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 2015一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民间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 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文化上的表达,民间文化融于一个民族全体 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自然也 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品格智慧来自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人处 世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态度,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民间文化是附着于每 个国民身上的,一旦民间文化迷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礼崩乐坏”和民心涣散。 ②弘扬民间文化就是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对民间文化的自卑,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 文明,以至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几乎摧毁了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文化的复兴、国家的强 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文化认同。中国几千年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 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尽艰难而弥坚, 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就拿几千年民间文化孕育出的春节来说,这个强大的“磁场”可以 在一个晚上将地球上所有的华人凝聚在一个“团聚”的信念上,而这种凝聚力又可以世世代 代相传而不变。仅此一点就可以打消那种对民间文化强大作用的疑虑 ③优秀的民间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闪烁出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所积累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整体文化的个 性,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所作的贡献,也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国民 间文艺家协会正在推动“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 去”,走上世界舞台,走进世界文化史册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 影响力和传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性文化博弈中的话语权,就 必须站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推动最有民间性的文化进入国际通行的文化表达系统,从而 影响人类的文明史。 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是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浮现出来的。国民的文化心理是从世 代相沿的社会风俗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积淀所形成的。所以,王安石说:“风俗之变 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对于青少年来说,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 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乎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身份的确立,关乎我们是否拥有 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 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下列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的承载体,是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 展的内在动力的维系者。 B.民间文化能够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是因为它融 入了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C.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品格智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做事 的态度,也都取决于我们民间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
绥棱县职业技术学校普高试卷 2015 — 2016 学年第 一 学期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民间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 展的内在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文化上的表达,民间文化融于一个民族全体 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自然也 是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品格智慧来自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为人处 世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态度,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民间文化是附着于每 个国民身上的,一旦民间文化迷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礼崩乐坏”和民心涣散。 ②弘扬民间文化就是诠释一个国家的形象。对民间文化的自卑,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 文明,以至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几乎摧毁了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文化的复兴、国家的强 盛,必须有一个强大的 文化认同。中国几千年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 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尽艰难而弥坚, 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就拿几千年民间文化孕育出的春节来说,这个强大的“磁场”可以 在一个晚上将地球上所有的华人凝聚在一个“团聚”的信念上,而这种凝聚力又可以世世代 代相传而不变。仅此一点就可以打消那种对民间文化强大作用的疑虑。 ③优秀的民间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闪烁出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所积累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整体文化的个 性,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所作的贡献,也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国民 间文艺家协会正在推动“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 去”,走上世界舞台,走进世界文化史册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 影响力和传播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要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性文化博弈中的话语权,就 必须站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推动最有民间性的文化进入国际通行的文化表达系统,从而 影响人类的文明史。 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是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浮现出来的。国民的文化心理是从世 代相沿的社会风俗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积淀所形成的。所以,王安石说:“风俗之变, 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对于青少年来说,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 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乎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身份的确立,关乎我们是否拥有一 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 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1.下列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的承载体,是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 展的内在动力的维系者。 B.民间文化能够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是因为它融 入了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C.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品格智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做事 的态度,也都取决于我们民间文化生存环境的熏染
D.随着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秩序的严重破坏,民心就会涣散,民间文化也就会迷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是对本国民间文化存在自卑心理的表现,这种认识在一段 时期内严重影响文化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 B.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长期落后挨打,虽历经艰难,却不离不散,靠的是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而不是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力量。 C.孕育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春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使全球华人聚 在一起,这足以证明民间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 D.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它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将本民族最有民间性的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是提升本民 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的必要途径。 B.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民间 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作者引用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根植于优秀的民间文化,弘扬民间文 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D.“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最主要行动,它有利于 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 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 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 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 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 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 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 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 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 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 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 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 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徇:示众 B.士卒次舍次: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暴露: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拊循:抚慰安抚
