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 辟谣/辟邪 归咎/焚膏继晷 B.采撷/挟制 行伍/行货 掣肘/天寒地坼 C.徇私/殉职 哄笑/哄抢 歆慕/万马齐喑 D.勖勉/夫婿 屏除/屏气 坍塌/殚精竭虑 1. B(A. kui, pi/bi, jiu/gui B. xie, hang, che C. xun, hong, xin/yin D.xu,bing,tan/dan。)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启功先生是闻名暇迩的书画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给我们 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那种卓荦大气的风范、朴实无华的风格深深铭刻在我们心 中 B.一些学者读诗的毛病,在于看到一些蛛丝蚂迹,便疑心是微言大意,于是穿 凿付会,捕风捉影,往往把天机浑然的兴到之作丑化成了忸怩作态的怨臣之语 C.就像纤细的弦索总能弹奏出华美的乐章,苏州是江南最婉约的山水清唱;苏 州的水使人有了灵气,像昆曲翻飞的水袖,把江南舞动得风姿卓约,灵秀飘逸 D.在当前报刊业拖胎换骨的改革浪潮中,新闻出版界必须以积极投入的态度, 用浴火重生、蹈海弄潮的豪迈气慨,去迎接风雨后的彩虹,迎接化蛹成蝶的辉煌。 2.D(A.名闻暇迩一名闻遐迩;B.蛛丝蚂迹一蛛丝马迹微言大意一微 言大义穿凿付会一穿凿附会;C.风姿卓约一风姿绰约。D.拖胎换骨一脱胎换 骨气慨一气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西游记》的笔触由社会层次转到人性层次时,其文风也由向外的横眉冷 对变成向内心的温煦的自我关照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 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 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 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3.D(A.关照:关心照顾。此处应用“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 B.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误。C.言之凿 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宜用“信口雌黄”等。D.名噪一时: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药物改善恶性肿瘤中的血管状 况,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 B.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人类的益处时,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水平 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湖南省师大附中 2010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 辟谣/辟邪 归咎/焚膏继晷 B.采撷/挟制 行伍/行货 掣肘/天寒地坼 C.徇私/殉职 哄笑/哄抢 歆慕/万马齐喑 D.勖勉/夫婿 屏除/屏气 坍塌/殚精竭虑 1. B(A. kuì,pì/bì,jiù/guǐ B. xié,háng,chè C. xùn,hōng,xīn/yīn; D. xù,bǐng,tān/dān。)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启功先生是闻名暇迩的书画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给我们 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那种卓荦大气的风范、朴实无华的风格深深铭刻在我们心 中。 B.一些学者读诗的毛病,在于看到一些蛛丝蚂迹,便疑心是微言大意,于是穿 凿付会,捕风捉影,往往把天机浑然的兴到之作丑化成了忸怩作态的怨臣之语。 C.就像纤细的弦索总能弹奏出华美的乐章,苏州是江南最婉约的山水清唱;苏 州的水使人有了灵气,像昆曲翻飞的水袖,把江南舞动得风姿卓约,灵秀飘逸。 D.在当前报刊业拖胎换骨的改革浪潮中,新闻出版界必须以积极投入的态度, 用浴火重生、蹈海弄潮的豪迈气慨,去迎接风雨后的彩虹,迎接化蛹成蝶的辉煌。 2.D(A.名闻暇迩—名闻遐迩;B. 蛛丝蚂迹—蛛丝马迹 微言大意—微 言大义 穿凿付会—穿凿附会;C.风姿卓约—风姿绰约。D. 拖胎换骨—脱胎换 骨 气慨—气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西游记》的笔触由社会层次转到人性层次时,其文风也由向外的横眉冷 对变成向内心的温煦的自我关照。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 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 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初就 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3. D(A.关照:关心照顾。此处应用“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 B. 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误。C.言之凿 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宜用“信口雌黄”等。D.名噪一时: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药物改善恶性肿瘤中的血管状 况,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 B.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人类的益处时,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水平 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C.联合国最近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发出强烈警告:气候变化不仅开始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甚至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瑞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 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福利面前人人平等。 4.B(A.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为“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量,使其对 放射疗法更为敏感”;C.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D.句式杂糅,应为“瑞典制定推 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程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福 利面前人人平等。”) 