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10.16551fcnk002-18092013.04.01 34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金理批评专辑 郑小驴论 兼及一种“青春文学”的再生 金理 同时代 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 徨。”以此表达当年的战友“有的退隐,有的 我在这里要讨论的对象,青年作家郑小高升,有的前进”之后“布不成阵”的寂寥,显 驴,是我的同时代人,“出生于同一时期、具然在鲁迅的追忆中,五四的辉煌、文学与文化 有共同的历史经验,因而显示出相类似的精喷薄的创造力,离不开那代知识分子的通力 神结构和行为式样的同时代人”。①在社会合作,同时代人在精神的旗帜下集结,建成了 学家看来,当我们试图理解社会和精神运动座元气淋漓的“桥梁”。同样,十九世纪的 的结构等问题时,“代际”或者“世代”的考察俄罗斯之所以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在于杰出 视角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向导。因了共同承作家和批评家的比肩而立。文学尽管是“个 受的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同时代人会形成此人的事业”,但同样需要同时代人的嘤鸣激 代际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文化品格精神结荡之声,相互应答、分享、承担和创造。 构乃至群体意识;但无疑,即便共同于一段时 “同时代”不仅意谓着个体与个体的关 空而存在于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也不可避免系,也指向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同时 形形色色的差异。诚如彼得·伯克提醒,代性也就是一种与自己时代的奇异联系,同 世代”应该被处理成“想象的共同体,“每 代的成员分享某种经历和记忆……他们可时代性既附着于时代,同时又与时代保持距 能没有共同的信仰或价值观,但他们以不同 离”,“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 的方式回应着相同的境遇”。③所谓的“同 人,是那些既不完美地与时代契合,也不调整 在”、“同时代”,并非假设同质、合流、无差自己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但正是因为这 别,而是预期在众数、多元异质、个体对等种境况,他们才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感知和 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参与、“不齐而齐”。且 如董启章所言,正因为知觉到差异甚至是鸿 沟的存在,故而“必须为理解或沟通搭建 ①陈映荐《世代论与青年研究,《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 条可行的桥梁。这样的桥梁一旦建成并且被 国的青年文化》,第3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 ②见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研究,收入《卡尔·曼海姆 踏上,大家就有了成为广义的‘同代人”和 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同世界者’的基础”③④一九三三年,鲁迅 ③彼得·伯克( Peter burke:《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182 贞,姚朋等译,刘北成修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在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期写过一首诗:“寂寞 ④董启章《答同代人》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013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35 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①既“附着”、内在可能与文学史后来给出的“结局”不一致 于时代,又不是泯然陷落在时代中;有能力保“在同时代史的认识中,不可避免地要包括 持对时代黑暗的凝视,还要有能力感知黑暗预测的成分……把对象置于总体当中,在流 中的光。下文讨论郑小驴的“鬼魅叙事”时,动性当中加以把握”,③这当然是一种审美与 我将再次照应这一意义上的“同时代性 知性的冒险,“预测的落空,是进行同时代史 “写作终究是件漫长的事情,就好比马研究不可避免的命运”,但这种研究姿态表 拉松赛跑,‘八O后’这一代里,是曾有过 明了认识主体在具体、实际而流动的状况中 批人跑得很快,但是我想文学并不是百米冲进行选择、判断的高度紧张感,这一紧张感暗 刺,拼的是耐力和能否熬得住一万米过程中示着批评者内在于时代,就好像置身于长流 的寂寞。我想我还在路上,并将永远在路上,里的石头,切身感受着河水的流动、砥砺、温 而文学,本就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事。”