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邵县2014届高中三年上学期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含英咀华 誊写teng 付梓 B.春风骀荡 韬光养诲 炽烈chi 朔风 C.钟灵育秀 绿草如茵 蓊郁weng 旖旎 D.斐声文坛 再接再厉 菁华qing 福祉 h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可谓琳琅满目,部分馆藏极为珍贵,其中尤以《敦煌 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B.国内武装冲突愈演愈烈,双方伤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主义形势日益严峻, 叙利亚局势不绝如缕,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此深感忧虑。 C.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决定后,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双侧截肢运动员皮 斯托瑞斯,终于能够登堂入室,取得参加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资格。 D.齐白石的绘画题材以花鸟虫鱼为主,其画作多融工写两种风格,不论是墨法 淋漓的虾蟹,还是笔法工致的柳蝉,无不呼之欲出,动感极强。 3.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 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 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 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4.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最佳的一项是 ①淑女式的柔美 ②壮汉式的壮美 ③农夫式的 朴野美 ④贵族式的潇洒美 ⑤侠士式的飘逸美 ⑥绅士式的优 美 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美的。像体操那样 ,像击剑那样 ,像足 球那样 ,像拳击那样 像马术那样 ,像网球那 样 像乒乓球那样的玲珑美,像水上运动那样的洒脱美,像田径场上 转瞬之间雌雄立现的单纯美和以人的极限为考验对象的马拉松式的复杂美 奥运会是一场美的盛宴。 A、⑥④②③①⑤ B、④⑥②③①⑤
湖南省新邵县 2014 届高中三年上学期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 7 道大题,21 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含英咀华 誊写 téng 付梓 zǐ B.春风骀荡 韬光养诲 炽烈 chì 朔风 sǜ C.钟灵育秀 绿草如茵 蓊郁 wěng 旖旎 qǐ D.斐声文坛 再接再厉 菁华 qīng 福祉 zh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可谓琳琅满目,部分馆藏极为珍贵,其中尤以《敦煌 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B.国内武装冲突愈演愈烈,双方伤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主义形势日益严峻, 叙利亚局势不绝如缕,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此深感忧虑。 C.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决定后,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双侧截肢运动员皮 斯托瑞斯,终于能够登堂入室,取得参加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资格。 D.齐白石的绘画题材以花鸟虫鱼为主,其画作多融工写两种风格,不论是墨法 淋漓的虾蟹,还是笔法工致的柳蝉,无不呼之欲出,动感极强。 3.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 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 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 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4.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最佳的一项是 ①淑女式的柔美 ②壮汉式的壮美 ③农夫式的 朴野美 ④贵族式的潇洒美 ⑤侠士式的飘逸美 ⑥绅士式的优 美 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美的。像体操那样 ,像击剑那样 ,像足 球那样 ,像拳击那样 ,像马术那样 ,像网球那 样 ,像乒乓球那样的玲珑美,像水上运动那样的洒脱美,像田径场上 转瞬之间雌雄立现的单纯美和以人的极限为考验对象的马拉松式的复杂美…… 奥运会是一场美的盛宴。 A、⑥④②③①⑤ B、④⑥②③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①⑤②③⑥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医戒(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 废食。气渐蘭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 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 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 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平?”予爽然曰: “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 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 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③。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 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④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 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岳麓书社《李东阳 集》) [注释]①蕭(r):衰弱。②瘵(zhai):病。此处指脾病。③差:同“瘥”(chai), 病愈。④向:倘若,如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益甚,则补益峻 峻:加重,厉害 B.先君子忧之 先:对去世的长辈的敬称 C.于是括旧药尽焚之 括:收集 D.向不此医之值 值:价值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症能食而不能化 爽籁发而清风生 B.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因录以自戒 堇拜表以闻 D.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 置杯焉则胶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脾有毛病,能吃但消化不良,于是“我”只好节食,而一个医生却用 进补的办法来医治,结果脾受损严重 B.针对“我”的病,一个医生说“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一个医生说“及 春而解”,可见对同一病情的分析他们见仁见智。 C.在写法上,文章将两位医生给作者自己治病的情形进行对比,意在为后文议 论、说理作铺垫。 D.这篇文章题为“医戒”,一是戒医,希望医生不要去做庸医;二是戒自己与 他人,不要被虚假的声名所迷惑。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 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B.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 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C、③⑥④②①⑤ D、①⑤②③⑥④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医 戒 (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 废食。气渐薾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 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 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 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 “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 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 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③。