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0:一般现代文阅读 考纲考点解 【考纲解读】 匚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1.理解文中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1.含义深刻、蕴涵文章主题思想、 重要概念的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含义 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2.文眼、主旨句、过渡句、深化句 2.理解文中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和总结句 重要句子的用的关键语句 3.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 含义 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重要概念和新知识的阐释:能集中 3.筛选并整和组合 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 合文中的信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语句:含意深刻、比较难懂的句子 息 之间的内在联系 4.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 4.分析文章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结构,把握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丨5.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 文章思路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概括全文中心 5.归纳内容|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提取要点、抽象说明、综合归纳 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 中心思想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6.分析概括度 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B 级、C级 【考点透析】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 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 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 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 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 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于论述类、说明类文章,《2007年 普通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的含义”,这样表述更准确。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 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 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 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 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
2010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 20:一般现代文阅读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1.理解文中 重要概念的 含义 2.理解文中 重要句子的 含义 3.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 息 4.分析文章 结构,把握 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 中心思想 6.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B 级、C 级 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 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 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 用的关键语句 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 和组合 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之间的内在联系 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 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 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 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 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 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1.含义深刻、蕴涵文章主题思想、 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2.文眼、主旨句、过渡句、深化句 和总结句 3.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 重要概念和新知识的阐释;能集中 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 语句;含意深刻、比较难懂的句子 4.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 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5.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全文中心 6.提取要点、抽象说明、综合归纳 【考点透析】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 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 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 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 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 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所以,对于论述类、说明类文章,《2007 年 普通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的含义”,这样表述更准确。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 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 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 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 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
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 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 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 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 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 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 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 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 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 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 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 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 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 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 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 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 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 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 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 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 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 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 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 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 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 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 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 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 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 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 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 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 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 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 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 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 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 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 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 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 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 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 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 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 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 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 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 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 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 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 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 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 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 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 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 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 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 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 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南粤高考直柘 根据新课标实施以来广东省高考语文的考情,必考内容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具有以下特 1.所选的文本,是一般的论述类文章 2.命题材料丰富,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 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3.命题方式有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一般设置两题,一道为四选一,一道为五选二 简答题一般设置两题 4.考査重点是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5.一般不设探究题 【粤题精讲】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 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 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 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 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婕把A 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 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 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 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 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 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 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 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 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 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 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 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
南粤高考直析 根据新课标实施以来广东省高考语文的考情,必考内容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具有以下特 点: 1.所选的文本,是一般的论述类文章。 2.命题材料丰富,凸显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 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3.命题方式有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一般设置两题,一道为四选一,一道为五选二。 简答题一般设置两题。 4.考查重点是理解与阐释、筛选与整合、归纳与概括。 5.一般不设探究题。 【粤题精讲】 一、(2008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 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 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 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 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 为 B”公式表示出来。认 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停住,必须把 A 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 A 有关系的事物 B、C 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 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 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 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 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 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 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 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 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 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 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 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 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
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切。这种 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 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 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 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 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试题解析】本题考査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信息来源于 第二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 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 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 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四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 经过艰苦思索”相悖。ABE项说法正确。AB项的说法见本文第二段,原文说:“直觉必须是 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 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 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 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E项的说法见文章最后一段 参考答案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 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所说的“直觉的知”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明确“直觉的知”与“名 理的知”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可以 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 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名理的知”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 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 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从种种关系中见出它的“意义”,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 再结合第三段进行判断,可知,A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 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 的知”。而“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只是感觉到了 泰山本身,这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 现的“意象”,所以符合“直觉的知
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 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 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 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 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 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 为 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C 项信息来源于 第二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 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 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 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 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四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 经过艰苦思索”相悖。ABE 项说法正确。AB 项的说法见本文第二段,原文说:“直觉必须是 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意义都 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 为 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 必须与 B、C 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E 项的说法见文章最后一段。 参考答案:C D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 本题,首先要明确作者所说的“直觉的知”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明确“直觉的知”与“名 理的知”的联系与区别。作者认为,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可以 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 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名理的知”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 “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 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从种种关系中见出它的“意义”,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 再结合第三段进行判断,可知,A 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 项的“领 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 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 的知”。而“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只是感觉到了 泰山本身,这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 现的“意象”,所以符合“直觉的知
