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镌刻/隽永 讣告/阜盛 躯壳/脑 B.付梓/渣滓 跻身/侪辈 屏除/屏 息 C.木讷/按捺 濒临/嫔妃 渐染/渐 次 D.罪愆/悭吝 箴言/甄别 禁忌/禁 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桌帷聒躁暇想扪参历井 B.厮打纨绔歆享撒手人 寰 C.惫懒牲醴缪种不禁之谈 D.讪讪庠序赦造瓮牖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 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 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 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 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亚残会的开幕式上,来自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位“亚洲母亲”挥舞 着鲜花,向每一位走过的运动员致意,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勇创佳 绩 B.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 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 的作用。 C.省政府决定今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建设和农 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为主轴,使蔬菜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D.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因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 量下降16%,所以应及时补水以增加血浆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 间 5.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五言律诗,填入划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①树色随关迥②帝乡明日到③犹自梦渔樵④河声入海遥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湖南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 2013 届高三 10 月联考语文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镌刻/ 隽永 讣告/阜盛 躯壳/脑 壳 B.付梓/渣滓 跻身/侪辈 屏除/屏 息 C.木讷/按捺 濒临/嫔妃 渐染/渐 次 D.罪愆/悭吝 箴言/甄别 禁忌/禁 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桌帷 聒躁 暇想 扪参历井 B.厮打 纨绔 歆享 撒手人 寰 C.惫懒 牲醴 缪种 不禁之谈 D.讪讪 庠序 赦造 瓮牖绳 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 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 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 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 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亚残会的开幕式上,来自多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位“亚洲母亲”挥舞 着鲜花,向每一位走过的运动员致意,鼓励运动员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勇创佳 绩。 B.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 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 的作用。 C.省政府决定今年拨付 5000 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建设和农 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为主轴,使蔬菜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D.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因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 量下降 16%,所以应及时补水以增加血浆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 间。 5.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五言律诗,填入划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 , , 。 ①树色随关迥 ②帝乡明日到 ③犹自梦渔樵 ④河声入海遥。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4分,翻译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 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 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 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 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 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 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 生当家则 土则学习法令辟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 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 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 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泙卜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 不烧,黥为城旦③。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制曰:“可。”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注解:①枝辅:辅助。②田常、六卿之臣:田常,春秋时齐国大臣,杀 简公拥立平公,自任相国,从此齐国之政尽归田氏。六卿,指春秋后期晋国的范 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六卿互相争斗,晋君不能控制,最 终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③黥:古代刑罚之一,脸上刺字、涂墨。城旦: 秦汉时刑罚名。白天守边防寇,晚上筑长城,刑期四年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过:超 过 B.始皇下其议 下:下交 C.以非上之所建立 非:指 责 D.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举:推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何以相救哉 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 B.无战争之患 是社稷之 臣也 C.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何以伐为 D.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吾从而师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断句题 4 分,翻译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 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 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①。今陛下有海 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②,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 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 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 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 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 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 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 不烧,黥为城旦③。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制曰:“可。”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注解:①枝辅:辅助。②田常、六卿之臣:田常,春秋时齐国大臣,杀 简公拥立平公,自任相国,从此齐国之政尽归田氏。六卿,指春秋后期晋国的范 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六卿互相争斗,晋君不能控制,最 终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③黥:古代刑罚之一,脸上刺字、涂墨。城旦: 秦汉时刑罚名。白天守边防寇,晚上筑长城,刑期四年。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过:超 过 B.始皇下其议 下:下交 C.以非上之所建立 非:指 责 D.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举:推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 分) A.何以相救哉 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 B.无战争之患 是社稷之 臣也 C.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何以伐为 D.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吾从而师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博士淳于越认为秦始皇拥有天下却不师法殷朝、周朝,分封子弟功臣,这是 不恰当的,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 B.李斯认为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 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说明时代在变化,情况各不同,不必 事事师法古人。 C.李斯认为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皇帝一人,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典籍全部焚 毁,以免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D.秦始皇同意丞相李斯的意见,下令在全国烧毁秦国以外的典籍,只留下医药 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并禁止儒生们在一块儿谈议《诗》、《书》,如有违反, 处以重罚。 9.用“/”线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分)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 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 与成乎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②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③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新晴 刘放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 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 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 分答 12.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 宴 (白居易《琵琶行》)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 鬓 (杜甫《登高》)
