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试卷文言虚词例析及备考提要 《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并明确常见文言虚词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与、于、则、者、之”。考查能力等级层次为B。2012年的17 套高考试题中,既有专门设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也有把文言虚词暗含在翻译 题中进行考查。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上海卷以问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即指出 虚词(之)在句中的用法。综观2012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情况,共考了其中 的13个,加之北京卷的“然”总共14个,例析如下,希望对学生的备考有所 启示和帮助 以 例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课标 卷第7题①) 例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大纲卷第1题②) 例3.何以为报/妻卧草中以号(北京卷第7题D项) 例4.仆方思辑其梗慨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天津卷第10题A项) 例5.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第8题①) 例6.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江苏卷第8题②) 例7.遂发愤以卒/木欣欣以向荣(安徽卷第5题A项) 例8.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第5题①) 例9.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樊哙侧其盾以撞(江西卷第1题A项) 例10.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山东卷第10题C项 例11.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湖南卷第6题C项) 例12.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广东卷第6题D项) 例13.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广东卷第9题②) 例14.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川卷第9题C项) 解析:例1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2中的“以”是介 词,相当于“把”:例3中的“以”,前者为介词,译为“用”,后者是连词, 用在状语和中心与之间,相当于“而”,表修饰;例4中的“以”,前者是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用来”,后者为介词,译为“用”;例5中的“以”是介词, 相当于“把”;例6中的“以”为“介词,表示凭借……的身份”;例7中的 “以”均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与之间,相当于“而”,表修饰;例8中的 “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9中的“以”,前者为介词,译为 “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译为“用来”;例10中的“以”,均为介词, 前者表示方式,译为“用”,后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例11中的“以” 均为介词,可译为“用”;例12中的“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例13 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14中的“以”均是介词,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备考提要:不难看出,命题者对“以”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其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我们可以从语法功能上进行分析:如果“以”后面接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词组,那么这个“以”就是介词,构成介宾词组,如例11和例12就是这样的典 型例子,具体是什么用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了;如果“以”后面接的是动词(形
2012 年全国高考试卷文言虚词例析及备考提要 《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并明确常见文言虚词 18 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与、于、则、者、之”。考查能力等级层次为 B。2012 年的 1 7 套高考试题中,既有专门设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也有把文言虚词暗含在翻译 题中进行考查。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上海卷以问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即指出 虚词(之)在句中的用法。综观 2012 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情况,共考了其中 的 13 个,加之北京卷的“然”总共 14 个,例析如下,希望对学生的备考有所 启示和帮助。 一、以 例 1. 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课标 卷第 7 题①) 例 2. 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大纲卷第 11 题②) 例 3.何以为报∕妻卧草中以号 (北京卷第 7 题 D 项) 例 4.仆方思辑其梗慨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天津卷第 10 题 A 项) 例 5.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第 8 题①) 例 6.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江苏卷第 8 题②) 例 7. 遂发愤以卒∕木欣欣以向荣(安徽卷第 5 题 A 项) 例 8.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第 5 题①) 例 9. 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樊哙侧其盾以撞 (江西卷第 11 题 A 项) 例 10.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山东卷第 10 题 C 项) 例 11.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湖南卷第 6 题 C 项) 例 12. 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广东卷第 6 题 D 项) 例 13.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广东卷第 9 题②) 例 14.