2小度,它奔腾时的冲击力,或涓涓细流时亲密的 驴的这段创作谈有很多层意思。在今天中国爱抚,并且将自身的生命信息与能量传递给 的写作现场(包括阅读与出版现场),分野已河流,以生命信息和精神能量的传递集结与 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跑得很快”的那批人早聚合来回应时代……也许以上两种研究姿态 已暴得大名,而一天码上万字的作者们也有都不可或缺,但我心意中具备“同时代性”的 丰厚的市场利润回报,然而小驴并不焦虑,他文学批评,更多指向后者 目光坚定,脚步不游移,他有自己的选择,心 在方法上,这种文学批评试图在创作 有所钟,信之弥坚。此外,我和小驴是“同时“可能性的萌芽状态”中预期未来“更好的途 代人”因为感知结构、知识趣味、文化修养程”。“作为生活在历史当中的人,总是要谋 的近似而容易引发艺术审美的共鸣…不求比现状更好的结果,并且觉得这种要求是 过,我还是想从小驴的话里再引申出一层意有可能实现的:这样的期待会贯穿研究过程 思:当我在追踪阅读小驴的创作,进而展开评的始终。那种认为还有更好的结果,试图在 论时,我同样面对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局各种各样可能性的萌芽状态中绝不遗漏地寻 限性视野。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同时代找的欲望”,构成了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活力 性”,意味着一种身处局限性中、特殊的研究之源。“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④始终以 姿态和方法。打个比方,文学如同不绝长流, 设若我们要了解同时代的某种文学潮流的演 ①吉奥乔·阿甘本( Giorgio agamben:《何为同时代?》,王 进情况,一种工作方式是,将自己化作置身于 立秋译《上海文化》2010年第4期。 此一河段中的石头,感同身受水流的实感;另 ②郑小驴《一眼望不到尽头》《创作谈,《西湖》009年第3 种工作方式是(如果我们个体的生命长于 ③孙歌《文学的位置》,第166、167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这一段文学潮流),站在岸边“弱水三千只取 社,2009。这是孙歌对日本历史学家远山茂树研究方式的 述。我引述过来表达对文学批评的理解。下一节那段 一瓢”,或捡拾退潮后留下的时代“遗物”,带 作为生活在历史当中的人…”同样出自此处,不再注 回实验室作研究。在以上两种姿态中,后者 ④见陈思和对文学批评的理解“我明知当时的创作至少在 往往因为确定了潮流“结局”的绝对性以及 作家主观上并没有达到我所想象的程度,但我总是愿意把 将认识对象固定化,而得出结论予人“正 我认为这些创作中最有价值的因素说出来,能不能被作家 们认同或有所得益并不重要,我始终认为文学评论家与作 确”、客观”的印象,同时“置身事外”提供了 家本米就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 优越感,于是负起“指导读者、批评作者”的 达对同一个世界的看法。”陈思和《笔走龙蛇》“新版后 记,《笔走龙蛇》,第424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大任;前者丧失了后见之明的支撑,其判断很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建设性的态度,扩张、敞亮创作者在追求“艺一幅庞大的现代史画卷。很多人会把新世纪 术真实”的过程中原先构想的“微弱的影的今天看作一个没有来历、横空出世的新天 子”。①下面这段陈世骧的话,最能见出我心地,全球化的大门恍如阿里巴巴的咒语,一下 目中,在“同时代”状态下,文学批评与创作子就向我们指明了黄金世界的前景。小驴不 的理想关联“他真是同感的走入作者的境会这么想,他沉浸于陈旧往事,其中不乏晦暗 界以内,深爱着作者的主题和用意,如共同追的梦魇,他肯定明白自我的诞生无法割断与 求一个理想的伴侣,为他计划如何是更好的历史的血肉联系。从另一方面来说,小驴也 途程,如何更丰足完美的达到目的……”②试图借助历史题材来寄托个人的记忆与情 “同时代”的批评不同于文学史研究或处理怀,从而淡化理想与现实直接而尖锐的冲突 历史人物,在后者的场合下,不妨对研究对象但这并不是保守,而是一个自我准备的阶段 的整体思考逻辑、历史贡献以及所处时代状那个在历史中诞生的自我,携带着其整理好 况作全面的洞察与把握。然而,“同时代人”的个人记忆、人道理想与批判能量,即将重回 的立场,决定了我虽然作为一个评论者,但并现实空间,而时代大潮的罅隙中的无奈与激 不能占据后来者的优势,因了然文学史的脉愤,即将在小驴笔下排闼而来 络与人物的结局而自命“客观”、信心十足地 鬼节、鬼故事、和亡灵一起生活的老人、 褒扬贡献、指点欠缺。在下文的讨论中,尽管狗泪涂于人眼而能看见鬼的传说…小驴笔 文学史脉络是我重要的倚借,但这只是为了下的这些元素,自然可以联系到楚文化与沈 标明小驴出场的独特性,预测其去向的丰富,从文文学传统的浸润,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计划更好的途程”;也期待这种未来的丰富暂且按下不展开: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大 性能够摇曳多姿,也惊喜于“预测的落空” 罪》、《少儿不宜》、《弥天》等篇中的鬼影幢 不管是创作还是批评,其实都是对生活幢。《大罪》中并没有鬼魂直接现身,但读者 发言,以“不同的方式回应着相同的境遇”。