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2015年 4月17日前 高2015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pi)濒危(bin)言简意赅诺千斤 B.通缉(j)谒见(ye) 轻歌曼舞连篇累牍 C.圈养(juan)悭吝(qian)动辄得咎枉废心机 D.奇葩(pa)觊觎(j) 悬梁刺骨原形毕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插画师李晓林在“24节气美食图”里,以温雅清新的笔触画下了24节气的食俗。 画中各色美食的香味力透纸背,与美景文字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古意盎然 B.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状况,相关 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有所好转 C.为了节省房租且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些低收入者往往选择被称为“鞋盒”的 公寓。由于房间狭小,他们只能叠床架屋,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D.李玉刚的最新神曲《李》把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融为一炉,从“老子”李耳到“诗仙 李白、“词帝”李煜、“药圣”李时珍,从《道德经》到《将进酒》、《虞美人》、《漱玉词》,汇聚 了中华李氏历史文化精华,全球1.5亿李氏宗亲与有荣焉。 3.下列句子排序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所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②一个人如果能以心志为主导,以身体、行动来配合,坚持下去,就可以排除杂念,让 内心充满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是可以跟天地间各种能量相生相成的 ③孔子认为人有“血气”,血气会带来问题。 1/7
1 / 7 [机密]2015 年 4 月 17 日前 高 2015 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⒉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⒊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⒋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⒌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pì) 濒.危(bīn) 言简意赅 一诺千斤 B. 通缉.(jī) 谒.见(yè) 轻歌曼舞 连篇累牍 C. 圈.养(juàn) 悭.吝(qiān) 动辄得咎 枉废心机 D. 奇葩.(pā) 觊.觎(jì) 悬梁刺骨 原形毕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插画师李晓林在“24 节气美食图”里,以温雅清新的笔触画下了 24 节气的食俗。 画中各色美食的香味力透纸背 ....,与美景文字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古意盎然。 B.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状况,相关 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有所好转。 C.为了节省房租且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些低收入者往往选择被称为“鞋盒”的 公寓。由于房间狭小,他们只能叠床架屋 ....,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D.李玉刚的最新神曲《李》把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融为一炉,从“老子”李耳到“诗仙” 李白、“词帝”李煜、“药圣”李时珍,从《道德经》到《将进酒》、《虞美人》、《漱玉词》,汇聚 了中华李氏历史文化精华,全球 1.5 亿李氏宗亲与有荣焉 ....。 3.下列句子排序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所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②一个人如果能以心志为主导,以身体、行动来配合,坚持下去,就可以排除杂念,让 内心充满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是可以跟天地间各种能量相生相成的。 ③孔子认为人有“血气”,血气会带来问题
④儒家对“气”的看法,从孔子到孟子经历了一个变化 ⑤孟子进一步说明,气有两个层次:第一种代表欲望,即孔子所说的血气;第二种则与 志有关。 ⑥血气“未定”“方刚”“既衰”都不好。 A.④③⑤①⑥②B.④③①⑥⑤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③⑤②①⑥④ 二、(本大题共3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控制、掠夺乃至伤害,这种行为往 往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实 施非爱行为的主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行为的接受者不但感觉不到 爱,反而生出怨恨,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一个行为爱与非爱的甄别标准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标准是以 接受者的感受为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价值有关。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个人的 感受必须服从于普遍道德标准乃至习俗,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行为本身是否合乎礼法 其实这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的确有很多爱的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 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倾向承认非爱行为的合理性,那么非爱行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有 点是没有争议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底线诉求是安全。