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现在“经济”一词包含的意思有:(1)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交 换、分配、消费等。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或经济衰退,就是指生产的增长或衰退,以及相应 的商业、金融、服务等活动的变化。(2)指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如通常所说经济和政治的 关系,即指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说的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即指它在社会生产关 系中所处的地位。(3)指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各部门的总称,即指包括再生产各部门的总体 (4)指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含义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的科学 2、过程: 家庭管理〔 economy古希腊)-国家的经济管理(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蒙 克莱田《献给囯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但限于流 通领域)-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当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法国的重农主义)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由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李嘉图最后完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与自然生产力(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 人与人-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 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 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 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 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 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 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 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 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 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
1 导论 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现在“经济”一词包含的意思有:(1)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包括生产、交 换、分配、消费等。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或经济衰退,就是指生产的增长或衰退,以及相应 的商业、金融、服务等活动的变化。(2)指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如通常所说经济和政治的 关系,即指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所说的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即指它在社会生产关 系中所处的地位。(3)指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各部门的总称,即指包括再生产各部门的总体。 (4)指节约、节省,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状况等。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含义: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的科学。 2、过程: 家庭管理(economy 古希腊)--国家的经济管理(1615 年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蒙 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但限于流 通领域)--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当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法国的重农主义)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由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李嘉图最后完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与自然—生产力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 人与人 --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 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 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 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 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 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 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 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 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 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 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
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 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 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 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 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 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 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 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 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 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 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 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 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 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 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 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 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 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 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 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 会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四环节) ①四环节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第1、广义的生产既包括产品的生产,也包括劳动力的生产;而广义的消费既指消费 品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消费 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公式: 产品的生产一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 生产 消费
2 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 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 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 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 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 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 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 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 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 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 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 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 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 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 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 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 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 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 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 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 会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 (1)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四环节) ①四环节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第 1、广义的生产既包括产品的生产,也包括劳动力的生产;而广义的消费既指消费 品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消费。 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公式: 产品的生产—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 生产 消费
劳动力的生产—生活资料的 第2、生产与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水平与方式(在短缺经济时代更显突出消费是生产的目 的和动力,(在通货紧缩时期更明显)消费所形成的新的社会需要会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 向作用。 投资 拉动生产的三驾马车消费一关键 出口 第二、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第1、在生产进行前,交换决定生产。 (作适当解释: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和艻动力生产就无法进行。市场的调节作用之所以这 样突出也就在于此。) 第2、在生产出产品后,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发展的的程度。 第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产品的分配与资源的分配两种。 第1、在产品的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与方式。 第2、在资源的分配上,分配决定生产 同时,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而且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的效 率。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 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 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 的统 ②人们在四环节中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 基本关系和地位,且同经济运行方式有关,同时又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 个环节来实现自己
3 劳动力的生产—生活资料的 第 2、生产与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水平与方式(在短缺经济时代更显突出);消费是生产的目 的和动力,(在通货紧缩时期更明显)消费所形成的新的社会需要会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 向作用。 投资 拉动生产的三驾马车 消费—关键 出口 第二、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第 1、在生产进行前,交换决定生产。 (作适当解释:如果没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无法进行。市场的调节作用之所以这 样突出也就在于此。) 第 2、在生产出产品后,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发展的的程度。 第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产品的分配与资源的分配两种。 第 1、在产品的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与方式。 第 2、在资源的分配上,分配决定生产。 同时,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而且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的效 率。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 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 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 的统一。 ②人们在四环节中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 基本关系和地位,且同经济运行方式有关,同时又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 个环节来实现自己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 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 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 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 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 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 (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 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 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 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 生产具有反作用 (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 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 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 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 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 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 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 的统 经济基础 人与人的关系一四环长交换 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生产 劳动对象 产方式 生产资米 人与自然关系一三要素劳动资料 劳动者 劳动力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总任务: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的经济规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 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 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辨证统一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 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 济形态
4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 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 (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 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 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 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 (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 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 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 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 生产具有反作用。 (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 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 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 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 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 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 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 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总任务: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的经济规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 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 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 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 济形态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 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 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 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 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由原始社会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资本主 义社会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也不能超越生产力的现状: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 义)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 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 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 生产关系得到巩固。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 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 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体。 第一、含义: 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 第二、关系: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 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 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 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 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 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 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 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 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 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 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 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 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 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
5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 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 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 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 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也不能超越生产力的现状: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 义)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 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 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 生产关系得到巩固。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 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 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体。 第一、含义: 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 第二、关系: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 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 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 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 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 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 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 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 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 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 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 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 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 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
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 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 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的需要。 2、社会经济规律 (1)、概念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 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 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 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 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 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 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 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 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 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 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 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 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 地改造世界 (3)、特点(与自然规律相比)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A、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不开人的经济活动: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则是同人 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内在必然性。 B、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 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 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 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 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4)经济规律的类型。 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 展阶段的内在联系
