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6:散文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 考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 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 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 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4、表达方式活。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 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 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神不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 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 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 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梳理文脉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 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 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 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 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 《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 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一吃透“形” 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分析 文章结构用语:(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 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 生成的 二、寻找“文眼”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 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 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表面上看,全文处处都是扣住一个“静”字,但 实质上,却处处都反衬自己内心的不“静”,显然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全文之主 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 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
2010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 26:散文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 考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 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 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 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4、表达方式活。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 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 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神不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 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 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 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梳理文脉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 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 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 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 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 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 《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 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一一吃透“形”。 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分析 文章结构用语:(1)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 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 生成的。 二、寻找“文眼” 《考纲》要求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能力层级D。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 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 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 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表面上看,全文处处都是扣住一个“静”字,但 实质上,却处处都反衬自己内心的不“静”,显然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全文之主 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 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
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三、概括主题 《考纲》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 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 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 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 直露的,需要考生体会概括。 据形悟神,即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 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 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 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例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 的象征意义,是理解该散文主旨的关键。如2006年全国卷《绵绵土》.文章的中心意象是“绵 绵土”,它的特点是“金黄色,细柔,温暖,纯净”,在文中象征着故乡及亲情。而主要意 象的象征意义,往往又正是散文主旨之所在 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 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再说,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 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 四、分析手法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 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复习应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作品的表达方式,第二个是作 品的写作手法,第三个是作品的布局谋篇,第四个是作品的修辞方法 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 理一—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 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等 五、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 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 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 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 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如2005年高考重庆题《阳台上的遗憾》中有这样一句“汉 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放在上下文中,我们应该能理解它的含义: 即使在南方的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 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 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 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200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壶口的黄河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三、概括主题 《考纲》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C。 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 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 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 直露的,需要考生体会概括。 据形悟神,即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 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 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 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形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例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 的象征意义,是理解该散文主旨的关键。如2006年全国卷《绵绵土》.文章的中心意象是“绵 绵土”,它的特点是“金黄色,细柔,温暖,纯净”,在文中象征着故乡及亲情。而主要意 象的象征意义,往往又正是散文主旨之所在。 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 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再说,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 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 四、分析手法 《考纲》要求考生“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 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复习应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作品的表达方式,第二个是作 品的写作手法,第三个是作品的布局谋篇,第四个是作品的修辞方法。 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 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 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 等。 五、品味语言 《考纲》要求考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 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 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 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 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如2005年高考重庆题《阳台上的遗憾》中有这样一句“汉 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放在上下文中,我们应该能理解它的含义: 即使在南方的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 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 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 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200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 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 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 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岀来,耳朵渐渐聋了, 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 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 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 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 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 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 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 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 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 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 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 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 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 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 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 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 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 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 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 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 选刊》1997年第12期,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 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 海传》、《尼罗河传》等。 5.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中 国的水—一黄河—一壶口的黄河,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文章的核心内容,“从……写 到…再写到……”,这不是“层进”是什么?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壶口的黄河”,文章 开头却写中国其他地方的水,这当然是对比!(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 文章的一切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用这种思维来思考,层进、对比当然也是为主题服务的。(3)