安全的获得要依赖于保护,而保护 的实质是控制。所以,东方文化人际交往中,控制是完全合理的。 认识到了以爱去控制的合理性,那么无论是实施方还是接受方感觉都会好很多,也就是 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比如,一个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母亲,开始往往是无意之举, 不过是自恋式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要控制。父母之所以会自 恋式地爱孩子,其实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自恋式的爱自己。实际生活中,当父母意识 到自己是在用爱去操控孩子时,因为文化与道德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他们会首先采取压抑 和逃避的方式,也就是否认自己在用爱去操控。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压抑都会投射,非 爱行为中的父母,其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于是责怪孩子不知道好歹,不体谅父母, 没有孝 非爱行为问题对于自我意识薄弱、个体化需求近似的老一辈人来说普遍不是很大的问 题,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的多元化社会中,非爱行为就不得不被高度重视了。 4.对“非爱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人的控制、掠夺乃至伤害 B发生在最亲近的人之间 C实施者往往以“为了你好”为理由。 D行为的接受者感受到的往往不是爱。 5对非爱行为存在的原因,说法不成立的一项是 A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非爱行为自然有其合理性。 爱是一种保护,而保护的实质是控制,所以非爱行为是难免的。 C.父母会自恋式地爱孩子,或在发现自己有非爱行为时把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 D.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非爱行为越来越多 2/7
2 / 7 ④儒家对“气”的看法,从孔子到孟子经历了一个变化。 ⑤孟子进一步说明,气有两个层次:第一种代表欲望,即孔子所说的血气;第二种则与 心志有关。 ⑥血气“未定”“方刚”“既衰”都不好。 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①⑥⑤② C.③①⑥⑤②④ D.③⑤②①⑥④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5 分,共 11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4~6 题。 “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控制、掠夺乃至伤害,这种行为往 往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实 施非爱行为的主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行为的接受者不但感觉不到 爱,反而生出怨恨。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一个行为爱与非爱的甄别标准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标准是以 接受者的感受为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价值有关。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个人的 感受必须服从于普遍道德标准乃至习俗,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行为本身是否合乎礼法—— 其实这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的确有很多爱的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 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倾向承认非爱行为的合理性,那么非爱行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有 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底线诉求是安全。安全的获得要依赖于保护,而保护 的实质是控制。所以,东方文化人际交往中,控制是完全合理的。 认识到了以爱去控制的合理性,那么无论是实施方还是接受方感觉都会好很多,也就是 说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比如,一个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母亲,开始往往是无意之举, 不过是自恋式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要控制。父母之所以会自 恋式地爱孩子,其实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自恋式的爱自己。实际生活中,当父母意识 到自己是在用爱去操控孩子时,因为文化与道德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他们会首先采取压抑 和逃避的方式,也就是否认自己在用爱去操控。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压抑都会投射,非 爱行为中的父母,其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于是责怪孩子不知道好歹,不体谅父母, 没有孝心。 非爱行为问题对于自我意识薄弱、个体化需求近似的老一辈人来说普遍不是很大的问 题,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的多元化社会中,非爱行为就不得不被高度重视了。 4.对“非爱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人的控制、掠夺乃至伤害。 B.发生在最亲近的人之间。 C.实施者往往以“为了你好”为理由。 D.行为的接受者感受到的往往不是爱。 5.对非爱行为存在的原因,说法不成立的一项是 A.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非爱行为自然有其合理性。 B.爱是一种保护,而保护的实质是控制,所以非爱行为是难免的。 C.父母会自恋式地爱孩子,或在发现自己有非爱行为时把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 D.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非爱行为越来越多