D.随着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秩序的严重破坏,民心就会涣散,民间文化也就会迷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认为农业文明不能适应工业文明是对本国民间文化存在自卑心理的表现,这种认识在一段 时期内严重影响文化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 B.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长期落后挨打,虽历经艰难,却不离不散,靠的是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而不是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力量。 C.孕育于中国民间文化的春节,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能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使全球华人聚 在一起,这足以证明民间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 D.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它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将本民族最有民间性的文化推向世界,使之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是提升本民 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的必要途径。 B.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道德,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民间 文化和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C.作者引用苏轼的话意在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根植于优秀的民间文化,弘扬民间文 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D.“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最主要行动,它有利于 提 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 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 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 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 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 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 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 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 “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 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 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 “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 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 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 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 亡封内故境而引兵 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B.士卒次舍 次: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 暴露: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 拊循:抚慰安抚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分)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穰苴岀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 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5分) 译文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更漏子 [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9、词下阕写闺房情思,所有的情感凝集在哪两个字上?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5)未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其二)》)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晩,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 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祖父说,龙 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 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 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 )(3 分)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 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 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5 分) 译文: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5 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11 分) 更 漏 子 [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 分) 9、词下阕写闺房情思,所有的情感凝集在哪两个字上?请简要分析。(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5)未老莫还乡, 。( 韦庄《菩萨蛮(其二)》) (6)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 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祖父说,龙 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 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 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 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 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 山—一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 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里的炊烟仿佛 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 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 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 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告诉 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美的 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 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年多时间 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 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 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 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 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 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大半。在那个 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教次“走岀大山”的絮叨 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 歌唱晩。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头在浮动,我 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人仍忠实地守 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 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过江去祖父坟 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隔江髙喊—一爹啊,吉日 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渔米飘香瞬间灰飞烟灭。我 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 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梦见祖父指着一戴红草帽的稻草人大声呵斥:你走出了山旮 旯,怎么还把全村人都带走了呢! (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 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 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 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 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为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里的炊烟仿佛 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 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 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 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告诉 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溜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美的 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 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 ,根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年多时间, 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 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 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 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 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 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 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大半。