5.小夏参观某一处古代的建筑物时,抄录了其中四幅对联。若依“联语内容与 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对应的处所依序应是: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 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A.寝室/书房/厨房/戏台 B.寝室/厨房/书房/戏台 C.戏台/厨房/书房/寝室 D.戏台/书房/厨房/寝室 5.C(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乙,由“福食”“养生”并联系联系 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 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 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 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 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 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其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 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 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 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 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鍼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 “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 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 《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
C.联合国最近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发出强烈警告:气候变化不仅开始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甚至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自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瑞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 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福利面前人人平等。 4.B(A.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为“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量,使其对 放射疗法更为敏感”;C.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D.句式杂糅,应为“瑞典制定推 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程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福 利面前人人平等。”) 5. 小夏参观某一处古代的建筑物时,抄录了其中四幅对联。若依“联语内容与 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对应的处所依序应是: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 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A.寝室/ 书房/厨房/ 戏台 B.寝室/ 厨房/书房/ 戏台 C.戏台/ 厨房/书房/ 寝室 D.戏台/ 书房/厨房/ 寝室 5.C(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乙,由“福食”“养生”并联系联系 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 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子革对灵王 楚子①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 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②、翠被、豹舄③,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 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 禽父,并事康王④,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 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其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 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 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 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 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⑤,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 “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 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 《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
