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 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 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鳖赏流程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 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①诵读(考试时则是状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描 形象一—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堵—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⑥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 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总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 惯用意象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特 定的用法,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 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 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 、四或者首 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就诗论诗,不枝不蔓。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等鉴赏术语,使谷案显得更技高一筹 7.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 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一一如何写的一一这样写的好处”⑧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 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 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 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需要在训练中细致揣摩、认真总结。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 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⑧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 、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四关注”即关注诗题,关注作者,关注注解,关注考题。 1.关注诗的标题可以帮助你推敲诗歌的意旨。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据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 诗歌的考题的设量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 2.其次要关注作者,可以大大降低鉴赏的难度。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 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 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 3再次要关注注解。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 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量之不理,或是熟视无暗,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 相应的背景中去描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属出怎样的思想 4.最后还得关注考题,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整赏诗 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学生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 诗按思想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种 送别赠别诗。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①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高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會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②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 2.咏史怀古诗。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如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 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 台》、等等,都遗响千古。⑧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
一、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 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 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 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 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 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总。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 惯用意象 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特 定的用法,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 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 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 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就诗论诗,不枝不蔓。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等鉴赏术语,使答案显得更技高一筹。 7.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 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③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 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 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 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需要在训练中细致揣摩、认真总结。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 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 二、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四关注”即关注诗题,关注作者.关注注解,关注考题。 1.关注诗的标题可以帮助你推敲诗歌的意旨。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 诗歌的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 2.其次要关注作者,可以大大降低鉴赏的难度。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 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 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 3.再次要关注注解。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 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 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 4.最后还得关注考题,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 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学生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 诗按思想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种: 1.送别赠别诗。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①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②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 2.咏史怀古诗。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如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 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 台》、等等,都遗响千古。③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