在那个 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 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 歌唱晚。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头在浮动,我 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人仍忠实地守 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 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过江去祖父坟 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隔江高喊——爹啊,吉日 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渔米飘香瞬间灰飞烟灭。我 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 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梦见祖父指着一戴红草帽的稻草人大声呵斥:你走出了山旮 旯,怎么还把全村人都带走了呢! (选自《2011 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这篇小说以朴实、自然的笔触,重点描写了“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巧妙地表达 了作品深刻的内在意蕴。 B.作者写“我”无法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是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当下,如火如 荼的城镇化建设,使广大农村正在失去其生活的本来面目。 C.小说结尾写“我”作了一个梦,祖父责备了“我”,实际上体现了“我”因为不能给祖父 上坟,不能尽孝心的一种愧疚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如把造乡运动比喻成来势汹猛的湖水;将水泥路面切割 出的“豆腐块”的死板和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闲适对比等。 E.小说的谋篇布局,看似随手拈来,随意铺展,实则步步为营,匠心独运。语言沉稳老练, 不动声色,却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2)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怎样的含意?作者反复写它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在开篇和结尾处都写到了桃子掉下来砸中了“我”的脑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标题叫“灵魂远去的村庄”,你是如何看待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变成城市这一问题 的?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 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 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 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 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 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 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 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 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 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梁先 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 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 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 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 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江水 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 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 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岀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 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 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 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A.这篇小说以朴实、自然的笔触,重点描写了“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巧妙地表达 了作品深刻的内在意蕴。 B.作者写“我”无法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是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当下,如火如 荼的城镇化建设,使广大农村正在失去其生活的本来面目。 C.小说结尾写“我”作了一个梦,祖父责备了“我”,实际上体现了“我”因为不能给祖父 上坟,不能尽孝心的一种愧疚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如把造乡运动比喻成来势汹猛的湖水;将水泥路面切割 出的“豆腐块”的死板和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闲适对比等。 E.小说的谋篇布局,看似随手拈来,随意铺展,实则步步为营,匠心独运。语言沉稳老练, 不动声色,却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2)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怎样的含意?作者反复写它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3)小说在开篇和结尾处都写到了桃子掉下来砸中了“我”的脑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 分) 答: (4)小说标题叫“灵魂远去的村庄”,你是如何看待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变成城市这一问题 的?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分析。(8 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 1993 年成立以来,“自然之 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 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 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 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 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 70 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 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 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 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 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梁先 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20 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 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 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 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 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 “江水 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 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 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 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 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 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 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 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 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 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一 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一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 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 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 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 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 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 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 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 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 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 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 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 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 “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 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 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 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 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髙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 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 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