6你认为“非爱行为”合理吗?你将怎样处理亲人或师长对你的非爱行为?(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共19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萧孝穆,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孝穆廉谨有礼法,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 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走之。冬,进军可敦城。阻卜 结五群牧长查剌、阿睹等,谍中处想底羑悉迷之及严惫御以待余觉遂潢。以功迁九水诸部 安抚使。 太平二年,知枢密院事。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延琳以东京叛, 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以两翼央击,贼溃,追 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褛橹,使内外不相通,堿中 撤屋以爨。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 民安之。 重煕六年,进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从之。由是 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慨然有南伐之志。 群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銮驭始旋,反来侵轶。自后连兵二十余 年,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 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盟约。”时上意已决,书奏不报。以年老乞骸骨,不许。十 年,复为北院枢密使,更王齐。 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与人交,始终如一。所 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 合卓以吏才进,其后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 时称为“国宝臣”,目所着文曰《宝老集》。 (选自《辽史》列传第十七,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琳以东京叛 以:因为 B.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籍:登记 C孝穆虽椒房亲 虽:虽然 D.目所着文曰《宝老集》 目:命名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B.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C.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D.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孝穆虽然是皇后的弟弟,但不是凭着这层关系直接被封王的,而是凭借卓越的功劳, 步步升迁,最终被封以王位的 B.萧孝穆有很高的才能。他屡次讨平叛乱,先后平定了术烈、阻卜等的叛乱。他治世才 3/7
3 / 7 6.你认为“非爱行为”合理吗?你将怎样处理亲人或师长对你的非爱行为?(5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共 1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 萧孝穆,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孝穆廉谨有礼法,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 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走之。冬,进军可敦城。阻卜 结五群牧长查剌、阿睹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 安抚使。 太平二年,知枢密院事。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延琳以东京叛, 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以两翼夹击,贼溃,追 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城中 撤屋以爨。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 民安之。 重熙六年,进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从之。由是 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上富于春秋,慨然有南伐之志。 群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銮驭始旋,反来侵轶。自后连兵二十余 年,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 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盟约。”时上意已决,书奏不报。以年老乞骸骨,不许。十一 年,复为北院枢密使,更王齐。 孝穆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与人交,始终如一。所 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 合卓以吏才进,其后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 时称为“国宝臣”,目所着文曰《宝老集》。 (选自《辽史》列传第十七,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延琳以.东京叛 以:因为 B.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 籍:登记 C.孝穆虽.椒房亲 虽:虽然 D.目.所着文曰《宝老集》 目:命名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B.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C.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D.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孝穆虽然是皇后的弟弟,但不是凭着这层关系直接被封王的,而是凭借卓越的功劳, 一步步升迁,最终被封以王位的。 B.萧孝穆有很高的才能。他屡次讨平叛乱,先后平定了术烈、阻卜等的叛乱。他治世才