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川卷第 9 题 C 项) 解析:例 1 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 2 中的“以”是介 词,相当于“把”;例 3 中的“以”,前者为介词,译为“用”,后者是连词, 用在状语和中心与之间,相当于“而”,表修饰;例 4 中的“以”,前者是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用来”,后者为介词,译为“用”;例 5 中的“以”是介词, 相当于“把”;例 6 中的“以”为“介词,表示凭借……的身份”;例 7 中的 “以”均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与之间,相当于“而”,表修饰;例 8 中的 “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 9 中的“以”,前者为介词,译为 “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译为“用来”;例 10 中的“以”,均为介词, 前者表示方式,译为“用”,后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例 11 中的“以” 均为介词,可译为“用”;例 12 中的“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例 13 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译为“用来”;例 14 中的“以”均是介词,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备考提要:不难看出,命题者对“以”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其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我们可以从语法功能上进行分析:如果“以”后面接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 词组,那么这个“以”就是介词,构成介宾词组,如例 11 和例 12 就是这样的典 型例子,具体是什么用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了;如果“以”后面接的是动词(形
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词组,那么这个“以”就是连词,如例13就是典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后边的宾语(“之”)常常省略,不能把省略宾语的介 词当成连词,如例10就要结合语境来判断。 二、其 例1.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大纲卷第11题②) 例2.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天津卷第10题C项) 例3.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浙江卷第17题C) 例4.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第5题①) 例5.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湖北卷12题②) 例6.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湖南卷第6题D项) 例7.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山东卷第13题②) 例8.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广东卷第9题①) 例9.钦听其论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四川卷第9题A项) 例10.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四川卷第11题②) 例11.其返汝耕桑/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江西卷第11题D项) 解析:例1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次,用作定语,可译为“自 己的”;例2中的“其”,前者为副词,表示推测,译为“大概”,后者为代词 指代“事物”;例3中的“其”,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次,用作 定语,可译为“自己的”,后者是副词,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例4 中的“其”是代词,作定语,指代“天池”;例5中的“其”为第三人称代词 可译为“他的”;例6中的“其”,前者为副词,表示祈使,可译为“应当” 后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译为“他们”;例7中的“其”,第三人称代 词,用作定语,可译为“他的”;例8中的“其”,代词,作定语,指代“社 仓法”;例9中的“其”,前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兼语,译为“他(陈献章)” 后者为副词,表示揣度,译为“恐怕”;例10中的“其”,为第三人称代词, 作定语,译为“他们的”;例11中的“其”都是副词,前者表示商量,可译为 “还是”,后者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 备考提要:高考中的“其”主要考查代词用法和副词用法,这就涉及到了两者用 法辨析的问题。辨析的方法还是看“其”的语法功能,即它和哪类词结合在一起 以及看看上下文这个“其”有没有具体的指代。一般说来,在句中有具体的指代, 其”就是代词,如例10,如果“其”前面为出现了主语或放在谓语之前,那 么,“其“多为副词,如例11中的两例。“其”作谓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看看 到底是用在疑问句或陈述句中表示推测,还是用在祈使句或反问句中表示商量、 劝勉、命令等,这要具体分析 三、之 例1.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天津卷第10题B 项) 例2.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辽 宁卷第7题①) 例3.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上海卷22题)
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词组,那么这个“以”就是连词,如例 13 就是典型。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后边的宾语(“之”)常常省略,不能把省略宾语的介 词当成连词,如例 10 就要结合语境来判断。 二、其 例 1.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大纲卷第 11 题②) 例 2. 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天津卷第 10 题 C 项) 例 3.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浙江卷第 17 题 C) 例 4.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福建卷第 5 题①) 例 5.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湖北卷 12 题②) 例 6.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湖南卷第 6 题 D 项) 例 7.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山东卷第 13 题②) 例 8.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广东卷第 9 题①) 例 9. 钦听其论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四川卷第 9 题 A 项) 例 10. 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四川卷第 11 题②) 例 11.