5.(咏物诗)。常与言志连在一起,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盛理想。如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 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6.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是高度 致的。如杜甫的《登高》 10、咏怀述志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 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高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 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3.边塞征战诗。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①或者表 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王昌龄的《从 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②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对亲人的牵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4.羁旅行役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 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便不可视作山水诗。这类所表达主旨主要有①人在旅途或身在异地他乡思亲怀远,。②或者诗人因贬谪以及其它原因被迫流 感怀身世,抒发一种漂泊之感。7、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8、山 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诗,体现了一种隐逸的乐趣。①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的自得 其乐和怡然自得。②表现了诗人远离红尘俗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9、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 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晢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分析 各省市试题情况一览表 体裁 作 题目 题材数值 考查点 全宋律诗|潘 大江间作四篇(其三) 怀古28@语言(炼字)②思想内容 临 全宋绝句李 写景28①语言(炼字)②思想情感 春日即事 北明律诗顾 咏怀310①文意理解(选择题)②词的语境 炎/酬王处土九日见怀之作 诗 义、思想情感③风格特征 卷 武 天唐律诗王 写景 语言(炼字 维|居即事 思想内容(景情)
5.(咏物诗)。常与言志连在一起,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盛理想。如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 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6.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是高度一 致的。如杜甫的《登高》。 10、咏怀述志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 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 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3.边塞征战诗。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①或者表现战 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王昌龄的《从 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②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对亲人的牵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 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4.羁旅行役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 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便不可视作山水诗。这类所表达主旨主要有①人在旅途或身在异地他乡思亲怀远,。②或者诗人因贬谪以及其它原因被迫流 浪,感怀身世,抒发一种漂泊之感。 7、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8、山 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诗,体现了一种隐逸的乐趣。①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的自得 其乐和怡然自得。②表现了诗人远离红尘俗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9、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 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2008 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分析 一.各省市试题情况一览表: 省 份 时 代 体裁 作 者 题目 题材 题 数 分 值 考查点 全 国 卷 Ⅰ 宋 律诗 潘 大 临 江间作四首(其三) 怀 古 诗 2 8 ①语言(炼字)②思想内容 全 国 卷 Ⅱ 宋 绝句 李 弥 逊 春日即事 写 景 诗 2 8 ①语言(炼字)②思想情感 北 京 卷 明 律诗 顾 炎 武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咏 怀 诗 3 10 ①文意理解(选择题)②词的语境 义、思想情感③风格特征 天 津 唐 律诗 王 维 山居即事 写 景 诗 2 5 ① 语言(炼字) ② 思想内容(景情)
上宋律诗王手辰寒食 咏怀38①常识②文意理解(选择题)③语 安石 诗 言(炼字) 宋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别26①思想内容②艺术手法(修辞、想 象) 安宋|律诗「谢 枋/小测山 咏物28①思想情感②鉴赏语言(炼字) 福唐绝句杜 甫/句漫兴九首(其三) 写景|16艺术手法(情景关系 吕 木芙蓉 咏物2 ①文意、艺术手法(拟人)②形象 诗 绝句中 范 成/肌木美蓉 大 宋绝句蔡 肇|题李世南画扇 题画211②意境(景趣) 湖宋词|侯 临江仙 咏怀28①思想情感②手法(意象比较) 北 蒙杨慎 诗 湖唐绝句李 白|王昌龄左还龙标有此|诗咏 送别15鉴赏语言(炼字) 王昌龄 龙标野宴 怀诗 江唐律诗李 登金陵凤凰台 怀古28①思想内容、情感②手法(修辞) 白 诗 情感
卷 上 海 卷 宋 律诗 王 安 石 壬辰寒食 咏 怀 诗 3 8 ①常识②文意理解(选择题)③语 言(炼字) 重 庆 卷 宋 词 王 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 别 词 2 6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手法(修辞、想 象) 安 徽 卷 宋 律诗 谢 枋 得 小孤山 咏 物 诗 2 8 ①思想情感②鉴赏语言(炼字) 福 建 卷 唐 绝句 杜 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写 景 诗 1 6 艺术手法(情景关系) 广 东 卷 宋 绝句 吕 本 中 木芙蓉 咏 物 诗 2 7 ①文意、艺术手法(拟人)②形象 范 成 大 窗前木芙蓉 海 南 宁 夏 卷 宋 绝句 蔡 肇 题李世南画扇 题 画 诗 2 11 ②意境(景趣) 湖 北 卷 宋 词 侯 蒙 临江仙 咏 怀 诗 2 8 ①思想情感②手法(意象比较) 明 杨 慎 湖 南 卷 唐 绝句 李 白 王 昌 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送 别 诗 咏 怀诗 1 5 鉴赏语言(炼字) 江 苏 卷 唐 律诗 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怀 古 诗 2 8 ①思想内容、情感②手法(修辞)、 情感
江宋绝句杨 万初入推河四绝句(三) 咏怀16艺术手法(虚实) 西 诗 写景28①艺术手法(修辞)②艺术手法(景 德C正宫)鸡秋词阳即景 物顺序、动静) 清 山宋词秦 画堂春 写景28①思想内容(景、情)②艺术手 细节描写) 四元|散曲吴 咏怀28①思想内容②艺术手法(对偶、比 西|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曲 喻、夸张) 逸 浙金律诗日暮倚杖水边 咏怀26①艺术手法(用典)②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触景生情) 二.各省市试题考点分布: 命题点 各省市高考试卷表述方式 【全国卷I】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语言运 用(诗【全国卷Ⅱ】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眼、炼 【天津卷】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安徽卷】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湖南卷】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福建卷】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表 魂/【山东卷】“凭栏手热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江 西 卷 宋 绝句 杨 万 里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咏 怀 诗 1 6 艺术手法(虚实) 辽 宁 卷 元 散曲 周 德 清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 写 景 诗 2 8 ①艺术手法(修辞)②艺术手法(景 物顺序、动静) 山 东 卷 宋 词 秦 观 画堂春 写 景 词 2 8 ①思想内容(景、情)②艺术手法 (细节描写) 四 川 卷 元 散曲 吴 西 逸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咏 怀 曲 2 8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手法(对偶、比 喻、夸张) 浙 江 卷 金 律诗 王 寂 日暮倚杖水边 咏 怀 诗 2 6 ①艺术手法(用典)②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触景生情) 二.