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现代社会中,自杀己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B.自杀未遂者10~20倍于自杀死亡 者 C.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影响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全世界每年有约800万人死于自杀 2.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哪条不对 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D.广义的自杀论者则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3.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B.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30人/10万人以上,而最低 的是冰岛、西班牙 等国,每10万人口每年少于5人 C.据1982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中国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每年 8.5人 D.在我国,总的来说,城市人口的自杀率高于农村人口 E.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相当接近 4.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男、女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45岁和55 岁左右 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C.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的比例虽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其自杀率还是 高于青壮年 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
第十四章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习题 选择题 (一)A 型题 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 10 大死因之一 B.自杀未遂者 10~20 倍于自杀死亡 者 C.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影响 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全世界每年有约 800 万人死于自杀 2.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哪条不对 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D.广义的自杀论者则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3.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B.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 30 人/10 万人以上,而最低 的是冰岛、西班牙 等国,每 10 万人口每年少于 5 人 C.据 1982 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中国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每年 8.5 人 D.在我国,总的来说,城市人口的自杀率高于农村人口 E.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相当接近 4.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男、女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 45 岁和 55 岁左右 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C.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的比例虽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其自杀率还是 高于青壮年 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
E.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 自杀者多于女性 5.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哪一条是错的 A.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 B.自杀者一般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 C.自杀者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 是无法解决的, 是不可避免的 D.自杀者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社 会支持资源 E.个别自杀者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常以冲动性的行为如酗酒,过量服 药,自伤自残等 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6.一般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自杀高危人群 A.抑郁症患者B.精神分裂症患者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D.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E. 神经症患者 7.以下有关自杀的危险信号哪一条是对的 A.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B.由于想自杀的人大多有精神异常,故应及早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D.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 杀 E.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是想死的 (二)B型题 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B.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l.自杀意念(suicideidea) 2.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
E.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 自杀者多于女性 5.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哪一条是错的 A.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 B.自杀者一般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 C.自杀者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 是无法解决的, 是不可避免的 D.自杀者对人、对事、对已、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社 会支持资源 E.个别自杀者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常以冲动性的行为如酗酒,过量服 药,自伤自残等 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6.一般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自杀高危人群 A.抑郁症患者 B.精神分裂症患者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D.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 E. 神经症患者 7.以下有关自杀的危险信号哪一条是对的 A.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B.由于想自杀的人大多有精神异常,故应及早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D.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 杀 E.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是想死的 (二)B 型题 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B.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1.自杀意念(suicideidea) 2.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
3.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 A.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降低 B.多巴胺功能亢进 C.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升高 D.多巴胺功能减退 E.5-HT功能亢进和DA功能减退 4.自杀企图严重的病人 5.抑郁症病人 6.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 (三)X型题 1.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哪些是对的 A.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 C.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经理阶层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杀率低于 普通人群 D.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于女,而我国的大多研究认为男女性别相差不大 E.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一般会升高 2.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A.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B.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C.毁形带来的痛苦 D.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 E.因有些躯体疾病本身就是致死性疾病 3.有关精神疾病与自杀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大量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 B.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12倍,同时有多种精神疾病诊断者,自杀 危险性更高 C.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15%的抑郁症最终死于自杀 D.约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E.约15%的酒依赖者最终死于自杀,而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约高20倍
