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规范党和国家机构编 制工作,巩固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 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供有力制度和组织保障 第三条机构编制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 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机构编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安排,有效实施党 中央方针政策。 (二)坚持优化协同高效。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力求科学合理、权责 一致,科学审慎设置党和国家机构,统筹谋划好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力 求有统有分、有主有次,理顺党的领导体系和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 团工作体系之间的领导指挥关系,明确其他各个体系的职责定位,完善党和国家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规范党和国家机构编 制工作,巩固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 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供有力制度和组织保障。 第三条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 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机构编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安排,有效实施党 中央方针政策。 (二)坚持优化协同高效。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力求科学合理、权责 一致,科学审慎设置党和国家机构,统筹谋划好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力 求有统有分、有主有次,理顺党的领导体系和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 团工作体系之间的领导指挥关系,明确其他各个体系的职责定位,完善党和国家
机构布局;力求履职到位、流程通畅,统筹干部和机构编制资源,提高各类组织 机构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效率,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 体系。 (三)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机构编制一经确 定必须严格执行,录(聘)用人员、配备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等应当以机构编制 为基本依据。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把机 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完善机构编制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有效 实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 (四)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财政保障 能力,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不新提升机构 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妥善处理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的 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配备和调整,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各类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 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团机关。 第二章领导体制 第五条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国机构编制工作。党中央设立中央机构编制 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 作,负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 进、督促落实。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机构布局;力求履职到位、流程通畅,统筹干部和机构编制资源,提高各类组织 机构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效率,构建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 体系。 (三)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贯彻编制就是法制的要求,机构编制一经确 定必须严格执行,录(聘)用人员、配备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等应当以机构编制 为基本依据。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把机 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完善机构编制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并有效 实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 (四)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财政保障 能力,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不断提升机构 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妥善处理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条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的 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配备和调整,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各类机关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 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群团机关。 第二章 领导体制 第五条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国机构编制工作。党中央设立中央机构编制 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 作,负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 进、督促落实。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研究提出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 (三)研究提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审定省级机构改革方案, 指导地方各级机构改革工作 (四)审定中央一级副部级以上各类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规定(以下简称“"三定”规定)。 (五)统一管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的职能配置以及调整工作,统筹协调 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职责分工。 (六)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党政机关,中央一级各民主党派机关、群团机关的 机构编制工作。审批上述单位厅局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中央和国 家机关各部门垂直管理机构、双重领导并以部门领导为主的机构、派驻地方机构、 我国驻外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七)审定地方行政编制总额、机构限额和职能配置的重要调整,审批省、 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级行政机构的设置。 (八)研究提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统一管理党中央、国务 院直属事业单位以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审批地方厅局级事业单 位的设置,指导协调地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 (九)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建设,研究完善党和国家机构编制法规制度。 (十)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 要决定,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第六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服从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研究提出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 (三)研究提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审定省级机构改革方案, 指导地方各级机构改革工作。 (四)审定中央一级副部级以上各类机构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规定(以下简称“三定”规定)。 (五)统一管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的职能配置以及调整工作,统筹协调 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职责分工。 (六)统一管理中央一级党政机关,中央一级各民主党派机关、群团机关的 机构编制工作。审批上述单位厅局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中央和国 家机关各部门垂直管理机构、双重领导并以部门领导为主的机构、派驻地方机构、 我国驻外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七)审定地方行政编制总额、机构限额和职能配置的重要调整,审批省、 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级行政机构的设置。 (八)研究提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统一管理党中央、国务 院直属事业单位以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审批地方厅局级事业单 位的设置,指导协调地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 (九)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建设,研究完善党和国家机构编制法规制度。 (十)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 要决定,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第六条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服从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
实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机 构改革、体制机制、机构、职能、编制和领导职数等规定,确保中央令行禁止、 政令畅通。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机构 编制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设立机构编制委员会,管理本地区机构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 位应当明确负责机构编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乡镇、街道的机构编制事项由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管理。 第七条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归口本级党委组 织部门管理,根据授权和规定程序处理机构编制具体事宜。 第三章动议 第八条机构编制工作动议应当根据党中央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机构 编制管理权限提出。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由党中央启动。 地方各级党委可以提出本地区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动议,并组织力量对有关 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重大事项和超出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事项应当按照规定 向上级党委请示报告,上级党委同意后方可研究推进。地方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 可以根据规定权限,对本地区相关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提出动议。 各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动议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职能编制、领 导职数等事项调整,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 可以由部门决定的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机构编制工作的动议应当由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实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机 构改革、体制机制、机构、职能、编制和领导职数等规定,确保中央令行禁止、 政令畅通。