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 第一节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第二节成本与效益项目的调整 第三节成本与效益的度量 第四节社会贴现率 第五节就业、分配效益
第9章 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 第一节 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第二节 成本与效益项目的调整 第三节 成本与效益的度量 第四节 社会贴现率 第五节 就业、分配效益
第一节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第一节 社会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产业投资社会评价的意义 ■产业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不能完全内部化,单纯 的市场机制不可能求得最大的社会福利。因此 有必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动作用,以弥补市场 机制的失效。 ■政府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像企业那样局限于 企业内部成本和效益的评价,而应对项目进行 社会评价
产业投资社会评价的意义 n 产业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不能完全内部化,单纯 的市场机制不可能求得最大的社会福利。因此 有必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动作用,以弥补市场 机制的失效。 n 政府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能像企业那样局限于 企业内部成本和效益的评价,而应对项目进行 社会评价
产业投资社会评价的含义 ■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是指分析评价项目对社会 发展目标所作贡献与影响的一种评价方法,以 确定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并研究采取何种措施, 以促使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产业投资社会评价的含义 n 产业投资的社会评价是指分析评价项目对社会 发展目标所作贡献与影响的一种评价方法,以 确定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并研究采取何种措施, 以促使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社会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 ■1844年法国工程师杜皮特( J- Dupuit)发表的《论公共工程效用的度 量》,首先提出了相对的或最后效用的思想;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消费者剩余”学说 1895年帕累托(V· Pareto)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准则; 1939年,卡尔多和希克提出了斯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潜在帕累托最 优标准); ■1936年美国政府开创了运用成本一收益法评价项目的历史,此后将项 目的社会评价实践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紧密联系起来; 1968和1974年OECD先后出版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分析手册》和 《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价与规划》,即“李米法”; 1972年 UNIDO提出准则法; 1975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项目的经济分析》,1978年又出版了《项目 评估实用指南》
社会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 n 1844年法国工程师杜皮特(J·Dupuit)发表的《论公共工程效用的度 量》,首先提出了相对的或最后效用的思想; n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消费者剩余”学说; n 1895年帕累托(V·Pareto)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准则; n 1939年,卡尔多和希克提出了斯卡尔多—希克斯标准(潜在帕累托最 优标准); n 1936年美国政府开创了运用成本—收益法评价项目的历史,此后将项 目的社会评价实践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紧密联系起来; n 1968和1974年OECD先后出版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分析手册》和 《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评价与规划》,即“李-米法” ; n 1972年UNIDO提出准则法; n 1975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项目的经济分析》,1978年又出版了《项目 评估实用指南》
N李一米法”和“准则法”的特 主张以国际价格作为估价基础 ■将项目对生产的社会效应和对社会的分 配效应并重 分析的重点包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 不可比较效应和不可捉摸效应、直接效 应和间接效应
“李—米法”和“准则法”的特 点 n 主张以国际价格作为估价基础 n 将项目对生产的社会效应和对社会的分 配效应并重 n 分析的重点包括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 不可比较效应和不可捉摸效应、直接效 应和间接效应
第二节成本与效益项目的调整
第二节 成本与效益项目的调整
成本和效益项目调整的目的 是要排除转移支付对项目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并将项目的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从而准确 反映项目的社会成本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成本和效益项目调整的目的 n 是要排除转移支付对项目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并将项目的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从而准确 反映项目的社会成本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转移支付及其调整种类 ■转移支付指社会经济系统内部政府与企业、企 业与企业之间成本与收益的转移 ■转移支付调整的种类 税收 补贴 国内利息支付
转移支付及其调整种类 n 转移支付指社会经济系统内部政府与企业、企 业与企业之间成本与收益的转移。 n 转移支付调整的种类 n 税收 n 补贴 n 国内利息支付
成本与效益项目调整要考虑的因素 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不可比较效应和不可捉摸效应
成本与效益项目调整要考虑的因素 n 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 n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n 不可比较效应和不可捉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