各省市试题考点分布: 命题点 各省市高考试卷表述方式 语言运 用(诗 眼、炼 字) 【全国卷Ⅰ】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全国卷Ⅱ】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天津卷】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安徽卷】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湖南卷】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表 现 【福建卷】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山东卷】“凭栏手撚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手样的感情变化? 【浙江卷】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艺术手法 【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辽宁卷】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 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浙江卷】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广东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修/江苏卷】“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辽宁卷】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湖北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 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 请作简要的比较。 扇【北京卷】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风 /【重庆卷】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词\【北京卷】“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 语 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义 【浙江卷】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理整 解体【重庆卷】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理 【海南、宁夏卷】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江苏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广东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四川卷】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艺 术 手 法 手 法 样的感情变化? 【浙江卷】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辽宁卷】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 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浙江卷】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修 辞 【广东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江苏卷】“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辽宁卷】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湖北卷】《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 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 请作简要的比较。 作 品 风 格 【北京卷】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重庆卷】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文 意 理 解 词 语 含 义 【北京卷】“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浙江卷】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整 体 理 解 【重庆卷】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海南、宁夏卷】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江苏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广东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四川卷】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全国卷Ⅱ】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题【北京卷】“天地存肝胆,江山阅羹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 想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情【江苏卷】 感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山东卷】“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样的感情变化? 【安徽卷】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全国卷工】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态 度【湖北卷】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情景关 系 【天津卷】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海南、宁夏卷】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 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山东卷】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形象分 析 【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安徽卷】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特点: 1.时代分布:唐宋领风骚。这与选修模块开设《唐诗宋词选读》吻合。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共涉及 21首诗歌,选用唐代诗歌5首,宋代11首,金代1首,元代2首,明代2首。2007年诗歌鉴赏共涉及 24首诗歌,唐宋共占15首。 2.体裁分布:律、绝是重点。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律诗7首,绝句8首,词4首,曲2首。2007 年选用绝句11首,律诗6首。 3.题材分布:写景咏怀为主。2008年21首诗中,写景诗6首(另有3首咏怀诗由眼前景而生发感慨) 咏怀诗8首,咏物诗3首,怀古诗2首,送别诗2首。 4.作者分布:选诗以非名家为主,名家的诗以非名篇为主。名家的诗作中,只有李白的两首诗是可称
思 想 情 感 【全国卷Ⅱ】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北京卷】“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江苏卷】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 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山东卷】“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 样的感情变化? 【安徽卷】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观 点 态 度 【全国卷Ⅰ】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湖北卷】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情景关 系 【天津卷】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海南、宁夏卷】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 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山东卷】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形象分 析 【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安徽卷】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特点: 1.时代分布:唐宋领风骚。这与选修模块开设《唐诗宋词选读》吻合。2008 年高考诗歌鉴赏共涉及 21 首诗歌,选用唐代诗歌 5 首,宋代 11 首,金代 1 首,元代 2 首,明代 2 首。2007 年诗歌鉴赏共涉及 24 首诗歌,唐宋共占 15 首。 2.体裁分布:律、绝是重点。2008 年高考诗歌鉴赏,律诗 7 首,绝句 8 首,词 4 首,曲 2 首。2007 年选用绝句 11 首,律诗 6 首。 3.题材分布:写景咏怀为主。2008 年 21 首诗中,写景诗 6 首(另有 3 首咏怀诗由眼前景而生发感慨), 咏怀诗 8 首,咏物诗 3 首,怀古诗 2 首,送别诗 2 首。 4.作者分布:选诗以非名家为主,名家的诗以非名篇为主。名家的诗作中,只有李白的两首诗是可称
