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 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 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 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 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 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 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 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 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 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 “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 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 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 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 “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 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 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 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 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 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 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 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 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 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 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 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上有罪,责在下。父有罪, 打儿子。这是中国历代的民俗,不是谁创造的。理论解说是孔门的:全体大于局 部,大小系统中的尊、主等于全体。上下必须分清。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 下尊卑秩序。这个上下尊卑的系统结构为的是防止犯上作乱。下服从上就是不乱, 不乱就是治,是太平。这个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道”。“天下变道亦不变”, 指示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俗心 (摘编自金克木《轨内·轨外》)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吉林省舒兰市实验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 达思想。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 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 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 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一直到本世纪 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 书人最熟悉的。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 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事实并不是这样。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 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教孩子读《论 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 “子曰铺”的。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 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 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 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称 “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 仍称冉有。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 等。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这些不同称呼 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 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 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符合要求就 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 大,由家而国而天下。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天 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 灭则同灭。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秦对商鞅,楚国 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 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上有罪,责在下。父有罪, 打儿子。这是中国历代的民俗,不是谁创造的。理论解说是孔门的:全体大于局 部,大小系统中的尊、主等于全体。上下必须分清。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 下尊卑秩序。这个上下尊卑的系统结构为的是防止犯上作乱。下服从上就是不乱, 不乱就是治,是太平。这个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道”。“天下变道亦不变”, 指示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俗心 态。 (摘编自金克木《轨内·轨外》)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 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 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 文字中,它提倡的“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 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 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B.孔子等人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人们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都有 相应的要求;“正名”就是要求每个符号都符合要求。 C.在孔子等人结构的关系网中,家族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如果一人犯罪,可 以灭三族、灭九族乃至灭十族 D.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系统结构,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 太平,这就可以称之为“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汉代以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又经政府颁布,成为经书之一,可 见《论语》原是孔门弟子的内部读物,起初并未定名。 B.教孩子读《论语》是私塾的普遍任务,教书先生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 看来《论语》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C.《论语》中单称“子”的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还有曾子、有子 等,由此可知,被称“子”是受重视和受尊敬的体现。 D.由于符号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的,所以上 有罪,责在下,上尊而下卑。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 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 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 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 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 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 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 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 文字中,它提倡的 “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 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 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B.孔子等人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人们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都有 相应的要求;“正名”就是要求每个符号都符合要求。 C.在孔子等人结构的关系网中,家族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如果一人犯罪,可 以灭三族、灭九族乃至灭十族。 D.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系统结构,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 太平,这就可以称之为“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汉代以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又经政府颁布,成为经书之一,可 见《论语》原是孔门弟子的内部读物,起初并未定名。 B.教孩子读《论语》是私塾的普遍任务,教书先生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 看来《论语》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C.《论语》中单称“子”的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还有曾子、有子 等,由此可知,被称“子”是受重视和受尊敬的体现。 D.由于符号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的,所以上 有罪,责在下,上尊而下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 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 中彦领兴元尹,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 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 窥关、陕,中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 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 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 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 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 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 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 者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 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 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 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 之。(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竟:最终D.所司皆依违不 决 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 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 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 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 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 改尹庆阳,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 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 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 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 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 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 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 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 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 之。 (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 守 当:阻挡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 决 决:判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 法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 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 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 . 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 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 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 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 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11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8、颔联“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分) 9、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 原《离骚》)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 易《琵琶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D. 