肯定会为故事中阴暗惨淡的背景所惊心。只 说到底,探讨同时代人的创作,既是追踪文学有在 离惝恍、阴阳莫辨的氛围中,我们 可能出现的“新变”因素,也是理解我们这代才能揣测一个可能因分裂/分身所引发的悲 人的生命经验。我把本文的写作,理解为新剧;也只有在身份功能错乱、幻想与现实交织 的起点,和小驴等同代人一起招呼着上路,寂错综之下,在日常理性监视的状态下不得发 寞时高歌一曲解乏,同时也彼此负责而严肃 泄的怨气才会寻获突破口刹那间喷薄冲出, 地检点、提醒曾经走过的弯路与脚下的坎坷,就像《少儿不宜》中游离“心中突然涌出”想 不断试错,不断总结经验,共同计划更好的途将典型包工头打扮的胖子“一把推下桥的冲 动”,这种冲动终于通过《大罪》中的小马而 朝实现 二、鬼魅叙事 小说集《一九二一年的童谣》③出版于二 ①雪莱说过“流传世间的最灿烂的诗也恐怕不过是诗人原 来构想的一个微弱的影子而己。”见雪莱《为诗辩护》,伍 OO九年十月,内中收集了小驴初期的创作, 巅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第78 在此“学习时代”,小驴接续传统,搜集来路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②陈世辖《《夏济安选集》序,《陈世骧文存》,第194、195 上散落的历史碎片,在为一个崭新的起点而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摸索、准备。④从小说的题材来看,抗战、解 ③郑小驴《1921年的童谣》,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 ④郑小驴这些历史题材的早期作品,我曾作过释读,见金理 放、“土改、“反右”、“文革”……几乎构成 《初识郑小驴,《芙蓉》2012年第5期
2013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37 怪力乱神其实都映射着人间实况,我们光”(《白光》);“门幕一掀”女吊出场,“大红 也不妨勘察一下小驴鬼魅叙事①的源头究竟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 连接着怎样一个世道。农村辛苦供养出来的垂头,垂手…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 大学生反倒不如“农民打个死工挣得多”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女吊》)。愁 (《少儿不宜》);年轻情侣辛苦攒钱买房,未云惨雾、死亡的蛊惑、复仇的主题、对世相的 承想所在地区被纳入高新区开发蓝图“一讽喻…小驴笔下的鬼魅叙事确实可以与鲁 夜之间,原来的首付还不够塞牙缝了”(《大迅的文学世界相沟通。比如《少儿不宜》中 罪》);开发温泉之后,本地人却无力消费的那条蛇“蛇的肌肤冰冷异常,他感到皮肤 (《少儿不宜》)…无怪乎绝食中的祖父在像是要开裂了,血液溢出,全身痉挛,以至于 亡故前留下“这个世界就要变了,只是你们打了一个冷战。但是很快就适应了过来,那 不知道”的谶言(《弥天》),无怪乎年轻人一蛇不紧不慢地缠在他的手臂上,身上的花纹 边喝酒一边骂娘“我们八O后没法活了”烂漫无比。游离试着用鼻尖碰了碰蛇身,凉 (《大罪》),无怪乎游离心想“这真他妈什么凉的”,主人公游离与蛇显然具备某种神秘 世道(《少儿不宜》)。小驴的这些作品聚焦的呼应。我们当记得鲁迅的《墓碣文》 的正是这样一批与发展时代相疏离的青年群有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 体,在日益膨胀的社会消费面前,他们被鼓荡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早有学者将“游 起强烈的做“人”欲望,却由于社会地位的渺魂”解作鲁迅“第二自我”的化身。这其中的 小与无助,被摒弃在既得利益集团之外,也无对应与转化也启发我们去理解《少儿不宜》, 力与坚固的社会结构正面抗衡,于是积怨与结尾处蛇被打死,游离“飞向陌生的南方坡 冲动,发为鬼魅幽魂,就像《大罪》结尾时 市”,似乎是过往终结而开始新生,但我们切 “从走廊里贯穿过来的风一阵比一阵地阴莫忘了游离临走前的一番作为“火光冒起 冷”,烟雾萦绕中“依稀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几丈高,南岳庙顿时成了人间炼狱”,难道这 影从走廊尽头走来”,这是“人影”抑或小马 里没有鲁迅笔下《长明灯》中那位疯子 化作孤鬼现身?读者这才想起小说第一节里 “只闪烁着狂热的眼光”,“仿佛想要寻火 小马曾“用力地拍了拍陈乘的肩膀,笑了笑种”,因为“我放火!”—的影子吗?由此再 说,早点修成正果吧,可别像我孤魂野鬼 来看游离为自己设想的“云游四方,不娶妻 个,死了没人晓得!”竟是预埋的伏笔,一语不生子,不建房,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用去 想,就这么晃荡来,晃荡去”的姿态,这究竟 成谶。 正义与公理残缺,天地秩序摇摇欲坠,挣是“狂人”治愈还是游魂重临? 鬼魅叙事的贡献还在于,往往召唤出潜 扎在社会边缘的人们艰于呼吸视听,于是种藏在历史大叙述之下的记忆暗流,恍如幽灵 种逾越情理的力量四下蔓延“太平之世,人 般,呈现“不可见物的隐秘的和难以把握 鬼相分:今日之世,人鬼相杂”(冯梦龙:《喻 世明言·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小驴似乎 带着读者重回鲁迅笔下的阴森世界:2吃人 盛宴(《狂人日记》):死后冷笑的尸体(《孤 ①关于当下华语写作中鬼魅叙事的蔚为大观,见王德威《魂 兮归,《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独者》);“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 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朝笏一般 ②鲁迅自是中国现代启蒙之父,但却无法抗拒,甚至一再书 写鬼魅的世界,夏济安与李欧梵早就指出过鲁迅作品中的 黑魃魃的挺立着,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 黑暗面
