞官”也不正确,前两次皆是朱 吾弼主动辞官。) 13.(1)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请求祖宗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 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廷:在朝廷,次第:依次,更始:重新开始。每词 1分,句意2分,“除旧布新”翻译不出来不扣分) (2)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査,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 逐赶他离去。(阴:暗中,暗地里,秘密地;左右:帮助,袒护;嗾:教唆,指 使。每词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官宁国推官。召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赵学仕任南京工部主事,因贪污受贿败露。南京刑部因赵志 皋的缘故,从轻治罪,议调任饶州通判。朱吾弼上疏揭发,(赵学仕)最终被判
B.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C.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 /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D.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 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 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 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 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 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 称。周之“三公”指少师、少傅、少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吾弼身为御史,恪尽职守。赵学仕贪污受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王遇桂 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他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 B.朱吾弼敢于直谏,为国尽忠。雷击皇陵一事发生后,他接连上疏,语气恳切, 指出朝廷内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审查。 C.朱吾弼不惧权贵,坚守正义。首辅沈一贯排除异己,朝臣们明哲保身、不敢 谈论相关事情,惟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 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诋毁沈一贯,遭停俸,后因病被迫辞官;后 齐、楚、浙三党执政,他又辞官;最后被弹劾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5 分) (2)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5 分) 10.B 11.D(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12.D(“三起三落”表述不够准确,“因病被迫辞官”也不正确,前两次皆是朱 吾弼主动辞官。) 13.(1)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请求祖宗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 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廷:在朝廷,次第:依次,更始:重新开始。每词 1 分,句意 2 分,“除旧布新”翻译不出来不扣分) (2)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查,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 逐赶他离去。(阴:暗中,暗地里,秘密地;左右:帮助,袒护;嗾:教唆,指 使。每词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官宁国推官。召授南京御史。 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赵学仕任南京工部主事,因贪污受贿败露。南京刑部因赵志 皋的缘故,从轻治罪,议调任饶州通判。朱吾弼上疏揭发,(赵学仕)最终被判
贬谪戍守。奏请立太子,精简内阁大臣,补任谏官,罢除矿税,不回复。山西巡 抚魏允贞被税使孙朝攻击,朱吾弼乞请治孙朝欺罔之罪。广东税使李凤侵吞国家 财物,奸人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朱吾弼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当时 无赖之人蜂起谈论财利,朝臣总是联名上章极力谏诤。皇帝虽不完全听从,也并 非不容他们的切直之论。雷击皇陵,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讲求祖宗 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不久又说:“陛下孝顺恭敬却 疏于举行郊庙祭祀,警惕激励却松弛于朝廷日讲;宫苑大兴土木,殿廷遍地是秽 杂之人,众小人横行朝廷内外,正直之士身陷囹圄;平民因矿税而枯竭,驿传因 运送物资而疲惫,流亡之人因水旱之灾而増加,郡县因征赋科敛而困顿;草泽百 姓产生叛心,衣冠大吏丧失志气;公卿不能荐贤,台谏无从攀援。不可不深入审 查而另作打算啊。”最后说礼部侍郎郭正域嫉恶如仇,严于律己,不可因楚王事 而废除。此前,楚假王之议兴起,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 査,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逐赶他离去。朝廷上下没有敢留郭正域以及论楚事的 人,惟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而御史林秉汉因楚王宗人杀害巡抚,也请求 详细审査。并且说:“王既然不是假的,何必惧怕勘查?”朱吾弼、林秉汉于是 被沈一贯等厌恶。正逢钱梦皋由于京官考察将被罢免,于是他揭发林秉汉是郭正 域的鹰犬,言语触犯沈鲤、杨时乔、温纯。林秉汉因此获罪贬为贵州按察司检校, 而钱梦皋得以留任。郎中刘元珍弹劾他,反而受到谴责。朱吾弼又上疏说刘元珍 正直,请求罢免钱梦皋,藉此极力诋毁沈一贯,也违忤旨意,停俸一年,于是称 病辞官离去。过了三年,起用任南京光禄少卿,召任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 执政,朱吾弼又称病辞官还乡。熹宗立,召回京。多次升迁任南京太仆卿。天启 五年被御史吴裕中弹劾罢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眼中 元好问① 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上句写诗人眼中时事纷然,下句写诗人因为夜晚天气寒凉而拥被难眠,可 见诗人处境凄苦 B.颔联中“衣冠今日是何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 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境。 C.颈联中“枯槐聚蚁无多地”使用了典故,借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影射现实百 姓“无多地”用以安身立命的情况 D.尾联“何处青山”指的是人向往的生活的地方,其特点是“隔尘土”,即远离 尘世纷扰;“华颠”是说头发白了,指年老 E.元好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诗将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 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 15.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4.AB(A项,诗人“拥被难眠”主要是因为“时事纷然”,诗人忧国忧民无法 成眠,而非因“天气寒凉”。B项,“衣冠今日是何年”是言国破家亡,改朝换
贬谪戍守。奏请立太子,精简内阁大臣,补任谏官,罢除矿税,不回复。山西巡 抚魏允贞被税使孙朝攻击,朱吾弼乞请治孙朝欺罔之罪。广东税使李凤侵吞国家 财物,奸人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朱吾弼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当时 无赖之人蜂起谈论财利,朝臣总是联名上章极力谏诤。皇帝虽不完全听从,也并 非不容他们的切直之论。雷击皇陵,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讲求祖宗 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不久又说:“陛下孝顺恭敬却 疏于举行郊庙祭祀,警惕激励却松弛于朝廷日讲;宫苑大兴土木,殿廷遍地是秽 杂之人,众小人横行朝廷内外,正直之士身陷囹圄;平民因矿税而枯竭,驿传因 运送物资而疲惫,流亡之人因水旱之灾而增加,郡县因征赋科敛而困顿;草泽百 姓产生叛心,衣冠大吏丧失志气;公卿不能荐贤,台谏无从攀援。不可不深入审 查而另作打算啊。”最后说礼部侍郎郭正域嫉恶如仇,严于律己,不可因楚王事 而废除。此前,楚假王之议兴起,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 查,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逐赶他离去。朝廷上下没有敢留郭正域以及论楚事的 人,惟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而御史林秉汉因楚王宗人杀害巡抚,也请求 详细审查。并且说:“王既然不是假的,何必惧怕勘查?”