A.博士淳于越认为秦始皇拥有天下却不师法殷朝、周朝,分封子弟功臣,这是 不恰当的,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 B.李斯认为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 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说明时代在变化,情况各不同,不必 事事师法古人。 C.李斯认为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皇帝一人,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典籍全部焚 毁,以免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D.秦始皇同意丞相李斯的意见,下令在全国烧毁秦国以外的典籍,只留下医药、 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并禁止儒生们在一块儿谈议《诗》、《书》,如有违反, 处以重罚。 9.用“/”线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4 分) 人 闻 令 下 则 各 以 其 学 议 之 入 则 心 非 出 则 巷 议 夸 主 以 为名 异 取 以 为 高 率 群 下 以 造 谤 如 此 弗禁 则 主 势 降 乎 上 党 与 成 乎 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9 分) ①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②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③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8 分)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 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 分) 答: (2)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 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 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 宴。 , 。(白居易《琵琶行》)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 鬓, 。(杜甫《登高》)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0分。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 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 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lppm等于百万分之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 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 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金属元素,把它变成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 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 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中所需的 各种有杋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 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 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的。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 动态的平衡。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 每年大约有1100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99.99%又通过氧化反 应而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0.01%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 里。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之后,累积起来就很可观了。科学 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2.6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假如这些有机碳都能被人类利用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能源危机了。可惜的是, 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人类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这些有机碳才能 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化石能源 所以说,地下有油的国家实在是太幸运了。别小看这点化石能源,如果在短时间 内被大量开采出来并燃烧掉的话,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很可观的。目前人类每年 因燃烧化石能源而向大气中排放约75亿吨碳,相比之下,因火山爆发而排放出 来的碳还不到人类排放量的1%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 260—280ppm范围内波动,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 接近400p。如果仅仅计算因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数字 还应该再增加一倍。但是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 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 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 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13、下面所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在其形成初期没有被冻成冰球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 10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简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 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 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 0.0384%,也就是 384ppm(1ppm 等于百万分之 一),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 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 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 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金属元素,把它变成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 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 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中所需的 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 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 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 35 亿年前出现的。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 动态的平衡。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 每年大约有 1100 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 99.99%又通过氧化反 应而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 0.01%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 里。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之后,累积起来就很可观了。科学 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 2.6 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假如这些有机碳都能被人类利用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能源危机了。可惜的是, 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人类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这些有机碳才能 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化石能源。 所以说,地下有油的国家实在是太幸运了。别小看这点化石能源,如果在短时间 内被大量开采出来并燃烧掉的话,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很可观的。目前人类每年 因燃烧化石能源而向大气中排放约 75 亿吨碳,相比之下,因火山爆发而排放出 来的碳还不到人类排放量的 1%。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 1 万年里一直在 260—280ppm 范围内波动,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 接近 400ppm。如果仅仅计算因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数字 还应该再增加一倍。但是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 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 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 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13、下面所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在其形成初期没有被冻成冰球