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 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 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11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8、颔联“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 分) 9、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屈 原《离骚》) ⑵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 易《琵琶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 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 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 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 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 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年底 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 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 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 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 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 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 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 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 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 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 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 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 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 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 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 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 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 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 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享有一 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1919 年,徐悲鸿赴法留学并在多 国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 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 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 年回国后,徐悲鸿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田汉一起筹办 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艺术专修科教授。1928 年底, 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 要提高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素 描基础论”。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 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 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 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时,齐白石自创的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有较大影响。徐悲鸿所 以看中齐白石,不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 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 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师法自 然……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徐悲鸿。 然而,“齐木匠”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 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 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术学院的侮辱。他们群 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时的 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白石告 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 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 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画家)。”“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 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悲 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京
1931年5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 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 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 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 创。”1933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 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 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 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 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 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1947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 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 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 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 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 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 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 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年9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 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 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 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 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 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 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 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 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 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 班的低微出身
1931 年 5 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 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 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 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 创。” 1933 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使欧 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从而使他的画走向 世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 逢,欣喜之情不待言表。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人便补块石头; 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 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 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 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 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然病逝了。 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 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 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 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等,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 常常带着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 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他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 年 9 月,徐悲鸿不幸脑溢血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 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怎么不见徐悲鸿来?” 大家只好推托说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 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 桃子……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 越少了。吴作人回忆说:“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 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 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 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 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 班的低微出身
C.17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 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 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 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 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 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 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分)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 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泂、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 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 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 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D.这个小区的房子太漂亮了,室如悬磬,通透明亮,非常的宽敞,大气。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预则立。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河北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 通过严加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 B.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 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17 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 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 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 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 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和合作的动 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 高尚的品格。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知己”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 分) (3)徐悲鸿“离开北平南下”,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6 分)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 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 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 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 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D.