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476.1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电工学 课程代码 PHYS1020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 学分 2学分 学时 36学时 主讲教师 刘琳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 指定教材郭木森,电工学(第3液)【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掌提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 技术: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电路和用电问题的深入讨论,深化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和萃本原理的理解,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向题的能力。了解电工 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和前沿透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男于探索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电磁现象应用子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家所做出的页献,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钟的重要性,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和男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目标2:攀电路的基本概念、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 作原理和控制技术 课程目标3:掌提电磁现象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城常用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简化复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存 对应毕业要求 第一章网格的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 弟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变瓜器 毕业要求8:具有白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第六章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力。 第一章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 毕业要求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暗知识、基本物理 第三章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 课程目标2 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毕业要求8:具有白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第五章变压器 第六章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课程目标3 第一网络的基木分析方法 毕业要求2:掌数学、物理相关的基赠知识、基木物理 第二章网路的正弦稳态分析 实验方法和实验投能。具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 月圈、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第三章简化网路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电工学 课程代码 PHYS1020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 学 分 2学分 学 时 36学时 主讲教师 刘琳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 指定教材 郭木森,电工学(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掌握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 技术;通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电路和用电问题的深入讨论,深化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电工 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和前沿进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电磁现象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培养理 论联系实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目标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用电;掌握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 作原理和控制技术。 课程目标3:掌握电磁现象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简化复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变压器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前沿和发展动态,新技术中的物 理思想,熟悉物理学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对社会的 影响。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力。 课程目标2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 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 第三章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变压器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毕业要求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物理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 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力。 课程目标3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 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 第三章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毕业要求2:掌握数学、物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物理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 问题、解释或理解物理规律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毕业要求7:具有课题调研、设计、数据处理和学术交流 第五章变压器 能力 第大章三相文流异步电动机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网馅的基本分析方法 1.教学目标 了解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特征:章据电略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透行电路分析:理解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的原因 和换路定则,会分析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2.教学重难点 电路元件性质的判断:运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C和L电路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3.教学内容 3】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 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电路变量参考方向的意义: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基尔花夫定律。 3.2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节点法和国路法分析网络。 3.3电路的态分析 换路定则:动态网络电路方程的建立:C和阻电路响应的分所和计算, 4有互的网路的分析 互感元件的特性,互感网络的分析。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恩, 第二章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折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利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 3.教学内容 3.】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和有效值:蒙提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问的关系, 3.2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电路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单一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关系及功丰。 3.3复用抗、复导纳及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方法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相量分析和图解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34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搅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变压器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毕业要求7:具有课题调研、设计、数据处理和学术交流 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 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1.教学目标 了解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特征;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进行电路分析;理解电路暂态过程产生的原因 和换路定则,会分析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2.