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课程学时:60 课程学分:3 课程代码: 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植物学、普通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杂草学 一、果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化学保护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课之 是以化学、物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等学科为基 ,并与农业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剂型及农药对作物、人畜、生物群落及环境的影 响;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和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在生产上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达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地防治病虫草等的为害,减少环境污染,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科学试验,以便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化学保护这门课程在植物保护中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农药目前的发 展概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B.教学法内容:植物化学保护概念、地位和特点国内外农药发展概况及21世纪农药的发展方向, C教学要求:了解目前农药的特点、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法使学生了解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对农药的含义、分类、毒力、效力及影响药效的主 要因素等有基本的认识 B.教学内容: 1、农药含义与衣药分类(按来源、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化学结构等进行分类): 2、毒力与药效概念以及区别,影响药效的因素,毒力与药效的计算与表示单位(包括校正死亡率、致死中量、有 效中量、相对毒力指数、发病指数、防除效果等): 3、农药对被保护作物的影响,药害的产生原因、种类(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性药害)、产生药害后的补救 措施 4、农药对人畜的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毒性种类和特点。 药害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农药剂型以及使用方法,了解各种辅助剂对农药性能的影响和作用, 为农药的高效,安全,经济提供一些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 B.教学内容: 1、分散度及农药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2、农药辅助剂类型(包括填料、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助溶剂。发泡剂、稳定剂等)及其用涂: 3、农药剂型及性能,主要为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烟剂、油剂、气雾剂、浓 乳剂等: 4、农药的施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毒土、烟雾法、涂抹法等。 C.教学提示:重点是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常用农药的剂型、性能级使用方法。 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螨剂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课程学时:60 课程学分:3 课程代码: 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植物学、普通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杂草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化学保护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以化学、物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昆虫学等学科为基 础,并与农业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剂型及农药对作物、人畜、生物群落及环境的影 响;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和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在生产上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达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地防治病虫草等的为害,减少环境污染,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科学试验,以便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化学保护这门课程在植物保护中的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农药目前的发 展概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B.教学法内容 :植物化学保护概念、地位和特点;国内外农药发展概况及21世纪农药的发展方向。 C.教学要求:了解目前农药的特点、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法使学生了解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对农药的含义、分类、毒力、效力及影响药效的主 要因素等有基本的认识。 B.教学内容: 1、农药含义与农药分类(按来源、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化学结构等进行分类); 2、毒力与药效概念以及区别,影响药效的因素,毒力与药效的计算与表示单位(包括校正死亡率、致死中量、有 效中量、相对毒力指数、发病指数、防除效果等); 3、农药对被保护作物的影响,药害的产生原因、种类(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和残留性药害)、产生药害后的补救 措施; 4、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毒性种类和特点。 C.教学要求:理解植物化学保护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农药的分类、及毒力药效的计算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影响药 效的因素与人畜的毒性和影响药害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农药剂型以及使用方法,了解各种辅助剂对农药性能的影响和作用, 为农药的高效,安全,经济提供一些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 B.教学内容: 1、分散度及农药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2、农药辅助剂类型(包括填料、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助溶剂、发泡剂、稳定剂等)及其用途; 3、农药剂型及性能,主要为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烟剂、油剂、气雾剂、浓 乳剂等; 4、农药的施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毒土、烟雾法、涂抹法等。 C.教学提示:重点是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常用农药的剂型、性能及使用方法。 第三章 杀虫剂及杀螨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杀虫剂的分类,杀虫剂的毒理,常用杀虫剂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防治对像 和使用方法,达到合理安全使用杀虫剂的目的。 B.教学内容: 1、杀虫剂的分类 2、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 3、杀虫剂的毒理(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原生质毒剂等): 括有机磷酸酯关杀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异性 条生常用养电包毒性,作特点,型,防合刻家,作用方法和注痕事项 5、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教学要求:重点是掌握各种杀虫剂主要品种,熟练掌握杀虫剂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杀虫剂的毒理部分 只需了解,主要理解有机磷等神经毒剂。 第四章杀菌剂和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作用原理,常用杀菌剂、杀线虫剂的特点、性质、防治对 象和使用方法,达到合理使用杀菌剂,减少环境污染;并了解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使用方 法 B.教学内容 1、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化学防治原理,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2、杀菌剂的杀菌作用机理 3.杀菌剂的使用技术: 4、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 虫剂的理化性质。毒性 作用特点、 剂型、防治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杀线虫剂及主要品种: 害防治策略、化学防治原理, 一角护学的棉机理:拿佰物生物调除线中的主费品种及应用 的使用技术、性能、作用特点及应 第五章除草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除草剂的选择性、吸收和输导,掌握除草剂的性能、作用方式、防治对象和使 用方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B.