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 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④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 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岳麓书社《李东阳 集》) [注释]①薾(ěr):衰弱。②瘵(zhài):病。此处指脾病。③差:同“瘥”(chài), 病愈。 ④ 向:倘若,如果。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益甚,则补益峻 峻:加重,厉害 B.先君子忧之 先:对去世的长辈的敬称 C.于是括旧药尽焚之 括:收集 D.向不此医之值 值:价值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症能食而不能化 爽籁发而清风生 B.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因录以自戒 谨拜表以闻 D.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 置杯焉则胶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脾有毛病,能吃但消化不良,于是“我”只好节食,而一个医生却用 进补的办法来医治,结果脾受损严重。 B.针对“我”的病,一个医生说“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一个医生说“及 春而解”,可见对同一病情的分析他们见仁见智。 C.在写法上,文章将两位医生给作者自己治病的情形进行对比,意在为后文议 论、说理作铺垫。 D.这篇文章题为“医戒”,一是戒医,希望医生不要去做庸医;二是戒自己与 他人,不要被虚假的声名所迷惑。 8.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 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B.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 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C.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D.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 /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 分 (2)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3分) (3)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西陵夜居(唐)吴融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青。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1)诗中的 (填一个字)最能传达诗人暗夜中的情绪,堪称“诗眼” (2分) (2)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夜”的哪两个特点?试简述之。(6分) 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 八首·其一》) (2)仰观宇宙之 大 ,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 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 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 通先生将此总结为16个字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费孝通先生 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
C.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D.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 /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 分) 西陵夜居(唐)吴融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青。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1)诗中的_________(填一个字)最能传达诗人暗夜中的情绪,堪称“诗眼”。 (2 分) (2)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夜”的哪两个特点?试简述之。(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1. 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 八首·其一》) (2)仰观宇宙之 大, , ,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 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 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费孝 通先生将此总结为 16 个字: “ ”。 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什么是文化自觉呢?费孝通先生 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
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 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 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什 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在世代之 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 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 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 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 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我们应主动自觉 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 通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 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 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 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 去,而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 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 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 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不能对这些秩序 和准则置若罔闻,而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 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 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选自乐黛云《文化自觉与社会和谐》,有删改) 12.文章围绕“文化自觉”,重点阐述了我们维护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时,应具备 的态度,面对现实与未来时,应秉持 的精神。(4分) 13.根据对“文化自觉”定义的理解,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美其美,美我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各美其美,美我之美,美美与共,天下不同 D.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不同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C.“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是逐渐重叠在一起 D.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传统,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21分) 心中的小火炉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 的《问刘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 都有一种新意,围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 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