38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的可见性”。①比如说小驴的近作没伞的孩术的分寸感。 子跑得快》,小说碰触的是当代中国的话语 我把小驴的写作理解为鬼魅叙事,还有 禁忌,小驴之所以不想让这一历史事件因为第三层意思。在今天,全球化与发展的单面 被赋予禁忌色彩而成为一代人的“意义黑指标已经构成了一个巨无霸式的板块结构 洞”,可能是觉得“八○后”尽管并不是直接迅速把社会推向超稳定的表象繁荣,同时有 当事者,但是这一事件的历史记忆和情感态力地掩盖住内部所包容的各种混乱与矛盾冲 度所遗留的症结其实很难彻底消除。我们这突,很多年前,E.B.怀特曾感慨道:“某个划 一代人对于自我主体的想象,甚或今天依然时代的转折点已经到来了:人们本可以从他 身陷其中的价值困境,未必不和当初相关,尽们的窗户看见真实的东西,但是人们却偏偏 管当年只是不涉世的旁观者。在当下世俗社愿意在荧光屏上去看它的影像。”2这个“划 会与日渐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仅在时代的转折点”显然就是指“现代”的到来 精神世界中与过往的有生机、有意义的价值而“荧光屏上”的“影像”恰类似于社会的表 世界割裂,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与各种公共面繁荣与无数信息泡沫构造成的铁幕,让我 生活和文化社群割裂,在外部一个以利益为们无法想象铁幕下还有人困于“蛛网 核心的市场世界面前被暴露为孤零零的原子般—《大罪》中反复出现蛛网的意象,让人 个人。当下青年人创作中一再出现单薄、狭想起穆旦的诗句:“生活蛛丝相交,/我就镌 隘、没有回旋空间的个人形象,与当年知识分结在那个网上,左右绊住(《有别》—的 子广场意识与启蒙精神膨胀到极点的溃败真实痛苦。久处这样的境遇,人很容易变得 后,再无法凝聚起批判能量,未必没有关联。麻木,其实《少儿不宜》已经勾勒过这幅景 通过没伞的孩子跑得快》,我终于看到青年象—贵州妹无辜被害,但死亡与苦难无法 作家直视历史暗角、梳理重大历史事件在自引起任何人情伦理(‘死者家里大概之前也 己身上的烙印。但这还不是我偏爱这个作品知道她从事那方面的事,并没有人们预想的 的主要原因,因为题材的选择并不能决定文那样面子上难堪,他们平静而冷淡地处理完 学成败。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正好跟随丧事,将死者安葬在靠南岳庙的河边便回去 父母在北京旅游,完全懵懂,根本嗅不出什么了。”)、社会秩序(警方将这桩刑事案“最后 特殊的气息,当时对于那个事件的所有印象,草草结案了事”)的反应与波动。今天这个 只是来自回家后看电视,以及父母的交谈时代,写作的高下就看其与上述“荧光屏” (有同事的子女出事,母亲再三感慨)。没有铁幕构成何种关系。或者是被彻底压服,无 历史感是可惜的,但我发现有的作品在表现法感知他人甚至切身的痛楚,竟而虚造出不 时,往往将日后充分的“后见之明”(一个对受市场资本、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制约的 历史的发展脉络“胸有成竹”的后来者)代入“自由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得到各方面的 当时的形象,这就不能真切地表现人对历史宽容与支持),甚至是“坐稳了奴隶”的洋洋 的参与。我感觉儆没伞的孩子跑得快》有种自得。当然还有另一种写作,饱含着难以排 “最初的发现”在里面,或者说,那个孩子的遣的孤独感、自身精神上的失败感,与“荧光 视角在成长现场的实感保持得非常好,也许 这和我自己对事件的感知正好吻合了。我喜 ①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第12页,何一译,北京,中国人 欢这个作品的原因就在这里,当小驴在探视 民大学出版社,1999 记忆暗流之时,既体现了历史感,又把握了艺 ②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265页,杨照明、艾平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13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39 屏”、铁幕以及主流的全球化板块分离开来,“一个活人,当然是总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 就像“游离”这个名字所暗示的那种格格不老牌的奴隶,也还在打熬着要活下去。然而 入与疏离抑郁,完全成为精神旷野上的“孤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 魂野鬼”。