其返汝耕桑∕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江西卷第 11 题 D 项) 解析:例 1 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次,用作定语,可译为“自 己的”;例 2 中的“其”,前者为副词,表示推测,译为“大概”,后者为代词, 指代“事物”;例 3 中的“其”,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次,用作 定语,可译为“自己的”,后者是副词,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例 4 中的“其”是代词,作定语,指代“天池”;例 5 中的“其”为第三人称代词, 可译为“他的”;例 6 中的“其”,前者为副词,表示祈使,可译为“应当”, 后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译为“他们”;例 7 中的“其”,第三人称代 词,用作定语,可译为“他的”; 例 8 中的“其”,代词,作定语,指代“社 仓法”;例 9 中的“其”,前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兼语,译为“他(陈献章)”, 后者为副词,表示揣度,译为“恐怕”;例 10 中的“其”,为第三人称代词, 作定语,译为“他们的”;例 11 中的“其”都是副词,前者表示商量,可译为 “还是”,后者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 备考提要:高考中的“其”主要考查代词用法和副词用法,这就涉及到了两者用 法辨析的问题。辨析的方法还是看“其”的语法功能,即它和哪类词结合在一起, 以及看看上下文这个“其”有没有具体的指代。一般说来,在句中有具体的指代, “其”就是代词,如例 10,如果“其”前面为出现了主语或放在谓语之前,那 么,“其“多为副词,如例 11 中的两例。“其”作谓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看看 到底是用在疑问句或陈述句中表示推测,还是用在祈使句或反问句中表示商量、 劝勉、命令等,这要具体分析。 三、之 例 1. 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天津卷第 10 题 B 项) 例 2.从第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辽 宁卷第 7 题①) 例 3. 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上海卷 22 题)
例4.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第8题①) 例5.得珍宝如内藏之半/长幼之节,不可废也(江西卷第11题C项) 例6.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湖北卷第12题③) 例7.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湖南卷第6题B项) 例8.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广东卷第6题B 项) 例9.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 庆卷第11题①) 例10.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山东卷第13题①) 例11.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山东卷第13题②) 解析:例1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例2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 周顗);例3中的“之”为代词作宾语,指代“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例4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作定语的 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后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 (苏涣);例5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例6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 作宾语,可译为“他”(王湛):例7中的均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8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 接定语和中心语,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相代汉语的“的”,后者代词,作宾语, 指代“沙洲阻水”;例9中的“之”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王 公);例10和例11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 心语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备考提要:高考中“之”的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的用法,而代词比较容易区分, 助词的用法的类型比较多,重点是要注意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 一用法,如例7中的两例。 四、为 例1.恐为他人得/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北京卷第7题C项) 例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第7题②) 例3.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上海卷第18题B项) 例4.既为方伯所知/秦王为赵王击缶(安徽卷第5题D项) 例5.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山东卷第10题B项) 例6.遗善为闾里传/为仲卿母所遣(湖南卷第6题A项) 例7.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广东卷第6题A项) 例8.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四川卷第9题D 项) 解析:例1中的“为”均为被动的介词,前者独立作为被动标志,后者作为被动 句式“为…所”结构的一部分;例2中的“为”作为被动句式“为…所” 结构的一部分,介词,表被动:例3中的“为”,前者是动词,意为“作为”“当 作”,后者是介词,意为“替”“给”;例4中的“为”均为介词,前者作为被
例 4.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江苏卷第 8 题①) 例 5.得珍宝如内藏之半∕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江西卷第 11 题 C 项) 例 6.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湖北卷第 12 题③) 例 7.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湖南卷第 6 题 B 项) 例 8.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广东卷第 6 题 B 项) 例 9. 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 庆卷第 11 题①) 例 10. 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山东卷第 13 题①) 例 11.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山东卷第 13 题②) 解析:例 1 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例 2 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 (周顗);例 3 中的“之”为代词作宾语,指代“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例 4 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作定语的 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后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 (苏涣);例 5 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例 6 中的“之” 是第三人称代词, 作宾语,可译为“他”(王湛);例 7 中的均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 8 中的“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 接定语和中心语,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相代汉语的“的”,后者代词,作宾语, 指代“沙洲阻水”;例 9 中的“之”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可译为“他”(王 公);例 10 和例 11 中的“之” 均为结构助词,用在偏正词组中连接定语和中 心语作定语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备考提要:高考中“之”的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的用法,而代词比较容易区分, 助词的用法的类型比较多,重点是要注意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 一用法,如例 7 中的两例。 