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 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 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 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 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 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 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 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 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 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 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 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 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 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 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 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 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 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 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 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 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 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 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 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 选刊》1997年第12期,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 海传》、《尼罗河传》等。 5.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中 国的水——黄河——壶口的黄河,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文章的核心内容,“从……写 到……再写到……”,这不是“层进”是什么?本文的中心内容是写“壶口的黄河”,文章 开头却写中国其他地方的水,这当然是对比!(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可以说, 文章的一切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用这种思维来思考,层进、对比当然也是为主题服务的。(3)
善于从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个角度来思考。对比,能突出其中一方的特色,层进,也能凸 显最后出现的对象 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 领全文。答出对比或层递,给1分;答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或“凸显主题,总领全 6.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题 干“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已经暗示考生这是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 手法。进一步思考:侧面烘托了壶口的黄河的什么?(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 全文歌颂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段恰恰是渲染主观感受,从侧面对此作了 烘托 参考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 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每点给2分。第(2) 点中答出“使人如临其境”给1分:答出“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给1分。如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7.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1)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只有 通览第六段,读懂全段,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第六段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它 到了壶口,站了起来,“就像个顶灭立地的人活了”,这个“活”就是“飞跃”。明白了这 点,就很容易在本段中找出表现黄河生命力的句子。(2)注意文脉的延续,在更大的范 围寻找答案。第七段是以黄河下游和黄河壶口作对比,进一步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 参考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 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拦一往 无前(或“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每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8.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6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1)题干中的“联系全文 四个字,暗示考生在全文范围内筛选信息。(2)本文的主题是借黄河歌颂中国,在全文范 围内筛选歌颂黄河、歌颂中国以及表述黄河和中国共同特点的信息,即可 参考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 (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文中几乎找不到可供答题的文字。怎么办?(1)化繁为简,把对一句话的理解简化成对其 中几个关键字词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字词是“该”“应”“自传”,理解了这三个词这句 话也就懂了。(2)必须联系文章的主题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该有人为黄河作传 的”?为什么“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只要联系了主题,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3)巧
善于从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个角度来思考。对比,能突出其中一方的特色,层进,也能凸 显最后出现的对象。 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 领全文。 答出对比或层递,给1分;答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或“凸显主题,总领全 文”,给2分。 6.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题 干“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已经暗示考生这是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 手法。进一步思考:侧面烘托了壶口的黄河的什么?(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 全文歌颂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段恰恰是渲染主观感受,从侧面对此作了 烘托。 参考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 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每点给 2 分。第(2) 点中答出“使人如临其境”给 1 分;答出“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给 1 分。如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7.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1)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只有 通览第六段,读懂全段,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第六段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它 到了壶口,站了起来,“就像个顶灭立地的人活了”,这个“活”就是“飞跃”。明白了这 一点,就很容易在本段中找出表现黄河生命力的句子。(2)注意文脉的延续,在更大的范 围寻找答案。第七段是以黄河下游和黄河壶口作对比,进一步写黄河在壶口有了生命力。 参考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自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 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拦一往 无前(或“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每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8.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6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1)题干中的“联系全文” 四个字,暗示考生在全文范围内筛选信息。(2)本文的主题是借黄河歌颂中国,在全文范 围内筛选歌颂黄河、歌颂中国以及表述黄河和中国共同特点的信息,即可。 参考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强大的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 (4)联系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每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 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D。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文中几乎找不到可供答题的文字。怎么办?(1)化繁为简,把对一句话的理解简化成对其 中几个关键字词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字词是“该”“应”“自传”,理解了这三个词这句 话也就懂了。(2)必须联系文章的主题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该.有人为黄河作传 的”?为什么“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只要联系了主题,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3)巧
用文章注释。高考试题中的文后注释,绝非闲笔,大都对答题具有暗示作用。本文注释说埃 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就是在暗中帮助考生理解“自传”的含义, 参考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 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 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 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2006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 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 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 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 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 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 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一一思想与精神。能够准 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 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杄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 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 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 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 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 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 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 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 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 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 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 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 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一一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 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 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 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
用文章注释。高考试题中的文后注释,绝非闲笔,大都对答题具有暗示作用。本文注释说埃 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就是在暗中帮助考生理解“自传”的含义。 参考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 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 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 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2006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 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 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 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 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 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 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 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时,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 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 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 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 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 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 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 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 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 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 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 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 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 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 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 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 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
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他凄厉的哀鸣。这叫声 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竞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 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査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B。筛选对象是“夕照中的许多事物”,整 合顺序是“空间位置”,据此,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第三段总写夕阳透入书房全过程的句子: “首先是窗台上…跟着是书桌上……然后……大书架上。”但是,如果局限在第三段又不 能得满分,考生要看到下文中也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这样就可以按照题干的要求“分 类列出”了。 参考答案:窗台上:衰败的藤草: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 方的镇尺;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2.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动词表现力的鉴赏,能力层级D。考生首先要写出该词语的字面上的 意思,然后联系具体语境、作者情感乃至文章主题,准确体会其丰富含意。例如“投射”的 字面意思就是“投向,照射”,再结合第三段的语境来看,第三段虽然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 事物,但是,重点描写对象无疑是书架上的书,为什么把书作为描写重点?联系主题,答案 了然。第三段全段都运用了拟人,以此也可以进一步赏析“投射”。 参考答案: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 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慢地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3.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 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虽然能力层级D,但是此题没有难度 根据“答案在文中”的原则,可以轻松的在下文中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 参考答案:“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岀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 世之言。 (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 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并要求考生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 作出评价,能力层级D。先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凄厉的哀鸣”,再联系上 文“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 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就能准确 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 奈 4.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 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査对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C。(1)注意“神奇”的谓语是“享