在中国传统民间社会,“人”死后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 进入阴间的“鬼”,一般分为两类:①一类得到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 子孙祭祀,同时作为对其供养的回报,保佑阳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 间子孙的生活平安,其实已具备与“神”相近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 的品格;另一类则因为没有后嗣——如生前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为未婚姑娘或被夫家休弃的女子—而不能就因为奴群中有这一点差别,所以使社会有 获得祭祀,在阴间得不到安定的生活,徘徊游平安和不安的差别,而在文学上,就分明的显 荡于阴阳两界的边缘,冤死者甚或肆虐复仇,现了麻醉的和战斗的的不同。”当别人急于 这一类即“孤魂野鬼”,他们被种种血缘的、粉饰黎明后的黄金世界,或“安住于这生活 法的、父制的共同体所排斥。引入本文论之时,鲁迅却从中隔绝出来“彷徨于无地”。 题,我所理解的鬼魅叙事,不仅是指内容上的 在今天的青年作家笔下,见惯了“平安 怪力乱神还需要具备小驴创作所暗示的那的文学,殊少“不安”的文学。我喜欢小驴的 种精神气质—将东游西荡不驯服的姿态、小说,最大的原因正在于,从他的文字里,我 我要的,全没了,我不想要的,全来了”的愤扑面感受到一种无时或已、万难将息的焦虑 懑呐喊(《少儿不宜》),以及放把火烧光这人感。为了说明“焦虑感”的独特性,我想有必 间炼狱的发泄,曲曲折折地转化成艺术审美,要作一些文学史的回溯,关注文学中的青年 终而发为“真的恶声”。 人形象,以及青年文学生成、转变的轨迹。这 是一个大题目,暂且从一九九○年代说起。 三、焦虑感,及“青春文学”的再生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空间的日益开放,文 据沈兼士考订,②人死为鬼,虽为一般的化的“共名”状态⑤逐渐涣散,为那种更偏重 传统解释,并延及今日,但“鬼”之原始意义,个人性、多元化的“无名”状态所取代,在创 疑乃古代一种类人之动物,“自其性质之作上则体现为个人叙事立场的转型,此时, 黠巧引申之,则为诡,为谲”。不管是初起的十七年、这文革’成长小说赖以建立文本 “类人之动物”,或后发的鬼神妖怪、人死后的理念底蕴—个体成长的意义象征国家的 的灵魂鬼”都保留着奇谲、敏慧、“常人”所成长、与国家的命运须臾不可分割、个体是民 不具的才能。鲁迅对神秘阴森世界的抵拒与族国家意识形态的人质……这样的文本立意 迷恋,在五四新文化一片清明而理性的光照 下,特别显出意味深长“天未明时有幢幢 ①见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一鲁迅小说论析》,第 89219、20页,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的鬼影,阴森的细语和其他飘忽的幻象。这 ②沈兼士《“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振,《国学季刊》五卷三 些东西在不耐烦地等待黎明时极易被忽视。 号,1935《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第186-202页,北京,中 华书局,1986 鲁迅即是此时此刻的史家,他以清晰的眼光 ③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夏济安选集》,第28页 和精深的感触来描写……”③正是因为在光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④鲁迅《漫与,《鲁迅全集》第4卷,第604页,北京,人民 明与黑暗间徘徊无依的姿态,以及常人不具 文学出版社,2005 的“清晰的眼光”(许是得自鬼眼的“第二视 ⑤关于共名与无名的理论阐释,及由此角度对20世纪中国 文学史的考察,见陈思和《共名与无名》,《陈思和自选 力”吧),鲁迅才能洞察生活和文学的秘密 集》,第139-15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0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基本上崩解了。个体成长的最重要的关系空文笔下的小丁们)、以赤裸裸的笔墨挑战“所 间不再是国家,而是具有初步自律功能的社谓致富阶级(成功人士)温情脉脉的伦理规 会。这样,个体获得了他所能期求的最低限范”的叛逃者(如棉棉、卫慧笔下的女孩子) 度的理想成长状态—‘自然状态’”。①同全都消失了。其实这两类形象的消失有迹可 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九八O年代末的政循,有论者极富创见地提出了“终止焦虑”这 治风波使人们看到了青年运动的代价和边一考察视角:焦虑是通过与现实处境持续的 界,年轻人由此从社会得到了摆脱“神圣使紧张对峙来艰难摸索一种自我确立的主体力 命”约束的某种默许和认可,放下了角色扮量,“焦虑感是作家主体通过文字与世界发 演的包袱。总之,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个人生关联时承受的障碍所致,是心灵的想象与 叙事立场的支持、青年从“救世主”的幻想中现实境况相互磨蚀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正 获得解放,这一切,都促使青年文学逐渐告别是人不放弃追求主体力量的证明”。差异正 宏大叙事转而开拓个人心理空间和主体经在于,朱文“同样表现‘无所作为’的虚无感 验。