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机构 编制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设立机构编制委员会,管理本地区机构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 位应当明确负责机构编制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乡镇、街道的机构编制事项由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管理。 第七条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归口本级党委组 织部门管理,根据授权和规定程序处理机构编制具体事宜。 第三章 动议 第八条 机构编制工作动议应当根据党中央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机构 编制管理权限提出。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由党中央启动。 地方各级党委可以提出本地区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动议,并组织力量对有关 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重大事项和超出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事项应当按照规定 向上级党委请示报告,上级党委同意后方可研究推进。地方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 可以根据规定权限,对本地区相关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提出动议。 各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动议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职能、编制、领 导职数等事项调整,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 可以由部门决定的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机构编制工作的动议应当由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各地区各部门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动议必须符合党中央有关改革精神和机构 编制有关规定,应当充分论证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 第四章论证 第十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应当在党中央集中统 一领导下组织论证。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应当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 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 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 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有利于推动各类组织在党的统一领 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第十一条机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具有比较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独立职能, 能够与现有机构的职能协调衔接 统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应当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 地位,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 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 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者合署办公。 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应当保证有效实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 规,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 应当同中央基本对应。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地方可以在规定限额内因地制宜设 置机构和配置职能,严格规范设置各类派出机构。地方可以在规定权限范围内设 置和调整事业单位
各地区各部门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动议必须符合党中央有关改革精神和机构 编制有关规定,应当充分论证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 第四章 论证 第十条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应当在党中央集中统 一领导下组织论证。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应当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 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 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 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有利于推动各类组织在党的统一领 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第十一条 机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具有比较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独立职能, 能够与现有机构的职能协调衔接。 统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应当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 地位,加强归口协调职能,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 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 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者合署办公。 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应当保证有效实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 规,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 应当同中央基本对应。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地方可以在规定限额内因地制宜设 置机构和配置职能,严格规范设置各类派出机构。地方可以在规定权限范围内设 置和调整事业单位
第十二条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应当符合党中央有关规定和机构编制党内 法规、国家法律法规,适应党和国家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机构履职需要。 编制配备应当符合编制种类、结构和总额等规定。领导职数配备应当符合领 导职务名称、层级、数量等规定,领导职务名称应当与机构层级相符合。 第十三条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论证机构编制事项时,应当进行 深入调查研究和合法合规性审查,重大问题应当进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研究 论证时应当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第五章审议决定 第十四条审批机构编制事项应当按程序报批,严格遵守管理权限。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方案必须报党中央审议批 各部门提出的机构编制事项申请,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本 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报本级党委审 批。需报上一级党委及其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的,按程序报批。各级机构编制委 员会办公室根据授权审批机构编制事项。 地方党政机构设置实行限额管理,各级机构限额由党中央统一规定。地方党 委提出机构编制事项申请,报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由上一级机 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报本级党委审批。 地区或者部门专项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方案,由有相应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 党委(党组)审议批准。超出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重大问题,党委(党组】 在审议后应当向上一级党委请示报告,上一级党委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 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应当符合党中央有关规定和机构编制党内 法规、国家法律法规,适应党和国家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机构履职需要。 编制配备应当符合编制种类、结构和总额等规定。领导职数配备应当符合领 导职务名称、层级、数量等规定,领导职务名称应当与机构层级相符合。 第十三条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研究论证机构编制事项时,应当进行 深入调查研究和合法合规性审查,重大问题应当进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研究 论证时应当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第五章 审议决定 第十四条 审批机构编制事项应当按程序报批,严格遵守管理权限。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方案必须报党中央审议批 准。 各部门提出的机构编制事项申请,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本 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由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报本级党委审 批。需报上一级党委及其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的,按程序报批。各级机构编制委 员会办公室根据授权审批机构编制事项。 地方党政机构设置实行限额管理,各级机构限额由党中央统一规定。地方党 委提出机构编制事项申请,报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重大事项由上一级机 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报本级党委审批。 地区或者部门专项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方案,由有相应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 党委(党组)审议批准。超出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的重大问题,党委(党组) 在审议后应当向上一级党委请示报告,上一级党委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十五条凡属机构编制重大问题,应当由党委(党组)或者机构编制委员 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党组)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机构编制议题的程序, 应当符合党内法规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党委(党组)、机构编制委员会应当主要就以下内容对机构编制 议题进行审议: (一)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否符合党中央有关规定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 关政策规定; (三)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保障能力,能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否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除调整机构编制外的其他解决办法; (五)是否对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并做好应对准备。 提请审议机构编制议题时,有关部门应当对照前款规定逐项作出说明 第六章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的实施工作由党中 央统一部曙,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党中央要求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后 方可实施,并对实施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八条经批准发布的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 是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形式,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是各部门各单位机构职责 权限、人员配备和工作运行的基本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三定 规定的重大调整,应当报上级党委批准后实施
