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唯唯诺诺 B.下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娥眉枕藉文字因缘玉不琢,不成器 B.意气黯然纨衿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笼统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 3.依次填入下列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身边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和优美。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不必 )远足名山大川,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摄影不在于器材的( 不在于复制美景,( )在于磨炼出独到的发现之眼,在寻常的 里拍摄出不寻常的画面。 A.舍近求远精致只场面B.舍本逐末精良而场景 C.费尽心力精巧却情景D.千辛万苦精美就风景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建霞浦,特色之美就表现在变幻莫测而又绮迷的滩涂上,被誉为中国最美 的滩涂。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对人 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作 品的艺术容量。 C.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 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时对光谷经济发展统计不足。 D.闯红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 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前者如《孟子》, 富于雄辩,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后者如《左转》,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 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 B.《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爱斯梅拉达的美貌 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 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C.《牲畜林》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这篇小说按照主人公朱阿的心 理时序展开故事,在情节上设置危机,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 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D.别里科夫、鲁大海、翠翠、窦娥分别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曹禺 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人物。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武汉市 2013 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崔嵬/桌帏 砥砺/抵消 唯利是图/唯唯诺诺 B.下乘/乘势 裙裾/倨傲 鼎铛玉石/瞠目结舌 C.妃嫔/颦蹙 火钵/剥啄 所向披靡/无法消弭 D.羞赧/呢喃 布衾/倾倒 纡尊降贵/长吁短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娥眉 枕藉 文字因缘 玉不琢,不成器 B.意气 黯然 纨袴 膏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笼统 噩耗 钟鸣鼎食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商榷 悲摧 责无旁待 吃一堑,长一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身边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和优美。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不必 ( )远足名山大川,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摄影不在于器材的( ), 不在于复制美景,( )在于磨炼出独到的发现之眼,在寻常的( ) 里拍摄出不寻常的画面。 A.舍近求远 精致 只 场面 B.舍本逐末 精良 而 场景 C.费尽心力 精巧 却 情景 D.千辛万苦 精美 就 风景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福建霞浦,特色之美就表现在变幻莫测而又绮迷的滩涂上,被誉为中国最美 的滩涂。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对人 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作 品的艺术容量。 C.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 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时对光谷经济发展统计不足。 D.闯红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 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前者如《孟子》, 富于雄辩,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后者如《左转》,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 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 B.《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爱斯梅拉达的美貌 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 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C.《牲畜林》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这篇小说按照主人公朱阿的心 理时序展开故事,在情节上设置危机,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 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D.别里科夫、鲁大海、翠翠、窦娥分别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曹禺 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人物。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 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1993年的著作《虚 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 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 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 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 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 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 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 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 间和金钱。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 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不过,交钱确 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 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 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岀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 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 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 以修改。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 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 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 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 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 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否 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 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因难的事情。