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陈友国 第1-6题是机改题,不做分析。 第7题分析: 第7题,综合性学习题,为语言应用题,计6分,阅卷平均分5分。(一) 试题出自教材“成长的烦恼”和“青春的颂歌”,该题依据新课标“口语交际” 训练目标,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主观性较强,有话可答。(二)试题由“青春的 烦恼、青春的睿智、青春的赞语”三个板块组成。第一小题“青春的烦恼”口语 交际题(2分)。给出三个材料结合情境,针对其中一位进行正面劝导,此题难 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按题意解答,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三个材料进行归纳式解 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丢分的学生在于未理解题意,答非题问。第二小题“青 春的睿智”提炼观点题(2分)。该题给出了与“胸怀博大”、“宽容”相关的 四则名言警句,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大部分学生的解答能把握好,然而也有 少数丢分在不会提炼,语言组织欠缺。第三小题“青春的赞语”(2分),考察 修辞手法的运用。π0%以上的学生能按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操作。也有 少数学生题意理解了,修辞少用了一种,从而被扣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理 解偏差丢分,如写成了“我的青春感想,我对青春的看法”等。(三)今后的教 学方向:1.训练学生说话的针对性,说话目的要明确;2注意遣词组句,把话说 清楚,写通顺;3.注意审清题意。 第8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8分) 、本题概况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默写内容都是新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重点要考查的 是学生对古诗词典的识记概括能力。从整张试卷来看,古诗文默写题的难度比较 低,但学生的得分率不太高,平均得分为51分。 二、失分原因 1.背诵不过关 除去缺考的零分卷,还有少数学生没有做这道题,或者只是记住了一、两句
2011 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 陈友国 第 1—6 题是机改题,不做分析。 第 7 题分析: 第 7 题,综合性学习题,为语言应用题,计 6 分,阅卷平均分 5 分。(一) 试题出自教材“成长的烦恼”和“青春的颂歌”,该题依据新课标“口语交际” 训练目标,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主观性较强,有话可答。(二)试题由“青春的 烦恼、青春的睿智、青春的赞语”三个板块组成。第一小题“青春的烦恼”口语 交际题(2 分)。给出三个材料结合情境,针对其中一位进行正面劝导,此题难 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按题意解答,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三个材料进行归纳式解 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丢分的学生在于未理解题意,答非题问。第二小题“青 春的睿智”提炼观点题(2 分)。该题给出了与“胸怀博大”、“宽容”相关的 四则名言警句,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大部分学生的解答能把握好,然而也有 少数丢分在不会提炼,语言组织欠缺。第三小题“青春的赞语”(2 分),考察 修辞手法的运用。70%以上的学生能按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操作。也有 少数学生题意理解了,修辞少用了一种,从而被扣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理 解偏差丢分,如写成了“我的青春感想,我对青春的看法”等。(三)今后的教 学方向:1.训练学生说话的针对性,说话目的要明确;2.注意遣词组句,把话说 清楚,写通顺;3.注意审清题意。 第 8 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8 分) 一、本题概况 2011 年中考语文试卷默写内容都是新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重点要考查的 是学生对古诗词典的识记概括能力。从整张试卷来看,古诗文默写题的难度比较 低,但学生的得分率不太高,平均得分为 5.1 分。 二、失分原因 1.背诵不过关 除去缺考的零分卷,还有少数学生没有做这道题,或者只是记住了一、两句