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 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 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什 么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种子呢?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在世代之 间联系的认识上。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 养育出色的孩子。二是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 继”,相信可以形成“多元一体”。三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四是倡导以德服 人,反对以力压人等。这些并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 日常生活里的真情实事,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我们应主动自觉 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创造条件,让种子开花、结果。费孝 通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 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 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 点”。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 去,而必须面对现实。费孝通认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机械文 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我们这里,却重叠在一 起。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这是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面对的。 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不能对这些秩序 和准则置若罔闻,而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 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 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选自乐黛云《文化自觉与社会和谐》,有删改) 12.文章围绕“文化自觉”,重点阐述了我们维护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时,应具备 __________的态度,面对现实与未来时,应秉持___________的精神。(4 分) 13.根据对“文化自觉”定义的理解,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美其美,美我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B.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 各美其美,美我之美,美美与共,天下不同 D.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不同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C.“机械文明”和“信息文明”,这两个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是逐渐重叠在一起 的。 D.倡导以德服人,反对以力压人等传统,是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21 分) 心中的小火炉 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百年前,白居易 的《问刘十九》一诗,让历世历代,读过的人,在寂寥的冬日里,每一次的展卷, 都有一种新意,围着它,取暖。从读过这首诗后,便喜欢上了它意境上的美,那 种美,落落大方,盘根错节,长在一段日子上。是啊,“新醅酒,小火炉”,凡
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无穷。最妙的,是晚来天欲雪,为这首 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 题 (2)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 也许是小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 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 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3)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 念。这种思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 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 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4)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 过楼房。三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 她为母亲感到遗憾,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 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 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龄,有二十年之隔。 (5)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 天的时候,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 深冬的时候,看窗含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 钓寒江雪。 6)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 家搬进崭新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 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 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 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 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来,最后终老在那里。 (7)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 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 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晩,吃过晩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 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甲一漾一漾 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 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让人过目不忘 (8)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 断,某些往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 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15.