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 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 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 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 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 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但在最后, 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 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6.下列有关“网络社区”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多种社会群体,但并不表 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就一定紧密。 B.人们在网络社区常常容易投入金钱和时间,它们会给成员带来在网络社区 里的归属感和义务感 C.在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中,强调成员的愿望应该保持吻合,成员的身份应真 实,社区要有强大的凝聚力,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等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 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 1993 年的著作《虚 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 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 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 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 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 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 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 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 间和金钱。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 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不过,交钱确 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 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 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 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 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 以修改。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 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 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 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 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 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否 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 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因难的事情。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 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 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 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 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 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但在最后, 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 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6.下列有关“网络社区”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多种社会群体,但并不表 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就一定紧密。 B.人们在网络社区常常容易投入金钱和时间,它们会给成员带来在网络社区 里的归属感和义务感。 C.在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中,强调成员的愿望应该保持吻合,成员的身份应真 实,社区要有强大的凝聚力,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等
D.很多人必然会把网络社区结交的朋友带人到有形世界去交往,这是因为人们 会和自己喜爱的人分享现实生活的美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网络社区交钱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一方面并不能给 你带来社区成员身份的确定和情感的依恋。 B.发展一个真正的网络社区需要提出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要求,这是因 为真正的网络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C.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规则对网络社 区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D.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所以成员就会对网络社区进行精 心的照顾和培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 入维系,人们应该考虑对网络社区具有的义务、责任方面的问题 B.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是社区构建的保障,同时也不能阻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的真实交往 C.情感投入在网络社区中作用重大,网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体现了对全 新的情感交流方式的渴盼。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 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 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 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 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 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 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 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 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 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 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 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代承平之主, 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 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 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 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资治通鉴》138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很多人必然会把网络社区结交的朋友带人到有形世界去交往,这是因为人们 会和自己喜爱的人分享现实生活的美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网络社区交钱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一方面并不能给 你带来社区成员身份的确定和情感的依恋。 B.发展一个真正的网络社区需要提出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要求,这是因 为真正的网络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C.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规则对网络社 区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D.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所以成员就会对网络社区进行精 心的照顾和培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 入维系,人们应该考虑对网络社区具有的义务、责任方面的问题。 B.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是社区构建的保障,同时也不能阻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 的真实交往。 