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 祇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 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 于乾溪?” 节选自《左传》) 注释①楚子:楚灵王。②秦复陶:秦国赠的羽衣。③舄:xi,鞋。④康王: 周康王。⑤鍼柲:qibi,斧柄。⑥愔愔:yin,和悦安详的样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爱:喜爱 B.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响:回声 C.摩厉以须。 须:等待 D.昔穆王欲肆其心。 肆:放纵 6.答案:A(爱:吝惜)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见之……与之语曰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 B.子与有劳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王是以获没于祇宫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D.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7.答案:B(B均为句末语气词。A介词,“同”的意思。/yu,参加。C介 词,“在”的意思。/介词,表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D连词, 如果。/代词,你。)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通过写楚灵王以狩猎为名,炫耀武力的行为,简要地交代了楚灵王与 子革对话时的政治军事背景,即楚国明攻徐国而暗地里威胁吴国。 B.第5段中楚灵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是因为子革的话使他认识到使用民力不 能太贪心,也使他预感到自己最终会因不能克制自己而遭遇祸难, C.本文通过叙写楚灵王与子革的一次对话,刻画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形象, 并借孔子对楚灵王的评价,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即君王应克制贪欲 D.子革的进谏方式是欲擒故纵,非常巧妙。他对楚灵王问鼎、问土地等话语, 毫不置辩,随声附和,是为后来对楚灵王进行委婉地批评与劝告做准备。 8.答案:B(楚王并没有预感到自己终将遇难。)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A.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B.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C.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D.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 祇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 “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⑥,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 于乾溪? ” (节选自《左传》) 注释 ①楚子:楚灵王。②秦复陶:秦国赠的羽衣。③舄:xì,鞋。④康王: 周康王。⑤鏚柲:qī bì,斧柄。⑥愔愔:yīn,和悦安详的样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爱:喜爱 B. 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响:回声 C. 摩厉以须。 须:等待 D. 昔穆王欲肆其心。 肆:放纵 6. 答案:A(爱:吝惜)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王见之……与之语曰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 B. 子与有劳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 王是以获没于祇宫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D. 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7. 答案:B(B 均为句末语气词。A 介词,“同”的意思。/ yù,参加。C 介 词,“在”的意思。/介词,表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D 连词, 如果。/代词,你。)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1段通过写楚灵王以狩猎为名,炫耀武力的行为,简要地交代了楚灵王与 子革对话时的政治军事背景,即楚国明攻徐国而暗地里威胁吴国。 B. 第5段中楚灵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是因为子革的话使他认识到使用民力不 能太贪心,也使他预感到自己最终会因不能克制自己而遭遇祸难。 C. 本文通过叙写楚灵王与子革的一次对话,刻画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形象, 并借孔子对楚灵王的评价,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即君王应克制贪欲。 D. 子革的进谏方式是欲擒故纵,非常巧妙。他对楚灵王问鼎、问土地等话语, 毫不置辩,随声附和,是为后来对楚灵王进行委婉地批评与劝告做准备。 8.答案:B(楚王并没有预感到自己终将遇难。)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A.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B.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C.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D.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9.答案:C(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 爱鼎?) 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3分) 文 (2)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4分) 译 文 (3)信善哉!楚灵王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3分) 译文 子革回答说:“能够。祭公谋父所作的诗说:‘《祈招》多么和乐镇静,传扬着 美好的名声:我们君王的行为,完美得像玉,坚重得像金;保全百姓的力量,而 没有像醉饱一样的贪心。” 楚王作了一揖就进去了,送上的食物吃不下,夜里睡不着,这样过了几天。但是 他不能克制自己,因而终于遇到了祸难。 孔子说:“古时有记载说:‘克制自己,回到礼仪上来,就是仁。’说得真好啊! 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怎么会在乾溪蒙受耻辱?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歌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 的自然景象。(3分 1)参考答案:风、水、马、黄尘;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寒冷萧 索、苍凉辽阔。 (2)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 分