名篇,其他的都是较冷门的诗歌。 5考点分布:各地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从今年的试卷看,考查思想情感的有7套,考查 艺术手法的有13套,考查内容的有8份套,考查语言的有6套,另外考查情景关系的有3套,考察形象 分析的2套。 启示: 1.要注意整体鉴赏题。2007年高考,大多是针对某一“点”的题目,而今年,注重对“面”的考查, 整体鉴赏的题目明显增加。就诗歌而言,整体把握思想意蕴,情感基调是鉴赏的前提,是重中之重。指导 学生复习时要高度注意。(今年考了7套:【福建卷】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江西 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辽宁卷】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 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北京卷】一般认为顾炎武的 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重庆卷】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 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四川 卷】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全国卷Ⅱ】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2.复习要全面。从考点分布看,今年各地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要求学生不能心存侥幸, 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这个基本功表现在对诗歌感情、手法、语言、意象的分析上。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 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 素,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落实。 3.要强化答题类型意识。要从设问的考点和角度,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哪一类型的题,怎样入手, 如何展开,都应有章可循。最好的参照物就是高考题的答案 4.要注意山东未考,它省已考的题目。要从设问的考点,设问的角度两方面准备 5.诗歌训练材料要以唐宋诗词为主,以律诗绝句为主,写景咏怀为主。唐宋是巅峰,登顶必一览众 山小。 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1)明喻(甲像乙)(2)暗喻(甲是乙)。(3) 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喻“瀑布”)(4)博喻(连用几 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比拟(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例: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 手招。(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人是没有 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三、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或短语)组成一对句子,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①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如上述各例:对比的特点是“对立”,如: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②对偶句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主要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如何。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问题 四、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排比的作用①句 式整齐,节奏匀称:②内容集中,语势强劲:③条分缕析,说理透辟,抒情酣畅、淋漓 排比和对偶的区别①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 比只要求结构大致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 提示语,使句子互相连结,给人以紧凑之感,而典型的对偶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③对偶要求上下联平仄 相对,而排比句则无此要求
名篇,其他的都是较冷门的诗歌。 5.考点分布:各地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从今年的试卷看,考查思想情感的有 7 套,考查 艺术手法的有 13 套,考查内容的有 8 份套,考查语言的有 6 套,另外考查情景关系的有 3 套,考察形象 分析的 2 套。 启示: 1.要注意整体鉴赏题。2007 年高考,大多是针对某一“点”的题目,而今年,注重对“面”的考查, 整体鉴赏的题目明显增加。就诗歌而言,整体把握思想意蕴,情感基调是鉴赏的前提,是重中之重。指导 学生复习时要高度注意。(今年考了 7 套:【福建卷】请从 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江西 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辽宁卷】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 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北京卷】一般认为顾炎武的 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重庆卷】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 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四川 卷】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全国卷Ⅱ】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2.复习要全面。从考点分布看,今年各地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要求学生不能心存侥幸, 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这个基本功表现在对诗歌感情、手法、语言、意象的分析上。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 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 素,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落实。 3.要强化答题类型意识。要从设问的考点和角度,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哪一类型的题,怎样入手, 如何展开,都应有章可循。最好的参照物就是高考题的答案。 4.要注意山东未考,它省已考的题目。要从设问的考点,设问的角度两方面准备。 5.诗歌训练材料要以唐宋诗词为主,以律诗绝句为主,写景咏怀为主。唐宋是巅峰,登顶必一览众 山小。 一、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1)明喻(甲像乙) (2)暗喻(甲是乙)。 (3) 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山上挂着一条白带子。(喻“瀑布”) (4)博喻(连用几 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比拟(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例: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 手招。(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人是没有 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三、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或短语)组成一对句子,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 对偶与对比的区别①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如上述各例;对比的特点是“对立”,如: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②对偶句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主要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如何。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 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问题。 四、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排比的作用①句 式整齐,节奏匀称;②内容集中,语势强劲; ③条分缕析,说理透辟,抒情酣畅、淋漓。 排比和对偶的区别①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 比只要求结构大致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 提示语,使句子互相连结,给人以紧凑之感,而典型的对偶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③对偶要求上下联平仄 相对,而排比句则无此要求
五、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①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②表明感情态度,增强感染力:③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启示。 夸张分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对扩大夸张,学生一般容易判断出来,但对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则往往容易忽视。缩小夸张是故意把 一般事物说得小(少、慢、矮、低、弱、浅……)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 式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根据。第二,夸张要明确、 显豁,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的特征。在文 学体裁中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在科技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张, 以免歪曲事实。 六、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 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待。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 体不能同时出现。 掌握借代的几种形式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④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⑤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 来了。