3.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 A.脑脊液中 5-HT 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降低 B.多巴胺功能亢进 C.脑脊液中 5-HT 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升高 D.多巴胺功能减退 E.5-HT 功能亢进和 DA 功能减退 4.自杀企图严重的病人 5.抑郁症病人 6.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 (三)X 型题 1.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哪些是对的 A.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 C.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经理阶层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杀率低于 普通人群 D.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于女,而我国的大多研究认为男女性别相差不大 E.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一般会升高 2.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A.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B.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C.毁形带来的痛苦 D.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 E.因有些躯体疾病本身就是致死性疾病 3.有关精神疾病与自杀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大量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 B.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 3~12 倍,同时有多种精神疾病诊断者,自杀 危险性更高 C.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15%的抑郁症最终死于自杀 D.约 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E.约 15%的酒依赖者最终死于自杀,而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约高 20 倍
4.有关自杀的生化研究以下哪些是对的 A.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降低 B.越是致死性企图,病人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 C.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纯,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 D.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降低 E.某些研究提示5-HT的生物合成酶一色氨酸羟化酶的L等位基因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5.以下有关自杀的动机哪些是对的 A.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或作为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的手段 B.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 C.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 D.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 E.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6.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以下哪些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进行自杀的可能性 A.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者 B.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 的意愿者 C.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者 D.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者 E.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7.有关自杀的预防措施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预防的大方向应是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 B.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的能力 C.减少自杀工具的易获得性 D.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E.对高危人群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监控 8.对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对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 B.医生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 C.争取早诊、早治 D.增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药物、刀、剪、绳索等)
4.有关自杀的生化研究以下哪些是对的 A.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 5-HT 的代谢产物 5-HIAA 降低 B.越是致死性企图,病人 CSF 中 5-HIAA 降低越明显 C.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钝,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 D.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 5-HT 活动降低 E.某些研究提示 5-HT 的生物合成酶—色氨酸羟化酶的 L 等位基因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5.以下有关自杀的动机哪些是对的 A.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或作为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的手段 B.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 C.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 D.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 E.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6.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以下哪些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进行自杀的可能性 A.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者 B.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 的意愿者 C.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者 D.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者 E.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7.有关自杀的预防措施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预防的大方向应是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 B.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的能力 C.减少自杀工具的易获得性 D.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E.对高危人群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监控 8.对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对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 B.医生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 C.争取早诊、早治 D.增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药物、刀、剪、绳索等)