教学重难点 电路元件性质的判断;运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RC和RL电路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3.教学内容 3.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的组成与作用;电路变量参考方向的意义;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3.2  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节点法和回路法分析网络。 3.3 电路的暂态分析 换路定则;动态网络电路方程的建立;RC和RL电路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3.4 有互感的网络的分析 互感元件的特性,互感网络的分析。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二章 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 1.教学目标 理解正弦量的特征;熟悉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间的关系;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和阻抗的概念;学会分析、计算简单的单相交流电路; 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重难点 利用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 3.教学内容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和有效值;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2 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形式 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单一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关系及功率。 3.3 复阻抗、复导纳及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方法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相量分析和图解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恩。 第三章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1.教学目标 理解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李据叠加原理和戴推宁定理等定理:李握非正弦周期文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受控源电路的基本分析和筒化分 析方法 2教学重难点 运用网络的原理和定理选行等效变换,简化复杂网络的分析 3教学内容 3.1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的变换条件及其等效变换。 2戴锥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诺顿定辈及其应用。 3.3星形与三角网络的等效变换 星形与三角网络的等效支换的条件及等效变换。 3.4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分解: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5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受控源的引出和分类:受控源电路的基本分析和简化分析方法。 4教学方法 数师讲授:师生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数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教学日标 理解对将三相负载星型和三角联结时相线的电压、相线电流关系:学报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方法。理解中线的作用:学 对三和电路电压、电流及功半的计算, 2.教学重难点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的联接方法: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与找电压(线电流)的关系:对称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 法. 教学内容 31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法 单相交流电动势及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及相量表示,电源星型和三角形连接的线电压和相电压· 32三相负载的连接法 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在对称和非对称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33三相负载的功率 对称和不对称三相负载的功半的计算及其实际意义。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三章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1.教学目标 理解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掌握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定理;掌握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受控源电路的基本分析和简化分 析方法。 2.教学重难点 运用网络的原理和定理进行等效变换,简化复杂网络的分析。 3.教学内容 3.1 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的变换条件及其等效变换。 3.2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及其应用。 3.3 星形与三角网络的等效变换 星形与三角网络的等效变换的条件及等效变换。 3.4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分解;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5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受控源的引出和分类;受控源电路的基本分析和简化分析方法。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教学目标 理解对称三相负载星型和三角联结时相线的电压、相线电流关系;掌握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方法,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 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 2.教学重难点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的联接方法;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相电流)与线电压(线电流)的关系;对称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 法。 3.教学内容 3.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法 单相交流电动势及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及相量表示,电源星型和三角形连接的线电压和相电压。 3.2三相负载的连接法 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在对称和非对称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3.3 三相负载的功率 对称和不对称三相负载的功率的计算及其实际意义。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五章变压器 1.数学日标 理解德路基本物理量的意义,草握碰路的分析方法和主受关系式: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现:罩据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赖关系并了解及其应用。 2.教学重难白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及其应用】 3.教学内容 3.1路 家程磁路的微念与路的基本定律。 3.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变压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及其应用 3.3变压器的使用和特殊变压器简介 变压器几个功率的关系:白解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六章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1.教学目标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和掌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内部电磁关系的基本规律:掌电动机的电慰转矩、运行特性,了解其使用知 2.教学重难点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内部电磁关系的基本规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教学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分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转动原理:电源频率、磁极对数和同步转速之间的关系:同步转速、电机转速、转差率的意文及其 关系。 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源电压和转子电路电阻对电动机转矩的影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的意义:机械特性曲线上分析电动机的运行软态 3.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三相异步机铭与技术数据。 三相异步机的起动、正、反转和调速。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恩,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其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节内容 学时分配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五章 变压器 1.教学目标 理解磁路基本物理量的意义,掌握磁路的分析方法和主要关系式;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并了解及其应用。 2.教学重难点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及其应用。 3.教学内容 3.1  磁路 掌握磁路的概念与磁路的基本定律。 3.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及其应用 3.3  变压器的使用和特殊变压器简介 变压器几个功率的关系;自耦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1.