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来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6分) 16.第(4)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17.赏析第(7)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无穷。最妙的,是晚来天欲雪,为这首 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 题。 ⑵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了久违的冬天,想起了久违的小火炉。相遇老友, 也许是小时的玩伴,也许是那个同桌的你,也许是一个多年的好朋友。相牵相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分,不一定用在爱情上,它也可以潜在一段友情里。在 那样一个雪夜,两个老友,一壶酒,围在一个小火炉边,浅唱低吟,在吟一壶岁 月,看月上柳梢,听雪花簌簌。那种意境,一个“美”字,真够叫绝的。 ⑶对于炉子的思念,其实,是长在一段唐诗里。更确切地说,是对于火的思 念。这种思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我发现,渐近中年的我,对 于过去的一切,总喜欢纠结在心里,以至于有些耿耿于怀。电子时代的家居生活 里,“火”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了,炉子也将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吧? ⑷我三姨总在我面前说起我母亲,如果她再多活几年就好了,因为她没有住 过楼房。三姨眼里的幸福生活,是赶上新时代,拥有新生活,这样的人生才值得。 她为母亲感到遗憾,在她,就是要尽量地与这个社会接轨,要尽可能地享受生活, 这也体现在,她对那些象征着贫穷的、长在她童年里的那些粗粮的厌烦。而我的 某些观点,为她所不喜欢。尽管我们的年龄,有二十年之隔。 ⑸我一直盼望,在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的地方能有一幢房子,有花有草,春 天的时候,踏绿远足;夏天的时候,听蛙鼓虫鸣;秋天的夜晚,听山风,望晓月; 深冬的时候,看窗含西岭千秋雪,在红泥小火炉边,等一个风雪夜归人,或是独 钓寒江雪。 ⑹我的日子常在这样的时刻沉潜。我也终于能够理解,晚年的祖母,在我们 家搬进崭新的砖瓦结构的房子以后她那失望的眼神,一副落落寡合的神情,像一 头神情呆滞的老牛。她不喜欢水泥地面,不喜欢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墙。她说, 砖构房子凌厉,冰冷,缺少温情,连点泥土和稻草也看不到。也许,她的目光, 一直还停留在坯房草盖、南北大炕、一锅一盏的温情里。以至于她经常到乡下去, 总是住上很长时间也不肯回来,最后终老在那里。 ⑺我踩着她的足迹,在寻一段过往。奶奶的小火炉,我是没有很深的印象的, 但她的小火盆,却使我记忆犹新,火盆应该也是泥做的,那是泥土的精血,掌上 心情,温润舒坦。冬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她就将火盆端上炕,事先已将盆里放 上火炭,上面覆着草木灰,火炭躺在下面,孕育着些许温暖,在时光里一漾一漾 的,有草香,也有岁月的香。几个人围在旁边,煨着烤火,闲话三国,乱侃西游, 在生命里淘洗前尘旧事,反刍一段记忆。那种时刻,让人过目不忘。 ⑻直到如今,尽管那些草盖的老屋已经走远,但对于火炕火炉的思念仍旧不 断,某些往事像一缕炊烟,升腾着、缠绕着,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 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15.久违的冬天、久违的小火炉带来的意境为什么会让人叫绝?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6.第⑷段作者提及三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7.赏析第⑺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8.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就此进行探究。(7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对年轻夫妇的住房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 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 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如此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晾晒着一件干净的 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 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道:“我今天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1)文章运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从“妻子”这一形象的角度去思考,小说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观点。(6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 马迁《史记》) 材料二: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 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 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而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怨刺:怨恨讽刺。②羁臣寡妇:泛指失意之人。③穷:困窘不得志。 ④工:工巧。 (1)有人曾说:诗人的不幸,是文学的大幸。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如何理 解这句话? (6分) (2)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现实,谈谈对你人生有怎样的启迪。(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8.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就此进行探究。(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 1 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对年轻夫妇的住房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 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 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如此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晾晒着一件干净的 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 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道:“我今天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1)文章运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从“妻子”这一形象的角度去思考,小说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观点。(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材料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 马迁《史记》) 材料二: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 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①,以 道羁臣寡妇②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③而愈工④。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怨刺:怨恨讽刺。②羁臣寡妇:泛指失意之人。③穷:困窘不得志。 ④工:工巧。 (1)有人曾说:诗人的不幸,是文学的大幸。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如何理 解这句话?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现实,谈谈对你人生有怎样的启迪。