教学内容: 1、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 2、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3、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及使用安全剂: 4、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仕壤处理、茎叶处理) 5、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品种。 的分 、吸收和传导,简单了解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熟练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及主 第六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分类,掌握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及使用。 B.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 C.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分类,熟练掌握重要品种的作用。 第七章害虫和病原菌对农药的抗性及治理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杀虫剂的分类,杀虫剂的毒理,常用杀虫剂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防治对象 和使用方法,达到合理安全使用杀虫剂的目的。 B.教学内容: 1、杀虫剂的分类; 2、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 3、杀虫剂的毒理(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原生质毒剂等); 4、常用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异性 杀虫剂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教学要求:重点是掌握各种杀虫剂主要品种,熟练掌握杀虫剂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杀虫剂的毒理部分 只需了解,主要理解有机磷等神经毒剂。 第四章 杀菌剂和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作用原理,常用杀菌剂、杀线虫剂的特点、性质、防治对 象和使用方法,达到合理使用杀菌剂,减少环境污染;并了解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性质、功能和使用方 法。 B.教学内容: 1、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化学防治原理,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2、杀菌剂的杀菌作用机理; 3、杀菌剂的使用技术; 4、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 虫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杀线虫剂及主要品种; C.教学要求:掌握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化学防治原理,熟练掌握常用杀菌剂的使用技术、性能、作用特点及应 用;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掌握植物生物调节剂和杀线虫剂的主要品种及应用。 第五章 除草剂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除草剂的选择性、吸收和输导,掌握除草剂的性能、作用方式、防治对象和使 用方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B.教学内容: 1、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 2、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3、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及使用安全剂; 4、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土壤处理、茎叶处理); 5、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品种。 C.教学要求:理解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简单了解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熟练掌握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及主 要品种的特点及使用。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 A.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分类,掌握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及使用。 B. 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 C. 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分类,熟练掌握重要品种的作用。 第七章 害虫和病原菌对农药的抗性及治理
A。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害虫和病菌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有助于合理使用衣药,提高药 B.教学内容 1、害虫抗药性的定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抗药性种类(正交互抗药性、复交互抗药性和负交互抗药 性)。害虫抗药性机制: 2、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特点,影响因素(药剂因素。病菌种类、抗性频率、生存竞争能力等): 3、抗性综合治理的策略(预防抗药性产生、抗药性监测和检测、农药混用、轮用、替用、负交互抗药性的利用 等) C.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抗药性的概念、种类及克服抗性的措施,了解产生抗药性机制 第八章农药与环境安全 A.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及其生物所造成的影响,掌握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了解合理 使用农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概述:农药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农药残溜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等 2、农药的环境行为与请性:农药的环境中移动、农药对蜜蜂、家蚕、水生生物、土壤生物的影响, 3、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4、化学防治对害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发生及其原因: 康安提h全产 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评价: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控制,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健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毒性,掌握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减轻不良 影响的对策 了解农药的环境行为 第九章农药的科学使用 A.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及农药混用的基本原则,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 B 教学内容 1、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药剂与应用技术、靶标生物特性与应用技术、环境条件与应用技术 2、施用农药和保护害物天敌: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的控制、剂型及施药方法的控制 3、农药混用:一、农药混用目的、二、农药混用基本原则、三、混用农药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C.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衣药科学使用的基础、保护天敌及农药混用基本原则。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的形式填写主要内容:章节、教学纳容、课程时数分配:包括讲授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课外实践学 时、其它学时:作业的题量等(伍号宋体)·(行距为单倍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其中 课堂讲授 工金实习 绪论 2 2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慨念 4 4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12 6 3 杀虫剂、杀螨剂 16 16 3 四 杀菌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14 14 除草剂 4 3 八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七 害虫和病菌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 3 农药与环境安全 农药的科学使用 合计 60 42 18
