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原则编号:【HGCL2-1 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 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二OO五年三月
指导原则编号: 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 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二○○五年三月 【 H】G C L 2 - 1
目 录 一、概述 .1 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基本概念及应用…-2 三、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4 四、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具体要求 …6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6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 …11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17 (四)结果的评价 20 (五)临床报告内容 21 五、特殊制剂… 22 (一)口服缓控释制剂 22 (二)特殊活性成分制剂 24 (三)复方制剂 25 六、结语 25 七、名词解释 25 八、参考文献 26 九、著者… 28
目 录 一、概述···················································································································································1 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基本概念及应用·····························································2 三、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4 四、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具体要求···································································6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6 (二)实验设计与操作·········································································································11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17 (四)结果的评价···················································································································20 (五)临床报告内容··············································································································21 五、特殊制剂······································································································································22 (一)口服缓控释制剂········································································································22 (二)特殊活性成分制剂···································································································24 (三)复方制剂························································································································25 六、结语················································································································································25 七、名词解释······································································································································25 八、参考文献·····································································································································26 九、著者················································································································································28
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 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 环后产生全身治疗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存在一 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 体内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 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允许这种预测的前提是制剂中活性成分进入 体内的行为是一致并且可重现的。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BA)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的 程度和速度的指标。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 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确有必要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 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 创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 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 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 来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E)。 BA和BE研究已经成为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指导原则将重点 阐述BA和BE研究的相关概念,应用范围和BA和BE研究的设计、操作 和评价等
1 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 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 环后产生全身治疗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存在一 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 体内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 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允许这种预测的前提是制剂中活性成分进入 体内的行为是一致并且可重现的。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BA)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的 程度和速度的指标。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 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确有必要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 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 创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 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 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 来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 BA 和 BE 研究已经成为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指导原则将重点 阐述 BA 和 BE 研究的相关概念,应用范围和 BA 和 BE 研究的设计、操作 和评价等