(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 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 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 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一一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 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也会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谁说不是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 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2013年下期高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B项,韬光养晦,朔风shuo:C项,钟灵毓秀,旖旎yi;D 项,蜚声文坛,菁华jng。 2、C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 水平。也说“升堂入室”;A项,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 籍或工艺品);B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 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项,呼之欲岀: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 的,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3.DA项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B项句式杂糅,应 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或“为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语序不当,“虽然” 应置于“海水淡化水”之后。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表意不明;“整顿” 与“行为”搭配不当 4.D根据各项运动的特点判定。 5、D(值:遇到) 6.C(A连词,表转折/表顺承B助词表判断/句中表停顿C连词,表目的D句末 语气助词/兼词,于此) 7、B(“见仁见智”错) 8、C(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9、(1)将近到年末,(医生)于是对我说:“我的办法将用尽了”。(得分点 乃、相、穷) (2)您该不会是有什么悲伤的心事?(得分点:子无乃 乎?心) (3)世上那些只仰慕虚名而不顾实际情况,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中的人,难道 还少么?(得分点:徇遗以者)
七、写作(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 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 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 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 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 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也会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谁说不是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 拟标题,写 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2013 年下期高中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B 项,韬光养晦,朔风 shuò; C 项,钟灵毓秀,旖旎 yǐ; D 项,蜚声文坛,菁华 jīng。 2、C C 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 水平。也说“升堂入室”;A 项,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 籍或工艺品);B 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 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D 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 的,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3.D A 项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B 项句式杂糅,应 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或“为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语序不当,“虽然” 应置于“海水淡化水”之后。C “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 表意不明;“整顿” 与“行为”搭配不当。 4.D 根据各项运动的特点判定。 5、D(值:遇到) 6.C(A 连词,表转折/表顺承 B 助词表判断/句中表停顿 C 连词,表目的 D 句末 语气助词/兼词,于此) 7、B(“见仁见智”错) 8、C(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 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9、(1)将近到年末,(医生)于是对我说:“我的办法将用尽了”。(得分点: 乃、相、穷) (2)您该不会是有什么悲伤的心事?(得分点:子 无乃 乎?心) (3)世上那些只仰慕虚名而不顾实际情况,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中的人,难道 还少么?(得分点:徇 遗 以 者)
[参考译文:]我二十九岁时,脾有毛病。症状是能吃而不能消化,因此就节 制不多吃,渐渐越节制,吃得越少,几乎到了废食的地步。精神日渐衰弱,形体 也一天天显得憔悴。医生说:“这是脾病。”便用补药滋补,病情越发厉害,滋 补就越发迫切。快到年终,医生就对我说:“我的办法想尽了,如果来年春木旺, 那末脾病必定加重。”先父为我很担忧 这时恰逢有位老医生孙景祥来看视,他说:“到了春天病就没事了。”我感到奇 怪询问原因,他说:“你的病在心火,因此“得木”(春属木,木能生火,到了 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就解除了。那个医生说你患脾病,这就没有揣摩到病的本 质。您恐怕有什么忧郁的心事吧?”我恍然明白地说:“哟!是这样的。”原来 我那时连续碰上妻子和弟弟的亡故,悲痛交集,积年累月,生病而疲乏不堪。非 但那个医生不理解,连我自己也忽略了。于是把原来吃的旧药收集起来全烧掉, 全都听从孙老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吃了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 了 我因此很有感慨说:“医生不识病理,要想拯救病人的危难,难得很 哪!”又叹道:“世上那些只仰慕虚名而不顾实际情况,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 中的人,难道还少么?如果我不遇到这位老医生,只是白白地将自己托付给所谓 名医,不应当进补而大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会明白啊!”于是就写下这件事 来警戒自己。 10、(1)愁 (2)写出了“静”与“暗”两个特点。诗人运 用反衬手法,写潮音、池雨、夜漏和晩风林鸟、啼蛩以衬夜之“静”,写孤灯“的 的青”则以衬夜之“暗” 11、答案:(1)丛菊两开他日泪(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3)乐琴书以消忧将有事于西畴 12、主动自觉 不断创造 13、B根据前面对“文化自觉”的定义,一一对应即可判断。 14、C篡改信息。“逐渐”一词意味着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中 国起初也是分阶段发展的,只是现在重叠在一起,与原文意思相背 15.6分,雪夜,老友相逢,围在小火炉边,伴着初升的月亮,听着雪花飘落声, 把酒言欢,浅唱低昑。这种意境,为彼此的相遇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氛围,能够使 彼此间的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表达了对纯真友情的怀念与珍惜,所以让人叫 绝 16.4分,作者提及追求时尚现代生活的三姨,与“我”与“祖母”依恋平静安 详的农家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突出对简单而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喜爱,深化 了文章的主旨。 17.4分。这句话写的是奶奶在冬天用火盆取暖的一个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同时,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赋予火炭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这种生活带给作者的温馨。 18.7分,要点: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都是一种怀旧特定的意象,更是一种怀旧 情感的寄托。作者将一些回忆融入唐诗或老酒中,真实地表现了对往事的眷恋 对温馨的传统生活的向往。唐诗或酒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往 事、怀旧情感巧妙地融合,使文章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便于情感的表达、 思维的延伸,升华文章的中心