C.情感投入在网络社区中作用重大,网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体现了对全 新的情感交流方式的渴盼。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 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 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 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 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 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 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 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 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 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 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 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代承平之主, 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 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 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 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资治通鉴》138 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欲以协众 协:胁迫 B.久之乃解 解:缓解 C.更与卿论 更:更加 D.弊卒一万 弊:疲惫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的一组是(3分) ①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②群臣莫敢言 ③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④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⑤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⑥任城,吾之子房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主与群臣对卦象是否吉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因为对大举伐齐 存在分歧。 B.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见,态度谦逊。魏主称王澄为子房的意思是夸赞 王澄聪明能干,超出众人。 C.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谍远虑的君王形象。 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D.魏主在谈论亲自参与军事的理由时,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参与军事的原因, 再联系现实,谈及应该参与军事的理由,最后对比感叹,强调寡不一定胜多的道 理。语句工整,富有说服力。 12.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3分) (2)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3分 (3)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望罗浮 翁方纲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1)两首诗都写到了“泉”,请结合诗句,简析两诗“泉”的不同特点。(4 分) (2)两首诗的结尾都写到景物,试分析两首诗这种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4 分
A.欲以协众 协:胁迫 B.久之乃解 解:缓解 C.更与卿论 更:更加 D.弊卒一万 弊:疲惫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的一组是(3 分) ①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②群臣莫敢言 ③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④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⑤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⑥任城,吾之子房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魏主与群臣对卦象是否吉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因为对大举伐齐 存在分歧。 B.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见,态度谦逊。魏主称王澄为子房的意思是夸赞 王澄聪明能干,超出众人。 C.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谍远虑的君王形象。 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D.魏主在谈论亲自参与军事的理由时,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参与军事的原因, 再联系现实,谈及应该参与军事的理由,最后对比感叹,强调寡不一定胜多的道 理。语句工整,富有说服力。 12.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3 分) (2)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3 分) (3)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望罗浮 翁方纲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1)两首诗都写到了“泉”,请结合诗句,简析两诗“泉”的不同特点。(4 分) (2)两首诗的结尾都写到景物,试分析两首诗这种景物描写的不同作用。(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多选则按 前5题计分)(5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 古》) (5)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6)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8)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勒奇山谷之行 埃利亚斯·卡内蒂 192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当时我经常看地图, 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最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值得一看的东西, 而且也很容易去:乘火车穿越世界第三长隧道一一勒奇山隧道,从隧道那头的第 个车站格彭施坦因徒步穿过勒奇山谷,走到最后一个小镇普拉滕。我怀着极大 的热情去完成这一计划。我结交了一批同行的伙伴,并且坚持让两个弟弟这一次 留在家里。母亲说:“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 排除在外,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相反,她对此感到很满意。她一直担心我一味 埋头读书会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 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尤其是当她认为某人妨碍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她 支持我的意见,为两个弟弟安排了其他的活动。出发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我们将 乘早上的头班火车穿越勒奇山隧道 格彭施坦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贫瘠荒凉,我们沿着那条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的 羊肠小道朝勒奇山谷攀登。我得知,这条小道在不久以前还要更加狭窄。只有为 数不多的动物在这里出没。不到一百年以前,这一地区还有狗熊,可惜现在已经 见不到了。当我还在缅怀早已销声匿迹的狗熊时,山谷突然展现在眼前,只见它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明亮耀眼,一直向上延伸,爬上了白雪皑皑的山峰,最后消 失在一片冰川之中。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到达山谷的尽头,但是小道却蜿蜓迂 回,从费尔登到普拉滕要经过四个小镇。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无一雷同。女人 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草帽,不仅仅是成年妇女,还包括小姑娘,甚至就连三四岁 的小女孩也戴着这种富于节日气氛的帽子,好像她们自打出世就意识到了她们的 山谷的特点,而且必须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证明,她们并不属于我们之列。她们紧 跟着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这些脸上皮肤干枯,布满皱纹的老人始终伴随着她们 这里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我听来就像是几千年以前的。一个胆大的小男孩朝我们 走近了几步,一个老年妇女招呼他到她那儿去,要他避开我们。她说的那两句话 很好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来, Buobilu!”