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 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 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 1 200 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 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 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 1 200 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 —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 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 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 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 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 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 5 个人讲了中国民间 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 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 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 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 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 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 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 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 “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 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 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 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 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3)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 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 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8 分) 答: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远离大陆,但是肩负着保卫祖国南海岛屿的重责,这些战士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 却对此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观之钟灵毓秀,触之滑腻温润。制 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 占有重要地位 D.贾平凹在连篇累牍地发表小说并取得很大成绩之后,又开始散文创作,这些散文也受到许 多读者的喜爱。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 教育部近日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 育的权利” B.坚守山村31年,正是这简单却持之以恒的坚守与热爱,他在小山村里创造了全国的“奇 迹”。刘效忠,用事实再次印证了:用心对待工作,即使再小的岗位,也能做出大事业、取 得大成绩。 C.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一一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 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 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D.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在土耳其境内登记的叙利亚难民人数 为78431人,这些难民主要被安置在哈塔伊省、基利斯省等地的难民营中,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秋战国时期,酒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而有的酒肆为了招引更多顾客, 还高高地挂起了酒旗。 ①由于当时饮食业的兴盛,同行之间已产生了竞争 2)《墨子》、《韩非子》中也都讲到酤酒之事 ③可见当时卖酒、买酒已是普通之事了 ④《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酤酒、市脯不食” ⑤不吃买来的肉 ⑥说他不饮市上买来的酒 A.③①④⑤⑥②B.④②⑤⑥①③C.③④②⑥⑤①D.④⑥⑤②③①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6字)(4分) 16日中午,历时三个半月的东海伏季休渔结束,浙江、福建等地万余艘渔船扬帆 出海。 记者在东海重要渔港浙江象山石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现场看到,在老渔民祭 海为即将出海的渔民祈福后,来自象山各地的2000多艘钢质渔轮从石浦渔港出海。与石浦 样,随着东海伏季休渔结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所有渔船都将陆续出海作业。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护渔维权和执 法管理,保障我国渔船安全,合理利用东海渔业资源。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三种颜色作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 同。(5分) 我喜欢理性的蓝,那是生命的宁静致远 我喜欢高贵的紫,那是智者的自我珍重; 我喜欢热情的红,那是青春的神采飞扬。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远离大陆,但是肩负着保卫祖国南海岛屿的重责,这些战士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 却对此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观之钟灵毓秀,触之滑腻温润。制 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 占有重要地位。 D.贾平凹在连篇累牍地发表小说并取得很大成绩之后,又开始散文创作,这些散文也受到许 多读者的喜爱。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 教育部近日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 育的权利”。 B.坚守山村 31 年,正是这简单却持之以恒的坚守与热爱,他在小山村里创造了全国的“奇 迹”。刘效忠,用事实再次印证了:用心对待工作,即使再小的岗位,也能做出大事业、取 得大成绩。 C.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 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 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D.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在土耳其境内登记的叙利亚难民人数 为 78431 人,这些难民主要被安置在哈塔伊省、基利斯省等地的难民营中。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春秋战国时期,酒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 。。 。 ,因而有的酒肆为了招引更多顾客, 还高高地挂起了酒旗。 ①由于当时饮食业的兴盛,同行之间已产生了竞争 ②《墨子》、《韩非子》中也都讲到酤酒之事 ③可见当时卖酒、买酒已是普通之事了 ④《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酤酒、市脯不食” ⑤不吃买来的肉 ⑥说他不饮市上买来的酒 A.③①④⑤⑥② B.④②⑤⑥①③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⑥⑤②③①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6 字)(4 分) 16 日中午,历时三个半月的东海伏季休渔结束,浙江、福建等地万余艘渔船扬帆 出海。 记者在东海重要渔港浙江象山石浦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现场看到,在老渔民祭 海为即将出海的渔民祈福后,来自象山各地的 2000 多艘钢质渔轮从石浦渔港出海。与石浦一 样,随着东海伏季休渔结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所有渔船都将陆续出海作业。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护渔维权和执 法管理,保障我国渔船安全,合理利用东海渔业资源。 答: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三种颜色作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 同。(5 分) 我喜欢理性的蓝,那是生命的宁静致远; 我喜欢高贵的紫,那是智者的自我珍重; 我喜欢热情的红,那是青春的神采飞扬。 答: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两枝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枝火把中有一枝没有点燃,另一枝是 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枝火把回来提交考察报告。第一枝火把说,整个世 界都陷入浓浓的黑暗中,它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糟,甚至已达到了极点。可是第二枝火把 的报告却刚好相反,它说它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它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 有希望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
五、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有两枝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枝火把中有一枝没有点燃,另一枝是 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枝火把回来提交考察报告。第一枝火把说,整个世 界都陷入浓浓的黑暗中,它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糟,甚至已达到了极点。可是第二枝火把 的报告却刚好相反,它说它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它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 有希望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B项,强加因果,根据第一段第2、3行,民间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只是一个现象,并 不是它具有凝聚力的全部原因。c项,原文为“我们的品格智慧来自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 产,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做事的态度,大部分取决于我们文化生存坏境的熏染”D 项,原文为“民间文化是附着于每个国民身上的,一旦民间文化迷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礼 崩乐坏和民心涣散”。选项前后顺序颠倒。)艹 2.C。(偷换概念。原文在第二自然段。春节让全球华人产生“团聚”的念头, 并不代表要在这一天聚在一起。) 3.D。(无中生有。原文在第3自然段第4行。“木版年华”的确是我国实施文 化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但并没有认定是最主要的。)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次:驻扎) 5.D。(排除①②③,①是表现其“附众”的原因,也不能表现其“威敌”,② 是庄贾作为监军应该履行的职责,③是穰苴向景公的请求。) 6.A。(B“忤逆君命将他斩首”有误,斩首应在君命出来之前,谈不上“忤逆 君命”C“一战”不对,齐师是不战而胜;D“挺身而出,请缨抗战”错,是晏婴 举荐,“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牵强。) 7.(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 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说”通“悦”,译成“高兴”, 1分;“将”译成“率领,带领”,1分;“捍”,译成“抵抗、抵御、抗拒” 1分;句意2分。) (2)规章号令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 间还迟到呢?”(“约束”译成“规章号令”1分,“乃”译成“才”1分, “期”译成“约定时间”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 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 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是田家庶出之子,可 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于 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 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军 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出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 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 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 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 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 但庄贾一向骄横贵显,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是监军,就不特别着急: 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到了中午,庄贾还没来。