这个小区的房子太漂亮了,室如悬磬,通透明亮,非常的宽敞,大气。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凡事预则立。为了消除校车的安全隐患,河北省新近出台了不少举措,旨在 通过严加管理来促进校车制度的规范与安全。 B.2012 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 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 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 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无不为它所骄傲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 裁 。这真是“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 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 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⑤④⑥①③C.①②⑤⑥④③D.①③②⑤④⑥ 15.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5分)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 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答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 颗寒冷的心。 答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蔡国庆妈妈“患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已经有10年之久”,在妈妈 患病早期,蔡国庆也很不愿意和外界提及母亲的情况。毕竟在他心里,妈妈曾经 是那么的美丽。蔡国庆说:“未来的日子她跟你分享不了,这是最让人觉得难过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 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 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国人无不为它所骄傲。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 裁。 。 。 , 。 , 。这真是“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 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 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15.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5 分)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 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 颗寒冷的心。 答:_____ 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蔡国庆妈妈“患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已经有 10 年之久”,在妈妈 患病早期,蔡国庆也很不愿意和外界提及母亲的情况。毕竟在他心里,妈妈曾经 是那么的美丽。蔡国庆说:“未来的日子她跟你分享不了,这是最让人觉得难过
的。因为我坚信我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会是更加美好的,更加幸福的。我 多么渴望母亲能跟一我起分享这份幸福,因为我们父母这一代吃了太多的苦。每 次春晚回家以后。或者,电视上有我的精彩节目的时候,我母亲呆呆看着电视的 时候,那个时刻是最让我伤心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1.B.(“只有”表述有误) 2.C(“家庭荣灭一代本”不是孔子的发明 3.B.(“《论语》有雅俗共赏的一面”分析有误) 4.B(当:处于。) 6.C(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 7.(1)统计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籍:登记,统计,1分;“民之从乱者”定语后置2分,论:论罪,治罪,1 分;句意1分。) (2)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 能解决。(服叛:服从,反叛,1分;不常,没有常性,1分;若非:如果不是, 1分;自行:亲自前往,1分;势必:(这种)形势一定,1分) 附文言文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张中孚的弟弟。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 朝为官。担任泾原副将,掌管德顺的军事。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 被金任命为招抚使。后又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同时任本路兵马钤(qian)辖, 再升任本路兵马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攻巩州时,张中彦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末军。 金兵攻破饶风关,取得金、洋等州。朝廷让中彦兼任兴元尹,抚恤协调新归附的 各州。军队撤回之后,取代李彦琦任秦凤的经略使。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 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城堡,就是现在的秦州。 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中彦在秦州担任统帅总共10 年,此后调任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将河南、陕西归还宋朝,张中孚作为地方官,照例留守关中。熙河 经略使慕洧谋反要叛逃西夏,并且想伺机侵犯关中、陕西,张中彦与怀庆的赵彬 部会合,共同讨伐,慕洧兵败逃到了西夏。中彦与兄长中孚一起到临安,被南宋 留下,张中彦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佑神观提举、靖海 军节度使。 皇统初年,金兵恢复河南,金朝下诏书征召中彦兄弟北归,并任命中彦 为静难军节度使,历任彰化军、风翔尹,又调任庆阳尹,兼仼庆原路兵马都总管、 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 有能上告的人。中彦尽力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又调任
的。因为我坚信我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会是更加美好的,更加幸福的。我 多么渴望母亲能跟一我起分享这份幸福,因为我们父母这一代吃了太多的苦。每 次春晚回家以后。或者,电视上有我的精彩节目的时候,我母亲呆呆看着电视的 时候,那个时刻是最让我伤心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1.B.(“只有”表述有误) 2.C(“家庭荣灭一代本”不是孔子的发明) 3.B.(“《论语》有雅俗共赏的一面”分析有误) 4.B (当:处于。) 5.B 6.C (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 7.(1)统计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籍:登记,统计,1 分;“民之从乱者”定语后置 2 分,论:论罪,治罪,1 分;句意 1 分。) (2)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 能解决。(服叛:服从,反叛,1 分;不常,没有常性,1 分;若非:如果不是, 1 分;自行:亲自前往,1 分;势必:(这种)形势一定,1 分)。 附文言文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张中孚的弟弟。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 朝为官。担任泾原副将,掌管德顺的军事。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 被金任命为招抚使。后又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同时任本路兵马钤(qián)辖, 再升任本路兵马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攻巩州时,张中彦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 金兵攻破饶风关,取得金、洋等州。朝廷让中彦兼任兴元尹,抚恤协调新归附的 各州。军队撤回之后,取代李彦琦任秦凤的经略使。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 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城堡,就是现在的秦州。 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中彦在秦州担任统帅总共 10 年,此后调任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将河南、陕西归还宋朝,张中孚作为地方官,照例留守关中。熙河 经略使慕洧谋反要叛逃西夏,并且想伺机侵犯关中、陕西,张中彦与怀庆的赵彬 部会合,共同讨伐,慕洧兵败逃到了西夏。中彦与兄长中孚一起到临安,被南宋 留下,张中彦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佑神观提举、靖海 军节度使。 皇统初年,金兵恢复河南,金朝下诏书征召中彦兄弟北归,并任命中彦 为静难军节度使,历任彰化军、凤翔尹,又调任庆阳尹,兼任庆原路兵马都总管、 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 有能上告的人。中彦尽力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又调任
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们都 叹服他的英明 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筹备军事行动,土 民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 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当地指 挥官怪他专断,上奏章弹劾他,朝廷放在一边不加追问。任期满后,转任真定尹 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没多久,退休离官,向西回到京城。第二年,又被重新 起用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做乱,失败以后,统让的跟从作 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奇人的管辖,朝廷 派侍御史沙醇之到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 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 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最终平定,中彦 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 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 七十五。百姓罢市哀悼号泣,并立像来祭祀他。 8、①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1分)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2分) (意思对即可) ②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 可)(2分) 9、①长,畏(各1分)②“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 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2分)“畏”是说害 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和飘泊在外的痛楚(2分)。(言之成理即可) 附诗歌鉴赏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髙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 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 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 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 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 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髙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 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 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 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
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们都 叹服他的英明。 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筹备军事行动,土 民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 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当地指 挥官怪他专断,上奏章弹劾他,朝廷放在一边不加追问。任期满后,转任真定尹 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没多久,退休离官,向西回到京城。第二年,又被重新 起用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做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 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奇人的管辖,朝廷 派侍御史沙醇之到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 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 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最终平定,中彦 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 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 七十五。百姓罢市哀悼号泣,并立像来祭祀他。 8、①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1 分)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2 分) (意思对即可) ②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 可)(2 分) 9、①长,畏(各 1 分) ②“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 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2 分)“畏”是说害 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和飘泊在外的痛楚(2 分)。(言之成理即可) 附诗歌鉴赏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 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 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 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 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 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 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 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 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