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期学科竞赛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项“噎”、B项“间”和D项“膺”与同组其他字读音不同)2、B3、D4、C5、D6、A7、C 8.D9.C10.B 文言文翻译 韩亿,字宗魏,他的祖先是真定灵寿人,后来迁徙到开封的之雍丘。中进士,任大理评事、 永城县令,有政治的声名。其他县邑不能断决的案子,郡守皇甫选就嘱托韩亿断决。任陈州 通判时,恰逢黄河决堤,治理河堤的费用需要数以万计,韩亿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而营建构 筑河堤。到洋州做官。地方豪强李甲,兄死后他逼迫嫂子改嫁,就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孩 子,以图霸占她的财物。嫂告官,李甲就贿赂官吏拷打嫂子使她屈服,拖了十几年,他嫂子 不断上诉。韩亿把李甲召来并把孩子的乳医找来给李甲看,冤案于是得到断明。后任尚书屯 田外郎。河北大旱,转运使没有把实际情况上报,只有韩亿把当年饥荒情况旱情上报,并打 算宽限百姓当年的租税。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受人请求受了别人的金子,韩亿请求自己 断案审査这件事情,事情最终虽然明辨,但是韩亿还是被降职为大名府通判。 在益州做官。旧例,益州每年岁拿出官粮六万石,以赈济卖给贫民。这年大旱,韩亿拿 出比往年多几倍的官粮,先给百姓,百姓民因此没有挨饿。又疏通九升江口,使下游灌溉民 田数千顷。 开封知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选拔不平,就暗地推荐韩亿可用。仲淹被 贬后,皇帝告诉亿。韩亿曰:“范仲淹因公举臣,臣之愚钝陛下所知:因私举臣,则臣委质 以来,未尝交托于人。”于是被任职户部、参知政事。适逢忻州地大震,谏官韩琦进言宰相 王随、陈尧佐不是辅弼之才,又说韩亿儿子韩综为群牧判官,不应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 宰相皆罢,知应天府,寻加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澶州,复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 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韩亿的性格端方沉稳,治家非常严格。即使是家里的日常生活,也不会让自己的仪容不 整。亲戚朋友有贫穷孤独的,他经常为他们养老送终。 121、轻风、麦浪、河波、杨柳2分,轻松、愉快1分 2、动静结合1分“三月轻风麦浪生”描绘出春风和煦,麦浪翻滚,的动态景象1分, 展现了原野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后两句傍晚黄河波平浪静,村原杨柳依依的静景1分,表 现了沿途幽静、幽美的特点。1分 13、1)己所不欲(2)羁鸟恋旧林(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孤舟一系故园心(5)寄 蜉蝣于天地14【参考答案】不立正一一被迫立正一一不想立正却立正一一因立正被打断腿 轮椅上依旧立正。 【求15参考答案】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连贯,线索清晰明 了(或“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之类的话语)。(2分)给读者亲切、真实可信的 感觉,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分)“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 (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2分) 【解析】本题考査“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该题要求分析“我” 在小说中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情节发展和主题表现。这也是常规的题目,做过小说 训练的考生都很熟悉,而且答案也较为“套路”化。但本小说的“我”不仅仅是线索,而且 是见证人和思考者,这一点也要考虑到。16【参考答案】(1)外貌描写。(1分)表现岁 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改变人的容貌,为结尾描写“立正”这一不变细节做铺垫。揭示了 一个人的习惯难以改变。(2分)(或表现了文革中受到的迫害,为结尾的描写作铺垫。给1 分) (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揭示了立正已成为一种深入主人公骨髓的本能反应
永城市高级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高一下期学科竞赛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A 项“噎”、B 项“间”和 D 项“膺”与同组其他字读音不同)2、B3、D4、C5、D6、A7、C 8.D 9.C 10.B 文言文翻译 韩亿,字宗魏,他的祖先是真定灵寿人,后来迁徙到开封的之雍丘。中进士,任大理评事、 永城县令,有政治的声名。其他县邑不能断决的案子,郡守皇甫选就嘱托韩亿断决。任陈州 通判时,恰逢黄河决堤,治理河堤的费用需要数以万计,韩亿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而营建构 筑河堤。到洋州做官。地方豪强李甲,兄死后他逼迫嫂子改嫁,就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孩 子,以图霸占她的财物。嫂告官,李甲就贿赂官吏拷打嫂子使她屈服,拖了十几年,他嫂子 不断上诉。韩亿把李甲召来并把孩子的乳医找来给李甲看,冤案于是得到断明。后任尚书屯 田外郎。河北大旱,转运使没有把实际情况上报,只有韩亿把当年饥荒情况旱情上报,并打 算宽限百姓当年的租税。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受人请求受了别人的金子,韩亿请求自己 断案审查这件事情,事情最终虽然明辨,但是韩亿还是被降职为大名府通判。 在益州做官。旧例,益州每年岁拿出官粮六万石,以赈济卖给贫民。这年大旱,韩亿拿 出比往年多几倍的官粮,先给百姓,百姓民因此没有挨饿。