能卓越,所提建议都很有见地,把东京治理得井井有条 C辽兴宗产生了攻打北宋的想法,萧孝穆坚决反对。兴宗就打定主意不南伐,萧孝穆写 好的奏书也就没有上报。 D.萧孝穆地位尊崇,但十分谨慎,总是推辞太后的赏赐,对人也始终如一,连他妻子儿 女的为人都受了他的影响。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6分) (2)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行船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 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1)本词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更那听、乱莺疏雨”的妙处。(4分)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6分) (1)《孔雀东南飞》中,作者用“ ”这两句写出了焦仲卿和 刘兰芝离别时的忧愁伤感和恋恋难舍。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当时的一些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态度 其子“ 对自身“ (3)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用“ 两句,抒发了诗人和朋友共遭贬谪还无法互通音信的沉郁痛楚。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条必然的路陈启文 苏辙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①从眉山三苏祠走向中原的三苏坟,是一条必然的路。苏洵和他两个天才的儿子苏轼、 ②要去那片坟地,先必须穿越一座广大的园林。这是一处远离他们故乡眉山的三苏园, 也是一座远比他们故乡那座三苏园更大的山水园林。在大片的翠竹、松柏与无影无形的风之 间,你将邂逅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湖。它们的存在,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轮 回。这是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是一代又一代以轮回的方式在大地上续写的史记 ③又一次站在东坡湖畔。我不知天底下有多少个以东坡的名字来命名的湖泊,这个人 生从氓江走向黄河,又从黄河走向淮河、运河、长江、珠江、南海,他几乎把中国的大江大 湖大海都走遍了,这让他的生命、他的骨血、他的文字几乎被各种滋味的水浸透了。而眼前 的这个东坡湖,与他诞生之地的那个东坡湖遥相呼应,一个恍若前世,一个如同今生。我知 道,眼前这个东坡湖,只是人间的又一次复制,一个没有任何诗意的人工湖。它的存在并非 4/7
4 / 7 能卓越,所提建议都很有见地,把东京治理得井井有条。 C.辽兴宗产生了攻打北宋的想法,萧孝穆坚决反对。兴宗就打定主意不南伐,萧孝穆写 好的奏书也就没有上报。 D.萧孝穆地位尊崇,但十分谨慎,总是推辞太后的赏赐,对人也始终如一,连他妻子儿 女的为人都受了他的影响。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6 分) (2)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4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夜行船 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檀板 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1)本词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 分) (2)请赏析“更那听、乱莺疏雨”的妙处。(4 分) 12.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6 分) (1)《孔雀东南飞》中,作者用“ , ”这两句写出了焦仲卿和 刘兰芝离别时的忧愁伤感和恋恋难舍。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当时的一些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态度,对 其子“ ”,对自身“ ”。 (3)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用“ , ”这 两句,抒发了诗人和朋友共遭贬谪还无法互通音信的沉郁痛楚。 五、(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 一条必然的路 陈启文 ①从眉山三苏祠走向中原的三苏坟,是一条必然的路。苏洵和他两个天才的儿子苏轼、 苏辙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 ②要去那片坟地,先必须穿越一座广大的园林。这是一处远离他们故乡眉山的三苏园, 也是一座远比他们故乡那座三苏园更大的山水园林。在大片的翠竹、松柏与无影无形的风之 间,你将邂逅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湖。它们的存在,只有一个永恒的主题:轮 回。这是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 ...........,是一代又一代以轮回的方式在大地上续写的史记。 ③又一次站在东坡湖畔。我不知天底下有多少个以东坡的名字来命名的湖泊,这个人一 生从岷江走向黄河,又从黄河走向淮河、运河、长江、珠江、南海,他几乎把中国的大江大 湖大海都走遍了,这让他的生命、他的骨血、他的文字几乎被各种滋味的水浸透了。而眼前 的这个东坡湖,与他诞生之地的那个东坡湖遥相呼应,一个恍若前世,一个如同今生。我知 道,眼前这个东坡湖,只是人间的又一次复制,一个没有任何诗意的人工湖。它的存在并非