[参考译文:] 我二十九岁时,脾有毛病。症状是能吃而不能消化,因此就节 制不多吃,渐渐越节制,吃得越少,几乎到了废食的地步。精神日渐衰弱,形体 也一天天显得憔悴。医生说:“这是脾病。”便用补药滋补,病情越发厉害,滋 补就越发迫切。快到年终,医生就对我说:“我的办法想尽了,如果来年春木旺, 那末脾病必定加重。”先父为我很担忧。 这时恰逢有位老医生孙景祥来看视,他说:“到了春天病就没事了。”我感到奇 怪询问原因,他说:“你的病在心火,因此“得木”(春属木,木能生火,到了 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就解除了。那个医生说你患脾病,这就没有揣摩到病的本 质。您恐怕有什么忧郁的心事吧?”我恍然明白地说:“哟!是这样的。”原来 我那时连续碰上妻子和弟弟的亡故,悲痛交集,积年累月,生病而疲乏不堪。非 但那个医生不理解,连我自己也忽略了。于是把原来吃的旧药收集起来全烧掉, 全都听从孙老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吃了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 了。 我因此很有感慨说:“医生不识病理,要想拯救病人的危难,难得很 哪!” 又叹道:“世上那些只仰慕虚名而不顾实际情况,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 中的人,难道还少么?如果我不遇到这位老医生,只是白白地将自己托付给所谓 名医,不应当进补而大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会明白啊!”于是就写下这件事 来警戒自己。 10、(1)愁 (2) 写出了“静”与“暗”两个特点。诗人运 用反衬手法,写潮音、池雨、夜漏和晚风林鸟、啼蛩以衬夜之“静”,写孤灯“的 的青”则以衬夜之“暗”。 11、答案:(1)丛菊两开他日泪(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3)乐琴书以消忧 将有事于西畴 12、主动自觉 不断创造 13、B 根据前面对“文化自觉”的定义,一一对应即可判断。 14、 C 篡改信息。“逐渐”一词意味着这两个在西方分阶段发展的文明,在中 国起初也是分阶段发展的,只是现在重叠在一起,与原文意思相背。 15.6 分,雪夜,老友相逢,围在小火炉边,伴着初升的月亮,听着雪花飘落声, 把酒言欢,浅唱低吟。这种意境,为彼此的相遇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氛围,能够使 彼此间的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表达了对纯真友情的怀念与珍惜,所以让人叫 绝。 16.4 分,作者提及追求时尚现代生活的三姨,与“我”与“祖母”依恋平静安 详的农家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突出对简单而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喜爱,深化 了文章的主旨。 17.4 分。这句话写的是奶奶在冬天用火盆取暖的一个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同时,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 法,赋予火炭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这种生活带给作者的温馨。 18.7 分,要点: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都是一种怀旧特定的意象,更是一种怀旧 情感的寄托。作者将一些回忆融入唐诗或老酒中,真实地表现了对往事的眷恋, 对温馨的传统生活的向往。唐诗或酒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气息,与往 事、怀旧情感巧妙地融合,使文章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便于情感的表达、 思维的延伸,升华文章的中心
19.(1)文章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2分)这样能让作者比较自由灵活地反 映客观内容,便于作者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展开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4 分) (2)对事物的评判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的标准。在我们做出判 断前,应首先检查一下我们的态度是否端正,标准是否客观,唯有如此,才能对 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3分)对事物要做出公平正确的判断,就要全面的去分 析事物,不能仅凭一己之见片面地评判。(3分)(有观点,有论述,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即可) 20、(1)【参考答案】正是因为精神与物质的困窘,才使得文人愤郁怨怼,在 感慨自己的遭遇之后推己及人,去感悟天地的规律,领会生活的真谛。(3分) 在有了对自然、人生、社会全新而深刻的体悟之后,进而将所有的以前从未有过 的心灵的新经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终成千古流传的佳作绝唱。(3分) (2)【观点示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非一番寒彻骨,哪 得梅花扑鼻香;f逆境既是人生过程中的考验,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④人 生当越挫越勇;⑤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⑥人生 不乏跌宕起伏,关键是在低潮时不迷失自我,能砥砺磨练自我;⑦伟人之所以伟 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⑧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⑨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 乃在能行 (有观点,有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6分)
19.(1)文章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事。(2 分)这样能让作者比较自由灵活地反 映客观内容,便于作者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展开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4 分) (2)对事物的评判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的标准。在我们做出判 断前,应首先检查一下我们的态度是否端正,标准是否客观,唯有如此,才能对 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3 分)对事物要做出公平正确的判断,就要全面的去分 析事物,不能仅凭一己之见片面地评判。(3 分)(有观点,有论述,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即可) 20、(1)【参考答案】正是因为精神与物质的困窘,才使得文人愤郁怨怼,在 感慨自己的遭遇之后推己及人,去感悟天地的规律,领会生活的真谛。(3 分) 在有了对自然、人生、社会全新而深刻的体悟之后,进而将所有的以前从未有过 的心灵的新经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终成千古流传的佳作绝唱。(3 分) (2)【观点示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非一番寒彻骨,哪 得梅花扑鼻香;ƒ 逆境既是人生过程中的考验,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④人 生当越挫越勇;⑤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⑥人生 不乏跌宕起伏,关键是在低潮时不迷失自我,能砥砺磨练自我;⑦伟人之所以伟 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⑧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⑨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 乃在能行…… (有观点,有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