教学目标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和掌握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内部电磁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运行特性,了解其使用知 识。 2.教学重难点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内部电磁关系的基本规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教学内容 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分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转动原理;电源频率、磁极对数和同步转速之间的关系;同步转速、电机转速、转差率的意义及其 关系。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电源电压和转子电路电阻对电动机转矩的影响;起动转矩、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的意义;机械特性曲线上分析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三相异步机铭牌与技术数据;三相异步机的起动、正、反转和调速。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补充习题。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10学时 第二李 网络的正弦稳方分析 6学时 第三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6学时 第四卓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学制 第五京 变压器 4学时 第六卓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6学制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时 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第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 谋后补充习腿 3 第一章 节点分析法:国略分析法 同路分析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2 电路元件性质的判断 4 第一章 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2 RC和L电路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第一章 有互感的网路的分析 2 深后补充习题 第二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念及其表示方法 尔面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相量分析和图解法分析正弦 式 交流电路 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第二章 物复9分所收流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钱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创 提高功幸因数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和计 8 第二卓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2 算 第三章 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 2 深后补充习愿 换: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用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韵化网络 的分析 第三 丰正弦 2 含星形与三角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非正技周期交瓷电路的稳态分析 第三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三相电源绕 3 第四章 2 组的连接法 课后补充习愿 三相负我接三相电源后的相电流,电路线电流, 第四 三相负我的连接法:三相负载的功率 2 三相有功功丰的计算

第一章 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 10学时 第二章 网络的正弦稳态分析 6学时 第三章 简化网络分析的原理和定理 6学时 第四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 学时 第五章 变压器 4学时 第六章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6学时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时 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 课后补充习题 回路分析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电路元件性质的判断 RC和RL电路响应的分析和计算。 2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2 3 第一章 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2 4 第一章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2 5 第一章 有互感的网络的分析 2 6 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特性方程的相量形 式 2 课后补充习题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相量分析和图解法分析正弦 交流电路 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 算 提高功率因数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和计 算 7 第二章 复阻抗、复导纳及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 基本方法 2 8 第二章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2 9 第三章 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 换;戴维宁定理; 诺顿定理 2 课后补充习题 用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 诺顿定理简化网络 的分析 含星形与三角形电路的等效变换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10 第三章 星形与三角网络的等效变换; 非正弦 周期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2 11 第三章 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2 13 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三相电源绕 组的连接法 2 课后补充习题 三相负载接三相电源后的相电流,电路线电流, 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 14 第四章 三相负载的连接法; 三相负载的功率 2

4 第五章 磁路的版念与磁路的基本定律:变压器 2 的基本结构 课后补充习 变压器的申压、电和阴抗变换关系 单相和三相变压器的电压、电流计算 第五章 其应用:变压器的使用和特殊变压器简 2 16 第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现 2 误后补充习题 第六章 掌发电源频率、磁极对数和同步转速之间的关系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转子电路中电量关系,机板特性,电动机运行参 18 第六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2 数的计算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素曾煌,《电工学》(上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唐介,《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5年, 差三勇,《电工学,电工技术习暖全解)(上折),高等教有出藏壮,206年 4。杨风,《电子技术,电工学),机板工业出版社,2009年。 5.赵锐,钱白拓,《电工学(上册)习题与解析》,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七、敦学方法 1.对于课程需要的相关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提前给学生布置复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电工学课程内容史好的理解。 2.误程教学注重对学生选行理想模型、盈加法、参数极限法、有限近似法、转换法等工程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简化复杂同避、推理类比、分析与 综合等的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教学相结合,在程中引入虚仿真实验,有效提高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误程务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误程目标 老核厚古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相关教学内容 明术考试平时学习衣现 课程目标2 相关教学内容 明末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3 相关教学内容 明末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仁)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占50.期中考试占2%,平时成锁(作业、讨论等)30 2。误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14 第五章 磁路的概念与磁路的基本定律;变压器 的基本结构 2 课后补充习题 单相和三相变压器的电压、电流计算 15 第五章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关系及 其应用;变压器的使用和特殊变压器简 介 2 16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课后补充习题 掌握电源频率、磁极对数和同步转速之间的关系 转子电路中电量关系,机械特性,电动机运行参 数的计算 17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 18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2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秦曾煌,《电工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唐介,《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姜三勇,《电工学,电工技术习题全解》(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杨风,《电子技术,电工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5. 赵锐,钱自拓,《电工学(上册)习题与解析》,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七、教学方法 1.