为风景而虛设。我来这里时,小暑刚过,中原已是大热天了。这也是中原最干涸的季节,每 寸土地都处在焦渴无比的状态。一个触具的裹宪就在焦漫史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 点一滴地浇渡着被烈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衣明,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歌在泥浪思被 哂得开裂員的东坡湖了。当淤泥上泛起阳光的照射,哪怕干涸也浪影重重。尽管没 有看到我想看到的那波光潋滟的风景,但东坡湖四周那长势喜人、一片葱茏的庄稼,多少缓 解了一下我内心里不可名状的焦虑。设若苏东坡活着,我想他一定会这样做,这也是他在家 乡眉山干过的傻事,哪怕自家的池塘里干得只剩下了一口水,他也会先给农人来缓解焦 ④一条石头铺出来的路笼罩在深沉的阴影之中,穿过缄默的土地,通向一条神道。四株 古柏,不知长了多少年了,已长得极古、极拙,昏昏沉沉如同坠入梦中。树荫下,是一声不 吭的石马、石羊、石虎、石人,它们侍列在神道两侧,摆出一个严整的仪仗。在静穆中,我 深深地感知了一种接近神圣的美。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红石牌坊,一抬头就看见四个苍劲的大 字镌刻于坊楣正中:青山玉瘗。两边枋柱上,是一副阴刻的楹联,其实是苏轼的两句诗:“是 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他卷入乌台诗案被打入牢狱时写给其弟苏辙的《狱 中寄子由二首》中的诗句,接下来的两句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我突然 感到鼻子一阵酸楚,接下去又万籁无声,这两个最终长眠于此的兄弟,还真是“世世为兄弟” ⑤穿过粗粝而简陋的石坊、飨堂、祭坛,走进了墓园。感觉已置身于一座原始森林,只 有中原大地才能长出这种参天古树,那古老而浓密的树木已长得像中原的泥土一样发黑,浮 动着阵阵暗香。这些古树的寿命,有的据说比这片坟地的历史还长,却如灵魂附体,它们不 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 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西南,大西南。只要你沿着这个方向,一直不 停地走,就可以走到遙远川西盆地的那座眉山。人非草木,而这充满了灵性的大自然却仿佛 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为你揭示了一个故乡的存在。这也让我对那片坟地投出了疑惑的一瞥。 这不只是我的疑惑,而是一个千年悬念。一直以来,后世围绕这片坟地的争议不断。每一个 漂泊的生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会有着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本能。在苏辙的《次韵子瞻寄 贺生日》一诗中,也流露了他对最后归宿的想法,“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可见他想的 还是要落叶归根,葬入故乡老翁井畔埋葬着父母亲的祖坟,而他们又为什么会选择这远离故 乡的异乡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 ⑥对此,后世还真有不少的猜想。其中一说是,北宋士人非常推崇嵩山周围的土厚水深 之地,希望自己死后能葬于此地。而郏县,正处于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这 也正是士大夫们崇尚的土厚水深之地。在苏氏父子中,最早流露此愿的应该是苏洵。苏洵晩 年居京师(汴京)时,早有夙愿要迁居洛阳,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经行夭下爱嵩岳,遂 欲买地居妻孥。”但苏洵最终没有归葬此地,他埋葬于此的只是一座迟到了数百年的衣冠冢。 而父亲的遗愿则成了苏轼的遗言。关于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公(苏 轼)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于是,苏辙便按照亡兄苏轼 的遗命,最终把他葬于嵩山下这片土地上。他自己死后,也陪伴亡兄长眠于此。一这不是 死亡的故事,而是生命的承诺 /7
5 / 7 为风景而虚设。我来这里时,小暑刚过,中原已是大热天了。这也是中原最干涸的季节,每 一寸土地都处在焦渴无比的状态。一个触目的事实就在焦渴中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 点一滴地浇灌着被烈日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农田,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趴在泥淖里、被太 阳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东坡湖了。当淤泥上泛起阳光的照射,哪怕干涸也浪影重重。尽管没 有看到我想看到的那波光潋滟的风景,但东坡湖四周那长势喜人、一片葱茏的庄稼,多少缓 解了一下我内心里不可名状的焦虑。设若苏东坡活着,我想他一定会这样做,这也是他在家 乡眉山干过的傻事,哪怕自家的池塘里干得只剩下了一口水,他也会先给农人来缓解焦 渴…… ④一条石头铺出来的路笼罩在深沉的阴影之中,穿过缄默的土地,通向一条神道。四株 古柏,不知长了多少年了,已长得极古、极拙,昏昏沉沉如同坠入梦中。树荫下,是一声不 吭的石马、石羊、石虎、石人,它们侍列在神道两侧,摆出一个严整的仪仗。在静穆中,我 深深地感知了一种接近神圣的美。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红石牌坊,一抬头就看见四个苍劲的大 字镌刻于坊楣正中:青山玉瘗。两边枋柱上,是一副阴刻的楹联,其实是苏轼的两句诗:“是 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是他卷入乌台诗案被打入牢狱时写给其弟苏辙的《狱 中寄子由二首》中的诗句,接下来的两句是“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我突然 感到鼻子一阵酸楚,接下去又万籁无声,这两个最终长眠于此的兄弟,还真是“世世为兄弟” 了。 ⑤穿过粗粝而简陋的石坊、飨堂、祭坛,走进了墓园。感觉已置身于一座原始森林,只 有中原大地才能长出这种参天古树,那古老而浓密的树木已长得像中原的泥土一样发黑,浮 动着阵阵暗香。这些古树的寿命,有的据说比这片坟地的历史还长,却如灵魂附体,它们不 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 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西南,大西南。只要你沿着这个方向,一直不 停地走,就可以走到遥远川西盆地的那座眉山。人非草木,而这充满了灵性的大自然却仿佛 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为你揭示了一个故乡的存在。这也让我对那片坟地投出了疑惑的一瞥。 这不只是我的疑惑,而是一个千年悬念。一直以来,后世围绕这片坟地的争议不断。每一个 漂泊的生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会有着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本能。