穰苴就推倒木表, 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顿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部署完 下打包精品资料看万节优质课录像提供论文写作及发表服务全国最多打包精品资料的网站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2.C。(偷换概念。原文在第二自然段。春节让全球华人产生“团聚”的念头, 并不代表要在这一天聚在一起。) 3.D。(无中生有。原文在第 3 自然段第 4 行。“木版年华”的确是我国实施文 化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但并没有认定是最主要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B。(次:驻扎) 5.D。(排除①②③,①是表现其“附众”的原因,也不能表现其“威敌”,② 是庄贾作为监军应该履行的职责,③是穰苴向景公的请求。) 6.A。(B“忤逆君命将他斩首”有误,斩首应在君命出来之前,谈不上“忤逆 君命”C“一战”不对,齐师是不战而胜;D“挺身而出,请缨抗战”错,是晏婴 举荐,“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牵强。) 7.(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 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说”通“悦”,译成“高兴”, 1 分;“将”译成“率领,带领”,1 分;“捍”,译成“抵抗、抵御、抗拒”, 1 分;句意 2 分。) (2)规章号令 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 间还迟到呢?”(“约束”译成“规章号令”1 分,“乃”译成“才”1 分, “期”译成“约定时间”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 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 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是田家庶出之子,可 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于 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 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军 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出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 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 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 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 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 但庄贾一向骄横贵显,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是监军,就不特别着急; 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到了中午,庄贾还没来。穰苴就推倒木表, 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顿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部署完
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庄 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敝人的朋友亲戚们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 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营宣布规定号令 后,就应忘掉自己的亲朋,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 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动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 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 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间迟到的人是怎么 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 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 士都很震惊害怕 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 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 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说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 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 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 后就出发了。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 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 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特别照顾体弱多病的。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 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要求前行,争先奋勇地为他赴敌战斗。晋国军队知道 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渡黄河向北撤退, 因而溃散。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 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主要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上阕全都围绕“漏声”来写。起首三句看似平列 写景,实际上是以柳丝之长、春雨之细烘托漏声。春夜,霏霏细雨悄然飘洒,细 雨轻风中,柳丝悠悠飘拂,花外传来点点更漏。夜深人静,漏声更显的悠长而遥 远。后三句写春雨打叶之声使塞鸿惊、城乌起,唯有画屏上的金鹧鸪不为所动, 烘托凄凉、迷离的意境,引发主人公内心的寂寥、凄凉。总之,上片借细长袅娜 的柳丝、迷蒙霏微的雨丝,烘托出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营造出一种轻柔 纤细、深永而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 9(2)所有的情感凝成“惆怅”两个字。为何“惆怅”?最后一句透露了消息 “梦长君不知。”当然从闺房内的陈设、谢家池阁的暗示,也可透露些思妇的身 份,而这身份也让我们有许多猜测:他做什么去了?是求官?是经商?是从 军……而我们竟只品读女主公的无奈的愁苦罢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本文重点不在于写“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C 项,作者写“我”作梦,主要用意是斥责“我”以及村民离开家园,失去灵魂归 依的行为。)(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2)①“稻草人”有双关意义。它既是现实中农村生活的常见物,代表了一种 典型而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象征着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村 民。(4分)②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迁移之前精神奕奕,忠实地守护家园的 稻草人和迁移后无精打采,充满悲伤无奈的稻草人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 下打包精品资料看万节优质课录像提供论文写作及发表服务全国最多打包精品资料的网站
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庄 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敝人的朋友亲戚们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 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营宣布规定号令 后,就应忘掉自己的亲朋,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 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动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 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 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间迟到的人是怎么 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 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 士都很震惊害怕。 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 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 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说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 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 车 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 后就出发了。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 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 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特别照顾体弱多病的。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 准备出战。病 弱的士兵也要求前行,争先奋勇地为他赴敌战斗。晋国军队知道 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渡黄河向北撤退, 因而溃散。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 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8 主要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上阕全都围绕“漏声”来写。起首三句看似平列 写景,实际上是以柳丝之长、春雨之细烘托漏声。春夜,霏霏细雨悄然飘洒,细 雨轻风中,柳丝悠悠飘拂,花外传来点点更漏。夜深人静,漏声更显的悠长而遥 远。后三句写春雨打叶之声使塞鸿惊、城乌起,唯有画屏上的金鹧鸪不为所动, 烘托凄凉、迷离的意境,引发主人公内心的寂寥、凄凉。总之,上片借细长袅娜 的柳丝、迷蒙霏微的雨丝,烘托出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营造出一种轻柔、 纤细、深永而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 9(2)所有的情感凝成“惆怅”两个字。为何“惆怅”?最后一句透露了消息: “梦长君不知。”当然从闺房内的陈设、谢家池阁的暗示,也可透露些思妇的身 份,而这身份也让我们有许多猜测:他做什么去了?是求官?是经商?是从 军……而我们竟只品读女主公的无奈的愁苦罢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1)A C。(A 项,本文重点不在于写“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C 项,作者写“我”作梦,主要用意是斥责“我”以及村民离开家园,失去灵魂归 依的行为。)(答对一项给 3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 (2)①“稻草人”有双关意义。它既是现实中农村生活的常见物,代表了一种 典型而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象征着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村 民。(4 分)②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迁移之前精神奕奕,忠实地守护家园的 稻草人和迁移后无精打采,充满悲伤无奈的稻草人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