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死 学许水军
杨修之死 罗贯中 主讲:孔垄镇第三中学 许水军
《三国演义》及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 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 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 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 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 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 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 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 定的愿望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 说家
• 《三国演义》及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 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 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 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 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 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 、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 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 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 定的愿望。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 说家
定向 、把握生字、新词 ·2、梳理故事情节, 3、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一 、定 向 • 1、把握生字、新词。 • 2、梳理故事情节。 • 3、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 • 4、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二、自学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 障碍; 2.按时间顺序梳清故事情节,且与 人物心里话动联系起来分析人物性格; 3根据事件分析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 【杨修之死,有人推之曹操,有人 归过杨修,你持哪种观点?
二、自 学 1.默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 障碍; 2.按时间顺序梳清故事情节,且与 人物心里话动联系起来分析人物性格; 3.根据事件分析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 【杨修之死,有人推之曹操,有人 归过杨修,你持哪种观点?】
、答疑為西 果和引导学生订正) (一)、给红字注音 庖官pa0一合酥s 夏侯惇dn与众分食讫qi 恃才放sni心恶之w 曹操之忌j 近侍sh学
(一)、给红字注音 庖官 夏侯惇 恃才放旷 曹操之忌 一合酥 与众分食讫 心恶之 近侍 páo dūn shì jì sū qì wù shì 三、答 疑(检查自学效 果和引导学生订正)
(二)、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1.适 适逢,正遇到 2.恃才放旷 依仗(自己的)才能 而不拘礼俗 3.数犯曹操之忌忌讳 4.不置褒贬评论好坏
(二)、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1. 适 2. 恃才放旷 3. 数犯曹操之忌 4. 不置褒贬 适逢,正遇到 依仗(自己的)才能 而不拘礼俗 忌讳 评论好坏
(三)、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1.愈恶之讨厌 2植然其直认为…对 3.但操有问只要 4.叱退呵斥 5.麾军指挥 6.高阜土山 7.鸡肋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又不 忍舍弃的事情°
(三)、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1. 愈恶之 2. 植然其言 3. 但操有问 4. 叱退 5. 麾军 6. 高阜 7. 鸡肋 讨厌 认为……对 只要 呵斥 指挥 土山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 忍舍弃的事情
(四)理清情节 生/1、改建花园大门 鸡(2、分食塞北酥饼 肋/事3、点破“梦中杀人” 事 件官 4、告发曹丕之事 廷斗争 5、教曹植斩门吏 6、为曹植作“答教
1 、改建花园大门 2 、分食塞北酥饼 3 、点破 “梦中杀人 ” 4 、告发曹丕之事 5、教曹植斩门吏 6、为曹植作“答教 ” 生活小事宫廷斗争 鸡肋事件 (四) 理清情节
(五)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这个表格( 事 件 曹操的心理及性格 园门书“活” 虽称美,心甚忌之心口不 分食一盒酥 虽喜笑,而心恶之一虚伪阴险 释杀人玄机 闻而愈恶之阴险狡诈 告曹丕状 愈恶之老谋深算 教杀门吏 大怒有心机 代拟答教 天怒,有杀修之心凶残狡诈 叫士兵收拾行装 操大怒奸诈险恶 兵出斜谷口 厚葬杨修—阴险虚伪
(五)用最简洁的语言 完成下面这个表格(一) 事 件 曹操的心理及性格 园门书“活” 分食一盒酥 释杀人玄机 告曹丕状 教杀门吏 代拟答教 叫士兵收拾行装 兵出斜谷口 虽称美,心甚忌之—心口不一 虽喜笑,而心恶之—虚伪阴险 闻而愈恶之—阴险狡诈 愈恶之—老谋深算 大怒—有心机 大怒,有杀修之心—凶残狡诈 操大怒—奸诈险恶 厚葬杨修—阴险虚伪
曹操的形象: 虚伪残诈 老谋深算 阴险多疑 嫉贤妒能 三国动 www.sanguocnom古来第一奸雄
曹操的形象: 虚伪残诈 老谋深算 阴险多疑 嫉贤妒能 古来第一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