参考答案:C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 确吗?为什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解答本题,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 后进行概括。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 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而解答本题的主要信息来自第四、五两段。第四段: 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直 觉的知”与“名理的知”“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第五段:“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 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考生在作答时,对题干的解读存在两种可能:第一,从文本出发, 遵循作者的观点来作答。第二,考生读后因自己的体悟与文本有出入,这就形成了正确或不 正确的判断。但无论哪种判断,都要有据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正确。因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 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 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 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作者开头就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 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那么,“见”如何升华为“诗的境界”?作者认为, 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 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开朗,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 心旷神怡,忘怀一切。“升华”的关键过程概括为:直觉一一思索—一顿悟 参考答案: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 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 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 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参考答案:C 3.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 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和 C 级。解答本题,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 后进行概括。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 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而解答本题的主要信息来自第四、五两段。第四段: “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直 觉的知”与“名理的知”“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第五段:“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 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考生在作答时,对题干的解读存在两种可能:第一,从文本出发, 遵循作者的观点来作答。第二,考生读后因自己的体悟与文本有出入,这就形成了正确或不 正确的判断。但无论哪种判断,都要有据。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正确。因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 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 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 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 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 4.“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作者开头就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 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那么,“见”如何升华为“诗的境界”?作者认为, 诗的“见”必为“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 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开朗,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 心旷神怡,忘怀一切。“升华”的关键过程概括为:直觉——思索——顿悟。 参考答案: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 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 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2007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 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 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 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 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 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 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 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 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 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 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 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 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 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窝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 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 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 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 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 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 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 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 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 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 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 清楚、道明白。杨振宁 20 世纪 50 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 解到理解的过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 60 年代,才觉 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 1964 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 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 年 10 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 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 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 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 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 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 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 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 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
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弃疾词《木兰花慢》 可怜今 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 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 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 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 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 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 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 乐。工程院院土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 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 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 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 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 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 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 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表述在逻辑 上就有错误。“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但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不一定就会 有美感。D项,依据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
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 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 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 年 8 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 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 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 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 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 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 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 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 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 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 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 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 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 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B 项表述在逻辑 上就有错误。“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但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不一定就会 有美感。D 项,依据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
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可知,本项应该这样表述:“科 技创新主要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辅助。”E项,根据“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 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 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 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这段话来理解, 这里所说的“职业的痴呆”应理解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特别沉迷”。F项,根据原文“艺 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 感和顿悟”、“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等表述可知,科学与艺术是 相互依存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参考答案Ac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试题解析】本题考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是在上面列举事例后 得出的观点,第四段开头“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 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一句,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的观 点,所以,“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不能作为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 叠、有交融”的论据:况且,D项的表述中,也没有体现二者“重叠”、“交融”的成分 参考答案D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试题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第 二段中的“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 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等语句可知,第二段说的是艺术的表达技巧问题:第四段 中王国维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的研究,曾提到了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 交融的现象,下面又列举毛泽东、海森堡的话进一步证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艺术作品表 现的内容问题。 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 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 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试题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先 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可以采用摘录式的方 式,在原文上画横线。表达作者观点或看法的句子有: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
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可知,本项应该这样表述:“科 技创新主要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辅助。”E 项,根据“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 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 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 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这段话来理解, 这里所说的“职业的痴呆”应理解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特别沉迷”。F 项,根据原文“艺 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 “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 感和顿悟”、“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等表述可知,科学与艺术是 相互依存的,但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参考答案 A C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第三段“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一句,是在上面列举事例后 得出的观点,第四段开头“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 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一句,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的观 点,所以,“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不能作为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 叠、有交融”的论据;况且,D 项的表述中,也没有体现二者“重叠”、“交融”的成分。 参考答案 D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根据第 二段中的“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 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等语句可知,第二段说的是艺术的表达技巧问题;第四段 中王国维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的研究,曾提到了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 交融的现象,下面又列举毛泽东、海森堡的话进一步证明,可见,这一段说的是艺术作品表 现的内容问题。 参考答案 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 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 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本题,先 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然后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可以采用摘录式的方 式,在原文上画横线。表达作者观点或看法的句子有: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
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 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 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疊、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 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 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些句子就可以进行概括了。 参考答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 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 艺术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 面发展 (2006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 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 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假定人是利己 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古典自由主义者称这为个人经济理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竞争性的劳动。人们之所以不 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国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使自己拥 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 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 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的要 求
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 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 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 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 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根据这些句子就可以进行概括了。 参考答案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 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 艺术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 面发展。 三、(2006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单纯而彻底,这是因为它的论证不 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因素。古典自由主义效率论证的理论认为,效率主要来自市场的 自由竞争,受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它假定人是利己 的,在竞争中要追求直接的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古典自由主义者称这为个人经济理性。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就说,财富来源于人们竞争性的劳动。人们之所以不 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国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使自己拥 有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扩张,所以根本不需要国家或者法律来操心人们的经济事务。 只要不约束人们的行为动机和利益追求,那么市场自然就会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每 个人肯定会把自己寻求财富和利益的行为发挥到极致,使之尽可能符合经济理性的要 求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只关心效率的生产性和 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地考虑 到其他可覦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荣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 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 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毎—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 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 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 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这种经济无序状 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 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 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 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率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 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 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岀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 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6 年第1期) 1.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 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 行为都会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是 作者的观点,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文本中陈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古典自 由主义”的观点,见第一段;一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见第二段。本题考查的就是考生
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它只关心效率的生产性和 积累性方面,它只考虑到个人的求利行为动机及其经济理性化程度,没有充分地考虑 到其他可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因素(如追求社会荣誉)或环境因素(如社会政策)。 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个人行为的经济理性并不能自然导致整个社会行为的经济合理 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 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以致发生将生产出 来的牛奶倒进大海这类事件。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 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这种经济无序状 态来自于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非理性。所谓个人的经济理性是以自我目的为核心来推 理、论证的。这种个人的经济理性就个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 会来说却未必合理。可见,古典自由主义对效率的论证没有考虑生产以外的其他的因 素,无法提供一种完备而有效的经济效率论证体系。还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自由主义 不但假定人是自私的,而且也假定自然世界的物质资源是无限可用的。对资源有限性 事实的忽略,导致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付出了过于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造成现 代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6 年第 1 期) 1.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 )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可能是合理的,但对整 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D.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 行为都会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C 项是 作者的观点,不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文本中陈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古典自 由主义”的观点,见第一段;一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见第二段。本题考查的就是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