又疏通九升江口,使下游灌溉民 田数千顷。 开封知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选拔不平,就暗地推荐韩亿可用。仲淹被 贬后,皇帝告诉亿。韩亿曰:“范仲淹因公举臣,臣之愚钝陛下所知;因私举臣,则臣委质 以来,未尝交托于人。”于是被任职户部、参知政事。适逢忻州地大震,谏官韩琦进言宰相 王随、陈尧佐不是辅弼之才,又说韩亿儿子韩综为群牧判官,不应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 宰相皆罢,知应天府,寻加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澶州,复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 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韩亿的性格端方沉稳,治家非常严格。即使是家里的日常生活,也不会让自己的仪容不 整。亲戚朋友有贫穷孤独的,他经常为他们养老送终。 12 1、轻风、麦浪、河波、杨柳 2 分, 轻松、 愉快 1 分 2、动静结合 1 分 “三月轻风麦浪生” 描绘出春风和煦,麦浪翻滚,的动态景象 1 分, 展现了原野生机勃勃的特点 1 分。后两句傍晚黄河波平浪静,村原杨柳依依的静景 1 分,表 现了沿途幽静、幽美的特点。1 分 13、1)己所不欲(2)羁鸟恋旧林(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孤舟一系故园心 (5)寄 蜉蝣于天地 14【参考答案】 不立正——被迫立正——不想立正却立正——因立正被打断腿 ——轮椅上依旧立正。 【 求 15 参考答案】 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连贯,线索清晰明 了(或“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之类的话语)。(2 分)给读者亲切、真实可信的 感觉,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 分)“我”又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人和思考者,引领 (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作更深入的思考。(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该题要求分析“我” 在小说中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情节发展和主题表现。这也是常规的题目,做过小说 训练的考生都很熟悉,而且答案也较为“套路”化。但本小说的“我”不仅仅是线索,而且 是见证人和思考者,这一点也要考虑到。16【参考答案】 (1)外貌描写。(1 分)表现岁 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改变人的容貌,为结尾描写“立正”这一不变细节做铺垫。 揭示了 一个人的习惯难以改变 。(2 分)(或表现了文革中受到的迫害,为结尾的描写作铺垫。给 1 分) (2)细节描写 或 动作描写)。(1 分)揭示了立正已成为一种深入主人公骨髓的本能反应
突现了人物性格,深化(升华)了小说的主题。(2分) (如描写类型答“动作描写”也可得1分,但理由的阐述要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 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小说通篇运用的是简短而生动的对话描写,给人观 感上强烈的冲击。题目选取两个小片段来赏析,考生第一要注意“描写类型”,这是一个定 位。小说的描写有其文本特点(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考生应该有这样的知识储备。第 (2)题准确的定位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分类,细节的描写 可是一个动作的细节,要注意区分。细节描写在小说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你给我 个细节,我就给你一个长篇。本小说就是扣住“立正”这个细节来展开的。 【参考答案】示例一:题中所给的两种理解都属于小说主旨内涵,但只是一种浅层次的 理解。(2分)国民党被俘连长悲剧的根源是专制统治。(2分)“蒋介石”三个字只是专制统 治的代名词,是专制统治严重扭曲了这个小人物的灵魂,造就了他的悲剧,而文革时期“四 人帮”之流的专制统治更加深了他的悲剧。(2分)这个形象告诉人们:只有彻底铲除封建 专制统治,以人为本,实行民主自由,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2分) 示例二:小说并非简单地针砭国民党及“文革”中的红卫兵。(2分)“立正”,是主人公为 生存环境所迫而所作的本能的生存选择。其实,主人公身上并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意 识或信仰问题,重要的是适应生存环境。(2)在疯狂的病态的年代,人有时不得不通过改造 自己,甚至扭曲自己,摧残自己,以自污的行为来适应环境。(2分)个人的悲剧,正反映 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2分) (如果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性丑恶或奴性,即使言之成理给分也不应该超过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等能力。 这是一道对小说主旨进行探究的试题。我们给出了两个答案示例,示例一是从“立正”动作 的施加方的角度切入的,分析了专制主义的危害:示例二是从“立正”动作的承受方的角度 切入的,分析了主人公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那个病态社会的要求的悲剧性,最后还是回到 对社会制度层面的思考上来:“正反映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 后面有个说明,如果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性丑恶或奴性,得分不高。这是涉及对 小说主旨的准确把握的问题。我们认为该小说重点不是在揭示人性的丑恶或奴性的。