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及常用工艺装备 第一讲 轴类零件概迷及表面加工方法
第六章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及常用工艺装备 第一讲 轴类零件概述及表面加工方法
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轴类零件主要用于支承传动零件(齿轮、带轮等),承受载荷、传递转 矩以及保证装在轴上零件的回转精度
• 一、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 轴类零件主要用于支承传动零件(齿轮、带轮等),承受载荷、传递转 矩以及保证装在轴上零件的回转精度
·二、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材料和毛坯 般轴类零件常选用45钢;对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 可用40Cr;对于高速、重载荷等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选用 20Cr、20 CrMnt等低碳合金钢进行渗碳淬火,或用 38 CrMOAIA氮化钢进行氮化处理 轴类零件的毛坯最常用的是圆棒料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 的、结构复杂的轴才采用铸件(铸钢或球墨铸铁)
• 二、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材料和毛坯 • 一般轴类零件常选用 45 钢;对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 可用 40Cr ;对于高速、重载荷等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选用 20Cr 、 20CrMnTi 等低碳合金钢进行渗碳淬火,或用 38CrMoAlA 氮化钢进行氮化处理。 • 轴类零件的毛坯最常用的是圆棒料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 的、结构复杂的轴才采用铸件(铸钢或球墨铸铁)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 ·根据毛坯的制造精度和工件最终加工要求,外圆车削一般 可分为 ·粗车:加工后工件尺寸精度|11~T13,表面粗糙度 Ra50~125m。 半精车:尺寸精度可达∏8~T10,表面粗糙度 Ra6.3-3.2 F m 精车:尺寸精度可达∏7~|T8,表面粗糙度Ra1.6~0.8μ ·精细车:尺寸精度可达∏T6~|T7,表面粗糙度 Ra04~0.025um
•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 一、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 • 根据毛坯的制造精度和工件最终加工要求,外圆车削一般 可分为 • 粗车:加工后工件尺寸精度 IT11~IT13 ,表面粗糙度 Ra50~12.5 μ m 。 • 半精车:尺寸精度可达 IT8~IT10 ,表面粗糙度 Ra6.3~3.2 μ m • 精车:尺寸精度可达 IT7~IT8 ,表面粗糙度 Ra1.6~0.8 μ m • 精细车:尺寸精度可达 IT6~IT7 ,表面粗糙度 Ra0.4~0.025 μ m
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 磨削是外圆表面精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既可加工淬硬后的表 面,又可加工未经淬火的表面 根据磨削时工件定位方式的不同,外圆磨削可分为:中心磨削和 无心磨削两大类 中心磨削分为 纵向进给磨削法(纵向磨法) ·2.横向进给磨削法(切入磨法)
• 二、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 • 磨削是外圆表面精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既可加工淬硬后的表 面,又可加工未经淬火的表面。 • 根据磨削时工件定位方式的不同,外圆磨削可分为:中心磨削和 无心磨削两大类。 • 中心磨削分为: • 1 .纵向进给磨削法(纵向磨法) • 2 .横向进给磨削法(切入磨法)
无心磨削的方式主要有:贯穿法和切入法
• 无心磨削的方式主要有:贯穿法和切入法
、外圆表面的精密加工 外圆表面的精密加工方法常用的有高精度磨削、超精度加工、研磨和滚压 加工等
• 三、外圆表面的精密加工 • 外圆表面的精密加工方法常用的有高精度磨削、超精度加工、研磨和滚压 加工等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确定某个表面的加工方案时,先由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 (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确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根 据此种加工方法的特点确定前道工序的加工方法,如此类 推。但由于获得同一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可有若 干种,实际选择时还应结合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 及材料和热处理的要求全面考虑
•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 确定某个表面的加工方案时,先由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 (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确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根 据此种加工方法的特点确定前道工序的加工方法,如此类 推。但由于获得同一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可有若 干种,实际选择时还应结合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 及材料和热处理的要求全面考虑
第六章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及常用工艺装备 第二讲 外圆表面加工常用工艺装备
第六章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及常用工艺装备 第二讲 外圆表面加工常用工艺装备
外圆表面加工常用工艺装备 焊接式车刀和可转位车刀 (一)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
• 外圆表面加工常用工艺装备 • 一、 焊接式车刀和可转位车刀 • (一)硬质合金焊接式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