E.对自杀企图非常强烈者应给予强镇静剂如氯氮平使其入睡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自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原因是:①自杀已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世界上每年有约80万人死于自杀, 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有些 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②除自杀死亡者以外,尚有10~20倍于 此的自杀未遂者,他们常引起某种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③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 影响。 二、如何理解自杀的概念? 答: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对自杀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 持窄义自杀论者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 地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Scheindman将自杀定义为“有意识 的自我毁灭,其行动者有多种多样的痛苦,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Kaplan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据这些定义, 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持广义的自杀论者则强调行为的结果,而忽视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 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uicide),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采 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近年来,有些学者用类自杀(parasuicide)、蓄意自伤(deliberateself-harm)或自杀姿 势(suicidegesture)等术语来描述死亡愿望不很强烈,只是想伤害自己的情况。 三、简要概括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 答:1.自杀率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国外资料: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30人/10万人以上, 而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每10万人口每年少于5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如美国的自杀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约12人,占总死亡人数的0.5%~1%,是第八位的死因。 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远高于自杀死亡率。一般人群的终生发生率的研究结果差别很大(1%~ 12%)。 国内资料:据1982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 每年8.5人。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199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自杀率分别为8-12人/10
E.对自杀企图非常强烈者应给予强镇静剂如氯氮平使其入睡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自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原因是:①自杀已成为人类的 10 大死因之一。世界上每年有约 80 万人死于自杀, 是第 5 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有些 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②除自杀死亡者以外,尚有 10~20 倍于 此的自杀未遂者,他们常引起某种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③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 影响。 二、如何理解自杀的概念? 答: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对自杀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 持窄义自杀论者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 地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Scheindman 将自杀定义为“有意识 的自我毁灭,其行动者有多种多样的痛苦,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Kaplan 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据这些定义, 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持广义的自杀论者则强调行为的结果,而忽视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 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uicide),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committedsuicide),采 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近年来,有些学者用类自杀(parasuicide)、蓄意自伤(deliberateself-harm)或自杀姿 势(suicidegesture)等术语来描述死亡愿望不很强烈,只是想伤害自己的情况。 三、简要概括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 答:1.自杀率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国外资料: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 30 人/10 万人以上, 而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每 10 万人口每年少于 5 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如美国的自杀率为每年每 10 万人口约 12 人,占总死亡人数的 0.5%~1%,是第八位的死因。 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远高于自杀死亡率。一般人群的终生发生率的研究结果差别很大(1%~ 12%)。 国内资料:据 1982 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 每年 8.5 人。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1996 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自杀率分别为 8-12 人/10
万和20-30人/10万,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居中上位置。总的来说,农村人口的自杀率高于 城市人口。 2.性别比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而在 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3左右。而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相当接近, 其原因尚不清楚。 3.年龄特征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一般男性的自杀死亡高峰年龄 为45岁左右,而女性则为55岁左右。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 之一。 4.自杀的方法近年发现采用服毒(药)和自缢的方法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其它方法包 括溺水、跳楼、制造交通事故、刀伤、枪击、自焚等。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 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 四、自杀相关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答:1.心理特征①认知功能方面: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 析处理问题: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 是无法解决的,是不可避免的: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 渴望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倾向于从阴暗面看待人和事。②情感方面:自杀 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多数自杀者表现为 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③人际关系方面:自杀者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难 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2.精神应激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尤其当个体处于某种 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可起触发作用。 3.社会文化因素性别与种族,家庭、婚姻关系,职业类别,宗教信仰及社会经济状况的 不同其自杀率有不同。 4.躯体疾病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衰等)仍然 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5.精神疾病大量研究表明,50%一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以心境 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患者等。与此相反,在自杀 未遂者中,精神疾病的诊断却要低得多,常常是一些精神健康的问题,尚不足以构成疾病的 诊断