2.错别字太多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默写的八道题目,均有错别字出现。如:“化作”写成 了“化做”;“西窗烛”写成了“西窗足、竹”;“两人”写成了“俩人、二 人”;“寒水”写成了“含水”;“月笼沙”写成了“夜笼纱”;“了却” 写成了“了确”;“赢得”写成了“羸得”;“大庇”写成了“大批”;“俱 欢颜”写成了“具、聚欢言”…… 错别字出现原因:1、书写不规范造成错别字;2、笔误形成错别字;3、方 言口音形成错别字;4、对诗句的意思不理解应该是出现错别字的关键原因。 三、改进建议 1.书写的规范,要作为养成教育,贯穿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 2.对于熟记、吟诵的经典古诗词曲,日常教学老师要落到实处。 3.语文的基本功训练要常抓不懈。 第911题分析: 第9-11题,古诗词阅读,该题为比较阅读题,阅览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 令》及《武陵春》,共三小题,计4分,阅卷平均分26分。(一)该题考察学 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欣赏,如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试 题分值设置合理,给了学生一定的答题空间,虽然李清照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超出考试范围,但中等偏上的学生还是能把握住解答的大方向。(二)试题分析 如下:第9题(1分),考察学生对词意、词句的理解,因为《如梦令》一词超 纲,学生对此词有些生疏,故在“化虚为实,描墓愁思”词句的理解方面到位率 不高,一些学生的失分也在此。有的学生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两 句一并答了进去,还有学生不解题意胡乱抄写两句。第10题(1分),考察学 生对古诗词的初步赏析能力即古诗词在炼字上的妙处,该题给学生的答题空间较 大,对“惊”字妙处的体会,学生一般能答到“鸥鹭被吓得‘惊’恐、‘惊’慌”, 或解答为“作者愉快心情的体现”;对暗写“船行之快”的理解未能把握好。 些学生的丢分主要在对诗词的情境缺乏认识,甚至有的学生看到“鸥鹭”一词牵 强为在海边发生的事。第11题(2分),情感体会题。大部分学生能区分两首 词的不同感情,一首欢快,一首悲伤。然而在完整表述上做得不够。一些学生的
2.错别字太多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默写的八道题目,均有错别字出现。如:“化作”写成 了“化做”; “西窗烛”写成了“西窗足、竹”; “两人”写成了“俩人、二 人”; “寒水”写成了“含水”; “月笼沙”写成了“夜笼纱”; “了却” 写成了“了确”; “赢得”写成了“羸得”; “大庇”写成了“大批”; “俱 欢颜”写成了“具、聚欢言”…… 错别字出现原因:1、书写不规范造成错别字;2、笔误形成错别字;3、方 言口音形成错别字;4、对诗句的意思不理解应该是出现错别字的关键原因。 三、改进建议 1.书写的规范,要作为养成教育,贯穿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 2.对于熟记、吟诵的经典古诗词曲,日常教学老师要落到实处。 3.语文的基本功训练要常抓不懈。 第 9—11 题分析: 第 9—11 题,古诗词阅读,该题为比较阅读题,阅览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 令》及《武陵春》,共三小题,计 4 分,阅卷平均分 2.6 分。(一)该题考察学 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欣赏,如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试 题分值设置合理,给了学生一定的答题空间,虽然李清照的第一首词《如梦令》 超出考试范围,但中等偏上的学生还是能把握住解答的大方向。(二)试题分析 如下:第 9 题(1 分),考察学生对词意、词句的理解,因为《如梦令》一词超 纲,学生对此词有些生疏,故在“化虚为实,描摹愁思”词句的理解方面到位率 不高,一些学生的失分也在此。有的学生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两 句一并答了进去,还有学生不解题意胡乱抄写两句。第 10 题(1 分),考察学 生对古诗词的初步赏析能力即古诗词在炼字上的妙处,该题给学生的答题空间较 大,对“惊”字妙处的体会,学生一般能答到“鸥鹭被吓得‘惊’恐、‘惊’慌”, 或解答为“作者愉快心情的体现”;对暗写“船行之快”的理解未能把握好。一 些学生的丢分主要在对诗词的情境缺乏认识,甚至有的学生看到“鸥鹭”一词牵 强为在海边发生的事。第 11 题(2 分),情感体会题。大部分学生能区分两首 词的不同感情,一首欢快,一首悲伤。然而在完整表述上做得不够。一些学生的
丢分主要在“沉醉”一词的理解上,答题出现了“醉酒了不知道回家的路”的偏 差,还有少数学生看到题目中“南渡”一词,竟答成为“对祖国的热爱”这样让 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来。(三)今后的教学方向:1.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背 景、作者情感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体会炼字的妙处;2训练学生答题在语言组织 方面注意条理和完整;3书写一定要规范。 第14-15题分析: 概括分析 第14、15小题属于文言文阅读题类,属于该题类中的中难题,分值是6分。 第14题的译句略微难点,但此题句属于老师注重的复习范围,失分相对而言较 少。第15题的“写法分析”涉及内容过宽,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但概括能 力强,语言精练的学生答题会好些。 、具体分析 第14题存在“僦赁”、“幕”、“间”三个词的理解困难,涉及生僻字、 多义字的理解,合起来,理解难度较大。第15题存在“写法”的选择、材料的 选择,是举例分析还是纵观考虑的选择的困惑,所以增添了思路选择上的难度, 还有如何从写法上组织语言进行分析的条理整理的难度 第16--21题分析: 第一篇现代文阅读是《方寸田园》,分值是17分,题号1621题。 