9. 答案:C (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 爱鼎?)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3 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4 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信善哉!楚灵王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3 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子革回答说:“能够。祭公谋父所作的诗说:‘《祈招》多么和乐镇静,传扬着 美好的名声:我们君王的行为,完美得像玉,坚重得像金;保全百姓的力量,而 没有像醉饱一样的贪心。” 楚王作了一揖就进去了,送上的食物吃不下,夜里睡不着,这样过了几天。但是 他不能克制自己,因而终于遇到了祸难。 孔子说:“古时有记载说:‘克制自己,回到礼仪上来,就是仁。’说得真好啊! 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怎么会在乾溪蒙受耻辱? ”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 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歌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 了 的自然景象。(3 分) (1)参考答案:风、水、马、黄尘;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寒冷萧 索、苍凉辽阔。 (2)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 分)
(2)参考答案:杨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体 现了他们心系祖国,豪情满怀,立志杀敌的思想感情 王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一联,写出了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 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屈原《湘夫人》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默写) ①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②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12.(1)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 (2)①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②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3分,简答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陈独秀曾说过,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 负主要责任的人”。陈独秀不仅肯定了蔡元培是其时三位最主要的主持者之 而且也肯定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独具个性 新文化运动虽肇端于1915年9月《青年》杂志的创刊,但它真正得以发 抒,并进而掀起洪波巨澜,却是始于1917年初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将陈 独秀诸人及《新青年》引进学校。“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直接介入新旧派的 论战,甚至也没有发表过直接表态支持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但他却顶住了旧势力 攻击所谓“覆孔孟、铲伦常”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勇敢地保护了陈独秀诸人。人 所周知的蔡元培著名的分别致《公言报》和林琴南的公开信,以及他为保护陈独 秀不惜拍案而起,反映了这一点。惟其如此,梁漱溟以下的论断便自有其合理性: “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 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 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足见,“五四”前的蔡元培,其主要的贡献之 便在于充当了新文化运动的庇护人。 值得注意的是,1920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著名的短文《洪水与猛 兽》。他将新思潮即新文化运动形象地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以为中国现 状可算是洪水与猛兽斗,“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伏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 就立刻太平了”。胡适在发表是文的“附记”中强调,这是“很重要的文字,很 可以代表许多人要说而不能说的意思”。罗家伦则称之为“光芒万丈的短文” 笔者以为,是文公开号召支持新思潮以反对军阀,固属难能可贵:但它以洪水比 喻新思潮的“洪水”论,同样值得重视。在蔡元培看来,新思潮似滔滔洪水,来
(2)参考答案:杨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体 现了他们心系祖国,豪情满怀,立志杀敌的思想感情。 王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一联,写出了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 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默写) ①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②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12.(1)沅有芷兮澧有兰 观流水兮潺湲 (2)①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②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其中选择题 3 分,简答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陈独秀曾说过,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 负主要责任的人”。陈独秀不仅肯定了蔡元培是其时三位最主要的主持者之一, 而且也肯定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独具个性。 新文化运动虽肇端于 1915 年 9 月《青年》杂志的创刊,但它真正得以发 抒,并进而掀起洪波巨澜,却是始于 1917 年初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将陈 独秀诸人及《新青年》引进学校。“五四”前的蔡元培,没有直接介入新旧派的 论战,甚至也没有发表过直接表态支持新文化运动的文章;但他却顶住了旧势力 攻击所谓“覆孔孟、铲伦常”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勇敢地保护了陈独秀诸人。人 所周知的蔡元培著名的分别致《公言报》和林琴南的公开信,以及他为保护陈独 秀不惜拍案而起,反映了这一点。