在这方面,以朱文、韩东为代表的一批被但深刻地描绘了写作者的内心焦虑,毫不放 称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卫慧、棉棉等松地突出着对主体力量的渴望”;而到了卫 “七O后”作家作出了贡献 慧、棉棉等“七○后”作家笔下,“主体在对现 及至新世纪情形又发生转变。按照王晓实的反应中自主性明显弱化,认同感逐渐增 明的分析,今天的中国人“同时受制于三个强,两者的关系处于相互整合之中,而不是主 社会系统:“第一个是国家机器主导的政治体自觉疏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个体存在”。④ 系统,它以维稳’为宗旨,竭力加固那种偷除到了新世纪,明显反映出这一“整合”过程完 了适应现实,我们别无选择’的普遍意识。成、连摩擦痕迹都不复存在的,是青春文学中 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系统,它通过的两类青年形象 各种具体的成文和不成文法,持续训练人接 类是郭敬明式的小说中“拒绝成长” 受这样的自我定位,现代人,就是如下两面的“孩子”,其最显著的特征即“主人公的静 的结合:合乎市场需求的劳动力,和具有不可止不变:对个体的忧伤、创痛的反复咀嚕 控制的消费冲动的消费者’。第三个是日常不仅成为文本推进的主要线索,更被普遍化 生活系统,它安排人以“居家’为中心,组织为某种本质的、从来如此的青春体验,这一操 自己的大部分人生内容,从儿童时代接受学作的痕迹最为鲜明地体现在郭敬明对‘孩 校教育开始,一直到老。这个系统持续地发子这一概念的反复言说之中。在郭敬明笔 展一种具有极宽的包含力的‘居家文化’,对下,孩子’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个 人潜移默化,要将他造得除了‘居家’的舒可以脱离各种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绝对纯洁的 适—当然,这里的‘家’并不仅限于小家庭领域 ‘孩子’这一范畴成功抹去了个体 和公寓范围——别的什么都不在意”。②在 这三个系统组成的支配性文化和意识形态笼 ①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第221页,中 国戏剧出版社,2003 罩下,青年人往往具备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 ②王晓明、王倨《三足怪物、叛徒、谜底及其他,《当代作家 对自己选择的价值观秉持类乎“历史终结” 评论》2012年第1期 ③陈思和《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以卫慧和棉棉 般的坚信,戒绝任何越轨的冲动……于是, 的创作为例,《谈虎谈兔》,第22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 九九O年代文学中自居于主流和世俗社会边 学出版社,2001 缘、苦苦寻求自我精神拯救的青年人(如朱 ④宋明炜《终止焦虑与长大成人——关于70年代出生作 家的笔记,《上海文学》1999年9月
2013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41 的创伤与其社会根源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马》中的白音宝力格、朱文小说里的穷酸书生 了一个完全封闭的主体。对于这样一个主体甚至贾樟柯电影里游手好闲的小武们 而言,由于无法在具体的社会结构、生活经 今天文学中的另一类青年形象,是平抑 验,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中辨析创伤的来源。了欲望,甚至消解了绝望后,外表淡漠、心如 因此,他只能将其视为本质的、普遍的青春忧死水的人。有位年轻的研究者作过这样一番 伤而加以领受,甚至将其审美化,并反复观观察“欲望,在我们以往的文学作品里多是 看、咀嚼。同时,正是这种将自身独立于社会人物行动最根本的动力,且从未有这样一些 的意识形态构型,询唤出了大量自我封闭的、对它丧失兴味的正常人,而且是青年人。张 拒绝成长的主体,取消了任何对抗性实践的悦然《一千零一个夜晚》正是写出了由禁欲 可能性,从而不断再生产着既存体制下的权时代之后诞生的一代青年人,他们因过分容 力关系。”①无须让生命悸动的痛感来提醒自易的欲望满足,而逐渐丧失欲望兴趣…在 己,也无须在黑暗的长旅中左冲右突,铺天盖个表面更加自由、富裕的世界里,这些物质 地的广告、传媒早已告诉了那个“孩子”成人条件优渥的青年人已经到了他们生命旅程的 世界的秘密与真相。郭敬明笔下这个“只想悬崖边……”④之所以外表淡漠、心如死水, 呆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以持守纯真的自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除了“物质条件优 恋姿态来暗享“豁免权”;②同时又在早已熟渥”之外,其实有着更深刻的根源。在今天 稔成人社会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将成长过程这个“表面更加自由、富裕的世界里”,让年 压缩”,一出场就“定型”。从表面上看,这轻人糟心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方圆 个“孩子”的形象刻意呈现出一种“中性 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励志故事”(韩寒语) 意识形态化、去精英化)化的生活姿态,这种如果“睁了眼看”,无奈、无力甚至绝望感可 姿态很容易俘获大批读者,但很明显恰恰受能每天都会侵扰你。