1.试题出题情况: 本文《方寸田园》是一篇文质优美,充满灵动之气的优秀散文。作者意在通 过本文告诉我们应秉持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如何守护我们的心灵家园。学生如 果能仔细阅读,是能够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文章语言细腻,表意较为含蓄, 要求学生围绕作者到底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美化生活来进行答题。考查了学生 对于散文阅读的整体把握,理解能力以及关键文段和关键句子的分析 16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概括能力,很多学生对于两个问题回答不全, 两个得分点只答其一
丢分主要在“沉醉”一词的理解上,答题出现了“醉酒了不知道回家的路”的偏 差,还有少数学生看到题目中“南渡”一词,竟答成为“对祖国的热爱”这样让 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来。(三)今后的教学方向:1.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背 景、作者情感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体会炼字的妙处;2.训练学生答题在语言组织 方面注意条理和完整;3.书写一定要规范。 第 14---15 题分析: 一、概括分析 第 14、15 小题属于文言文阅读题类,属于该题类中的中难题,分值是 6 分。 第 14 题的译句略微难点,但此题句属于老师注重的复习范围,失分相对而言较 少。第 15 题的“写法分析”涉及内容过宽,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但概括能 力强,语言精练的学生答题会好些。 二、具体分析 第 14 题存在“僦赁”、“幕”、“间”三个词的理解困难,涉及生僻字、 多义字的理解,合起来,理解难度较大。第 15 题存在“写法”的选择、材料的 选择,是举例分析还是纵观考虑的选择的困惑,所以增添了思路选择上的难度, 还有如何从写法上组织语言进行分析的条理整理的难度。 第 16---21 题分析: 第一篇现代文阅读是《方寸田园》,分值是 17 分,题号 16—21 题。 1. 试题出题情况: 本文《方寸田园》是一篇文质优美,充满灵动之气的优秀散文。作者意在通 过本文告诉我们应秉持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如何守护我们的心灵家园。学生如 果能仔细阅读,是能够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文章语言细腻,表意较为含蓄, 要求学生围绕作者到底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美化生活来进行答题。考查了学生 对于散文阅读的整体把握,理解能力以及关键文段和关键句子的分析。 16 题考查了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概括能力,很多学生对于两个问题回答不全, 两个得分点只答其一
17题考査了学生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归纳,改题过程中,我们做了调整, 答到一点就给一分,有一部分学生未看清题意,笼统概括,只回答到了“极淡泊 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导致失分。 18题考查的是关键句子在文段中结构上的作用,有部分同学只答了“引出下 文”或“过渡作用”,未能结合具体内容,导致失分。 19题考査了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上的理解,绝大部分同学理解、把握不住 文章主旨,90%以上的学生未能得全分 第20题考査了关键句的赏析,但第一句话,句子本身特点并不明显,给学 生答题设置了一定的障碍,赏析过程中,答案难以到位,很多学生只能分析内容。 第21题是自主开放题型,要求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来谈。应该说,本 篇阅读全面的考査了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紧扣了《语文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 目标进行了题目设计 但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文章思想性较强,信息量较大,很少有学生能 真正理解到“方寸田园”的含义,尤其是19题,答题中很多人只是照搬了文章 的最后一段话作为答案,这一题也成为现代文阅读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题。18题 的参考答案表述有别于我们平时的答题习惯,在改卷过程中做了调整,要求答到 “引出下文”或“引出文章主题”,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给满分。 2.学生答题情况: 本题总分17分,学生平均得分89分,19、20题失分较为严重 3.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 很多学生卷面乱涂乱画,错字连连,句子表述不通,都是因为平时忽视了基 础知识的积累。 (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本次阅读出现了240份的异常卷,绝大部分是由于答题错位,造成改卷老 师无法正常批改。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平时增加学生在答题纸上答题训练的次 数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7 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归纳,改题过程中,我们做了调整, 答到一点就给一分,有一部分学生未看清题意,笼统概括,只回答到了“极淡泊 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导致失分。 18 题考查的是关键句子在文段中结构上的作用,有部分同学只答了“引出下 文”或“过渡作用”,未能结合具体内容,导致失分。 19 题考查了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上的理解,绝大部分同学理解、把握不住 文章主旨, 90%以上的学生未能得全分。 第 20 题考查了关键句的赏析,但第一句话,句子本身特点并不明显,给学 生答题设置了一定的障碍,赏析过程中,答案难以到位,很多学生只能分析内容。 第 21 题是自主开放题型,要求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来谈。应该说,本 篇阅读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紧扣了《语文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 目标进行了题目设计。 但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文章思想性较强,信息量较大,很少有学生能 真正理解到“方寸田园”的含义,尤其是 19 题,答题中很多人只是照搬了文章 的最后一段话作为答案,这一题也成为现代文阅读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题。18 题 的参考答案表述有别于我们平时的答题习惯,在改卷过程中做了调整,要求答到 “引出下文”或“引出文章主题”,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给满分。 2.学生答题情况: 本题总分 17 分,学生平均得分 8.9 分,19、20 题失分较为严重。 3.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语文基本功训练 很多学生卷面乱涂乱画,错字连连,句子表述不通,都是因为平时忽视了基 础知识的积累。 (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本次阅读出现了 240 份的异常卷,绝大部分是由于答题错位,造成改卷老 师无法正常批改。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平时增加学生在答题纸上答题训练的次 数。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散文阅读,要教会学生抓住文章中表现作 者情感、态度的词句,关注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关键段落,把握住作者情感的变 化,学会对于散文中的清新淡雅的句子进行评析。 第2226题分析: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分值为13分,题号 是22-26题,其中26题为客观题,请学生根据文中有关信息,判别正误,分值3 分,考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把握能力。22-25题为主观题,分别考査 了学生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段首中心句等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掌握。 四道题均考査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等语文 阅读的基本能力。 总体来说,第二篇现代文阅读难度不大,大多数答案均能在文章中找到现成 语句作答,如果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筛选,提取,概括能力,有“以文为本”的 答题意识,得分并不难 但是,在改卷过程中,学生在答题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22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学生不去分析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把能想到 的答案,不管对错,全都答上去。如“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承上启下,为下文 铺垫”等 23题,考査概括要点,学生没有抓住“怎样”这个关键词,只答“人造卫 星”“供电系统”“GPS无线信号”,而漏答“损害”“毁害”“影响”这三个 关键动词。 24题:考査内容的把握,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读懂文章,答成不会逐渐加 大,失去了3分 25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学生答题时有二方面错误:(1)把打比方说 明方法写成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或修辞手法;(2)不扣住文本“太阳风暴对 人类的影响”去答,而是空答,诸如“通俗易懂”,“读者更容易理解”,“更 加形象生动”等 26题:考査内容的把握,以判断题出现,考生在答题时没有仔细阅读提供 的三个句子,更没有勾连上下文和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来分析,造成判断失误。比