惟其如此,梁漱溟以下的论断便自有其合理性: “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 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 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足见,“五四”前的蔡元培,其主要的贡献之一, 便在于充当了新文化运动的庇护人。 值得注意的是,1920 年初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著名的短文《洪水与猛 兽》。他将新思潮即新文化运动形象地比作洪水,将军阀比作猛兽,以为中国现 状可算是洪水与猛兽斗,“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伏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 就立刻太平了”。胡适在发表是文的“附记”中强调,这是“很重要的文字,很 可以代表许多人要说而不能说的意思”。罗家伦则称之为“光芒万丈的短文”。 笔者以为,是文公开号召支持新思潮以反对军阀,固属难能可贵;但它以洪水比 喻新思潮的“洪水”论,同样值得重视。在蔡元培看来,新思潮似滔滔洪水,来
势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同时,犹如水源太旺了,泛滥岸上,难免冲毁了 田庐。对付洪水,禹用导法,使归江河,结果不但无害,且得灌溉之利。对于新 思潮,也不能湮,只能导,令其自由发展,自然有益而无害。蔡元培的“洪水 论,耐人寻味:既将新思潮比作洪水,他实际上便是预设了它难免有自己误区的 前提;强调“来帮同疏导洪水”,很显然,他也不单是强调支持新思潮的自由发 展,而是同时强调了积极引导的必要性。要言之,强调对新思潮即新文化运动要 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是蔡元培“洪水”论的根本取向 “五四”后的蔡元培接连发表了诸如《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 《东西文化结合》等一系列的文章与演讲,就新文化运动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 直抒胸臆。这表明,蔡元培的角色正悄然发生了变化,即由庇护人进而转变为积 极和正面引导新文化运动的“疏导洪水”者了。“五四”后,蔡元培对“洪水” 即新文化运动的“疏导”,主要表现有三:其一,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 其二,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应持分析的态度。其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所认为《洪水与猛兽》一文的主要意义的一项是 A.该文以洪水喻新思潮,以猛兽喻军阀,以二者的搏斗喻当时中国社会状况 B.该文公开号召支持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军阀,确属难能可贵的重要文字。 C.该文认为“洪水”虽冲破了旧习惯但难免有其误区,其思考耐人寻味 D.该文强调“来帮同疏导洪水”,表明了对新思潮进行积极引导的必要性 13.A(本项只是该文内容,与作者对它的评价无关。) 14.结合全文来看,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独具个性”的具体表现是什 么?请概括作答。(4分) 答 14.(1)保护陈独秀等,充当了新文化运动的庇护人(或:使陈独秀、 胡适等人聚拢于北大并能有所发抒,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掀起洪波巨澜);(2) 发表《洪水与猛兽》等文,充当积极、正面引导新文化运动的“疏导洪水”者 (1点2分) 15.蔡元培先生“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应持分析的态 度”,请举一实例对本观点进行阐述。120字以内。(5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古希腊的石头 冯骥才 ①每到一个新地方,首先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只要在那里边呆上半天或一天,很 快就会与这个地方“神交”上了。故此,在到达雅典的第二天一早,我便一头扎 进举世闻名的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走 去,只觉得我的眼睛一一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时代所特有的光芒照得发 亮
势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同时,犹如水源太旺了,泛滥岸上,难免冲毁了 田庐。对付洪水,禹用导法,使归江河,结果不但无害,且得灌溉之利。对于新 思潮,也不能湮,只能导,令其自由发展,自然有益而无害。蔡元培的“洪水” 论,耐人寻味:既将新思潮比作洪水,他实际上便是预设了它难免有自己误区的 前提;强调“来帮同疏导洪水”,很显然,他也不单是强调支持新思潮的自由发 展,而是同时强调了积极引导的必要性。要言之,强调对新思潮即新文化运动要 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是蔡元培“洪水”论的根本取向。 “五四”后的蔡元培接连发表了诸如《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何谓文化》 《东西文化结合》等一系列的文章与演讲,就新文化运动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 直抒胸臆。这表明,蔡元培的角色正悄然发生了变化,即由庇护人进而转变为积 极和正面引导新文化运动的“疏导洪水”者了。“五四”后,蔡元培对“洪水” 即新文化运动的“疏导”,主要表现有三:其一,尖锐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流弊。 其二,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应持分析的态度。其三,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东西文化结合。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所认为《洪水与猛兽》一文的主要意义的一项是 A.该文以洪水喻新思潮,以猛兽喻军阀,以二者的搏斗喻当时中国社会状况。 B.该文公开号召支持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军阀,确属难能可贵的重要文字。 C.该文认为“洪水”虽冲破了旧习惯但难免有其误区,其思考耐人寻味。 D.该文强调“来帮同疏导洪水”,表明了对新思潮进行积极引导的必要性。 13.A(本项只是该文内容,与作者对它的评价无关。) 14.结合全文来看,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独具个性”的具体表现是什 么?请概括作答。(4 分) 答: 14.(1)保护陈独秀等,充当了新文化运动的庇护人(或:使陈独秀、 胡适等人聚拢于北大并能有所发抒,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掀起洪波巨澜);(2) 发表《洪水与猛兽》等文,充当积极、正面引导新文化运动的“疏导洪水”者。 (1 点 2 分) 15.蔡元培先生“不赞成简单否定旧文化,主张对复杂的文化问题应持分析的态 度”,请举一实例对本观点进行阐述。120 字以内。(5 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古希腊的石头 冯骥才 ①每到一个新地方,首先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只要在那里边呆上半天或一天,很 快就会与这个地方“神交”上了。故此,在到达雅典的第二天一早,我便一头扎 进举世闻名的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走 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时代所特有的光芒照得发 亮