在苏辙的《次韵子瞻寄 贺生日》一诗中,也流露了他对最后归宿的想法,“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可见他想的 还是要落叶归根,葬入故乡老翁井畔埋葬着父母亲的祖坟,而他们又为什么会选择这远离故 乡的异乡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 ⑥对此,后世还真有不少的猜想。其中一说是,北宋士人非常推崇嵩山周围的土厚水深 之地,希望自己死后能葬于此地。而郏县,正处于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这 也正是士大夫们崇尚的土厚水深之地。在苏氏父子中,最早流露此愿的应该是苏洵。苏洵晚 年居京师(汴京)时,早有夙愿要迁居洛阳,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经行天下爱嵩岳,遂 欲买地居妻孥。”但苏洵最终没有归葬此地,他埋葬于此的只是一座迟到了数百年的衣冠冢。 而父亲的遗愿则成了苏轼的遗言。关于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公(苏 轼)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于是,苏辙便按照亡兄苏轼 的遗命,最终把他葬于嵩山下这片土地上。他自己死后,也陪伴亡兄长眠于此。——这不是 死亡的故事,而是生命的承诺
⑦一条必然的路,最终把三个经世不灭的灵魂引向了这里。 (有删节) 13第②段“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3分) 14作者写墓园古树“不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 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一一西南,大西南。” 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下面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个触目的事实就在焦渴中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点一滴地浇灌着被烈日晒得四 处开裂冒烟的农田,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趴在泥淖里、被太阳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东坡湖 16.文章首尾都说这“是一条必然的路”,“必然”的原因有哪些?请阅读全文进行概括 分) 17文中有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如,自家池塘只剩一口水也要给农人缓解焦渴,既想落叶 归根最终却远葬异乡,但都表现了“生命的意义”,读了此文后,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何新的 理解?(5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8下面段话中,两个句子有语病,一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错,请指出并正确修改。(5分) ①微信阅读依赖症的表现是频繁看微信,反复刷微信,完全沉浸在虛拟网络世界里。② 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要。③人人渴望被关注,都认为自己的存 在很重要。④因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晒”,自己这里一“晒”,圈里的朋友会立即收到, 并且给予关注,无形中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⑤据调查,微信阅读最多的内容依次是生活小 常识、开心段子、人生感悟,而《学术文章》《政治热评》《档案揭秘》等严肃的内容排在倒 数第四。⑥很多“经典”因为“微信控”的“滥晒”,不仅失去启迪价值,而且使得经典浅 薄化、庸俗化。⑦人们不能静心读读书,而是热衷于读微信上的轻松内容,这不正好说明了 当下人们的浮躁倾向吗? 19.阅读下面语段,写一反驳短论。(5分)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中国元素”成了世界 艺术创作中的流行词汇 鸟叔的神曲《 Hang Over》音乐录影带里出现了中国料理和李小龙的身影,好莱坞影片 《功夫熊貓》主打中国国宝熊猫的故事,《变形金刚4》里汽车人在香港和四川武隆与敌人展 开搏斗,舞台艺术大师弗兰克·德贡执导的驻场舞台秀“汉秀”在表演中融入了十二生肖…… 不过,近年来,各种艺术形式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味道却发生了改变。诸如“法 海你不懂爱”“春光灿烂猪八戒”“杜甫很忙”“水煮三国”等,将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行浅表 化和戏谑化,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创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缺乏深λ了解,仅凭个 人喜好或商业目的,将一些浅层符号或现代元素生硬地加入作品中,少了内涵,多了噱头, 6/7
6 / 7 ⑦一条必然的路,最终把三个经世不灭的灵魂引向了这里。 (有删节) 13.第②段“人类对抗遗忘的方式之一”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3 分) 14.作者写墓园古树“不像别处的古柏高耸昂挺地朝着天空生长,而是纷纷倒向另一个方 向,看上去,连阳光也是倾斜的。我下意识地辨别着它们生长的方向——西南,大西南。” 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 15.下面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5 分) 一个触目的事实就在焦渴中出现了,这东坡湖水,正在一点一滴地浇灌着被烈日晒得四 处开裂冒烟的农田,剩下的便只有这样一个趴在泥淖里、被太阳晒得四处开裂冒烟的东坡湖 了。 16.文章首尾都说这“是一条必然的路”,“必然”的原因有哪些?请阅读全文进行概括。 (6 分) 17.文中有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如,自家池塘只剩一口水也要给农人缓解焦渴,既想落叶 归根最终却远葬异乡,但都表现了“生命的意义”,读了此文后,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何新的 理解?(5 分) 六、(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8.下面一段话中,两个句子有语病,一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错,请指出并正确修改。