本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化学药品口服制剂的BA和BE研究,也适用于 其他需要吸收起全身作用的化学药品制剂。因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可能 面临多种情况,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仍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BA和BE基本概念及应用 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 度和速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 是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 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其他非 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 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2.生物等效性: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 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 义的BE研究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 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 时,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将有助于理解BA和BE: 原创药(Innovator Product):是指已经过全面的药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准上市的药品。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 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他 们是药学等效的。药学等效不一定意味着生物等效,因为辅料的不同或生
2 本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化学药品口服制剂的 BA 和 BE 研究,也适用于 其他需要吸收起全身作用的化学药品制剂。因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可能 面临多种情况,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仍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BA 和 BE 基本概念及应用 1.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 度和速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 是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为 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 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其他非 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 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2. 生物等效性: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 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 义的 BE 研究是指用 BA 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 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 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将有助于理解 BA 和 BE: 原创药(Innovator Product):是指已经过全面的药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准上市的药品。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 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他 们是药学等效的。药学等效不一定意味着生物等效,因为辅料的不同或生
产工艺差异等可能会导致药物溶出或吸收行为的改变。 治疗等效性(Therapeutic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有相同活性成分, 并且临床上显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两制剂具有治疗等 效性。如果两制剂中所用辅料本身并不会导致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生物 等效性研究是证实两制剂治疗等效性最合适的办法。如果药物吸收速度与 临床疗效无关,吸收程度相同但吸收速度不同的药物也可能达到治疗等效。 而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只是活性成分化学形式不同(如某一化合物的盐、 酯等)或剂型不同(如片剂和胶囊剂)的药物制剂也可能治疗等效。 基本相似药物(Essentially similar product).:如果两个制剂具有等量且符 合同一质量标准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相同剂型,并且经过证明具有生物 等效性,则两个制剂可以认为是基本相似药物。从广义上讲,这一概念也应 适用于含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的剂型,如片剂和胶囊剂。与原创药基本相 似药物是可以替换原创药使用的。 BA和BE均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BA强调反映药物活性成分 到达体内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是新药研究过程中选择合适给药途径和确 定用药方案(如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的重要依据之一。BE则重点在于以预 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是保证含同一药物活性成分的不同 制剂体内行为一致性的依据,是判断后研发产品是否可替换已上市药品使 用的依据。 BA和BE研究在药品研发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 在新药研究阶段,为了确定新药处方、工艺合理性,通常需要比较改 变上述因素后制剂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生物利用度;开发了新剂型,要对拟
3 产工艺差异等可能会导致药物溶出或吸收行为的改变。 治疗等效性(Therapeutic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有相同活性成分, 并且临床上显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两制剂具有治疗等 效性。如果两制剂中所用辅料本身并不会导致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生物 等效性研究是证实两制剂治疗等效性最合适的办法。如果药物吸收速度与 临床疗效无关,吸收程度相同但吸收速度不同的药物也可能达到治疗等效。 而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只是活性成分化学形式不同(如某一化合物的盐、 酯等)或剂型不同(如片剂和胶囊剂)的药物制剂也可能治疗等效。 基本相似药物(Essentially similar product):如果两个制剂具有等量且符 合同一质量标准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相同剂型,并且经过证明具有生物 等效性,则两个制剂可以认为是基本相似药物。从广义上讲,这一概念也应 适用于含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的剂型,如片剂和胶囊剂。与原创药基本相 似药物是可以替换原创药使用的。 BA 和 BE 均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BA 强调反映药物活性成分 到达体内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是新药研究过程中选择合适给药途径和确 定用药方案(如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的重要依据之一。BE 则重点在于以预 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是保证含同一药物活性成分的不同 制剂体内行为一致性的依据,是判断后研发产品是否可替换已上市药品使 用的依据。 BA 和 BE 研究在药品研发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 在新药研究阶段,为了确定新药处方、工艺合理性,通常需要比较改 变上述因素后制剂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生物利用度;开发了新剂型,要对拟
上市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以确定剂型的合理性,通过与原剂型比较的 BA研究来确定新剂型的给药剂量,也可通过BE研究来证实新剂型与原剂 型是否等效;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可通过BE研究来验证同一药物的不同 时期产品的前后一致性,如:早期和晚期的临床试验用药品,临床试验用 药品(尤其是用于确定剂量的试验药)和拟上市药品等。 在仿制生产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时,可通过BE研究来证明仿制产品与 原创药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是否可与原创药替换使用。 药品批准上市后,如处方组成成分、比例以及工艺等出现一定程度的 变更时,研究者需要根据产品变化的程度来确定是否进行BE研究,以考 察变更后和变更前产品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目的研 发的新制剂,需要进行BA研究,了解变更前后生物利用度的变化。 三、研究方法 BE研究是在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利用度比较基础上建立等效性, BA研究多数也是比较性研究,两者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基本一致,只是研究 目的不同,导致在某些设计和评价上有一些不同,故在这部分主要阐述BE 研究方法,该方法同样适合于BA研究,建议研究者根据产品研究目的来 进行适当调整。 目前推荐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的方法。按方法的优 先考虑程度从高到低排列: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 临床比较试验方法、体外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药代动力学研究 即采用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生物
