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一绪论 专题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及预测 专题三牵引计算 专题四线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 专题五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 专题六区间线路选线概述 专题七区间线路平面设计 专题八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专题九区间线路个体工程平纵面设计原则 专题十铁路定线 专题十一车站设计 专题十二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设计
专题一绪论 学习目的: 初步引导学生建立铁道工程系统理念,以市场为主导,从技术、经济、 人文角度对铁路勘测设计内容有所了解。 学习内容: 1.铁路作为产品的市场属性定位分析(包括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生 产环节、依托实体说明) 2.铁路选线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主要解决问题说明。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简介,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结合国情 引导学生做出一定时期内的交通决策。 4.世界铁路发展史 5.中国铁路建设史(分成建国前、建国后两部分说明,选取典型案列 进行建设经验教训说明,建国前:吴淞、唐胥、新竹(交大发展史),建国 后:成渝、成昆、宝成、兰新、南昆、京九、青藏) 6.铁路基本建设程序(从各阶段核心解决任务进行说明,配套的外业 工作内容和内业重点解决问题) 7.铁路选线基本任务(分别从技术、经济、人文层面进行设计内涵推 进) 8.铁路勘测设计组织形式:总体负责制(14个专业方向,专册)
专题二客货运量的调查及预测 学习目的: 理解客货运量的意义,了解客货运量调查和预测方法,理解设计年度 概念,掌握运量参数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铁路作为产品,必须从市场入手,进行调研。这个市场就是运输市场, 包括客运和货运,基本内容是调查运量大小,此外,还要进一步学会透过 现象看本质:平稳、波动、跳点等,它反映国家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趋势 等,因而必须要灵活把握动态市场。 2.客货运量的意义 ①从市场中来—>铁路产品定位 ②到市场中去>铁路产品盈利: ③市场决定一切>技术决策(机会成本分析,技术与经济的综合决 策) 3.客货运量的调查 ①划定吸引范围:划分依据、划分方法: ②货运量调查一>直通和地方汇总得货流示意图:反映行经区域经济 特色: ③客运量调查—>城市属性分析: ④某调查年度客货运量汇总。 4.客货运量的预测:GM法等,设计年度(作用)
5.运量参数指标介绍: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 运波动系数等
专题三 牵引计算 学习目的: 理解牵引计算的意义,了解牵引计算的完整分析过程,掌握单机牵引 质量计算及检算方法,掌握车辆辆数、车列长度、牵引净载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铁路作为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需要提供的运能实现方式可拆解为一列车 的载重和一天内的发车数目,因此首先解决列车载重问题,即牵引质量的 计算,在过程分析中,把握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列车处于行驶状态:二 是最困难路况下的载重。 2.列车纵向受力分析:机车牵引力、列车阻力(基本阻力、附加阻力、 起动阻力)、列车制动力,加算坡度的计算 3.列车合力状态分析:牵引运行、惰力运行、制动运行 4.单机牵引质量计算:计算前提(持续限制上坡道、机车计算速度、 等速运行),计算公式推导,计算结果取整分析 5.牵引质量检算:检算原因,检算内容(到发线有效长检算、起动检 算、车钩强度检算),检算数据分析 6.车辆辆数、车列长度、牵引净载的计算 7.牵引定数
专题四线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 学习目的: 了解运行图基本构成,理解运行周期的计算方法,理解控制区间概念 理解换算通过能力内涵,掌握线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铁路作为产品据市场需求需要提供的运能实现方式可拆解为一列车的 载重和一天内的发车数目,本专题将解决一天内的发车数目问题,即线路 通过能力的计算,并由此进行线路输送能力的计算。 2.通过能力的计算 ①注意统计时长为一天有效运营时间: ②全线运行时间由于车站的切割,细化为区间运行周期: ③运行图分析说明: ④单线铁路运行周期构成分析: ⑤双线铁路运行周期构成分析: ⑥控制区间:瓶颈,木桶效应。 3.输送能力的计算 ①换算通过能力:相对于普货建立的简化平行运行图模型,需进行真 实问题的还原处理,因此根据零担、摘挂、快货和旅客列车与普货列车的 速度和质量的不同,引入扣除系数和满轴系数进行换算: ②能力储备系数:注意与货运波动系数的区别
专题五铁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标准 学习目的: 了解铁路等级划分意义及划分依据,掌握主要技术标准构成,初步理 解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概念,明确铁路选线设计理念。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在进入铁路产品生产流程前,需首先根据市场需要对产品进行定位, 并由此拟定该档产品的生产规格,即进行铁路等级的划分和主要技术标准 的拟定。 2.铁路等级:划分依据,定量区间 3.主要技术标准:固定设备类、移动设备类,具体内容概述 4.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 ①优化问题基本描述 ②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目标函数 ③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约束条件 ④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设计变量:难点—>定性指标的处理 5.铁路选线设计理念
专题六区间线路选线概述 学习目的: 了解铁路选线设计的技术作业发展过程及现状,理解线路中心线概念, 初步理解平纵面设计基本要求,初步通过识图对选线设计成果有所认识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三维实地选线一>沙盘选线一>地形图选线(二维)—一>虚拟三维选线,说 明选线设计源于工程实际,目前技术作业方式为基于地形图的二维作业模 式,发展趋势为基于V℉技术的虚拟环境选线。 2.线路中心线:提取原因,位置一>务虚设计 3.铁路选线平纵面设计的基本要求>留疑:技术安全判别6个不, 该如何进行技术约束控制 4.概略识图 ①识别地形 ②平面:轴线,文本标注 ③纵断面:数据流
专题七区间线路平面设计 学习目的: 掌握平面基本线型组合及对应参数计算,理解参数计算意义,掌握夹 直线技术约束控制和修改措施,理解曲线外轨超高意义,掌握超高计算方 法,明确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理解最小半径确定方法,掌握半 径选配原则,掌握缓和曲线作用及采用线型,了解缓和曲线长度确定方法, 掌握圆曲线长度技术约束控制和修改措施。 学习内容: 1.知识引入 由概略识图可知平面设计提交成果为一条轴线,基本构成为直线和曲 线,因此,将平面设计要素拆解为直线和曲线分别进行把握即可。 2.基本线形组合:已知条件,参数计算,参数计算作用,里程推算 3.夹直线 ①定义 ②长度技术约束:原因,判断,修改措施 ③实践操作:注意只给出ZY点时的线形组合下,夹直线的准确查找 和技术约 束检查条件 4.圆曲线 ①列车圆曲线运行工况分析:离心力有害一>工程措施:外轨超高(被 动适应) ②超高计算及分析 ③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
④最小曲线半径确定: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⑤曲线半径技术约束:注意最大半径限制 ⑥实践操作:选配原则 5.缓和曲线 ①作用 ②线型 ③长度 ④圆曲线长度技术约束:原因,判断,修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