四、为 例 1.恐为他人得∕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北京卷第 7 题 C 项) 例 2.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第 7 题②) 例 3.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上海卷第 18 题 B 项) 例 4.既为方伯所知∕秦王为赵王击缶(安徽卷第 5 题 D 项) 例 5.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山东卷第 10 题 B 项) 例 6.遗善为闾里传∕为仲卿母所遣(湖南卷第 6 题 A 项) 例 7. 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广东卷第 6 题 A 项) 例 8.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四川卷第 9 题 D 项) 解析:例 1 中的“为”均为被动的介词,前者独立作为被动标志,后者作为被动 句式“为……所”结构的一部分;例 2 中的“为” 作为被动句式“为……所” 结构的一部分,介词,表被动;例 3 中的“为”,前者是动词,意为“作为”“当 作”,后者是介词,意为“替”“给”;例 4 中的“为”均为介词,前者作为被
动句式“为……所”结构的一部分,后者意为“替”“给”;例5中的“为”均 为介词,意为“替”“给”(后者省略了宾语“我”);例6中的“为”均为介 词,表被动,意为“被”;例7中的“为”均为动词,意为“成为”;例8中 的“为”前者是动词,意为"成为”“作为”;后者是介词,是被动句式“为 所”结构的一部分,意为“被” 备考提要:高考中“为”字主要考查介词和动词的用法,介词主要为 “替”“给”意义以及表被动。动词用法虽不在虚词的范围内,但髙考中常常涉 及,如例3及例7。 五、而 例1.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上海卷第18题C项) 例2.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浙江卷第17题B项) 例3.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福建卷第5题②) 例4.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山东卷第10题A项) 例5.玺书至而母适病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四川卷第9题B项) 例6.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四川卷第11题①) 解析:例1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修饰;例2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 示承接,可译为“就”“便”,后者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3 中的“而”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又”;例4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并 列,可译为“并且”,后者表修饰,可不译;例5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 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后者表示承接,可不译;例6中的“而”为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然而”。 备考提要:高考中“而”字主要考查连词的用法,而连词的用法难点在于“而” 连接两个动词时是表修饰关系还是承接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前一个动 词一直伴随着后面的动词表示状态,那么,“而”就表示修饰关系;如果前后两 个动词在时间是存在先后的关系,即前面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之后, 后面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紧接着发生,可译为“就”“便”或不译,那么, “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六、所 例1.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第7题②) 例2.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浙江卷第17题D项) 例3.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第12题①) 例4.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广东卷第6题C项) 例5.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 庆卷第11题①) 解析:例1中的“所”与前面的“为”字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例2 中的“所”,前者与“为”字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后者是特殊的指 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意为“所……的事物”;例3 中的“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
动句式“为……所”结构的一部分,后者意为“替”“给”;例 5 中的“为” 均 为介词,意为“替”“给”(后者省略了宾语“我”);例 6 中的“为”均为介 词,表被动,意为“被”;例 7 中的 “为”均为动词,意为“成为”;例 8 中 的“为”前者是动词,意为"成为"“作为”;后者是介词,是被动句式“为…… 所”结构的一部分,意为“被”。 备考提要:高考中“为”字主要考查介词和动词的用法,介词主要为 “替”“给”意义以及表被动。动词用法虽不在虚词的范围内,但高考中常常涉 及,如例 3 及例 7。 五、而 例 1.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上海卷第 18 题 C 项) 例 2.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浙江卷第 17 题 B 项) 例 3.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福建卷第 5 题②) 例 4.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山东卷第 10 题 A 项) 例 5.玺书至而母适病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四川卷第 9 题 B 项) 例 6. 