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与牙健康 口腔预防教研室 洪潇
氟化物与牙健康 口腔预防教研室 洪 潇
氟在自然界的分布 ●氟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口地壳中的各种岩石及土壤中:主要以硅酸盐类化合物的 形式存在 口地下水:0.1-67mg/L 口地面水:<0.1mg/L 口海水:1.2-14mg/L 口大气:以尘埃微粒、气体的形式存在,主要来源于火山 爆发、工业废气和煤的燃烧
氟在自然界的分布 氟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地壳中的各种岩石及土壤中:主要以硅酸盐类化合物的 形式存在 地下水:0.1-67mg/L 地面水:<0.1mg/L 海水:1.2-1.4mg/L 大气:以尘埃微粒、气体的形式存在,主要来源于火山 爆发、工业废气和煤的燃烧
人体氟来源 口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占65%‰ 口食物:约占25%人体氟来源 口空气: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口其他可能的氟来源:各种含氟制剂
人体氟来源 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占65%。 食物:约占25%人体氟来源。 空气: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其他可能的氟来源:各种含氟制剂
氟的总摄入量 氟的总摄入量 机体每天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的总量(mg/d) 口适宜总摄氟量: 防龋和维护杋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 克体重约在005-007mg/d 口安全总摄氟量: 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
氟的总摄入量 氟的总摄入量—— 机体每天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的总量(mg/d) 适宜总摄氟量: 防龋和维护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 克体重约在0.05-0.07mg/d。 安全总摄氟量: 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
人体氟代谢 口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胃肠道)、呼吸道和皮 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通常随饮水、食物或借助 氟载体被摄入。氟的吸收是简单扩散的过程。 口分布: 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硬组织:人体内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主要 存在形式为FA或FA 唾液和菌斑 口排泄: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头发、指甲
人体氟代谢 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胃肠道)、呼吸道和皮 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通常随饮水、食物或借助 氟载体被摄入。氟的吸收是简单扩散的过程。 分布: 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硬组织:人体内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主要 存在形式为FA或FHA 唾液和菌斑 排泄: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头发、指甲
氟防龋的机制 氟的防龋作用主要是通过维持唾液中一定浓度 的氟来实现的 口局部用氟: 氟唾液菌斑和菌斑液〓氟库” 口全身用氟: 氟唾液腺分泌唾液/“氟库
氟防龋的机制 氟的防龋作用主要是通过维持唾液中一定浓度 的氟来实现的。 局部用氟: 氟-唾液-菌斑和菌斑液 “氟库” 全身用氟: 氟-唾液腺分泌-唾液/“氟库
减少釉质脱矿,促进釉质再矿化 口溶液中的HA未达到饱和 F+HA=FHA F+HA=FA 口溶液中的HA达到饱和 F+HA=FHA
减少釉质脱矿,促进釉质再矿化 溶液中的HA未达到饱和 F+HA=FHA F+HA=FA 溶液中的HA达到饱和 F+HA=FHA
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口氟能够抑制与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的酶,如烯醇 酶、琥珀酸脱氢酶等,抑制细菌的糖酵解,减少乳 酸的生成 口氟能抑制致龋菌(如SM)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 和利用,从而影响细胞内外多糖的合成,干扰细菌 和菌斑在牙面的粘附和堆积 口氟可以H的形式扩散入细菌细胞内,抑制细菌产酸
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氟能够抑制与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的酶,如烯醇 酶、琥珀酸脱氢酶等,抑制细菌的糖酵解,减少乳 酸的生成 氟能抑制致龋菌(如SM)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 和利用,从而影响细胞内外多糖的合成,干扰细菌 和菌斑在牙面的粘附和堆积 氟可以HF的形式扩散入细菌细胞内,抑制细菌产酸
氟化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口骨质疏松 口生殖功能 口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导性 口动物对铁的吸收
氟化物的其他生理作用 骨质疏松 生殖功能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导性 动物对铁的吸收
氟的毒性作用 Possible lethal dose(PLD): 5mg F/kg Certainly lethal dose( CLD): 16-32mg F/kg 口急性氟中毒 口慢性氟中毒 主要临床表现为氟牙症( dental fluorosis)和氟骨症 ( skeletal fluorosis),氟骨症主要表现为骨质硬化和 骨旁软组织骨化
氟的毒性作用 Possible lethal dose (PLD): 5mg F/kg Certainly lethal dose (CLD): 16-32mg F/kg 急性氟中毒 慢性氟中毒 主要临床表现为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和氟骨症 (skeletal fluorosis),氟骨症主要表现为骨质硬化和 骨旁软组织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