②我承认,希腊人的文化很对我的胃口。我喜欢他们这些刻在石头上的 历史与艺术。由于石头上的文化保留得最久,所以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埃及人、 玛雅人、巴比伦人以及我们中国人,在初始时期,都把文化刻在坚硬的石头上, 这些深深刻进石头里的文字与图像,顽强又坚韧地表达着人类对生命永恒的追 求,以及把自己的一切传之后世的渴望 ③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带 到永远。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 些残块和断片。 ④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厅,我看到一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虽然只是这么一段残臂, 却依然紧握拳头,昂然地向上弯曲着,皮肤下面的血管鼓胀,脉搏在这石臂中有 力地跳动。我们无法看见这手臂连接着的雄伟的身躯,但完全可以想见这位男子 英雄般的形象。一件古物背后是一片广阔的历史风景。历史并不因为它的残缺而 缺少什么。残缺,却表现着它的经历,它的命运,它的年龄,还有一种岁月感。 岁月感就是时间感。当事物在无形的时间历史中穿过,它便被一点点地消损与改 造,因而便变得古旧、龟裂、剥落与含混,同时也就沉静、苍劲、深厚、斑驳和 朦胧起来。 ⑤于是一种美出现。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 甚至做更愚蠢的事一一复原 ⑥在一座名叫阿雷奥斯·帕果斯的小山上,有一座髙大的雕着神像的纪念碑。由 于历时久远,一半已然缺失。石碑上层的三尊神像,只剩下两尊,都已经失去了 头颅,可是他们依然气宇轩昂地坐在深凹的洞窟里。这时,使我惊讶的是,它竟 像是两尊佛像。与敦煌和云岗中那些北魏与西魏的佛像酷似!如果我们将两个佛 头安装上去,也会十分和谐的!于是,它叫我神驰万里,一下子感到世纪前丝绸 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一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希腊人在犍陀罗 为原本没有偶像崇拜的印度人雕刻佛像,再到佛教东渐与中国化的历史一一陡然 地掉转过头,五彩缤纷地扑面而来 ⑦原来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由此,我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 秘密。 ⑧我便到处去寻访古老的文化的石头,从那一片片石头的遗址中找到时光隧道的 入口,钻进去 ⑨然而,我发现希腊到处全是这种石头。从德尔菲的太阳神庙到苏纽的海神庙 从埃皮达洛夫洛斯的露天剧场到迈锡尼的损毁的城堡,它们简直全是巨大的石头 的世界。可是这些石头早已经老了。它们残缺和发黑,成片地散布在宽展的山坡 或起伏的丘陵上。数千年前,它们曾是堆满财富的王城,聆听神谕的圣坛或人间 英雄们竞技的场所。 ⑩尽管无情的历史遗弃它,有心的希腊人却无比珍惜它。他们保护这些遗址的方 式在我们看来十分奇特,他们绝不去动一动历史遁去之后的“现场”。一棵石柱 在一千年前倒在哪里,今天绝不去把它扶立起来,因为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尊 重历史就是不更改历史。当然他们又不是对这些先人的创造不理不管。常常会有 些“文物医生”拿着针管来,为一些正在开裂的石头注射加固剂,或者定期清 洗现代工业造成的酸雨给这些石头带来的污迹。他们做得小心翼翼,好像这些石 头在他们手中依然是活着的需要呵护的生命 (11)他们使我们认识到,每一块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其实并没有死亡,它们 犹然带着昔时的气息。它们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石头上的残痕则是
②我承认,希腊人的文化很对我的胃口。我喜欢他们这些刻在石头上的 历史与艺术。由于石头上的文化保留得最久,所以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埃及人、 玛雅人、巴比伦人以及我们中国人,在初始时期,都把文化刻在坚硬的石头上。 这些深深刻进石头里的文字与图像,顽强又坚韧地表达着人类对生命永恒的追 求,以及把自己的一切传之后世的渴望。 ③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带 到永远。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 些残块和断片。 ④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厅,我看到一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虽然只是这么一段残臂, 却依然紧握拳头,昂然地向上弯曲着,皮肤下面的血管鼓胀,脉搏在这石臂中有 力地跳动。我们无法看见这手臂连接着的雄伟的身躯,但完全可以想见这位男子 英雄般的形象。一件古物背后是一片广阔的历史风景。历史并不因为它的残缺而 缺少什么。残缺,却表现着它的经历,它的命运,它的年龄,还有一种岁月感。 岁月感就是时间感。当事物在无形的时间历史中穿过,它便被一点点地消损与改 造,因而便变得古旧、龟裂、剥落与含混,同时也就沉静、苍劲、深厚、斑驳和 朦胧起来。 ⑤于是一种美出现。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 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 ⑥在一座名叫阿雷奥斯·帕果斯的小山上,有一座高大的雕着神像的纪念碑。由 于历时久远,一半已然缺失。石碑上层的三尊神像,只剩下两尊,都已经失去了 头颅,可是他们依然气宇轩昂地坐在深凹的洞窟里。这时,使我惊讶的是,它竟 像是两尊佛像。与敦煌和云岗中那些北魏与西魏的佛像酷似!如果我们将两个佛 头安装上去,也会十分和谐的!于是,它叫我神驰万里,一下子感到世纪前丝绸 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希腊人在犍陀罗 为原本没有偶像崇拜的印度人雕刻佛像,再到佛教东渐与中国化的历史——陡然 地掉转过头,五彩缤纷地扑面而来。 ⑦原来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由此,我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 秘密。 ⑧我便到处去寻访古老的文化的石头,从那一片片石头的遗址中找到时光隧道的 入口,钻进去。 ⑨然而,我发现希腊到处全是这种石头。从德尔菲的太阳神庙到苏纽的海神庙, 从埃皮达洛夫洛斯的露天剧场到迈锡尼的损毁的城堡,它们简直全是巨大的石头 的世界。可是这些石头早已经老了。它们残缺和发黑,成片地散布在宽展的山坡 或起伏的丘陵上。数千年前,它们曾是堆满财富的王城,聆听神谕的圣坛或人间 英雄们竞技的场所。 ⑩尽管无情的历史遗弃它,有心的希腊人却无比珍惜它。他们保护这些遗址的方 式在我们看来十分奇特,他们绝不去动一动历史遁去之后的“现场”。一棵石柱 在一千年前倒在哪里,今天绝不去把它扶立起来,因为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尊 重历史就是不更改历史。当然他们又不是对这些先人的创造不理不管。常常会有 一些“文物医生”拿着针管来,为一些正在开裂的石头注射加固剂,或者定期清 洗现代工业造成的酸雨给这些石头带来的污迹。他们做得小心翼翼,好像这些石 头在他们手中依然是活着的需要呵护的生命。 (11)他们使我们认识到,每一块看似冰冷的古老的石头,其实并没有死亡,它们 犹然带着昔时的气息。它们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石头上的残痕则是