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⑦材料代本体。例如: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用来代“镜子”) 七、设问、反问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式来表 达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案)例: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例:克服困 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此,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虽然不考概念本身,但 要做到“正确运用”,必须首先弄清概念,明白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区别方法。例如,什么是比喻、比喻 有哪儿种类型及特征、比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等。要弄清概念,最好记住每个辞格的典型例句,以便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是认真审题。做题时,应逐词逐句把握要求,弄清题干明示信息,明确题意,注意 隐含信息。不要放过一个疑点 从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从体裁上看,宋代诗歌成主角。18套试卷20首诗歌,宋代诗歌占了11首,成了今年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诗8 首,词3首。其余9首为唐诗5首,金诗1首,元散曲2首,清诗1首,分布较广。不过总体来说,唐宋诗词仍是考查的 主要方向。 从作者来看,所考诗的作者介乎考生“识”与“不识”之间。20首诗歌涉及到19位作者(其中有二首作者同是李 白),考生熟悉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等9位,不熟悉的10位,可谓平分秋色。正如考前大家预测的一样,诗歌鉴赏考查 的对象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这是大趋势,估计明年仍是如此格局。有意思的是去年三套试卷 中出现苏轼的作品,今年苏轼一次也未出现,而去年未出现的李白,今年却在二套试卷里露面。而王维、王安石、谢枋得 等三位作家,去年在各地高考试卷里出现,今年依然考到。另外,今年安徽、江苏、湖南卷所考诗的地点都与本省相关 而江西卷所考诗的作者杨万里即为本省作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各地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关键是检测考生的 诗歌鉴赏能力。 三、从分值、题量上看,18套试卷考查分值在5-11分不等,其中8分的有9套,10-11分的2套,67分的5套,5 分的为2套。题量2题的占13套,这样便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其他3题的有2套,1题的为3套。分值与题 量基本保持了各地往年的风貌
五、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①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②表明感情态度,增强感染力;③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启示。 夸张分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对扩大夸张,学生一般容易判断出来,但对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则往往容易忽视。缩小夸张是故意把 一般事物说得小(少、慢、矮、低、弱、浅……)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 式。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根据。第二,夸张要明确、 显豁,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的特征。在文 学体裁中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会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在科技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张, 以免歪曲事实。 六、借代不直接说出要描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 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待。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 体不能同时出现。 掌握借代的几种形式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④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⑤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 来了。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⑦材料代本体。例如: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用来代“镜子”) 七、设问、反问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式来表 达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案)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例:克服困 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前提是理解。因此,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虽然不考概念本身,但 要做到“正确运用”,必须首先弄清概念,明白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区别方法。例如,什么是比喻、比喻 有哪儿种类型及特征、比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等。要弄清概念,最好记住每个辞格的典型例句,以便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是认真审题。做题时,应逐词逐句把握要求,弄清题干明示信息,明确题意,注意 隐含信息。不要放过一个疑点。 从上表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从体裁上看,宋代诗歌成主角。18 套试卷 20 首诗歌,宋代诗歌占了 11 首,成了今年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诗 8 首,词 3 首。其余 9 首为唐诗 5 首,金诗 1 首,元散曲 2 首,清诗 1 首,分布较广。不过总体来说,唐宋诗词仍是考查的 主要方向。 二、从作者来看,所考诗的作者介乎考生“识”与“不识”之间。20 首诗歌涉及到 19 位作者(其中有二首作者同是李 白),考生熟悉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9 位,不熟悉的 10 位,可谓平分秋色。正如考前大家预测的一样,诗歌鉴赏考查 的对象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这是大趋势,估计明年仍是如此格局。有意思的是去年三套试卷 中出现苏轼的作品,今年苏轼一次也未出现,而去年未出现的李白,今年却在二套试卷里露面。而王维、王安石、谢枋得 等三位作家,去年在各地高考试卷里出现,今年依然考到。另外,今年安徽、江苏、湖南卷所考诗的地点都与本省相关, 而江西卷所考诗的作者杨万里即为本省作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各地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关键是检测考生的 诗歌鉴赏能力。 三、从分值、题量上看,18 套试卷考查分值在 5-11 分不等,其中 8 分的有 9 套,10-11 分的 2 套,6-7 分的 5 套,5 分的为 2 套。题量 2 题的占 13 套,这样便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其他 3 题的有 2 套,1 题的为 3 套。分值与题 量基本保持了各地往年的风貌
四、从知识点分布来看,面广点多,但基本围绕诗歌鉴赏的基本元素出题。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到的考点除文 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表现手法中又特地将修辞单独进 行考查。这些都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围绕这些基本能力点做文章 弄清楚要鉴赏的诗歌属于哪一类诗,可以快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描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怀 古类诗歌主旨大致有三:一是抒发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二是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三是借“古”来自 喻自况自比,以叙解自己报国无门,楚雄迟事的个人感嘲。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甚至可以直接答题 下面根据对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作个简要剖析,以供广大考生备考09高考时参考。 一、炼字的考查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就是在诗歌创作中对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和创造性的搭配,使 之获得简练、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这些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又往往被称作“诗眼”。赏析炼字,是品味诗歌语言 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今年高考看来,赏析炼字的题型一般有三种: 1炼字型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谷题步骤:1、指出该字2、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 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谷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一词领全诗型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 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1、定向赏析型。