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散文阅读,要教会学生抓住文章中表现作 者情感、态度的词句,关注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关键段落,把握住作者情感的变 化,学会对于散文中的清新淡雅的句子进行评析。 第 22—26 题分析: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分值为 13 分,题号 是 22-26 题,其中 26 题为客观题,请学生根据文中有关信息,判别正误,分值 3 分,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把握能力。22-25 题为主观题,分别考查 了学生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段首中心句等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掌握。 四道题均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等语文 阅读的基本能力。 总体来说,第二篇现代文阅读难度不大,大多数答案均能在文章中找到现成 语句作答,如果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筛选,提取,概括能力,有“以文为本”的 答题意识,得分并不难。 但是,在改卷过程中,学生在答题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22 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学生不去分析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把能想到 的答案,不管对错,全都答上去。如“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承上启下,为下文 铺垫”等。 23 题,考查概括要点,学生没有抓住“怎样”这个关键词,只答“人造卫 星”“供电系统”“GPS 无线信号”,而漏答“损害”“毁害”“影响”这三个 关键动词。 24 题:考查内容的把握,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读懂文章,答成不会逐渐加 大,失去了 3 分。 25 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学生答题时有二方面错误:(1)把打比方说 明方法写成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或修辞手法;(2)不扣住文本“太阳风暴对 人类的影响”去答,而是空答,诸如“通俗易懂”,“读者更容易理解”,“更 加形象生动”等。 26 题:考查内容的把握,以判断题出现,考生在答题时没有仔细阅读提供 的三个句子,更没有勾连上下文和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来分析,造成判断失误。比
如第(3)小题判断题出现在文章倒数第二行,关键词“一般的”学生没有注意 把握,造成判断失误。 第27题分析: 2011年南昌市中考作文分析 l、基本情况 全市作文53000余份,作文平均分为37.6,较去年全市作文平均分高3.4 分;标准差8.91:;满分作文不到50篇。 本次作文以“传递 为题,要求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进行写作。作 为半命题作文,提示材料中这样说:“传递的现象很多”,“传递的方式也多样”, “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命题者让考生有很大的写作空间,考 生可以从传递的现象、方式、形式或者过程等多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思考和写作。 2、关于阅卷控制 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很好地贯彻了注重区分度的原则。 在平时的阅卷中,老师们习惯了给“保险分”,作文的区分度很小,并把这种思 维带入中考阅卷。今年中考阅卷,坚决打破这种阅卷的思维定势,对于优秀学生 优秀作文,敢于给出高分直至满分;对于等级差的作文毫不手软给出低分。因此, 比较今年和去年的作文阅卷可以看出,平均分提高了3.4分,标准差反而缩小了 0.27,而且出现了很多满分卷,作文整体成绩呈比较理想的正态分布 中考是一个多功能考试,既具备选拔性,同时又具备毕业会考性和检测性。 阅卷老师们应从此次阅卷中获得启示,打破作文批阅思维定势,注重区分度,才 能让学生更加重视写作。 3、关于优秀作文 今年中考涌现出一批卷面书写美观,文质兼美的作文,考生视野开阔,写作 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标题很好的,例如:“传递一路绿色”、“传递诗情”、 “传递那份醇香”、“传递那一份洒脱”、“传递一份淡定”、“传递感恩之 心”等等;体裁方面,有写作记叙文的,也有写作散文、小小说、书信体的;题 材的选择更是出现多样化的可喜局面。应该说,大量优秀作文的涌现是我们老师 日常辛勤教学的成果