它们命运的印记与年龄的刻度。认识到这些,便会感到我们已身在历史中间。如 果你从中发现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细节,那就极有可能是神奇的时间隧道的洞口 了 (12)迈锡尼遗址给人的感受真是一种震撼。这座三千多年前用巨石砌成的城堡, 如今已是坍塌在山野上的一片废墟,被时光磨砺得分外粗糙的巨大的石块与齐腰 的荒草混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种历史的原生态,才确切地保留着它最后毁灭于 战火时惊人的景象。 (13)今天,入夜后如果我们在遗址点上篝火,我们的想象还会进入那场以情杀 为背景的毁灭性的内战中去。于是我想,如果把迈锡尼交给我们一一我们是不是 要把迈锡尼散乱的石头好好“整顿”一番,摆放得整整齐齐;再将倾毁的城墙重 新砌起来;甚至突发奇想,像大声呼喊着“修复圆明园”一样,把迈锡尼复原 新。如若这样,历史的魂灵就会一下子逃离而去 口(14)这是希腊人 给我们的启示。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它们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2分) 答:历史的表情 1)答案:真实、鲜活的各种历史状态。 (2)原来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2分) 答 (2)答案:站在承载着古希腊历史文明的石头面前,人们可以借此回溯历史, 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 17.作者在第(11)自然段说:“如果你从中发现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细节,那就极 有可能是神奇的时间隧道的洞口了。”阅读第⑥到(13)自然段,说说作者发现了 哪些非同寻常的细节?感受到了哪些历史?(4分) 17.答案:(1)从阿雷奥斯·帕果斯小山上剩下的两尊神像与敦煌和云岗的佛 像酷似这个细节,感受到了世纪前丝绸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 (意思相同即可) (2)从迈锡尼遗址呈现历史的原生态这个细节,感受到的是古希腊那场以情杀 为背景的毁灭性的内战。(意思相同即可) 18.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作者在文中第(13)自然段设想了“我们”保护迈锡尼遗址的做法,这样写 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8.(1)答案:(1)与希腊人保护迈锡尼遗址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寄寓作 者的褒贬态度:肯定希腊人保护文物的方式,否定国人的错误做法。(2)引起 读者的思考,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启示国人在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时要 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它们命运的印记与年龄的刻度。认识到这些,便会感到我们已身在历史中间。如 果你从中发现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细节,那就极有可能是神奇的时间隧道的洞口 了。 (12)迈锡尼遗址给人的感受真是一种震撼。这座三千多年前用巨石砌成的城堡, 如今已是坍塌在山野上的一片废墟,被时光磨砺得分外粗糙的巨大的石块与齐腰 的荒草混在一起。然而,正是这种历史的原生态,才确切地保留着它最后毁灭于 战火时惊人的景象。 (13)今天,入夜后如果我们在遗址点上篝火,我们的想象还会进入那场以情杀 为背景的毁灭性的内战中去。于是我想,如果把迈锡尼交给我们——我们是不是 要把迈锡尼散乱的石头好好“整顿”一番,摆放得整整齐齐;再将倾毁的城墙重 新砌起来;甚至突发奇想,像大声呼喊着“修复圆明园”一样,把迈锡尼复原一 新。如若这样,历史的魂灵就会一下子逃离而去 (14) 这是希腊人 给我们的启示。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8 年第 9 期,有删改。)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它们各自不同的形态都是历史的表情。(2 分) 答:历史的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真实、鲜活的各种历史状态。 (2)原来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2 分) 答 (2)答案:站在承载着古希腊历史文明的石头面前,人们可以借此回溯历史, 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 17. 作者在第(11)自然段说:“如果你从中发现到一个非同寻常的细节,那就极 有可能是神奇的时间隧道的洞口了。”阅读第⑥到(13)自然段,说说作者发现了 哪些非同寻常的细节?感受到了哪些历史?(4 分) 答 17.答案:(1)从阿雷奥斯·帕果斯小山上剩下的两尊神像与敦煌和云岗的佛 像酷似这个细节,感受到了世纪前丝绸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 (意思相同即可) (2)从迈锡尼遗址呈现历史的原生态这个细节,感受到的是古希腊那场以情杀 为背景的毁灭性的内战。(意思相同即可) 18. 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作者在文中第(13)自然段设想了“我们”保护迈锡尼遗址的做法,这样写 有什么用意?(4 分) 答 18.(1)答案:(1)与希腊人保护迈锡尼遗址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寄寓作 者的褒贬态度:肯定希腊人保护文物的方式,否定国人的错误做法。(2)引起 读者的思考,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启示国人在对待古代文化遗产时要 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2)联系全文,在第(14)自然段空格内填写一句话,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能概 括启示,不超过20字。(2分) (2)答案: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与原状。(符合要求即可 19.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文中第4自然段进行赏析。(8分) 答 19.答案:本段采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表现“ 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的美。作者先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交代参观的对象,再对左 臂作了细腻的描写,表现其阳刚之美,然后对此展开形象的议论,揭示残缺的意 义。描写、议论中又饱含作者对石雕的赞美之情。