A.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害虫和病菌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克服办法,有助于合理使用农药,提高药 效。 B.教学内容: 1、害虫抗药性的定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抗药性种类(正交互抗药性、复交互抗药性和负交互抗药 性)、害虫抗药性机制; 2、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特点,影响因素(药剂因素、病菌种类、抗性频率、生存竞争能力等); 3、抗性综合治理的策略(预防抗药性产生、抗药性监测和检测、农药混用、轮用、替用、负交互抗药性的利用 等)。 C.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抗药性的概念、种类及克服抗性的措施,了解产生抗药性机制。 第八章 农药与环境安全 A.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农药的使用对自然环境及其生物所造成的影响,掌握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了解合理 使用农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B. 教学内容: 1、概述:农药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等 2、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毒性:农药的环境中移动、农药对蜜蜂、家蚕、水生生物、土壤生物的影响。 3、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4、化学防治对害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发生及其原因; 5、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评价: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控制,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健 康安全评价和生态安全评价。 C.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毒性,掌握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减轻不良 影响的对策;了解农药的环境行为。 第九章 农药的科学使用 A.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及农药混用的基本原则,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 B. 教学内容: 1、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药剂与应用技术、靶标生物特性与应用技术、环境条件与应用技术 2、施用农药和保护害物天敌: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的控制、剂型及施药方法的控制 3、农药混用:一、农药混用目的、二、农药混用基本原则、三、混用农药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C.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农药科学使用的基础、保护天敌及农药混用基本原则。 三、学时分配 以表格的形式填写主要内容: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包括讲授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课外实践学 时、其它学时;作业的题量等(五号宋体)。(行距为单倍)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其中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 绪论 2 2 一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4 4 二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12 6 3 三 杀虫剂、杀螨剂 16 16 3 四 杀菌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14 14 6 五 除草剂 4 4 3 六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七 害虫和病菌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 4 4 3 八 农药与环境安全 2 2 九 农药的科学使用 2 2 合计 60 42 18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其它还辅以观看录相、提问、讨论、课后的作业等 方法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多媒休教学为主要王段.同时结合少量的板书。实验里以学生欧验慢作为丰,教师计解乃 引得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 采用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大纲所有章节,有主次之分,但不包括实验课的内容。实验课单独考核,以学生 独立完成及操作能力为主,加上平时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徐汉虹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吴文君、罗万春主编.农药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石得中主编.中国农药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居豫钦,李秉礼.农药应用工艺学号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张文吉等.农药加工及使用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6.史绪浩.农药经营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张敏怛主绵.农药商品手册.沈阳出版社,1999 8.王险峰编.进口农药应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植物化学保护 2.课程类别:专业实验课 3.课程要求:必修课 4.课程属性:课内实验 5.课程总学时:60学时 总学分:3 6.实验学时:18学时 7.应开实验学期:第6学期 8.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9.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植物学、普通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杂草学 一,实验果程简介 植物化学保护(简称化保)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以化学、物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 普通昆虫学等学科为基础,并与农业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剂型及农药对作物、人畜、生物群落及 环境的影响;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和防治对橡和使用方法,在生产上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 达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草等的为害,减少环境污染,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科学 试验,以便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是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课 方面使学生在实验中验证 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星 山 理论知识理 另 方面,化保 实验方法是农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 和素质的必要的、重要的过程。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药毒力和药效测定的基本方法,验证、巩固和充实理论教学,加 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便在 产和科研上合理利用不同的测定方法,筛选药剂,做到对症下药, 并为新农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其它还辅以观看录相、提问、讨论、课后的作业等 方法。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少量的板书。实验课以学生实验操作为主,教师讲解及 引导。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 采用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大纲所有章节,有主次之分,但不包括实验课的内容。实验课单独考核,以学生 独立完成及操作能力为主,加上平时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徐汉虹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吴文君、罗万春主编.农药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 石得中主编.中国农药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屠豫钦,李秉礼.农药应用工艺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张文吉等. 农药加工及使用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6. 史绪浩. 农药经营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张敏怛主编. 农药商品手册,沈阳出版社,1999 8. 王险峰编. 进口农药应用手册,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植物化学保护 2.课程类别:专业实验课 3.课程要求:必修课 4.课程属性:课内实验 5.课程总学时:60学时 总学分:3 6.实验学时:18学时 7.应开实验学期:第6学期 8. 适用专业: 植物保护 9. 先修课程:化学、物理学、植物学、普通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杂草学 一、实验课程简介 植物化学保护(简称化保)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以化学、物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和 普通昆虫学等学科为基础,并与农业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学科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剂型及农药对作物、人畜、生物群落及 环境的影响;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和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在生产上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 达到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草等的为害,减少环境污染,并能根据生产需要独立进行科学 试验,以便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是"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课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中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化保的 实验方法是农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 和素质的必要的、重要的过程。