第十五条 凡属机构编制重大问题,应当由党委(党组)或者机构编制委员 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党组)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机构编制议题的程序, 应当符合党内法规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党委(党组)、机构编制委员会应当主要就以下内容对机构编制 议题进行审议: (一)是否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否符合党中央有关规定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 关政策规定; (三)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保障能力,能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否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除调整机构编制外的其他解决办法; (五)是否对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并做好应对准备。 提请审议机构编制议题时,有关部门应当对照前款规定逐项作出说明。 第六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的实施工作由党中 央统一部署,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按照党中央要求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后 方可实施,并对实施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十八条 经批准发布的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 是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形式,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是各部门各单位机构职责 权限、人员配备和工作运行的基本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三定” 规定的重大调整,应当报上级党委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建立机构编制报告制度。下级党委应当向上级党委报告机构编制 管理情况。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等任务的情况, 应当及时按程序报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权限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应当主动协 调解决,超出权限的应当按程序请示,重大事项报党中央决定。 各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报告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情况。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应当定期向本级党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情况,重要 事项向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条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职责划分规定在理解上有分歧的,应 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意见,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审查。协 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协调。 第二十一条建立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 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加强编制的统筹调配和动 态调整,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第二十二条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编制使用 实行实名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同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共享的信息平台。 第七章监督问责 第二十三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和监 督负责。 第二十四条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当按照相应权限,对机构编 制工作规定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违纪违法行为,并按照有关规定向 本级党委提出问责建议
第十九条 建立机构编制报告制度。下级党委应当向上级党委报告机构编制 管理情况。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等任务的情况, 应当及时按程序报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权限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应当主动协 调解决,超出权限的应当按程序请示,重大事项报党中央决定。 各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报告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情况。县级 以上地方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应当定期向本级党委报告机构编制管理情况,重要 事项向上一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条 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职责划分规定在理解上有分歧的,应 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意见,报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审查。协 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协调。 第二十一条 建立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 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加强编制的统筹调配和动 态调整,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第二十二条 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编制使用 实行实名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同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共享的信息平台。 第七章 监督问责 第二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和监 督负责。 第二十四条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当按照相应权限,对机构编 制工作规定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违纪违法行为,并按照有关规定向 本级党委提出问责建议
建立机构编制核查制度,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本级党委一届任期内至少组 织1次管理范围内的机构编制核查。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 效益进行客观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 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应当纳入巡视巡察、党 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 发挥监督合力。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和组织 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 整改反馈等工作机制,必要时组成工作组,开展联合督查。 第二十六条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的各项规定,严禁以下行 为: (一)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有令不 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拖延改革或者逾期不执行、不报 必 (二)擅自设立、撤销、合并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 限,在限额外设置机构,变相增设机构或者提高机构规格; (三)擅自增加编制种类、突破行政编制总额增加编制、改变编制使用范围、 挤占挪用基层编制,擅自超编录(聘)用、调任、转任人员,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其他资金为超编人员安排经费,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
建立机构编制核查制度,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本级党委一届任期内至少组 织 1 次管理范围内的机构编制核查。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 效益进行客观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机构编制管理、 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 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应当纳入巡视巡察、党 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范围, 发挥监督合力。 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和组织 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 整改反馈等工作机制,必要时组成工作组,开展联合督查。 第二十六条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的各项规定,严禁以下行 为: (一)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有令不 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拖延改革或者逾期不执行、不报 告; (二)擅自设立、撤销、合并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 限,在限额外设置机构,变相增设机构或者提高机构规格; (三)擅自增加编制种类、突破行政编制总额增加编制、改变编制使用范围、 挤占挪用基层编制,擅自超编录(聘)用、调任、转任人员,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其他资金为超编人员安排经费,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
(四)违规审批机构编制、核定领导职数,或者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 部: (五)伪造、虚报、瞒报、拒报机构编制统计、实名信息和核查数据; (六)实施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未经党中央授权,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机构设 置。坚决制止和整治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达标验收等方式 干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的行为。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不得作为审批机 构编制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有权采取 通报批评、责令限期纠正、予以纠正等处理措施。对有关责任人,可以采取约谈、 责令说明情况、下达告诫书等处理措施。 对违规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违规超编录(聘)用、调任、转任人 员,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其他资金为超编人员安排经费,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 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有关机关应当依规依纪依法查处和纠正,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以及对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和追责不 力、问题整改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 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纪检监 察机关、组织部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举报,受理机关、部门应 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附则
(四)违规审批机构编制、核定领导职数,或者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 部; (五)伪造、虚报、瞒报、拒报机构编制统计、实名信息和核查数据; (六)实施其他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未经党中央授权,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机构设 置。坚决制止和整治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达标验收等方式 干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的行为。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不得作为审批机 构编制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各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有权采取 通报批评、责令限期纠正、予以纠正等处理措施。对有关责任人,可以采取约谈、 责令说明情况、下达告诫书等处理措施。 对违规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违规超编录(聘)用、调任、转任人 员,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其他资金为超编人员安排经费,以虚报人员等方式占用 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有关机关应当依规依纪依法查处和纠正。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以及对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和追责不 力、问题整改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 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纪检监 察机关、组织部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举报,受理机关、部门应 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