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使作 者既能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绘,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给人以具体的美的享受, 又能使作者对事物进行分析,发表见解,给人以启迪。 六.选做题(6分,2小题任选做1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 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 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 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3天就拿下了7500万元 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 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 《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 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120字左右) 21.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 ①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书博会)将于明年4月23日四川省成都 市举办。 ②本届书博会的吉祥物经过广泛征集评选,于12月10日正式揭晓。 ③本届书博会吉祥物“蓉蓉”以大熊猫为创意原型,在造型语言上融合 了中国古代书童和传统吉祥娃娃的特征,它一手持书,一手做“V”形手势,跨 步向前,造型自然舒展,寓意深刻,体现了成都的地域特征及本届书博会的特色 ④本届书博会主题语、主题活动方案、吉祥物、会徽征集活动,自今年 6月和11月启动以来,各地创作者踊跃投稿,组委会共收到应征主题语作品10270 条、主题活动方案72个、吉祥物作品133件、会徽作品404件。 要求:自拟标题。正文在120字左右。 21.参考答案:第二十届全国书博会吉祥物揭晓
(2)联系全文,在第(14)自然段空格内填写一句话,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能概 括启示,不超过 20 字。(2 分) (2)答案:珍视历史就是保护它的原貌与原状。(符合要求即可。) 19.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文中第 4 自然段进行赏析。(8 分) 答 19.答案:本段采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表现“一 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的美。作者先用叙述的表达方式交代参观的对象,再对左 臂作了细腻的描写,表现其阳刚之美,然后对此展开形象的议论,揭示残缺的意 义。描写、议论中又饱含作者对石雕的赞美之情。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使作 者既能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绘,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给人以具体的美的享受, 又能使作者对事物进行分析,发表见解,给人以启迪。 六. 选做题(6 分,2 小题任选做 1 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 分)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 年 12 月 21 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 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 2012 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 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 3 天就拿下了 7500 万元 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 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 《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 是错上加错。”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120 字左右) 21.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 ①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书博会)将于明年 4 月 23 日四川省成都 市举办。 ②本届书博会的吉祥物经过广泛征集评选,于 12 月 10 日正式揭晓。 ③本届书博会吉祥物“蓉蓉”以大熊猫为创意原型,在造型语言上融合 了中国古代书童和传统吉祥娃娃的特征,它一手持书,一手做“V”形手势,跨 步向前,造型自然舒展,寓意深刻,体现了成都的地域特征及本届书博会的特色。 ④本届书博会主题语、主题活动方案、吉祥物、会徽征集活动,自今年 6 月和 11 月启动以来,各地创作者踊跃投稿,组委会共收到应征主题语作品 10270 条、主题活动方案 72 个、吉祥物作品 133 件、会徽作品 404 件。 要求:自拟标题。正文在 120 字左右。 21.参考答案:第二十届全国书博会吉祥物揭晓
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吉祥物于12月10日正式揭晓。吉祥物“蓉蓉”以 大熊猫为创意原型,造型为一手持书,一手做“V”形手势,体现了成都的地域 特征及书博会的特色。该吉祥物是经过广泛征集评选出来的。书博会将于明年4 月23日在成都举办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学蜗牛爬,要学千里马。一一谚语 追逐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一一佚名 慢慢走,欣赏啊!一一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做了寒衣杨柳青,做了夏衣水结冰。一一俗语 上面的四句话,会使人产生许多关于“快”与“慢”的联想,请结合生活实际, 以“快和慢”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吉祥物于 12 月 10 日正式揭晓。吉祥物“蓉蓉”以 大熊猫为创意原型,造型为一手持书,一手做“V”形手势,体现了成都的地域 特征及书博会的特色。该吉祥物是经过广泛征集评选出来的。书博会将于明年 4 月 23 日在成都举办。 七、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不学蜗牛爬,要学千里马。——谚语 追逐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佚名 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口的路牌 做了寒衣杨柳青,做了夏衣水结冰。——俗语 上面的四句话,会使人产生许多关于“快”与“慢”的联想,请结合生活实际, 以“快和慢”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