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四川卷第 11 题①) 解析:例 1 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修饰;例 2 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 示承接,可译为“就”“便”,后者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 3 中的“而”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又”;例 4 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并 列,可译为“并且”,后者表修饰,可不译;例 5 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 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后者表示承接,可不译;例 6 中的“而”为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然而”。 备考提要:高考中“而”字主要考查连词的用法,而连词的用法难点在于“而” 连接两个动词时是表修饰关系还是承接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前一个动 词一直伴随着后面的动词表示状态,那么,“而”就表示修饰关系;如果前后两 个动词在时间是存在先后的关系,即前面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之后, 后面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紧接着发生,可译为“就”“便”或不译,那么, “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六、所 例 1.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辽宁卷第 7 题②) 例 2.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浙江卷第 17 题 D 项) 例 3.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第 12 题①) 例 4.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广东卷第 6 题 C 项) 例 5.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重 庆卷第 11 题①) 解析:例 1 中的“所”与前面的“为”字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例 2 中的“所”,前者与“为”字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后者是特殊的指 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意为“所……的事物”;例 3 中的“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
构,意为“……的事物”;例4中的“所”,前者为名词,“处所”义,后者为 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译为“ 的人(事)(物)或……的地方”。这里的意思是……的地方:例5中的“所” 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意为 “……的事物”。 备考提要:高考中“所”字主要考查特殊的指示代词以及与介词“为”字组成 为……所”结构表被动的用法,名词用法也不能忽视,毕竟我们在《项脊轩志》 中学过这一用法(某所,而母立于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所”字后面接的 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这个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七、于 例1.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课标卷第7题②) 例2.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天津卷第10题D项) 例3.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江苏卷第8题②) 例4.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月出于乐山之上(安徽卷第5题C项) 解析:例1中“于”是介词,意为“对”;例2中的“于”均为介词,前者引 进动作的范围,意为“在”;后者是被动句式“见……于”的一部分,表被动 例3中“于”为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意为“比”;例4中的“于” 均为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对象,意为“向”,后者引进动作的处所,意为“从” 备考提要:“于”字主要作为介词,其用法较为单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 间、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以及表示比较,根据具体的语境可译为 “在”“向”“对”“从”“比”等。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由“于”字引起 的介词结构往往作后置状语,翻译时要前置;二是还可以作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 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如例2的后者。 八、则 填淤则舟楫不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安徽卷第5题B项) 解析: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意为“就”“便”;后者表转折,意为“却” 备考提要:虚词“则”字主要考查连词的用法,或表示承接,或表示转折,这要 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还有副词的用法也不能忽视,至于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 之间,表示强调,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就是这样的用法。 九、因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第12题①) 解析:例中的“因”为连词,表示后面的事情紧接着前面的事情,用在句子开头 或主语后面,可译为“于是”“就
构,意为“……的事物”;例 4 中的“所”,前者为名词,“处所”义,后者为 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译为“…… 的人(事)(物)或……的地方”。这里的意思是……的地方;例 5 中的“所” 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置于动词之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意为 “……的事物”。 备考提要:高考中“所”字主要考查特殊的指示代词以及与介词“为”字组成 “为……所”结构表被动的用法,名词用法也不能忽视,毕竟我们在《项脊轩志》 中学过这一用法(某所,而母立于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所”字后面接的 是名词或形容词,那么这个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七、于 例 1.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课标卷第 7 题②) 例 2.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天津卷第 10 题 D 项) 例 3.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江苏卷第 8 题②) 例 4.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月出于乐山之上(安徽卷第 5 题 C 项) 解析:例 1 中“于”是介词,意为“对”; 例 2 中的“于”均为介词,前者引 进动作的范围,意为“在”;后者是被动句式“见……于”的一部分,表被动; 例 3 中“于”为介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意为“比”;例 4 中的“于” 均为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对象,意为“向”,后者引进动作的处所,意为“从”。 