这是什么样的元音 啊!对小男孩这几个字,我常听到的说法是“ Buebli”,可是她却说 “ Buobilu”。一个u,o和i三个元音的组合。我突然想起一些在学校读过的古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多选则按 前 5 题计分)(5 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 古》) (5)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6)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7)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8)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勒奇山谷之行 埃利亚斯·卡内蒂 1920 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当时我经常看地图, 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最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值得一看的东西, 而且也很容易去:乘火车穿越世界第三长隧道——勒奇山隧道,从隧道那头的第 一个车站格彭施坦因徒步穿过勒奇山谷,走到最后一个小镇普拉滕。我怀着极大 的热情去完成这一计划。我结交了一批同行的伙伴,并且坚持让两个弟弟这一次 留在家里。母亲说:“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 排除在外,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相反,她对此感到很满意。她一直担心我一味 埋头读书会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 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尤其是当她认为某人妨碍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她 支持我的意见,为两个弟弟安排了其他的活动。出发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我们将 乘早上的头班火车穿越勒奇山隧道。 格彭施坦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贫瘠荒凉,我们沿着那条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的 羊肠小道朝勒奇山谷攀登。我得知,这条小道在不久以前还要更加狭窄。只有为 数不多的动物在这里出没。不到一百年以前,这一地区还有狗熊,可惜现在已经 见不到了。当我还在缅怀早已销声匿迹的狗熊时,山谷突然展现在眼前,只见它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明亮耀眼,一直向上延伸,爬上了白雪皑皑的山峰,最后消 失在一片冰川之中。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到达山谷的尽头,但是小道却蜿蜓迂 回,从费尔登到普拉滕要经过四个小镇。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无一雷同。女人 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草帽,不仅仅是成年妇女,还包括小姑娘,甚至就连三四岁 的小女孩也戴着这种富于节日气氛的帽子,好像她们自打出世就意识到了她们的 山谷的特点,而且必须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证明,她们并不属于我们之列。她们紧 跟着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这些脸上皮肤干枯,布满皱纹的老人始终伴随着她们。 这里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我听来就像是几千年以前的。一个胆大的小男孩朝我们 走近了几步,一个老年妇女招呼他到她那儿去,要他避开我们。她说的那两句话 很好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来,Buobilu!”这是什么样的元音 啊!对小男孩这几个字,我常听到的说法是“Buebli”,可是她却说: “Buobilu”。一个 u,o 和 i 三个元音的组合。我突然想起一些在学校读过的古
高地德语诗歌。我知道瑞士德语方言接近中古高地德语,但是有些词汇听上去像 古高地德语,我还从未想到过。我自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发现。因为这是我所听到 的唯一的一个单词,所以它在我的记忆中更加牢固。这里的人沉默寡言,似乎都 在回避我们。在我们整个漫游过程中从未与人有过交谈。我们看见古老的木头房 屋、全身黑衣的妇女、窗前的盆花、牧场草地。我竖起耳朵倾听远处的说话,所 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也许仅仅是巧合。然而,“过来, Buobilu!”作为山谷的 唯一的一句话留在了我的耳朵里 我们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有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 可以听见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就连英国人也显得爱说话起来了,面对沉默的山 谷,大家都感到震惊,表示赞叹。我为这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自命不凡的客人并 不感到羞愧。然而,经常我总是对他们说些尖酸刻薄的话。这儿,一切都相互适 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适度冲掉了他们的高傲自大,他们对这些自叹 弗如、不可捉摸的东西做出的反应是惊奇和羡慕。我们穿过4个村庄,我们像是 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任何与这里的居民接触的可能,这里人也得不到任何 点儿关于我们的信息,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丝好奇。在这次漫游中发生的一切,仅 仅就是一个老年妇女把一个尚未走到我们跟前的小男孩从我们身边叫走 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山谷,在半个世纪里,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那里 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我要感谢恰恰 是它的陌生带来的一个后果:对古代生活方式的熟悉感。我说不出当时在那个山 谷生活着多少人口,也许500人吧。我只是看见单个单个的人,很少看见超过两 三个人聚在一起。他们生活很艰苦,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没有想过,他们中间是 否有人在外面干活挣钱,但我觉得,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对 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是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这种印象恐怕就会消失,他 们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我在世界各地见过的人一样。幸运的是,这 些体验的力量来自于他们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后来,每当我读到关于部落和 民族的书籍,心里总会产生对勒奇山谷的回忆。我还想读到这样奇特的事情,我 认为这是可能的,并且接受了下来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勒奇山谷的最有趣和值得一看,是因为这里的狭窄山谷的羊肠小道,早已 消声匿迹但值得缅怀的狗熊,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雪峰,以及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 小镇。 B.为了完成勒奇山谷之行,“我毫无顺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母亲对 “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 C.“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和“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反衬出了勒奇山 谷的人口稀少及这里人的沉默寡言和对游人的回避。 D.勒奇山谷的人们生活很艰苦,但作者认为“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在外面 干活挣钱”“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表明了作者对山谷中人 的赞美和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E.全文借写勒奇山谷之行,既写出了作者来此的幸运,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 古代生活方式会随时代变化而消失的忧虑。 17.“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高地德语诗歌。我知道瑞士德语方言接近中古高地德语,但是有些词汇听上去像 古高地德语,我还从未想到过。我自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发现。因为这是我所听到 的唯一的一个单词,所以它在我的记忆中更加牢固。这里的人沉默寡言,似乎都 在回避我们。在我们整个漫游过程中从未与人有过交谈。我们看见古老的木头房 屋、全身黑衣的妇女、窗前的盆花、牧场草地。我竖起耳朵倾听远处的说话,所 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也许仅仅是巧合。然而,“过来,Buobilu!”作为山谷的 唯一的一句话留在了我的耳朵里。 我们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有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 可以听见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就连英国人也显得爱说话起来了,面对沉默的山 谷,大家都感到震惊,表示赞叹。