6 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 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一 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的需要。 2、社会经济规律 (1)、概念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 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 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 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 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 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 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 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 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 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 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 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 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 地改造世界。 (3)、特点(与自然规律相比)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A、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不开人的经济活动;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则是同人 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内在必然性。 B、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 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 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 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 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4)经济规律的类型。 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 展阶段的内在联系;
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 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 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 质特征。 (5)经济规律体系。 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 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 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 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 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具有深刻阶级性的科学,它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 政治经济学鲜明的阶级性质是由其硏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的硏究对象 是社会生产关系,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 会中这种关系则表现为社会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和对立。社会阶级的划 分和冲突都根源与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然涉及到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切身 利益。不同阶级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它们从本阶级的 利益出发,对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变化问题也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因 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在阶级社会中,从本质上说适合一切阶级利益并 为一切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存在的。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是要创立代表本阶级利益 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是各个阶级物质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也是它们维护本阶 级利益的重要的思想武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而逐渐形成的。历史上曾经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资产阶级经济学、小资产阶级经济学、 无产阶级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要与科学性实现统一,经济理论就必须能够反映经济关系的本 质,揭示出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都是客观存在,尽 管不同的阶级对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提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是反映经济关系客观性 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只能有一种,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有其客观标准的。无产阶 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的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同社会经济规律的 客观要求是一致的;没有任何阶级私利会障碍它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没有任何阶级 私利和偏见会妨碍它对经济关系本质的认识,阻碍它去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研究和 阐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使用了大量的英国官方文献和统计资料,也阅读了大量有关 的经济学著作。他不仅进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规范分析,也进行实证分析。马克思从当时资 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英国,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多层面经济关系的特点,以及资 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 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某些具体 论断,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 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政
7 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 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 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 质特征。 (5)经济规律体系。 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 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 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 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 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具有深刻阶级性的科学,它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鲜明的阶级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生产关系,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 会中这种关系则表现为社会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和对立。社会阶级的划 分和冲突都根源与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然涉及到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切身 利益。不同阶级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它们从本阶级的 利益出发,对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变化问题也必然会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因 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在阶级社会中,从本质上说适合一切阶级利益并 为一切阶级服务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存在的。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是要创立代表本阶级利益 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是各个阶级物质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也是它们维护本阶 级利益的重要的思想武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而逐渐形成的。历史上曾经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资产阶级经济学、小资产阶级经济学、 无产阶级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要与科学性实现统一,经济理论就必须能够反映经济关系的本 质,揭示出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都是客观存在,尽 管不同的阶级对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提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是反映经济关系客观性 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只能有一种,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有其客观标准的。无产阶 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的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同社会经济规律的 客观要求是一致的;没有任何阶级私利会障碍它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没有任何阶级 私利和偏见会妨碍它对经济关系本质的认识,阻碍它去利用客观经济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研究和 阐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使用了大量的英国官方文献和统计资料,也阅读了大量有关 的经济学著作。他不仅进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规范分析,也进行实证分析。马克思从当时资 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英国,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多层面经济关系的特点,以及资 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也不是某种教条,它提供给 我们的首先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科学方法。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某些具体 论断,在另外的历史条件下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 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 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逻辑方法。 1、哲学方法一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 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 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 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是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硏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 点 (1)唯物的观点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按照这一观 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以“理性”、“正义或人的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 以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 运动看作是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2)发展变化的观点。 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 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的 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任何社会生产关系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是不同的。任何社 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 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 学。 (3)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
8 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 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逻辑方法。 1、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 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 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 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是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 点: (1)唯物的观点。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按照这一观 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以“理性”、“正义”或人的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 以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 运动看作是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2)发展变化的观点。 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 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的 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任何社会生产关系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是不同的。任何社 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 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 学。 (3)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
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 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 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矛盾的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 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 (4)阶级的观点 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 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即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 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阶级关系,揭示阶级利益和阶级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 2、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重要的经济理论硏究方法。所谓从具体 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硏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 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 程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 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对经济过程做出全面的、 准确的、客观的和符合实际的认识,从而抽象岀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 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硏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 和规律性。理论研究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上升过程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所谓从抽象到具 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岀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 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 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
9 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 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 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矛盾的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 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 (4)阶级的观点。 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 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即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 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阶级关系,揭示阶级利益和阶级矛盾的根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 2、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重要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所谓从具体 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 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 程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 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对经济过程做出全面的、 准确的、客观的和符合实际的认识,从而抽象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 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研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 和规律性。理论研究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上升过程。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所谓从抽象到具 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 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 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
许多规定的总和,所以是具体的。人们在理论上阐明这种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 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岀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λ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 对这一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 的统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按照这一科学方法安排其理论体系的。它从资本主义经济 的细胞——商品这一最简单、最般的经济范畴出发,逐步分析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 利润、平均利润、利息、地租等比较复杂和具体的范畴。最终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个复杂 的社会机体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它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 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硏究方法则 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人们的逻辑思维进程是社会经 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逻辑进程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论逻辑进程与社会经济从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相一致。逻辑再现了历史。这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基础 这种—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致 的。另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历史的客观规定本身,但又超出现实的历史过程,它是范畴和规 定的再现,它不再是一个浑沌的历史过程。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 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 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 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 4、数学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主要使用的方法) 五、学习意义
10 许多规定的总和,所以是具体的。人们在理论上阐明这种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 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 对这一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 的统一。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按照这一科学方法安排其理论体系的。它从资本主义经济 的细胞——商品这一最简单、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出发,逐步分析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 利润、平均利润、利息、地租等比较复杂和具体的范畴。最终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个复杂 的社会机体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揭示了它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规律性。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逻辑,指的是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 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 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人们的逻辑思维进程是社会经 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逻辑进程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论逻辑进程与社会经济从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相一致。逻辑再现了历史。这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基础。 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一致 的。另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历史的客观规定本身,但又超出现实的历史过程,它是范畴和规 定的再现,它不再是一个浑沌的历史过程。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 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 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 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 4、数学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主要使用的方法) 五、学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