如第(3)小题判断题出现在文章倒数第二行,关键词“一般的”学生没有注意 把握,造成判断失误。 第 27 题分析: 2011 年南昌市中考作文分析 1、基本情况 全市作文 53000 余份,作文平均分为 37.6,较去年全市作文平均分高 3.4 分;标准差 8.91;满分作文不到 50 篇。 本次作文以“传递________”为题,要求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进行写作。作 为半命题作文,提示材料中这样说:“传递的现象很多”,“传递的方式也多样”, “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命题者让考生有很大的写作空间,考 生可以从传递的现象、方式、形式或者过程等多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思考和写作。 2、关于阅卷控制 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很好地贯彻了注重区分度的原则。 在平时的阅卷中,老师们习惯了给“保险分”,作文的区分度很小,并把这种思 维带入中考阅卷。今年中考阅卷,坚决打破这种阅卷的思维定势,对于优秀学生 优秀作文,敢于给出高分直至满分;对于等级差的作文毫不手软给出低分。因此, 比较今年和去年的作文阅卷可以看出,平均分提高了 3.4 分,标准差反而缩小了 0.27,而且出现了很多满分卷,作文整体成绩呈比较理想的正态分布。 中考是一个多功能考试,既具备选拔性,同时又具备毕业会考性和检测性。 阅卷老师们应从此次阅卷中获得启示,打破作文批阅思维定势,注重区分度,才 能让学生更加重视写作。 3、关于优秀作文 今年中考涌现出一批卷面书写美观,文质兼美的作文,考生视野开阔,写作 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标题很好的,例如:“传递一路绿色”、“传递诗情”、 “传递那份醇香”、 “传递那一份洒脱”、“传递一份淡定”、“传递感恩之 心”等等;体裁方面,有写作记叙文的,也有写作散文、小小说、书信体的;题 材的选择更是出现多样化的可喜局面。应该说,大量优秀作文的涌现是我们老师 日常辛勤教学的成果
4、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①审题失误 出现偏题、跑题现象。题目要求将“传递 补充完整,正确的理解 这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但是有考生错误地写成偏正短语,例如:“传递的温柔”、 “传递的现象”“‘传递’这张名片”等。还有的学生不能紧扣动词“传递”进 行写作,缺少事物“传递”的过程,中心不突出 ②基本功不足 依然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潦草,涂涂画画,不合要求。还有许多学生出现标 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不分段落,作文缺少结尾等现象。这反映出部分学生习作基 本功差,老师平时缺少耐心指导,学生厌写作文等诸多问题,值得大家重视 ③选材面窄 部分考生思路不够开阔,生活素材积累不足,不能根据题目和自己的生活经 验有意识地进行选材。大部分学生“传递”的是材料提示语中的“火炬”“快乐” 爱心”,造成作文选材千篇一律,老师阅卷审美疲劳。还有学生选材老套,例 如写“传递友情”选择小学同学借橡皮擦,写“传递亲情”选择下雨了爸爸或妈 妈送伞,写“传递爱心”选择爸爸或妈妈送自己去医院等等 ④立意陈旧 大部分作文显示出考生的思想深度不够,思维层次肤浅,特别是有些文章立 意、格调偏低。如写友情仅仅是写公交车传递一元钱车费,下雨送伞等等,还有 些文章写“传递错误”、“传递失败”、“传递爱情”等等,这些思想不够健康、 消极负面的材料是中考作文之大忌。这反映出考生留心观察生活不够,平时作文 应付了事等特点,学生应养成记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平时要善于记录触动自己心 灵的事物,这样写作能力才会提高 5、教学建议 针对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老师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下面几 第一,要强调基本功训练。从初一开始,就强调卷面整洁,力求美观。初 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要花大力气狠抓书写,并贯穿到初中三年,这样一定会有 很好的效果。综观中考满分作文,基本上都是书写美观、文质兼美的佳作。让学
4、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①审题失误 出现偏题、跑题现象。题目要求将“传递________”补充完整,正确的理解 这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但是有考生错误地写成偏正短语,例如:“传递的温柔”、 “传递的现象”“‘传递’这张名片”等。还有的学生不能紧扣动词“传递”进 行写作,缺少事物“传递”的过程,中心不突出。 ②基本功不足 依然有不少学生卷面书写潦草,涂涂画画,不合要求。还有许多学生出现标 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不分段落,作文缺少结尾等现象。这反映出部分学生习作基 本功差,老师平时缺少耐心指导,学生厌写作文等诸多问题,值得大家重视。 ③选材面窄 部分考生思路不够开阔,生活素材积累不足,不能根据题目和自己的生活经 验有意识地进行选材。大部分学生“传递”的是材料提示语中的“火炬”“快乐” “爱心”,造成作文选材千篇一律,老师阅卷审美疲劳。