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他凄厉的哀鸣。这叫声 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 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1.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B。筛选对象是“夕照中的许多事物”,整 合顺序是“空间位置”,据此,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第三段总写夕阳透入书房全过程的句子: “首先是窗台上……跟着是书桌上……然后……大书架上。”但是,如果局限在第三段又不 能得满分,考生要看到下文中也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这样就可以按照题干的要求“分 类列出”了。 参考答案:窗台上:衰败的藤草 ;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 方的镇尺;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2.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4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动词表现力的鉴赏,能力层级D。考生首先要写出该词语的字面上的 意思,然后联系具体语境、作者情感乃至文章主题,准确体会其丰富含意。例如“投射”的 字面意思就是“投向,照射”,再结合第三段的语境来看,第三段虽然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 事物,但是,重点描写对象无疑是书架上的书,为什么把书作为描写重点?联系主题,答案 了然。第三段全段都运用了拟人,以此也可以进一步赏析“投射”。 参考答案:抛:扔,投掷之意。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 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慢地下山,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3.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⑴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 闭着嘴巴,一声不吭”?(5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虽然能力层级D,但是此题没有难度。 根据“答案在文中”的原则,可以轻松的在下文中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 参考答案:“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 世之言。 ⑵“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 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并要求考生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 作出评价,能力层级D。先找出其中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凄厉的哀鸣”,再联系上 文“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 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最后结合文章主题,就能准确 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 奈。 4.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 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C。(1)注意“神奇”的谓语是“享
受”,可以把问题简化为作者“享受”的“神奇”是哪些方面?(2)“方面”,不能答具 体的《傅雷文集》、泥公鸡等物。(3)问“表现在哪些方面”而分值只有2分,又要“从 全文看”,这就需要考生有很高的概括能力。从全文看,作者享受的是夕阳下现实世界的神 奇,更是由此引发的精神世界。 参考答案:“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 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2007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1~3题 泥泞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 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 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 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 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 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 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 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 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 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 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 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 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 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 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 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 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 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 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 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 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 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 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 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 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 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 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受”,可以把问题简化为作者“享受”的“神奇”是哪些方面?(2)“方面”,不能答具 体的《傅雷文集》、泥公鸡等物。(3)问“表现在哪些方面”而 分值只有2分,又要“从 全文看”,这就需要考生有很高的概括能力。从全文看,作者享受的是夕阳下现实世界的神 奇,更是由此引发的精神世界。 参考答案:“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使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 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2007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 1~3 题。 泥 泞 迟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 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 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 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 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 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 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 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 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 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 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 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 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 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 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 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 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 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 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 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 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 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 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 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 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 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 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剖析:本题考査考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概括能力是 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做题时,要认真阅读语 段,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意思,从而分清主次,决定取舍。概括句子一般包含四个方 面:时间、对象、中心事件、意义(或影响)。答案撰写要做到连贯、简洁 参考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 通、纯美。(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方法点拨:首先,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找出句子间的连接性词语。其次,抓住语言标 志和文章体裁进行分析篇章结构。第三,理解文中前后照应、衬托等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 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注意揣摩语言的修辞,理解其表达作用:二是注意 揣摩语言的组合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三是要揣摩语言的情味看出作者的用意和态度 对于修辞含义的理解,要根据修辞的主体及修辞句子涉及的相关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 作答。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 使人自然回忆起了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本 小题5分) 方法点拨: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纵观全篇, 从整体上去分析、理解,注重上下文的联系,依文释词,依文解句 3.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 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剖析:本题考査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 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 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吃透“形”:其次是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 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 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第三,据形悟神,即根据 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 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 灵的歌声”。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一一以小见大:文章写的 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 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这样才能透过文章所写 的事件、景物、人物深切悟出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 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 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方法点拨: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 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概括能力是 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做题时,要认真阅读语 段,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段的中心意思,从而分清主次,决定取舍。概括句子一般包含四个方 面:时间、对象、中心事件、意义(或影响)。答案撰写要做到连贯、简洁。 参考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 通、纯美。(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方法点拨:首先,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找出句子间的连接性词语。其次,抓住语言标 志和文章体裁进行分析篇章结构。第三,理解文中前后照应、衬托等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 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注意揣摩语言的修辞,理解其表达作用;二是注意 揣摩语言的组合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内容,三是要揣摩语言的情味看出作者的用意和态度。 对于修辞含义的理解,要根据修辞的主体及修辞句子涉及的相关内容,筛选相关信息,概括 作答。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带来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泥泞” 使人自然回忆起了民族艰辛的历史,“泥泞”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广博与祖国的含义。(本 小题 5 分) 方法点拨: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丰富内涵,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纵观全篇, 从整体上去分析、理解,注重上下文的联系,依文释词,依文解句。 3.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 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 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 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吃透“形”;其次是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 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 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第三,据形悟神,即根据 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 目的等,再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 灵的歌声”。文章写的是事件,就要悟出平凡小事中寄寓的大道理——以小见大;文章写的 是景物,就要悟出景物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或作者托物言的什么志;文章写的是人 物,就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悟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这样才能透过文章所写 的事件、景物、人物深切悟出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 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 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方法点拨:做这类题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然后综观全文,整体感知作 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思路,再根据文脉合理推断,组织语言,写出答案