万和 20-30 人/10 万,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居中上位置。总的来说,农村人口的自杀率高于 城市人口。 2.性别比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为 3:1 左右,而在 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为 1:3 左右。而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相当接近, 其原因尚不清楚。 3.年龄特征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一般男性的自杀死亡高峰年龄 为 45 岁左右,而女性则为 55 岁左右。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 之一。 4.自杀的方法近年发现采用服毒(药)和自缢的方法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其它方法包 括溺水、跳楼、制造交通事故、刀伤、枪击、自焚等。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 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 四、自杀相关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答:1.心理特征①认知功能方面: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 析处理问题;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 是无法解决的,是不可避免的;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 渴望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倾向于从阴暗面看待人和事。②情感方面:自杀 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多数自杀者表现为 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③人际关系方面:自杀者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难 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2.精神应激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尤其当个体处于某种 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可起触发作用。 3.社会文化因素性别与种族,家庭、婚姻关系,职业类别,宗教信仰及社会经济状况的 不同其自杀率有不同。 4.躯体疾病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衰等)仍然 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5.精神疾病大量研究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以心境 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患者等。与此相反,在自杀 未遂者中,精神疾病的诊断却要低得多,常常是一些精神健康的问题,尚不足以构成疾病的 诊断
6.遗传学因素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自杀行为确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但有的作者 认为,这种遗传学基础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遗传所致。 7.神经生物学因素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HⅢA降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越是致死性企图,CS中5-HIAA降低越明显。另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 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PL)分泌反应越迟纯,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此外,分子 遗传学研究提示5-T的生物合成酶一色氨酸羟化酶的L等位基因可能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五、自杀者的自杀动机可能有哪些? 答:Farberon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人际动机:即通过自杀,引起他人的重视和/ 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自杀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或作为一种寻求帮 助的手段,其对象常指向与自杀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员),少数 情况,对象泛化,甚至指向社会本身。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常为女性,自杀未遂者多见。个 人内心动机: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我需要不能满足所遭受的压力和痛苦。常见于老年人,由 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日益减少,生活孤单无助。这类人通常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自杀成功 的可能性也大。 六、自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 答:1.人口学特征年龄大于45岁,独身、离婚或丧偶,无固定职业或失业者。 2.健康状况患有慢性和/或难治性的躯体疾病,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抑症、精神分 裂症、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 3.既往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如既往有频繁、强烈而长时间出现的自杀意念,多次发生 的自杀未遂史。 4.个人资源缺乏内部的包括事业无成就,认知功能偏差,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 能力,情绪不稳、行为冲动等。外部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隔离,混乱或冲突性的 家庭关系,缺乏家庭温暖等。 七、自杀的基本线索有哪些? 答: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发生自杀的可能性, 同时有多项表现者,危险性更大。 1.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 2.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 的意愿
6.遗传学因素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自杀行为确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但有的作者 认为,这种遗传学基础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遗传所致。 7.神经生物学因素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脑脊液中 5-HT 的代谢产物 5-HIAA 降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越是致死性企图,CSF 中 5-HIAA 降低越明显。另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 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PRL)分泌反应越迟钝,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此外,分子 遗传学研究提示 5-HT 的生物合成酶—色氨酸羟化酶的 L 等位基因可能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五、自杀者的自杀动机可能有哪些? 答:Farberon 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人际动机:即通过自杀,引起他人的重视和/ 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自杀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或作为一种寻求帮 助的手段,其对象常指向与自杀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员),少数 情况,对象泛化,甚至指向社会本身。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常为女性,自杀未遂者多见。个 人内心动机: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我需要不能满足所遭受的压力和痛苦。常见于老年人,由 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日益减少,生活孤单无助。这类人通常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自杀成功 的可能性也大。 六、自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 答:1.人口学特征年龄大于 45 岁,独身、离婚或丧偶,无固定职业或失业者。 2.健康状况患有慢性和/或难治性的躯体疾病,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 裂症、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 3.既往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如既往有频繁、强烈而长时间出现的自杀意念,多次发生 的自杀未遂史。 4.个人资源缺乏内部的包括事业无成就,认知功能偏差,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 能力,情绪不稳、行为冲动等。外部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隔离,混乱或冲突性的 家庭关系,缺乏家庭温暖等。 七、自杀的基本线索有哪些? 答: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发生自杀的可能性, 同时有多项表现者,危险性更大。 1.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 2.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 的意愿