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药毒力和药效测定的基本方法,验证、巩固和充实理论教学,加 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便在生产和科研上合理利用不同的测定方法,筛选药剂,做到对症下药, 并为新农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上理论课,再做实验。学生应在课前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亲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 作实验报告,对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书面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实验中的常用仪器设备的清洗、消毒及使用。 2.掌握化保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掌握化保主要实验,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常见问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本实验课是基于《植物化学保护》理论学习而开的,基本理论依据为化学农药所具有的生物活性, 即杀虫、抑菌及除草的活性。 本实验的基本实验技术为:农药的计算、称量,药液的稀释、配制,昆虫的饲养及病菌的培养,毒 力及药效的检测方法标准,仪器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实验器皿的消毒等。 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法:由教师将实验的原理结合理论课内容详细讲授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个别实验要求教师 操作示范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回答学生的 提问,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 基本要求: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中应根据实验指导中程序内容或按照实验教 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动手、学会独立思考、不许讲话,不许做假数据,实 验后按时写出并上交实验报告。 五、主要仪器设备 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烧杯、显微镜、电炉、天平、电子天平、微量注射器、灭菌锅、无菌操作 台、培养箱、干燥箱、冰箱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实验 每组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实验 实验 学时 类型 类别 人数 要求 杀虫剂的触杀作 运用浸渍法来测定杀虫药 综合 专业 必修 用测剂定 剂穿透表皮而引起昆虫中 3 毒致死的触杀毒力: 实验 3-4 杀虫剂的胃毒作 用夹毒叶片法测定杀虫剂 综合 必修 用测定 还消化首#入中休记起目 专业 3-4 虫中毒死亡,比较毒力大 实验 杀菌剂毒力测定 在含不同浓度药剂的培养 综合 专业 必修 3 生长速率法 基中培养病菌,根据菌丝 实验 3-4 生长速率比 毒力大小 杀菌剂毒力测定 在含不同浓度药剂的平面 综合 必修 4 孢子萌发法 上涂抹孢子悬浮液,根据 专业 3-4 孢子萌发率比较毒力大小 实验 除草剂毒力测定 根据种子在含不同浓度药 心修 种子萌发测定法 剂的培养液中培养 足时时 5 3 专业 间后的萌发率,比较毒力 实 3-4 大小 除草剂毒力测定 根据幼苗在含不同浓度药 3 综合 专业 3-4必修 植株生长量测定 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 实验
先上理论课,再做实验。学生应在课前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亲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 作实验报告,对所做实验的结果进行书面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实验中的常用仪器设备的清洗、消毒及使用。 2.掌握化保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掌握化保主要实验,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常见问 题。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本实验课是基于《植物化学保护》理论学习而开的,基本理论依据为化学农药所具有的生物活性, 即杀虫、抑菌及除草的活性。 本实验的基本实验技术为:农药的计算、称量,药液的稀释、配制,昆虫的饲养及病菌的培养,毒 力及药效的检测方法标准,仪器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实验器皿的消毒等。 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法:由教师将实验的原理结合理论课内容详细讲授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个别实验要求教师 操作示范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回答学生的 提问,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 基本要求: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中应根据实验指导中程序内容或按照实验教 师的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动手、学会独立思考、不许讲话,不许做假数据,实 验后按时写出并上交实验报告。 五、主要仪器设备 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烧杯、显微镜、电炉、天平、电子天平、微量注射器、灭菌锅、无菌操作 台、培养箱、干燥箱、冰箱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实验 类型 实验 类别 每组 人数 实验 要求 1 杀虫剂的触杀作 用测剂定 运用浸渍法来测定杀虫药 剂穿透表皮而引起昆虫中 毒致死的触杀毒力。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2 杀虫剂的胃毒作 用测定 用夹毒叶片法测定杀虫剂 经消化道进入虫体引起昆 虫中毒死亡,比较毒力大 小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3 杀菌剂毒力测定- 生长速率法 在含不同浓度药剂的培养 基中培养病菌,根据菌丝 生长速率比较毒力大小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4 杀菌剂毒力测定- 孢子萌发法 在含不同浓度药剂的平面 上涂抹孢子悬浮液,根据 孢子萌发率比较毒力大小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5 除草剂毒力测定- 种子萌发测定法 根据种子在含不同浓度药 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 间后的萌发率,比较毒力 大小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6 除草剂毒力测定- 植株生长量测定 根据幼苗在含不同浓度药 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 3 综合 型 专业 实验 3-4 必修
间后植株的高度,比较毒 力大小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按教师要求在2·3天必须都来检查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含:实验原理、所用试剂和仪器、操作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内容,学生需认 真分析实验结果,对其进行讨论,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结合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分,期末另设独立的实验考试,最后综合评定期 未成绩,平时考核、实验报告占50%,期末考试占5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骆焱平,郑服丛,张宇,杨叶.农药学科群实验指导.海南出版社,2008 2.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农业出版社,1993 4.陈年春主编.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
间后植株的高度,比较毒 力大小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按教师要求在2-3天必须都来检查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含:实验原理、所用试剂和仪器、操作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内容,学生需认 真分析实验结果,对其进行讨论,杜绝相互抄袭的现象。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结合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评分,期末另设独立的实验考试,最后综合评定期 末成绩,平时考核、实验报告占50%,期末考试占50%。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骆焱平,郑服丛,张宇,杨叶. 农药学科群实验指导.海南出版社,2008 2. 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农业出版社,1993 4.陈年春主编. 农药生物测定技术.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