只要是 了解我们中国历史的人,在读罢这篇小小说的时候,都会在灵魂上受到震动。作者当然不仅 仅以一个国民党连长简单的习惯性动作为描摹动机,他真正想要你震撼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怎样强烈地加之于人性之上。在这重含义上,人抑或人性是很弱势很被动的个体 18无论还是都那么19指对不合常规的事物无法理解或感到震惊20一种借助能源清 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以达到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4分)21示例:你真有眼光,挑了一本好书,它会让你受益无穷的:可是,如果你把新书折 坏了,怎么和大家分享这份精神大餐呢?22 示例:反对。这是糟蹋经典,对经典缺乏应有的敬畏,利用经典作卖点,追求商业利润令人 难以接受 赞成。这是一种创新,把孔子的画像和《论语》的名言印在彩票上,是对经典文化的普 及和传承。(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23参考角度:(1)杨元元之死折射出救济制度的 缺乏。(2)别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偏执。过度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在读书与命运之间 做出不切实际的对接,最后必然伤害到自己。(3)杨元元的死因更多源于贫困的她心理极其 不健康与社会调适能力差。(
突现了人物性格,深化(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2分) (如描写类型答“动作描写”也可得 1 分,但理由的阐述要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 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小说通篇运用的是简短而生动的对话描写,给人观 感上强烈的冲击。题目选取两个小片段来赏析,考生第一要注意“描写类型”,这是一个定 位。小说的描写有其文本特点(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考生应该有这样的知识储备。第 (2)题准确的定位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分类,细节的描写 可是一个动作的细节,要注意区分。细节描写在小说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你给我一 个细节,我就给你一个长篇。本小说就是扣住“立正”这个细节来展开的。 17【参考答案】 示例一:题中所给的两种理解都属于小说主旨内涵,但只是一种浅层次的 理解。(2 分)国民党被俘连长悲剧的根源是专制统治。(2 分)“蒋介石”三个字只是专制统 治的代名词,是专制统治严重扭曲了这个小人物的灵魂,造就了他的悲剧,而文革时期“四 人帮”之流的专制统治更加深了他的悲剧。(2 分)这个形象告诉人们:只有彻底铲除封建 专制统治,以人为本,实行民主自由,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2 分) 示例二:小说并非简单地针砭国民党及“文革”中的红卫兵。(2 分)“立正”,是主人公为 生存环境所迫而所作的本能的生存选择。其实,主人公身上并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意 识或信仰问题,重要的是适应生存环境。(2)在疯狂的病态的年代,人有时不得不通过改造 自己,甚至扭曲自己,摧残自己,以自污的行为来适应环境。(2 分)个人的悲剧,正反映 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2 分) (如果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性丑恶或奴性,即使言之成理给分也不应该超过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等能力。 这是一道对小说主旨进行探究的试题。我们给出了两个答案示例,示例一是从“立正”动作 的施加方的角度切入的,分析了专制主义的危害;示例二是从“立正”动作的承受方的角度 切入的,分析了主人公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那个病态社会的要求的悲剧性,最后还是回到 对社会制度层面的思考上来:“正反映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 后面有个说明,如果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性丑恶或奴性,得分不高。这是涉及对 小说主旨的准确把握的问题。我们认为该小说重点不是在揭示人性的丑恶或奴性的。只要是 了解我们中国历史的人,在读罢这篇小小说的时候,都会在灵魂上受到震动。作者当然不仅 仅以一个国民党连长简单的习惯性动作为描摹动机,他真正想要你震撼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怎样强烈地加之于人性之上。在这重含义上,人抑或人性是很弱势很被动的个体。 18无论 还是 都 那么 19指对不合常规的事物无法理解或感到震惊20一种借助能源清 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以达到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4分)21 示例:你真有眼光,挑了一本好书,它会让你受益无穷的;可是,如果你把新书折 坏了,怎么和大家分享这份精神大餐呢?22 示例:反对。这是糟蹋经典,对经典缺乏应有的敬畏,利用经典作卖点,追求商业利润令人 难以接受; 赞成。这是—种创新,把孔子的画像和《论语》的名言印在彩票上,是对经典文化的普 及和传承。(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23 参考角度:(1)杨元元之死折射出救济制度的 缺乏。(2)别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偏执。过度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在读书与命运之间 做出不切实际的对接,最后必然伤害到自己。(3)杨元元的死因更多源于贫困的她心理极其 不健康与社会调适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