4 上市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以确定剂型的合理性,通过与原剂型比较的 BA 研究来确定新剂型的给药剂量,也可通过 BE 研究来证实新剂型与原剂 型是否等效;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可通过 BE 研究来验证同一药物的不同 时期产品的前后一致性,如:早期和晚期的临床试验用药品,临床试验用 药品(尤其是用于确定剂量的试验药)和拟上市药品等。 在仿制生产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时,可通过 BE 研究来证明仿制产品与 原创药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是否可与原创药替换使用。 药品批准上市后,如处方组成成分、比例以及工艺等出现一定程度的 变更时,研究者需要根据产品变化的程度来确定是否进行 BE 研究,以考 察变更后和变更前产品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目的研 发的新制剂,需要进行 BA 研究,了解变更前后生物利用度的变化。 三、研究方法 BE 研究是在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利用度比较基础上建立等效性, BA 研究多数也是比较性研究,两者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基本一致,只是研究 目的不同,导致在某些设计和评价上有一些不同,故在这部分主要阐述 BE 研究方法,该方法同样适合于 BA 研究,建议研究者根据产品研究目的来 进行适当调整。 目前推荐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的方法。按方法的优 先考虑程度从高到低排列: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 临床比较试验方法、体外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药代动力学研究 即采用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生物
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或尿液)中药物浓度,获得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来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吸收到体循环中的 动态过程。并经过适当的数据,得出与吸收程度和速度有关的药代动力学 参数如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等,通 过统计学比较以上参数,判断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药效动力学研究在无 可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生物等效性研究时(如无灵敏的血药浓度 检测方法、浓度和效应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可以考虑用明确的可分级定 量的人体药效学指标通过效应-时间曲线(Effect-Time curve)与参比制剂比 较来确定生物等效性。 临床比较试验 当无适宜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也缺乏明确的药效学指标时,也可以 通过以参比制剂为对照的临床比较试验,以综合的疗效终点指标来验证两 制剂的等效性。然而,作为生物等效研究方法,对照的临床试验可能因为 样本量不足或检测指标不灵敏而缺乏足够的把握度去检验差异,故建议尽 量采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增加样本量或严格的临床研究实施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以上局限。 体外研究 一般不提倡用体外的方法来确定生物等效性,因为体外并不能完全代 替体内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能提供充分依据,也可以采用体外的方 法来证实生物等效性。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证明属于高溶解度,高渗透性, 快速溶出的口服制剂可以采用体外溶出度比较研究的方法验证生物等效, 因为该类药物的溶出、吸收已经不是药物进入体内的限速步骤。对于难溶
5 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或尿液)中药物浓度,获得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来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吸收到体循环中的 动态过程。并经过适当的数据,得出与吸收程度和速度有关的药代动力学 参数如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等,通 过统计学比较以上参数,判断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药效动力学研究在无 可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生物等效性研究时(如无灵敏的血药浓度 检测方法、浓度和效应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可以考虑用明确的可分级定 量的人体药效学指标通过效应-时间曲线(Effect-Time curve)与参比制剂比 较来确定生物等效性。 临床比较试验 当无适宜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也缺乏明确的药效学指标时,也可以 通过以参比制剂为对照的临床比较试验,以综合的疗效终点指标来验证两 制剂的等效性。然而,作为生物等效研究方法,对照的临床试验可能因为 样本量不足或检测指标不灵敏而缺乏足够的把握度去检验差异,故建议尽 量采用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通过增加样本量或严格的临床研究实施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以上局限。 体外研究 一般不提倡用体外的方法来确定生物等效性,因为体外并不能完全代 替体内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能提供充分依据,也可以采用体外的方 法来证实生物等效性。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证明属于高溶解度,高渗透性, 快速溶出的口服制剂可以采用体外溶出度比较研究的方法验证生物等效, 因为该类药物的溶出、吸收已经不是药物进入体内的限速步骤。对于难溶
性但高渗透性的药物,如已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关系,也可用体外溶出 的研究来替代体内研究。 四、BA和BE研究具体要求 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的研究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等效 性研究方法。一个完整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包括生物样本分析、实验设计、 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内容。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生物样品一般来自全血、血清、血浆、尿液或其他组织,具有取样量 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以及个体的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待 测物的结构、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适宜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 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 1.常用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有: (1)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一质谱 联用法(LC一MS、LC-MS-MS、GC-MS、GC-MS-MS)等,可用于大多数药 物的检测;(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 分析法等,多用于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检测;(3)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抗 生素药物的测定。 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选择宜尽量选择可行的灵敏度高的方法。 2.方法学确证(Method Validation) 建立可靠的和可重现的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关键之 一。为了保证分析方法可靠,必须进行充分的方法确证,一般应进行以下 6