问题是,我们大多已经 制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衣食住行背后是找到了游离、化解的渠道,王小妮在《上课 对市场社会主流价值全面认同。郭敬明笔下记》中的一番记录,告诉我们达观而犬儒的 的年轻主人公、他提供给年轻读者的范本,大青年人是如何炼成的我渐渐发现在他们 抵就是成功人士的后备军,而成功人士恰恰的内心和现实之间留有一个空间,一个缓冲 是当年朱文、棉棉们曾试图挑战的对象。这 带,他们早适应了在自我和现实间随意游离 是时代精神现象的表征:当下是一个“诸神那是一条由生物本能和现实环境共同塑造出 归位”的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哪条路来的切换通道。他们学会了在多种不同的立 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条路上走多远、挤场观念角度间凭着惯性自如转换,不留痕迹, 掉多少人、超过多少人。举目所见都是价值毫无尴尬、勉强和被迫,他们也由此得到保 观稳固、静态而不再成长的“孩子”,而绝少护,避免内心的痛苦纠结…6他们游移藏身 村上春树所谓“可变的存在”,“价值观和生 活方式尚未牢固确立”,“精神在无边的荒野 ①康凌《林道静在21世纪,《文学报》2012年2月9日 ②当“抄袭”事件闹到法庭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记者 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③其实文学史上 问及郭敬明是否在意,郭的解释是“我不想参与到成人 真正拨动人心弦的,反倒是后者那些在生存 世界的争斗中,我只想呆在自己的世界里 ③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文版序言,《海边的卡夫 环境中左冲右突而又无所归依的“边缘人”, 卡》,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他们才能提供“可能性”,比如鲁迅笔下的孤 ④李一语,出自金理、李一《新世纪青春小说:期待“逆袭”品 格的重生》,这是《新世纪十年小说大系“青春卷”的序 独者、郁达夫笔下的“零余人”、张承志《黑骏 言,该丛书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
42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在这个弹性无限的空隙里,灵活转身,呈现自另一种生活和世界观”的想象力,所以今天 己的多面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使他们的犬儒青年文学中才出现那么多匍匐、疲沓而逼仄 境界自然而然地享受快乐而达观的宽度。上的人物形象。这是文学性质与社会语境的交 一代人与现实之间形成的某些如芒如刺的感汇点:文学应该启示的是一个“异质的世 受,几乎被他们化解干净了。”①日本学者千界”,它打动的是那些不安分的人,与现在的 野拓政教授近年来致力于考察东亚跨国跨社境况构成某种紧张与对峙,由此产生焦虑感 会共通存在的精神现象、青年人共有的精神“现在我不幸福”,但恰恰“不算否定自己 状态等问题。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及:日本政而是追求“更理想的自己”。但是,当这样的 府近四十年来每年进行《有关国民生活的舆种文学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无法启 论调查》以及《有关社会意的舆论调查》,在示更大的世界,很难投入感情,因而无法产生 OO年以二十-二十九岁年轻人为对象接触到真实的感觉”之后,年轻的读者只能 的调查中,当被问到“是否对现在的生活感驻足于郭敬明的“小世界”中,或想方设法避 到满足”时,有百分之六十五点九的男性、百免内心的痛苦纠结,渐渐地“不留痕迹,毫无尴 分之七十五点二的女性回答“满意现在的生尬、勉强和被迫”,最终放弃对更好世界的想 活”。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为“达观世代”,出象,借上引鲁迅的话“安住于这生活”。 生于一九八O年代之后,他们“不开车,不想 以上两类当下文学中常见的青年人形 要名牌衣服、不做运动、不喝酒、对恋爱也很象,都已经克服、告别焦虑感,将“与现实之 冷泼,“社会的闭塞感不断增强,即使抱有间形成的某些如芒如刺的感受“化解干 梦想和目标,能否实现也无法确定”,由于净”,也许这正意味着一种带有先锋性质的 “在事前就会早早预测自己的行动会带来什青年文学的离去。我们正处于绝望后的一片 么结果”,于是“没有过高的期待和要求”。②死寂中 日本社会学家这样分析此现象:“对将来还 然而恰恰是在这样的死寂中,有必要重 留下可能性的人,或者对以后的人生还持有访鲁迅的“铁屋子”:曾经一度清醒、天真的 希望’的人回答现在我不幸福',不算否定个人,当面对“万难破毁”的困境,是否只有 自己……反过来说,当感到自己不会更幸福 种选择—重新安排自己进入原先的世 的时候,人只好回答现在我幸福’。”这位社界,从“昏睡入死灭”:抑或辩证对待必然性 会学家的研究报告题为绝望国家的幸福青与能动性“有没有可能,通过有目的性的活 年》。