指命题人将诗句中的字挑出来,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如今年的安徽 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动静、联想、想象等角度考虑,方能 体味其妙处。要分二步走,第一步分析词义,第二步分析它的艺术效果。如这题可答为:这里的网是动词 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第一步析词义)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 到要把春天留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第二步赏修辞)类似这样考査的还有题略,大家可 以自己找来参考) 2、自助赏析型。即命题人不明确提供赏析的诗眼,只是提供相关范围,要求考生在这个范围内找出传神 的字眼进行赏析。考生如果关键的字找不准,就无法得分,因而其难度较定向赏析稍有增加。如200年全 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四、从知识点分布来看,面广点多,但基本围绕诗歌鉴赏的基本元素出题。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到的考点除文 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表现手法中又特地将修辞单独进 行考查。这些都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围绕这些基本能力点做文章。 弄清楚要鉴赏的诗歌属于哪一类诗,可以快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怀 古类诗歌主旨大致有三:一是抒发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二是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三是借“古”来自 喻自况自比,以叙解自己报国无门,楚雄迟暮的个人感喟。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甚至可以直接答题。 下面根据对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特点作个简要剖析,以供广大考生备考 09 高考时参考。 一、炼字的考查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就是在诗歌创作中对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和创造性的搭配,使 之获得简练、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这些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又往往被称作“诗眼”。赏析炼字,是品味诗歌语言 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今年高考看来,赏析炼字的题型一般有三种: 1.炼字型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 2、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 3、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 4、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 5、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一词领全诗型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 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3.分析语言特色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1、定向赏析型。指命题人将诗句中的字挑出来,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如今年的安徽 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动静、联想、想象等角度考虑,方能 体味其妙处。要分二步走,第一步分析词义,第二步分析它的艺术效果。如这题可答为:这里的网是动词, 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第一步析词义)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 到要把春天留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第二步赏修辞)类似这样考查的还有题略,大家可 以自己找来参考)。 2、自助赏析型。即命题人不明确提供赏析的诗眼,只是提供相关范围,要求考生在这个范围内找出传神 的字眼进行赏析。考生如果关键的字找不准,就无法得分,因而其难度较定向赏析稍有增加。如 200 年全 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 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是一道自助赏析题,要求考生从第三联中找出字眼加以分析,答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找出诗 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二、三两步同上。如本题答案为:“拳”和“退”二字用得传神。(第一步明诗眼)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 的状态。(第二步析词义)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第三步赏动静) 3、比较赏析型。命题者以二首或二首以上诗歌中相同的字作为对象,要求考生从表达效果的异同角度进 行比较赏析,它要求考生对二首诗能做到融会贯通的理解,难度系数相对最大。如2008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龙标野宴王昌龄 沅溪夏晩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做比较赏析题,同样离不开词义和作用的分析,关键是找出比较对象间的异同,答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 明确比较点(明诗眼),第二步归纳相同点(词义、作用),第三步比较不同点(词义、作用)。这道题 目只要求比较不同点,且诗眼已被明确为“愁”字,因此只要答出第三步即可。本题答案为:李白诗中的 “愁”是怀人之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澄碧的蓝天,皎洁的月亮象征着诗人的真 挚友情,因而诗人之“愁”是怀念友人王昌龄之愁。王诗中作者以“莫道弦歌愁远谪”从否定角度切入, 用“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青山明月不曾空”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情感的考查 “诗缘情而作”,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 文试卷有9套直接考査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占据诗歌鉴赏的半璧江山。从题型上看,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 难;检测中心意思(分析全诗情感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谷题套路:我认为(),原因是()(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答案】(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08【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羨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 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是一道自助赏析题,要求考生从第三联中找出字眼加以分析,答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找出诗 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二、三两步同上。如本题答案为:“拳”和“退”二字用得传神。(第一步明诗眼)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 的状态。(第二步析词义)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第三步赏动静) 3、比较赏析型。命题者以二首或二首以上诗歌中相同的字作为对象,要求考生从表达效果的异同角度进 行比较赏析,它要求考生对二首诗能做到融会贯通的理解,难度系数相对最大。如 2008 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做比较赏析题,同样离不开词义和作用的分析,关键是找出比较对象间的异同,答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 明确比较点(明诗眼),第二步归纳相同点(词义、作用),第三步比较不同点(词义、作用)。这道题 目只要求比较不同点,且诗眼已被明确为“愁”字,因此只要答出第三步即可。本题答案为:李白诗中的 “愁”是怀人之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澄碧的蓝天,皎洁的月亮象征着诗人的真 挚友情,因而诗人之“愁”是怀念友人王昌龄之愁。王诗中作者以“莫道弦歌愁远谪”从否定角度切入, 用“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青山明月不曾空”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情感的考查 “诗缘情而作”,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 文试卷有9套直接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占据诗歌鉴赏的半璧江山。从题型上看,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 难:检测中心意思(分析全诗情感) 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 【答案】(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08【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