B、水能溶解二氧化碳,与地表金属元素结合,变为碳酸盐,形成岩石。 C、火山爆发时,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之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D、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连接成有机碳,成为构建生命体的基本原料 14、下面的解说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经过两个碳循环,地球大气层中保持了二氧化碳的基本平衡 B、人们从地层里抽取的石油是地壳中存留的有机碳的极小一部分。 C、从地球很远的远古到现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先是显著降低,而现在 又成缓慢上升之势。 D、人类每年燃烧大量的化石能源,生产、排放大量的热量,是地表温度逐年升 高的主要原因。 15.请回答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到哪里去了? (2)最后一句说“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 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 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 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 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 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 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 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 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 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 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 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 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 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 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 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B、水能溶解二氧化碳,与地表金属元素结合,变为碳酸盐,形成岩石。 C、火山爆发时,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之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D、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连接成有机碳,成为构建生命体的基本原料。 14、下面的解说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经过两个碳循环,地球大气层中保持了二氧化碳的基本平衡。 B、人们从地层里抽取的石油是地壳中存留的有机碳的极小一部分。 C、从地球很远的远古到现在,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先是显著降低,而现在 又成缓慢上升之势。 D、人类每年燃烧大量的化石能源,生产、排放大量的热量,是地表温度逐年升 高的主要原因。 15.请回答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4 分,每小题 2 分) (1)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到哪里去了? (2)最后一句说“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说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 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 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 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 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 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 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 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 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 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 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 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 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 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 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 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 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 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己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 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髙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 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 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 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 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 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 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 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髙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 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0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16.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 什么作用?(4分) 18.根据第⑧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分) 19.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 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分) 20.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3分) 六、选做题:(21、22题任选做一题,12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④“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5分) 答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 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 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 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 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 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 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 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 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 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 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 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16.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7.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 什么作用?(4 分) 18.根据第⑧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 分) 19.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 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 分) 20.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3 分) 六、选做题:(21、22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2 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③“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④“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5 分) 答:
(2)请联系当前生活实际谈谈传统“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150字左右) (7分) 答 22、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并分析它们内在的联系基础,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 评。(12分) 四川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改变自己未来的憧憬走出大山,然而,工作强度高收入低、 福利保障差、受到歧视是他们普遍遭遇的困境,低学历低技能使他们只能从事那 些环境恶劣、工资低、待遇低的工作。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他们的都市化消费 从四川到广州、深圳闯世界的年轻人,不少选择以抢夺他人财物的方式在城市立 足 (摘自《四川新闻网》2011年04月11日) 河北省文安县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大都面临就业难、业余生活单调等问题。为 此,由团县委牵头成立了“青年农民工加油站”,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包括职业 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法律维权、紧急救助等在内的10个方面服务。一一他们 这样做,是为了让青年农民工找到“家”的感觉,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 (摘自《河北日报》2011-05-27) 刘明,是湖南常德桃源县的一个青年农民。在广州打工时,他从服装厂车工、酒 店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酒店主管。刘明看到工友们在工作之余,不是逗留在路 边的黑网吧,就是泡在赌博的游戏厅,深有感触。2006年,他辞掉酒店经理的 职位,自己掏钱,创建了工友俱乐部 心灵之约蓝吧”。该俱乐部还创办了 《草根》杂志,开办了职业培训班。 (摘自《长沙晚报》2011年10月1日,有删节)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 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意,猎狗咬伤 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 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 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 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请联系当前生活实际谈谈传统“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150 字左右) (7 分) 答: 22、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并分析它们内在的联系基础,写一则 200 字左右的新闻短 评。(12 分) 四川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改变自己未来的憧憬走出大山,然而,工作强度高收入低、 福利保障差、受到歧视是他们普遍遭遇的困境,低学历低技能使他们只能从事那 些环境恶劣、工资低、待遇低的工作。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他们的都市化消费。 从四川到广州、深圳闯世界的年轻人,不少选择以抢夺他人财物的方式在城市立 足。 (摘自《四川新闻网》2011 年 04 月 11 日) 河北省文安县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大都面临就业难、业余生活单调等问题。为 此,由团县委牵头成立了“青年农民工加油站”,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包括职业 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法律维权、紧急救助等在内的 10 个方面服务。