6 性但高渗透性的药物,如已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关系,也可用体外溶出 的研究来替代体内研究。 四、BA 和 BE 研究具体要求 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的研究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等效 性研究方法。一个完整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包括生物样本分析、实验设计、 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内容。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生物样品一般来自全血、血清、血浆、尿液或其他组织,具有取样量 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以及个体的差异大等特点,因此必须根据待 测物的结构、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适宜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 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确证。 1. 常用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有: (1)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质谱 联用法(LC-MS、LC-MS-MS、GC-MS、GC-MS-MS)等,可用于大多数药 物的检测;(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 分析法等,多用于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检测;(3)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抗 生素药物的测定。 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选择宜尽量选择可行的灵敏度高的方法。 2. 方法学确证(Method Validation) 建立可靠的和可重现的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关键之 一。为了保证分析方法可靠,必须进行充分的方法确证,一般应进行以下
几方面的考察: 2.1特异性(Specificity) 特异性是指样品中存在干扰成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够准确、专一 地测定分析物的能力。必须提供证明所测定物质是受试药品的原形药物或 特定活性代谢物,生物样品所含内源性物质和相应代谢物、降解产物不得 干扰对样品的测定,如果有几个分析物,应保证每一个分析物都不被干扰。 应确定保证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检测条件。对于色谱法至少要考察6个 来自不同个体的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 (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反映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对于以软 电离质谱为基础的检测法(LC一MS、LC-MS-MS)应注意考察分析过程中 的介质效应,如离子抑制等。 2.2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Calibration Curve) 标准曲线反映了所测定物质浓度与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回 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应提供标准 曲线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说明其线性相关程度。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 围为定量范围,在定量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 确度。 配制标准样品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生物介质,不同生物样品应制备 各自的标准曲线,用于建立标准曲线的标准浓度个数取决于分析物可能的 浓度范围和分析物/响应值关系的性质。必须至少用6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 对于非线性相关可能需要更多浓度点。定量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的生物 样品浓度范围,不得用定量范围外推的方法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建立标 >
7 几方面的考察: 2.1 特异性(Specificity) 特异性是指样品中存在干扰成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够准确、专一 地测定分析物的能力。必须提供证明所测定物质是受试药品的原形药物或 特定活性代谢物,生物样品所含内源性物质和相应代谢物、降解产物不得 干扰对样品的测定,如果有几个分析物,应保证每一个分析物都不被干扰。 应确定保证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检测条件。对于色谱法至少要考察 6 个 来自不同个体的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 (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反映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对于以软 电离质谱为基础的检测法(LC-MS、LC-MS-MS)应注意考察分析过程中 的介质效应,如离子抑制等。 2.2 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Calibration Curve) 标准曲线反映了所测定物质浓度与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回 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应提供标准 曲线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说明其线性相关程度。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 围为定量范围,在定量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 确度。 配制标准样品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生物介质,不同生物样品应制备 各自的标准曲线,用于建立标准曲线的标准浓度个数取决于分析物可能的 浓度范围和分析物/响应值关系的性质。必须至少用 6 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 对于非线性相关可能需要更多浓度点。定量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的生物 样品浓度范围,不得用定量范围外推的方法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建立标
准曲线时应随行空白生物样品,但计算时不包括该点,仅用于评价干扰。 标准曲线各浓度点的实测值与标示值之间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时, 可判定标准曲线合格。可接受范围一般规定为最低浓度点的偏差在±20% 以内,其余浓度点的偏差在士15%以内。只有合格的标准曲线才能对临床 待测样品进行定量计算。当线性范围较宽的时候,推荐采用加权的方法对 标准曲线进行计算,以使低浓度点计算得比较准确。 2.3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 定量下限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 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LLOQ应能满足测定3~5个消除半衰期时样 品中的药物浓度或能检测出Cmax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其准确 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范围内,相对标准差R$D)应小于20%。应至 少由5个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证明。 2.4精密度与准确度(Prcision and Accuracy)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介质中相同浓度样品的一系列 测量值的分散程度。通常用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R$D来考察方法的精确 度。一般RSD应小于15%,在LLOQ附近RSD应小于20%。 准确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 接近程度(即质控样品的实测浓度与真实浓度的偏差),重复测定已知浓度分 析物样品可获得准确度。一般应85%~115%范围内,在LLOQ附近应在 80%~120%范围内。 一般要求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 ·:偏差=【(实测值-标示值)标示值】X100% 8
8 准曲线时应随行空白生物样品,但计算时不包括该点,仅用于评价干扰。 标准曲线各浓度点的实测值与标示值之间的偏差* 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时, 可判定标准曲线合格。可接受范围一般规定为最低浓度点的偏差在±20% 以内,其余浓度点的偏差在±15%以内。只有合格的标准曲线才能对临床 待测样品进行定量计算。当线性范围较宽的时候,推荐采用加权的方法对 标准曲线进行计算,以使低浓度点计算得比较准确。 2.3 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 定量下限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 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LLOQ 应能满足测定 3~5 个消除半衰期时样 品中的药物浓度或能检测出 Cmax 的 1/10~1/20 时的药物浓度。其准确 度应在真实浓度的 80%~120%范围内,相对标准差(RSD)应小于 20%。应至 少由 5 个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证明。 2.4 精密度与准确度(Prcision and Accuracy)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介质中相同浓度样品的一系列 测量值的分散程度。通常用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 RSD 来考察方法的精确 度。一般 RSD 应小于 15%,在 LLOQ 附近 RSD 应小于 20%。 准确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 接近程度(即质控样品的实测浓度与真实浓度的偏差),重复测定已知浓度分 析物样品可获得准确度。一般应 85%~115%范围内,在 LLOQ 附近应在 80%~120%范围内。 一般要求选择高、中、低 3 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 * :偏差=【(实测值-标示值)/标示值】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