朱吾弼、林秉汉于是 被沈一贯等厌恶。正逢钱梦皋由于京官考察将被罢免,于是他揭发林秉汉是郭正 域的鹰犬,言语触犯沈鲤、杨时乔、温纯。林秉汉因此获罪贬为贵州按察司检校, 而钱梦皋得以留任。郎中刘元珍弹劾他,反而受到谴责。朱吾弼又上疏说刘元珍 正直,请求罢免钱梦皋,藉此极力诋毁沈一贯,也违忤旨意,停俸一年,于是称 病辞官离去。过了三年,起用任南京光禄少卿,召任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 执政,朱吾弼又称病辞官还乡。熹宗立,召回京。多次升迁任南京太仆卿。天启 五年被御史吴裕中弹劾罢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 14-15 题。 眼中 元好问① 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上句写诗人眼中时事纷然,下句写诗人因为夜晚天气寒凉而拥被难眠,可 见诗人处境凄苦。 B.颔联中“衣冠今日是何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 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境。 C.颈联中“枯槐聚蚁无多地”使用了典故,借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影射现实百 姓“无多地”用以安身立命的情况。 D.尾联“何处青山”指的是人向往的生活的地方,其特点是“隔尘土”,即远离 尘世纷扰;“华颠”是说头发白了,指年老。 E.元好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诗将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 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 15.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14.AB(A 项,诗人“拥被难眠”主要是因为“时事纷然”,诗人忧国忧民无法 成眠,而非因“天气寒凉”。B 项,“衣冠今日是何年”是言国破家亡,改朝换
代,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表现人们与世隔绝,不知时间流逝的 意思完全不同。 15.①“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写时事纷然,诗人寒夜不眠,进 而想到骨肉分离,追问“衣冠今日是何年”,表达了亡国之痛。②“枯槐聚蚁无 多地”指百姓流离失所,无立身之地,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悲悯。③“秋水鸣 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写诗人以“秋水鸣蛙”自比, 只愿自守一片天地,想要寻找与世隔绝的青山,度过余生,表达了归隐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2)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_,两种情态加 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3)《离骚》中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 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也焉止息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②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増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有条不 紊地推进既定的经济步调,表现出少有的“定力” ③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种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 ④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 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⑤当单打独斗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选择,于是民营资本 共同发起设立的授资控股实体应运而生。 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勤力同心,将一个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A.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7.A(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根 据语境,应用“望尘莫及”。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理,丝毫不乱。符 合语境。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根据 语境,应用“独具匠心”。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胜,(多指权贵气势盛) 使人不敢接近。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勤力同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符合语境。)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有专家证实,香港船家郭先生捞获的巨型枯木系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的 珍贵药品沉香,估价可达10亿港元。 B.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者所喜爱,因此近 年来黄杨木雕成为民间收藏的新贵,市场上风头强劲,前景看好
代,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表现人们与世隔绝,不知时间流逝的 意思完全不同。 15.①“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写时事纷然,诗人寒夜不眠,进 而想到骨肉分离,追问“衣冠今日是何年”,表达了亡国之痛。②“枯槐聚蚁无 多地”指百姓流离失所,无立身之地,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悲悯。③“秋水鸣 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写诗人以“秋水鸣蛙”自比, 只愿自守一片天地,想要寻找与世隔绝的青山,度过余生,表达了归隐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_。 (2)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_,__两种情态加 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3)《离骚》中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 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也焉止息。 第Ⅱ卷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2016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②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有条不 紊地推进既定的经济步调,表现出少有的“定力”。 ③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种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 ④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 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⑤当单打独斗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选择,于是民营资本 共同发起设立的授资控股实体应运而生。 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将一个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A.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7.A(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根 据语境,应用“望尘莫及”。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理,丝毫不乱。符 合语境。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根据 语境,应用“独具匠心”。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胜,(多指权贵气势盛) 使人不敢接近。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 勠力同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符合语境。)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有专家证实,香港船家郭先生捞获的巨型枯木系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的 珍贵药品沉香,估价可达 10 亿港元。 B.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者所喜爱,因此近 年来黄杨木雕成为民间收藏的新贵,市场上风头强劲,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