还有学生选材老套,例 如写“传递友情”选择小学同学借橡皮擦,写“传递亲情”选择下雨了爸爸或妈 妈送伞,写“传递爱心”选择爸爸或妈妈送自己去医院等等。 ④ 立意陈旧 大部分作文显示出考生的思想深度不够,思维层次肤浅,特别是有些文章立 意、格调偏低。如写友情仅仅是写公交车传递一元钱车费,下雨送伞等等,还有 些文章写“传递错误”、“传递失败”、“传递爱情”等等,这些思想不够健康、 消极负面的材料是中考作文之大忌。这反映出考生留心观察生活不够,平时作文 应付了事等特点,学生应养成记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平时要善于记录触动自己心 灵的事物,这样写作能力才会提高。 5、教学建议 针对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老师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下面几 点: 第一,要强调基本功训练。从初一开始,就强调卷面整洁,力求美观。初一 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要花大力气狠抓书写,并贯穿到初中三年,这样一定会有 很好的效果。综观中考满分作文,基本上都是书写美观、文质兼美的佳作。让学
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之所在。其次,要加强习作 基本功训练,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的训练、语言的通顺等等。再次要教会 学生必要的作文技巧,比如如何审题、选材、立意,如何开头、结尾、组织段落 与结构等等。 第二,强化日常积累。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滴水穿石的漫长过程,必须在 一定的量变基础上才会产生质变,最终达到写作水平的一个飞跃。因此,从初 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摘抄、整理,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创新, 这样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倡导写生活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老师在平时要倡导 写生活作文,要强调写真人真事,要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文 品如人品”,希望学生不要写虚情假意的文章,更不能无病呻吟,特别是不能抄 袭剽窃他人之作。 第四,加强课外阅读。不少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观察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 个好现象。观察是直接感受生活,阅读则是间接从别人书本中或文章里获得他 人对生活的体悟、理解和认识,它比观察来得快捷,省时高效。老师要加强学生 的阅读指导,创设阅读的时空,让学生品尝的阅读的快乐。对于初中生来说,在 节假日里,应有计划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中外文学名著,吸收名著中 的精神营养,在自身慢慢加于构建与内化,这样对写作的提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之所在。其次,要加强习作 基本功训练,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的训练、语言的通顺等等。再次要教会 学生必要的作文技巧,比如如何审题、选材、立意,如何开头、结尾、组织段落 与结构等等。 第二,强化日常积累。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滴水穿石的漫长过程,必须在 一定的量变基础上才会产生质变,最终达到写作水平的一个飞跃。因此,从初一 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摘抄、整理,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创新, 这样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倡导写生活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老师在平时要倡导 写生活作文,要强调写真人真事,要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文 品如人品”,希望学生不要写虚情假意的文章,更不能无病呻吟,特别是不能抄 袭剽窃他人之作。 第四,加强课外阅读。不少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观察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 一个好现象。观察是直接感受生活,阅读则是间接从别人书本中或文章里获得他 人对生活的体悟、理解和认识,它比观察来得快捷,省时高效。老师要加强学生 的阅读指导,创设阅读的时空,让学生品尝的阅读的快乐。对于初中生来说,在 节假日里,应有计划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和中外文学名著,吸收名著中 的精神营养,在自身慢慢加于构建与内化,这样对写作的提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