③只有那些觉得社会结构已经闭合,万动,来逃脱那囚禁我们的社会历史结构”9 难改变的青年人,才会认命,终于心平气和,自然,人无法绝对“自由成长”,按照福柯的 选择“幸福感”;相反,那些还有能力去想象 一个更加理想、更加美好的生活世界的人,依 ①王小妮《上课记》,第136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然觉得改变当下是有可能性的人,才会焦灼, ②古田真梨子《达观世代没有欲望的年轻人,《新鲜日本》 感到不满足。在今天的日本和中国,大多数 f156krr4) 人都选择前者。巴赫金说:“强烈感觉到可 ③千野拓政、吴《文学的“疗救”、纯文学,轻小说,《中国 能存在完全另一种生活和世界观,绝不同于 图书评论》2013年第7期。这是笔者主持的“多重视野中 的:80后文学”研究计划中的一项成果。 现今实有的生活和世界观(并清晰而敏锐地④巴赫金《关于福楼用,《巴赫金全集》第4卷,第98 意识到)—这是小说塑造现今生活形象的 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⑤安德鲁·琼斯《鲁迅及其晚晴进化模式的历险小说》,王 个前提。”④正因为我们已经弃绝了“完全 敦,李之华译《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2期
2013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43 说法,主体是被“规训”出来的,在被规训的 奋,年轻的生命好像浪潮。这一切激荡 环境中,是否可以“能动地生成” 个体 没有什么显著的理由,只是他们需要如 在构造客观性活动的过程中,以独立的个性 此;他们在心里作着对这个世界的最初 理解世界的经验存在,进而以一种积极探索 的最灼痛的思索,永远觉得前面有一个 与突破的精神重构世界(生活世界、科学世 声音在呼唤。 界或哲学世界)的秩序,最后完成了独一无 他每天都迷失,他似乎是在渴望,并 二的生命存在史”?①我们切莫忘了中国现 追求迷失,他每次都冲了出来。黑暗的 代文学的“诞生之作”《狂人日记》讲述的就 波涛淹没了一切,他只在最后的一点上 是一个能动主体临世的故事。同样我们不要 猛烈地撑拒着……④ 忘了,狂人并无固定的职业,也谈不上成熟的 思想体系,年龄约在三十多岁,2这是一个青 这是蒋纯祖,路翎笔下的“文学青年 年反抗者形象(在“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在世界—那个“泥海似的广袤和铁蒺藜似 问中,现代青年的反抗者形象在文学史上登的错综”的世界—面前,永远跃动着强旺 场:狂人、觉慧、蒋纯祖……);《狂人日记》是而新鲜的感受力;“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运 部典型的拥有成长主题的青春文学。而青命这个无情的审判者前面搏斗”;永不停息 春文学自来就具备先锋性质。③现代文学史地抗辩客观世界中既成、稳固的绝对原则:并 上的青春文学和他们的创造者们,同样身处将上述感受、抗辩落实为美学创新,这种创新 主导性文化的严密限制之中,但却通过足够强可能免不了粗糙、芜杂,但它镌刻着年轻人对 大的艺术才能、“绝望中抗战”的勇气、韧性的自我和世界的探索,这一探索是诚恳的、运动 战斗精神,创造出“冲决罗网”的文学空间。着的“艺术上的搏斗都燃烧在青春底熊熊 我最近翻一本在年轻读者群中比较有市的热情火焰里面”5—在这个意义上,《财 场的主题书,那一期的主题是“文艺青年”,主底儿女们》是一部“青春底诗”。 编者认为“文艺青年”有两个特征:一是封闭 将郑小驴的创作接续到文学史的脉络 性,“精神世界是完全封闭的”,对现实生活中,是为了召唤一种青春文学在今天的重生 很淡漠;二是自足性“对现状总能苦中作小驴从这个接力点开始跋涉,在无边的旷野 乐”,善于自我安慰,说服自己“慈眉善目地上,他即将和蒋纯祖们相遇 打量这个世界”。这是今天语境中对“文艺 O一三年五月七日初稿,五月八日改定 青年”的理解,这位编辑显然不理解我们现 【作者简介】金理,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代文学史上的“文学青年”是怎样一拨人:他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们不安分,与周围环境构成紧张的对峙,喜欢 跟坚硬的墙撞一撞,总在尝试表达超越性的 (特邀编辑林源 诉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为自我争取更多 选择的可能,也愿意为此付出冒险的代价,投 ①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第257页 ②根据小说开篇“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 身未知的领域。这位编辑想必也没有读过路 三十多年……”可以大致推定 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锋性质的论述,见陈思和《试论五四 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海藻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7 从强烈的快感突然堕进痛灼的悲 ④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第478、479、1002页,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5 凉,从兴奋堕到沮丧,又从沮丧回到兴 ⑤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财主底儿女们》,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