备考提要:“于”字主要作为介词,其用法较为单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 间、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以及表示比较,根据具体的语境可译为 “在”“向”“对”“从”“比”等。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由“于”字引起 的介词结构往往作后置状语,翻译时要前置;二是还可以作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 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如例 2 的后者。 八、则 填淤则舟楫不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安徽卷第 5 题 B 项) 解析: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意为“就”“便”;后者表转折,意为“却”。 备考提要:虚词“则”字主要考查连词的用法,或表示承接,或表示转折,这要 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还有副词的用法也不能忽视,至于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 之间,表示强调,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就是这样的用法。 九、因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湖北卷第 12 题①) 解析:例中的“因”为连词,表示后面的事情紧接着前面的事情,用在句子开头 或主语后面,可译为“于是”“就
备考提要:虚词“因”的考点主要是介词和连词,二者的区别主要看其语法功能, 如果“因”后面接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它就是介词,具体是“根 据”“按照”“凭借”“顺着”还是“通过”“由”“从”,这要结合具体语境 来判断。如果用在句子开头或主语后面,那就是连词。 十、乎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君(山东卷第10题D项) 分析:例中的“乎”均是介词,相当于“于”,前者是“在”的意思,后者是 “比”的意思。 备考提要:注意虚词“乎”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介词用法相当于“于”,组成介 宾词组,“在”“向”“比”等具体意义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用的最多的还 是句末语气词,但是也不能忽略形容词词尾的用法。 十一、者 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海卷第18题D项) 解析:例中的“者”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前者是“形容词+者”,意为“……的 人”;后者为标志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 备考提要:“者”有常用的两种用法: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 数词之后,组成名词性词组,即“者字结构”用来指代人、事、物、情况等 是作为助词,表判断、表停顿(无意义可以不翻译)或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性助 十二、与 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上海卷第18题A项) 解析:前者是介词,意为“和”“同”:后者是动词,意为“参加”“参与” 备考提要:高考命题者对“与”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与”的连词和介词 的区别。介词“与”后接名词、代词构成接宾词组,表动作行为的协同,表比较, 表对象,结合具体语境可译为“和”“同”“比”“给”等意思;连词“与”主 要是用在词与词之间或词组与词组之间表联合,可译为“和”。动词和句末语气 词(“无乃尔是过与?”)也不能忽视。 十三、且 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不出,火且尽(江西卷第11题B项) 解析:例中的“且”,前者是连词,表递进,意为“况且”“并且”;后者是副 词,意为“将要
备考提要:虚词“因”的考点主要是介词和连词,二者的区别主要看其语法功能, 如果“因”后面接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它就是介词,具体是“根 据”“按照”“凭借”“顺着”还是“通过”“由”“从”,这要结合具体语境 来判断。如果用在句子开头或主语后面,那就是连词。 十、乎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君(山东卷第 10 题 D 项) 分析:例中的“乎”均是介词,相当于“于”,前者是“在”的意思,后者是 “比”的意思。 备考提要:注意虚词“乎”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介词用法相当于“于”,组成介 宾词组,“在”“向”“比”等具体意义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用的最多的还 是句末语气词,但是也不能忽略形容词词尾的用法。 十一、者 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海卷第 18 题 D 项) 解析:例中的“者”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前者是“形容词+者”,意为“……的 人”;后者为标志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 备考提要:“者”有常用的两种用法:一是特殊的指示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 数词之后,组成名词性词组,即“者字结构”用来指代人、事、物、情况等;二 是作为助词,表判断、表停顿(无意义可以不翻译)或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性助 词。 十二、与 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上海卷第 18 题 A 项) 解析:前者是介词,意为“和”“同”;后者是动词,意为“参加”“参与”。 备考提要:高考命题者对“与”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与”的连词和介词 的区别。介词“与”后接名词、代词构成接宾词组,表动作行为的协同,表比较, 表对象,结合具体语境可译为“和”“同”“比”“给”等意思;连词“与”主 要是用在词与词之间或词组与词组之间表联合,可译为“和”。动词和句末语气 词(“无乃尔是过与?”)也不能忽视。 十三、且 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不出,火且尽(江西卷第 11 题 B 项) 解析:例中的“且”,前者是连词,表递进,意为“况且”“并且”;后者是副 词,意为“将要
备考提要:高考命题者对“且”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且”的连词和副词 的用法。特别是副词的用法,到底是“将要”“姑且”“大约”,这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来判断;连词主要是表示并列和递进 十四、然 然独好周人急/然其行最著(北京卷第7题B项) 解析:例中的“然”均为连词,表转折,意为“然而”“但是”。 备考提要:“然”我们不仅要熟悉连词表转折的用法,而且也要注意动词和形容 词词尾的用法
备考提要:高考命题者对“且”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且”的连词和副词 的用法。特别是副词的用法,到底是“将要”“姑且”“大约”,这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来判断;连词主要是表示并列和递进。 十四、然 然独好周人急∕然其行最著 (北京卷第 7 题 B 项) 解析:例中的“然”均为连词,表转折,意为“然而”“但是”。 备考提要:“然”我们不仅要熟悉连词表转折的用法,而且也要注意动词和形容 词词尾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