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学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明 2017.10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寥廓(liae 遒劲(q)灰烬(jing) 瞠目( cheng) B.窗扉(fei) 绯红(fei)缠绵悱恻(fei)春帷(wei) C.戕害(qing) 省察( sheng)蟠桃(pon) 跫音( qiong) D.彳(ch)(ch)颓圮(qi) 跬步(kui) 憎厌(ze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廖的雨巷 B.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C.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D.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自惭形秽,因 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 复一年、十年又一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 D.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 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之所以 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2)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3)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 、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 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A.坚强摇曳探索 B.坚强摇撼摸索 C.坚定摇撼摸索 D.坚定摇曳探索
台州市2017学年 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明 2017. 10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 ( 20 分 ,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遒.劲(qiú) 灰烬.(jìng) 瞠.目(chēng) B.窗.扉(fēi) 绯.红(fēi) 缠绵悱.恻(fěi) 春帷.(wéi) C.戕.害(qiāng) 省察.(shěng) 蟠桃.(pán) 跫.音(qióng) D.彳.(chì)亍.(chù) 颓圮.(qǐ) 跬.步(kuǐ) 憎.厌(zē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廖的雨巷 B.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C.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D.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自惭形秽 ....,因 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 ....和令人幸福神往! 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 ....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 复一年、十年又一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 D.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 ....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 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之所以 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2)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3)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 、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 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A.坚强 摇曳 探索 B.坚强 摇撼 摸索 C.坚定 摇撼 摸索 D.坚定 摇曳 探索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就是作 家笔下的外部世界。二者在艺术上和谐统一,就形成了诗词中的“意境”。 B.按照词的风格,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以苏轼、秦观等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是以柳 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 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 宗元并称“韩柳”。 D.荀子,名况,字卿,时人称“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 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6、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B.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C.恰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 邦 D.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 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8、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欢迎你到我家拜访。 B.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高见。 C.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D.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依次真入下面语段横线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友情是什么?是黄鹤楼下“ 的伫立身影:是渭水岸边“”的惜别依依 是塞北关外的 ”的豁达与宽慰。 ①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是诗词中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就是作 家笔下的外部世界。二者在艺术上和谐统一,就形成了诗词中的“意境”。 B.按照词的风格,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是以苏轼、秦观等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是以柳 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 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 宗元并称“韩柳”。 D.荀子,名况,字卿,时人称“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 治家,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人之初,性本善”。 6、下列各句,没有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B.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C.恰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 邦。 D.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 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8、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欢迎你到我家拜访。 B.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高见。 C.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D.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9、 依次真入下面语段横线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友情是什么?是黄鹤楼下“ ”的伫立身影;是渭水岸边“ ”的惜别依依; 是塞北关外的“ ”的豁达与宽慰。 ①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③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① 10、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A.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端午) B.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元宵) C.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中秋) D.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重阳)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 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 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 家一样的感到寂莤。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 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l面向着积 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 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 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 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 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 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 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11、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 一样地感到寂苦”?(2分) 答 12、说说你对“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理解。(2分) 13、“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中的“摇篮”的本体是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 有何相似之处?(3分) 14、以上两段文字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举例说明(3分)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 ②③① 10、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 A.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端午) B.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元宵) C.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中秋) D. 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重阳) 二、现代文阅读 (10 分)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 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 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 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 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 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 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 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 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 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 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 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 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11、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 一样地感到寂苦”?(2 分) 答: 12、说说你对“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理解。(2 分) 答: 13、“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中的“摇篮”的本体是什么?所指内容在特征方面与“摇篮” 有何相似之处?(3 分) 答: 14、以上两段文字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举例说明(3 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臊也。《荀子劝学》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渧,君子不 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 子修身》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 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丁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 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荀子劝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善良 B.其渐之漪,君子不近 渐:读jin,浸,浸染 C.不闻先王之遗言 闻:借鉴 D.一可以为法则 法则:效法的榜样,准则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教使之然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蟹六跪而二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且焉置土石 17、下面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 劝学》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 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 子 修身》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 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 劝学》 [丁]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 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荀子 劝 学》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善:善良 B.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渐:读 jiān,浸,浸染 C. 不闻.先王之遗言 闻:借鉴 D.一可以为法则.. 法则:效法的榜样,准则 16、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教使之然.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蟹六跪而.