——他们 这样做,是为了让青年农民工找到“家”的感觉,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 (摘自《河北日报》2011-05-27) 刘明,是湖南常德桃源县的一个青年农民。在广州打工时,他从服装厂车工、酒 店服务员,一步步做到了酒店主管。刘明看到工友们在工作之余,不是逗留在路 边的黑网吧,就是泡在赌博的游戏厅,深有感触。2006 年,他辞掉酒店经理的 职位,自己掏钱,创建了工友俱乐部——“心灵之约蓝吧”。该俱乐部还创办了 《草根》杂志,开办了职业培训班。 (摘自《长沙晚报》2011 年 10 月 1 日,有删节) 七、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 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意,猎狗咬伤 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 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 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 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1 答案CBD A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6.D(举:揭发。) 7.B,助词,的。(A介词,用;连词,来。C动词,做;句末语气词,表示反 问;D表示转折,表示顺承) 8.A(“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错,淳于越只 是认为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将乏人 救援。) 9.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 髙/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每错2个扣1分, 扣完为止。) 10.①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 救援呢?(“卒”“辅拂”“何以”各1分 ②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所为)。 面”“重”和判断句式各1分。) ③因此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来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来挠乱名实。(“是 以”“饰”各1分,句子大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仆射(ye)周青臣走 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 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 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递万代。您的威德,自上古到现在无人 能比。”始皇十分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 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 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
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3 14 答案 C B D A C D B A B D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6.D(举:揭发。) 7.B ,助词,的。(A 介词,用;连词,来。C 动词,做;句末语气词,表示反 问; D 表示转折,表示顺承) 8.A(“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错,淳于越只 是认为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将乏人 救援。) 9.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 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每错 2 个扣 1 分, 扣完为止。) 10.①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来 救援呢?(“卒”“辅拂”“何以”各 1 分) ②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以致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所为)。 (“面”“重”和判断句式各 1 分。) ③因此诸侯并起,说话都是称引古人来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来挠乱名实。(“是 以”“饰”各 1 分,句子大意 1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七十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寿辞。仆射(yè)周青臣走 上前去颂扬说:“从前秦国土地不过千里,仰仗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天下,驱逐 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 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递万代。您的威德,自上古到现在无人 能比。”始皇十分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说:“我听说殷朝、周朝统治天下 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 民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没有辅佐,靠谁
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 来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所为)。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1)“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 或:“径”字好,“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 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言之成理即可,3分) (2)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 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 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意象1 分,分析2分,心境2分) 12.(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3)多情应笑我。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0分。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 13、B(A项合文意,文中有表述,“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 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C项合文意,见第2段最 后一句。D项合文意,第3段表述这个意思。B项不合文意。第2段中说“。。。 变为碳酸盐,沉积至岩石层中”。该项说“变为碳酸盐,形成岩石”。) 14、D(A项原文。文中第2段说“。。。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第3段说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第4段又说到“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 态的平衡”。B项合文意。第5段说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利用,“只有在某 些特殊的条件下”地球上的有机碳才能变成石油。C项合文意。这项有两个判断, 一是“远古到现在”地球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第1段可找不到,第二个判断 现代又缓缓上升”,见倒数第2段。D项不合文意。该项说“排放大量的热量” 使温度升高,不对。主要是排放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使地表 热量难以向太空释放。) 15、答案:(1)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2)节能减排,多种 树木,绿草。讲解:第1问可参考第4段最后一句。第2问:文中再三强调工业 化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使地球升温,所以依文意可想到“节能减排”;文 中说“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是“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 响”,可见增植草木是调节气候的措施之
来救援呢?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刚才周青臣又当面阿谀, 来加重陛下的过失,这不是忠臣(所为)。”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1.(1)“偷”字好,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 或:“径”字好,“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 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言之成理即可,3 分) (2)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 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 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意象 1 分,分析 2 分,心境 2 分) 12.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⑵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⑶多情应笑我。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 10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简答题 4 分) 13、B(A 项合文意,文中有表述,“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 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C 项合文意,见第 2 段最 后一句。D 项合文意,第 3 段表述这个意思。B 项不合文意。第 2 段中说“。。。 变为碳酸盐,沉积至岩石层中”。该项说“变为碳酸盐,形成岩石”。) 14、D(A 项原文。文中第 2 段说“。。。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第 3 段说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第 4 段又说到“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 态的平衡”。B 项合文意。第 5 段说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利用,“只有在某 些特殊的条件下”地球上的有机碳才能变成石油。C 项合文意。这项有两个判断, 一是“远古到现在”地球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第 1 段可找不到,第二个判断 “现代又缓缓上升”,见倒数第 2 段。D 项不合文意。该项说“排放大量的热量” 使温度升高,不对。主要是排放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使地表 热量难以向太空释放。) 15、答案:(1)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2)节能减排,多种 树木,绿草。讲解:第 1 问可参考第 4 段最后一句。第 2 问:文中再三强调工业 化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使地球升温,所以依文意可想到“节能减排”;文 中说“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是“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 响”,可见增植草木是调节气候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