我为这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自命不凡的客人并 不感到羞愧。然而,经常我总是对他们说些尖酸刻薄的话。这儿,一切都相互适 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适度冲掉了他们的高傲自大,他们对这些自叹 弗如、不可捉摸的东西做出的反应是惊奇和羡慕。我们穿过 4 个村庄,我们像是 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任何与这里的居民接触的可能,这里人也得不到任何一 点儿关于我们的信息,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丝好奇。在这次漫游中发生的一切,仅 仅就是一个老年妇女把一个尚未走到我们跟前的小男孩从我们身边叫走。 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山谷,在半个世纪里,特别是在 60 年代以后,那里 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我要感谢恰恰 是它的陌生带来的一个后果:对古代生活方式的熟悉感。我说不出当时在那个山 谷生活着多少人口,也许 500 人吧。我只是看见单个单个的人,很少看见超过两 三个人聚在一起。他们生活很艰苦,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没有想过,他们中间是 否有人在外面干活挣钱,但我觉得,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对 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是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这种印象恐怕就会消失,他 们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我在世界各地见过的人一样。幸运的是,这 些体验的力量来自于他们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后来,每当我读到关于部落和 民族的书籍,心里总会产生对勒奇山谷的回忆。我还想读到这样奇特的事情,我 认为这是可能的,并且接受了下来。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勒奇山谷的最有趣和值得一看,是因为这里的狭窄山谷的羊肠小道,早已 消声匿迹但值得缅怀的狗熊,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雪峰,以及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 小镇。 B.为了完成勒奇山谷之行,“我毫无顺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母亲对 “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 C.“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和“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反衬出了勒奇山 谷的人口稀少及这里人的沉默寡言和对游人的回避。 D.勒奇山谷的人们生活很艰苦,但作者认为“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在外面 干活挣钱”“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表明了作者对山谷中人 的赞美和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E.全文借写勒奇山谷之行,既写出了作者来此的幸运,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 古代生活方式会随时代变化而消失的忧虑。 17.“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18.文章第二段用大量的笔墨写山谷中女人的头上的黑色草帽并特写一位老年妇 女招呼一个走近我们的胆大的小男孩避开我们时所发出的“小男孩”的好听的 “元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作者说“要避开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 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作家着重描写的对象。请写出下面人物的名字,并 选择其中一位,简评眼睛描写的效果。(4分) ①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 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如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 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②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③面如桃辩,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④她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 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 选择 评价: 21.请仿造例句的修辞和句式,在“高三”“新年”“大学”中任选一词,写一 段话。(不超过35字。)(4分) 生日:人生尺子上的刻度。但只能标示出你生命的长短,无法丈量生命的深度与 厚度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文后问题。(4分) (一)李老师生病住院,班长王明和团支书张娟代表全班去医院看望。 临走,在与李老师告别的时候,王明说:“李老师,你安心养病吧,咱们先回校 上课去了。” (二)语文老师年已过半百,经常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地为学生朗诵他自 己写的诗歌,并多次对我们说:“同学们,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是最有激 情的年龄,一定要多多读诗、赏诗,并学着写些诗 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用了“咱们”和“我们”两个称谓,你认为它们 用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其中,“正能量”居于 第一位。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意是将人体比作一个能 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 充满活力。 对于“屌丝”这个词语,专家认为它虽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级趣味和恶 俗倾向,不适合列入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文章第二段用大量的笔墨写山谷中女人的头上的黑色草帽并特写一位老年妇 女招呼一个走近我们的胆大的小男孩避开我们时所发出的“小男孩”的好听的 “元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9.作者说“要避开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 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 12 分,共 3 小题) 2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作家着重描写的对象。请写出下面人物的名字,并 选择其中一位,简评眼睛描写的效果。(4 分) ①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 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如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 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②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③面如桃辩,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④她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 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 ② ③ ④ 选择: 评价: 21.请仿造例句的修辞和句式,在“高三”“新年”“大学”中任选一词,写一 段话。(不超过 35 字。)(4 分) 生日:人生尺子上的刻度。但只能标示出你生命的长短,无法丈量生命的深度与 厚度。 2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文后问题。(4 分) (一)李老师生病住院,班长王明和团支书张娟代表全班去医院看望。 临走,在与李老师告别的时候,王明说:“李老师,你安心养病吧,咱们先回校 上课去了。” (二)语文老师年已过半百,经常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地为学生朗诵他自 己写的诗歌,并多次对我们说:“同学们,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是最有激 情的年龄,一定要多多读诗、赏诗,并学着写些诗。” 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用了“咱们”和“我们”两个称谓,你认为它们 用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六、写作(共 60 分,共 1 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 2012 年十大流行词语,其中,“正能量”居于 第一位。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意是将人体比作一个能 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 充满活力。 对于“屌丝”这个词语,专家认为它虽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级趣味和恶 俗倾向,不适合列入 2012 年十大流行词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