(5 分) ①微信阅读依赖症的表现是频繁看微信,反复刷微信,完全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里。② 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要。③人人渴望被关注,都认为自己的存 在很重要。④因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晒”,自己这里一“晒”,圈里的朋友会立即收到, 并且给予关注,无形中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⑤据调查,微信阅读最多的内容依次是生活小 常识、开心段子、人生感悟,而《学术文章》《政治热评》《档案揭秘》等严肃的内容排在倒 数第四。⑥很多“经典”因为 “微信控”的“滥晒”,不仅失去启迪价值,而且使得经典浅 薄化、庸俗化。⑦人们不能静心读读书,而是热衷于读微信上的轻松内容,这不正好说明了 当下人们的浮躁倾向吗? 序 号 修 改 19.阅读下面语段,写一反驳短论。(5 分)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中国元素”成了世界 艺术创作中的流行词汇。 鸟叔的神曲《Hang Over》音乐录影带里出现了中国料理和李小龙的身影,好莱坞影片 《功夫熊猫》主打中国国宝熊猫的故事,《变形金刚 4》里汽车人在香港和四川武隆与敌人展 开搏斗,舞台艺术大师弗兰克·德贡执导的驻场舞台秀“汉秀”在表演中融入了十二生肖…… 不过,近年来,各种艺术形式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味道却发生了改变。诸如“法 海你不懂爱”“春光灿烂猪八戒”“杜甫很忙”“水煮三国”等,将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行浅表 化和戏谑化,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创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缺乏深入了解,仅凭个 人喜好或商业目的,将一些浅层符号或现代元素生硬地加入作品中,少了内涵,多了噱头
使“中国元素”沦为“中国符号”。 有人认为,“‘法海你不懂爱’‘春光灿烂猪八戒’‘杜甫很忙’‘水煮三国’等,利用时 尚元素,普及中国文化,能让中国元素深入人心。”请你写一短论反驳这一观点。 20.星光中学文学社将举办“感动心灵的人”评选活动,请选择一个文学形象或历史名 人,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示例:屈原——高洁如秋菊,美好似芝兰。为理想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汨罗江 畔那一缕爱国忠魂,随端午的粽叶飘香,千古流芳。 感动心灵的人(文学形象或者历史名人)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想吃栅栏里面的白菜,可是它进不去 这时,太阳东升斜照大地。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 长。“我如此高大,定会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到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对自己说 远处,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它朝着那片园子奔 去。达到果园,已是正午,太阳当顶。 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是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 的,还是回去吃白莱的好!”于是,它怏然不悦的折身往回跑。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 西,它的影子重又变得很长很长。“我干吗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凭我这么大的个子, 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 山羊与影子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请以《影子 》为题目作文 注意:(1)将题目填写完整。(2)文体不限。(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 7/7
7 / 7 使“中国元素”沦为“中国符号”。 有人认为,“‘法海你不懂爱’‘春光灿烂猪八戒’‘杜甫很忙’‘水煮三国’等,利用时 尚元素,普及中国文化,能让中国元素深入人心。”请你写一短论反驳这一观点。 20.星光中学文学社将举办“感动心灵的人”评选活动,请选择一个文学形象或历史名 人,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 分) 示例:屈原——高洁如秋菊,美好似芝兰。为理想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汨罗江 畔那一缕爱国忠魂,随端午的粽叶飘香,千古流芳。 感动心灵的人(文学形象或者历史名人): 颁奖词: 七、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想吃栅栏里面的白菜,可是它进不去。 这时,太阳东升斜照大地。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 长。“我如此高大,定会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到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对自己说。 远处,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它朝着那片园子奔 去。达到果园,已是正午,太阳当顶。 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是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 的,还是回去吃白菜的好!”于是,它怏然不悦的折身往回跑。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 西,它的影子重又变得很长很长。“我干吗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凭我这么大的个子, 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 山羊与影子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请以《影子, 》为题目作文。 注意:(1)将题目填写完整。(2)文体不限。(3)立意自定。(4)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