【粤考趋势】 近年广东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多的是选择了散文来考查学生,这不是偶然的, 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散文更适合用来考查学生。纵观全国,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己形 成,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试卷中的文学作品体裁为清一色的散文,2007年全国共18套高 考试卷,其中17套考的是散文。因此,考生应该把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重点。 2008年,我省自行命题以来第一次考小说,选文为国外作家的,全文具有象征意味,主旨 较难把握,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向 散文阅读的命题走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选文除极少数外国散文外,多数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 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 性的散文作品。 第二,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 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第三,从命题的角度看,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査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 式基本稳定:“变”是指将选择题改为了表述题,分值也由2004年的22分减少至近两年的 15分。 第四,近年高考中设题的主要形式有:(1)联系全文,作者说的“某某”指哪些具体的内 容?请分条概述。(2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3)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的“某某”的完整含义。(4请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 文,说明作者对“某某”的态度是什么。(5)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6)通览全文, 简要分析作者对“某某”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应考方法盘点 高考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 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 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 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阅读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 1.树立主题意识 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 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 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 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 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 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 2.树立整体意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 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比如 2006年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
【粤考趋势】 近年广东高考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多的是选择了散文来考查学生,这不是偶然的, 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散文更适合用来考查学生。纵观全国,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形 成,2006 年高考全国 17 套试卷中的文学作品体裁为清一色的散文,2007 年全国共 18 套高 考试卷,其中 17 套考的是散文。因此,考生应该把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重点。 2008 年,我省自行命题以来第一次考小说,选文为国外作家的,全文具有象征意味,主旨 较难把握,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向。 散文阅读的命题走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选文除极少数外国散文外,多数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 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 性的散文作品。 第二,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 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第三,从命题的角度看,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 式基本稳定;“变”是指将选择题改为了表述题,分值也由 2004 年的 22 分减少至近两年的 15 分。 第四,近年高考中设题的主要形式有:⑴联系全文,作者说的“某某”指哪些具体的内 容?请分条概述。⑵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的“某某”的完整含义。⑷请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 文,说明作者对“某某”的态度是什么。⑸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⑹ 通览全文, 简要分析作者对“某某”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应考方法盘点 高考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 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 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 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 阅读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 1. 树立主题意识 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 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主题 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 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 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 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 2. 树立整体意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 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比如 2006年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
化的深沉思考。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第二段,描写白 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 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在这里, 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 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 而擘“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 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 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整体 把握了全文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再看试卷上的考题一一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一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 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 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 3.树立思路意识 “形散”加大了散文的阅读难度,如何在阅读中迅速地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 章中心?我们的办法是,树立思路意识。 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文脉就是文章脉络,就是文章思路。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 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叶圣陶先生 强调思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思路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同样也有重要的作用。抓 住了文脉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 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 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 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 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 3.树立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 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 的信息 问题意识分两个层面:第一,初读文章时,要时刻想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 么?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什么?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争取 在短时间内总体把握文章 第二,再读文章时,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 体把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例如2006年广东卷(选文为冯 骥才的《夕照透入书房》)第17题第(1)小题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 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要答好此 题,一定要回归原文,在领会主旨的前提下,根据语境加以理解。比如作者之所以写《傅雷 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解答依据就在下文——“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 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 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一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 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而之所以写苏格拉底小雕像“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答题时 应兼顾上下文:上文写“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 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
化的深沉思考。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第二段,描写白 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 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在这里, 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 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 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 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 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整体 把握了全文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再看试卷上的考题——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 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 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 3.树立思路意识 “形散”加大了散文的阅读难度,如何在阅读中迅速地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 章中心?我们的办法是,树立思路意识。 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文脉就是文章脉络,就是文章思路。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 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叶圣陶先生 强调思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思路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同样也有重要的作用。抓 住了文脉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 语言标志,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 一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 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 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 3. 树立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 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 的信息。 问题意识分两个层面:第一,初读文章时,要时刻想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 么?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什么?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争取 在短时间内总体把握文章。 第二,再读文章时,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 体把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的答题区域。例如 2006 年广东卷(选文为冯 骥才的《夕照透入书房》)第 17 题第(1)小题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 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要答好此 题,一定要回归原文,在领会主旨的前提下,根据语境加以理解。比如作者之所以写《傅雷 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解答依据就在下文——“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 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 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 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而之所以写苏格拉底小雕像“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答题时 应兼顾上下文:上文写“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 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