3.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面临严重损失的早期,容易自杀,习惯以后,危险 性反而减少。 4.当事人对某人、某事、某团体、某社会有强烈的敌意攻击性,而对方太强大时,可产 生内向攻击,引起自杀。 5.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或购买可用于自杀的毒物、药物、刀具、枪支, 或常在江河、悬崖、高楼徘徊者,提示患者可能己有自杀计划。另外病人不愿与别人讨论自 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6.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病人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表现情绪好转,与亲友交待 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 7.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 群。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等症状者,更应警惕。有 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患 者常常在所谓的“平静期”自杀。 八、自杀预防有哪些措施? 答: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借助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广 大公民的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建立社区心理 咨询和心理保健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 与诊疗。 2.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广大公民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人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 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歧视,对减少自杀率有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3.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药店出 售,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加强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 管理。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通过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 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 5.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自杀者常先求助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或 综合性医院,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有关自杀的基本知识,对接触自杀病人最多的 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3.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面临严重损失的早期,容易自杀,习惯以后,危险 性反而减少。 4.当事人对某人、某事、某团体、某社会有强烈的敌意攻击性,而对方太强大时,可产 生内向攻击,引起自杀。 5.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或购买可用于自杀的毒物、药物、刀具、枪支, 或常在江河、悬崖、高楼徘徊者,提示患者可能已有自杀计划。另外病人不愿与别人讨论自 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6.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病人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表现情绪好转,与亲友交待 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 7.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 群。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等症状者,更应警惕。有 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患 者常常在所谓的“平静期”自杀。 八、自杀预防有哪些措施? 答: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借助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广 大公民的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建立社区心理 咨询和心理保健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 与诊疗。 2.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广大公民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人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 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歧视,对减少自杀率有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3.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药店出 售,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加强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 管理。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通过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 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 5.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自杀者常先求助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或 综合性医院,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有关自杀的基本知识,对接触自杀病人最多的 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精神疾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对精神病人的预防自杀应列为重点。具体措施包 括以下几点: 1.制定系统治疗方案急性发作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病人,酒、药物依赖的戒断 状态,急性的情绪危机状态等,均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根据不同的病情特征制定系 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案。同时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 要的观察措施。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社会上不少家属把精神病看作是一种耻辱,讳疾忌医, 不愿或不敢看精神科,丧失早诊、早治的良机。国外有研究发现诊断为心境障碍的病人仅约 1/4的病人接受了最低限度的药物诊疗,而在自杀死亡的病例中,接受精神科治疗的不到 1/3。 2.增强安全防范措施对住院病人,病房内应尽可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刀、剪、绳 索等)。严格住院探视、请假出院制度。医护人员对自杀高危个体应重点巡视。 3.对生活在社区的病人,家属要陪同病人定期随访,由医生动态评估病人的自杀意念。 取得家人、亲友、同事的重视和支持,告之必要的自杀高危特征的识别和预防自杀的有关知 识,药品由家属保管,限制每次的处方量,为病人和家属安排24小时支持体系。 十、危机与危机干预的概念? 答:Caplan提出来的关于危机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含义是:正常个体多维 持在与其环境相平衡的状态,当个体碰到一个他自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平衡就会被 打乱,个体心理反应将变得越来越无目的性和无组织性,最后进入情绪危机的不平衡状态。 简单地说,心理危机就是个体内部一种心理稳态的破坏。 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状况,使症状得到 立即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 心理危机的发生。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E2.E3.D4.D5.E6.E7.C B型题 1.A2.B3.C4.A5.A6.B X型题 1.ABDE2.ABCD3.ABCDE4.ABCDE5.ABCDE6.ABCD7.ABCDE8.ABCD
答:精神疾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对精神病人的预防自杀应列为重点。具体措施包 括以下几点: 1.制定系统治疗方案急性发作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病人,酒、药物依赖的戒断 状态,急性的情绪危机状态等,均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根据不同的病情特征制定系 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案。同时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 要的观察措施。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社会上不少家属把精神病看作是一种耻辱,讳疾忌医, 不愿或不敢看精神科,丧失早诊、早治的良机。国外有研究发现诊断为心境障碍的病人仅约 1/4 的病人接受了最低限度的药物诊疗,而在自杀死亡的病例中,接受精神科治疗的不到 1/3。 2.增强安全防范措施对住院病人,病房内应尽可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刀、剪、绳 索等)。严格住院探视、请假出院制度。医护人员对自杀高危个体应重点巡视。 3.对生活在社区的病人,家属要陪同病人定期随访,由医生动态评估病人的自杀意念。 取得家人、亲友、同事的重视和支持,告之必要的自杀高危特征的识别和预防自杀的有关知 识,药品由家属保管,限制每次的处方量,为病人和家属安排 24 小时支持体系。 十、危机与危机干预的概念? 答:Caplan 提出来的关于危机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含义是:正常个体多维 持在与其环境相平衡的状态,当个体碰到一个他自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平衡就会被 打乱,个体心理反应将变得越来越无目的性和无组织性,最后进入情绪危机的不平衡状态。 简单地说,心理危机就是个体内部一种心理稳态的破坏。 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状况,使症状得到 立即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 心理危机的发生。 多选题参考答案 A 型题 1.E2.E3.D4.D5.E6.E7.C B 型题 1.A2.B3.C4.A5.A6.B X 型题 1.ABDE2.ABCD3.ABCDE4.ABCDE5.ABCDE6.ABCD7.ABCDE8.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