二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且焉.置土石 17、下面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微斯人,吾与谁归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8、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段文字强调了学习要善于积累,要能坚持不懈,还要用心专一。 B.[乙]段文字以“蓬”“白沙”“兰槐之根”为喻,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告诫君子 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以达到“防止邪恶接近中正”的目的 C.[丙]段文字,以“干越夷貉之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 为例,旨在说明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D.[丁]文段将古代的学者与现代的学者做学问的目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古时候的 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2分) (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2分) 四、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021题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①莫惊春睡重,赌书 ②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②赌书、泼荼: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 kang li)情深, 志趣相投 20、上片写“西风”“黄叶”“斜阳”有什么作用?(2分)答: 21、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3分)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5分) 2、依据示例,开动脑筋,对传统格言“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并阐述你的理由 格言:不可越雷池一步 新说:不妨越雷池一步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C.微斯人,吾与谁归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8、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甲]段文字强调了学习要善于积累,要能坚持不懈,还要用心专一。 B.[乙]段文字以“蓬”“白沙”“兰槐之根”为喻,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告诫君子 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以达到“防止邪恶接近中正”的目的。 C.[丙]段文字,以“干越夷貉之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 为例,旨在说明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D.[丁]文段将古代的学者与现代的学者做学问的目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古时候的 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 分)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 分) (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2 分) 四、诗歌鉴赏(5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20—21 题。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①莫惊春睡重,赌书 ②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kàng lì)情深, 志趣相投。 20、上片写“西风”“黄叶”“斜阳”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21、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3 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5 分) 22、依据示例,开动脑筋,对传统格言“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并阐述你的理由。 格言:不可越雷池一步 新说:不妨越雷池一步
理由:如果每个人都守着规矩,不越雷池,那么世上的人都将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我们这 个社会还有什么发展和进步可言?规矩太过严苛就成了镶着金边的牢笼,即使你是只大鹏 鸟,即使你有鸿鹄之志,你的一生也将无所建树 格言 (1分)新说: (1分) 理由 (3分) 六、默写:(5分)(任选5句) 23、(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故木受绳则直, 善假于物也 (4) 则知明而行无过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6)闻道有先后, 如是 而已。 (7) ,月是故乡明。 七、作文(40分) 一千多年前,曹操在兴兵讨敌前,横槊赋诗,慨然放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 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如朝露一般易逝的人生,可偃仰啸歌,可诗词铺陈,可丹青以绘, 可文章以写 一千多年以后,一个叫毛不易的男歌手,以八杯酒为祝,在他的歌曲《消愁》中浅吟低 唱:“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请以“一杯敬 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700字,文体不限
理由:如果每个人都守着规矩,不越雷池,那么世上的人都将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我们这 个社会还有什么发展和进步可言?规矩太过严苛就成了镶着金边的牢笼,即使你是只大鹏 鸟,即使你有鸿鹄之志,你的一生也将无所建树。 格言: (1 分) 新说: (1 分) 理由: (3 分) 六、默写:(5 分)(任选 5 句) 23、(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 。 (3) ,善假于物也。 (4)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6)闻道有先后, ,如是 而已。 (7) ,月是故乡明。 七、作文 (40 分) 一千多年前,曹操在兴兵讨敌前,横槊赋诗,慨然放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 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如朝露一般易逝的人生,可偃仰啸歌,可诗词铺陈,可丹青以绘, 可文章以写…… 一千多年以后,一个叫毛不易的男歌手,以八杯酒为祝,在他的歌曲《消愁》中浅吟低 唱:“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请以“一杯敬 ” 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 700 字,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答案 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l、B2、C 3.A提示:A,“自惭形秽”是指自愧不如别人,此处应改为“望洋兴叹” 4、D5、A6、D7、D“沙果”“黑枣”后的逗号换为顿号。8、B 9、A根据横线后的“伫立身影”“惜别依依”“豁达与宽慰”等提示可以选出正确答 案。10、D(清明节)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11、北平虽与巴黎相似,但巴黎太显热闹,有些地方又太空旷,不如北平恰到好处,适宜 居住 12、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了北平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我”对北平的依恋之 情 13、指北平。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让人感到安适 14、写出了北平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 如,说明北平的建筑布置“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时,将“北平”与“巴黎”的布置进 行比较 文言文阅读(15分) 17、C18、C,旨在说明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 它用心浮躁 (2)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在黑泥里,就和黑泥一样黑了。 (3)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善,小人做学问,是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 翻译:[乙]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 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 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 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 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人
高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 ( 20 分 ,每小题 2 分) 1、B 2、 C 3.A 提示:A,“自惭形秽”是指自愧不如别人,此处应改为“望洋兴叹” 4、 D 5、A 6、 D 7、 D “沙果”“黑枣”后的逗号换为顿号。 8、 B 9、A 根据横线后的“伫立身影”“惜别依依”“豁达与宽慰”等提示可以选出正确答 案。 10、 D(清明节) 二、现代文阅读 (10 分) 11、 北平虽与巴黎相似,但巴黎太显热闹,有些地方又太空旷,不如北平恰到好处,适宜 居住。 12、 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了北平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我”对北平的依恋之 情。 13、 指北平。相似之处:一是有个边际,二是让人感到安适。 14、 写出了北平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 如,说明北平的建筑布置“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时,将“北平”与“巴黎”的布置进 行比较。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15、A 16、A 17、C 18、C,旨在说明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 它用心浮躁。 (2)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在黑泥里,就和黒泥一样黑了。 (3)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善,小人做学问,是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 翻译:[乙]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 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 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 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 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人
[丙]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 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 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丁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 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 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四、诗歌鉴赏(5分) 20、答案: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斜阳”等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 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21、答案:此句用语质朴,平淡如话家常。(1分)词的上片写词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 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片写词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 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起眼, 而如今回想起来却感觉弥足珍贵。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怆之情。(2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5分) 22、答案:格言:好马不吃回头草 新说:好马要吃回头草 理由:如果已经知道前面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而且在来路上已遇到过一生中难以再遇的青草 那么为什么不回头?慈悲的上帝总是会给人补救的机会,但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如果再不抓 住,就真的永远错过了。 六、默写:(5分)(任选5句) (1)怅寥廓 (2)金就砺则利 (3)君子生非异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弟子不必不如师 (6)术业有专攻 (7)露从今夜白 七、作文(40分)
[丙]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 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 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丁]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 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 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四、诗歌鉴赏(5 分) 2 0、 答案: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斜阳”等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 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21、 答案:此句用语质朴,平淡如话家常。(1 分)词的上片写词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 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片写词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 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起眼, 而如今回想起来却感觉弥足珍贵。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怆之情。(2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5 分) 22、 答案:格言:好马不吃回头草 新说:好马要吃回头草 理由:如果已经知道前面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而且在来路上已遇到过一生中难以再遇的青草, 那么为什么不回头?慈悲的上帝总是会给人补救的机会,但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如果再不抓 住,就真的永远错过了。 六、默写:(5 分)(任选 5 句) (1)怅寥廓 (2)金就砺则利 (3)君子生非异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弟子不必不如师 (6)术业有专攻 (7)露从今夜白 七、作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