对于课程需要的相关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提前给学生布置复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电工学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 2.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模型、叠加法、参数极限法、有限近似法、转换法等工程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简化复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 综合等的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程中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有效提高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相关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2 相关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3 相关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占50%,期中考试,占20%,平时成绩(作业、讨论等)30%。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过程化考试 总评达成度 误程月标1 10m 年 误程目标2 60 (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0.5x平时目标1成+0,5x 期考试目际1成续/标1总分。) 课程目标3 30m 30% (三)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D 系分了解由猫现象应用干 出物东分地了电搭提单得 了解电塔提象成用子 夫能了银电磁理单用 基本了解电磁现应用于工 工程技术领城所取得的 日于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 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 于工程技术领城所取得 乐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 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 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料 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 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料 陵术突破和相关科学家所园 家所做出的贡献,深刻 家所做出的贡献。比较深 学家所做出的贡献,图 关科学家所做出的页 目标1 出的献,岳本能体会具 会具备科学素养相料字 体会具各学素养和料 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 学种的重要性具 子系乔 就。未体会具备科学素 养和字精种的重 各理论 完全学报 路的基本同 较好地章握电路的基本概 能够掌拉电路的基本 基本能够草握电路的基本份 未能够享电路的基 基本规料 基本规律 学会分 基本规伟 学会分析电 概念、基本规律。学台 备的方法 能绑 目标2 为业生 生产和日生切相关的 与工农业生产和日 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 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 生活切相关的电机 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相利由的工作理 百理和控制枝术。 技术。 制技术。 技术。 空制技术。 完全套据电醒现象应用于 载报山瑞和角应用王可 其能登山用用 表能堂据电现象应用 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龙 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 于工程技术域常用的思 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 课程 方法,且多份香的的化司 方法。具多简业日公 方法,多初步的化 思相方法,无丑客的的 具名良经的简化复在问 目标3 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 叛、推理誉比、分析上 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螺 化复杂问题、推理类 腿、推理类比、分析与综合 与缘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 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 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 比、分析与综合等工用 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能力。 的能力。 力. 化解快间题的能力: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过程化考试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10% 10% (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0.5x平时目标1成绩+0.5x 期末考试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 课程目标2 60% 60% 课程目标3 30% 30% (三)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课程 目标1 充分了解电磁现象应用于 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 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 家所做出的贡献,深刻体 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 神的重要性,具备理论联 系实际和勇于探索的精 神。 比较充分地了解电磁现象应 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 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 家所做出的贡献,比较深刻 地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 精神的重要性,具备了较好 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勇于探索 的精神。 了解电磁现象应用于工 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 系列技术突破和相关科 学家所做出的贡献,能 体会具备科学素养和科 学精神的重要性,具备 了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 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基本了解电磁现象应用于工 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 技术突破和相关科学家所做 出的贡献,基本能体会具备 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 性,基本具备理论联系实际 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未能了解电磁现象应用 于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 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相 关科学家所做出的贡 献,未体会具备科学素 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 性,未具备理论联系实 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程 目标2 完全掌握电路的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 电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 安全用电;完全掌握与工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 相关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 原理和控制技术。 较好地掌握电路的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 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 用电;较好地掌握与工农业 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 制技术。 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学会分 析电路的方法,能够正 确及安全用电;能够掌 握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密切相关的电机和 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 技术。 基本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 念、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电 路的方法,能够正确及安全 用电;基本能够掌握与工农 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的电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 控制技术。 未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 概念、基本规律,学会 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 正确及安全用电;未能 够掌握与工农业生产和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 机和电器的工作原理和 控制技术。 课程 目标3 完全掌握电磁现象应用于 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 方法,具备优秀的简化复 杂问题、推理类比、分析 与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 的能力。 较好地掌握电磁现象应用于 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方 法,具备良好的简化复杂问 题、推理类比、分析与综合 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电磁现象应用于工 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 方法,具备简化复杂问 题、推理类比、分析与 综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基本能够掌握电磁现象应用 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思想 方法,具备初步的简化复杂 问题、推理类比、分析与综 合等工程化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未能掌握电磁现象应用 于工程技术领域常用的 思想方法,未具备的简 化复杂问题、推理类 比、分析与综合等工程 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