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m6)斗酒十千恣欢谑(nue)送我至剡溪(shan) β.渔阳鼙鼓动地来(pin)红藕香残玉簟秋(dan)渌水荡漾清猿啼(哈) C钗擘黄金合分钿(b0)谁家今夜扁舟子(pian)吴楚东南坼(che) D.吞声踯躅不敢言( chichu)月照花林皆似霰(xan)煮芹烧笋饷春耕( XIang) 答案:(C) A mou xue B. pi dian lu D. zhi zhu xia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天时怼兮威灵怒镜中衰鬓已先斑 B.天生我才必有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捣衣砧上佛还来 C.人生得意需尽欢燎沉香,消溽暑大漠穷秋塞草肥 D雕栏玉彻应犹在三顾频繁天下计心非木石岂无憾 答案:(A)B材圆拂C须腓D砌烦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 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 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天沉迷于网络游 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 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答案:(B)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的俑人。比喻首先 做某件坏事的人。含贬义B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用于此适合语境,正确。C豆蔻 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成语本身有特指意义,不能用于指儿子。D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 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做自谦之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 2011-2012 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回眸.一笑百媚生(mó) 斗酒十千恣欢谑.(nuè) 送我至剡.溪(shàn) B.渔阳鼙.鼓动地来(pín) 红藕香残玉簟.秋(dàn) 渌.水荡漾清猿啼(lǜ) C.钗擘.黄金合分钿(bò) 谁家今夜扁.舟子(piān) 吴楚东南坼.(chè) D.吞声踯躅..不敢言(chíchú) 月照花林皆似霰.(xàn) 煮芹烧笋饷.春耕(xiǎng) 答案:(C)A.móu xuè B.pí diàn lù D.zhí zhú xià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时怼兮威灵怒 镜中衰鬓已先斑 B.天生我才必有用 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捣衣砧上佛还来 C.人生得意需尽欢 燎沉香,消溽暑 大漠穷秋塞草肥 D.雕栏玉彻应犹在 三顾频繁天下计 心非木石岂无憾 答案:(A)B 材圆拂 C 须腓 D 砌烦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 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 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 ....,实在难得。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 ....,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天沉迷于网络游 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 必客气,就姑妄言之 ....吧。 答案:(B)A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的俑人。比喻首先 做某件坏事的人。含贬义 B 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用于此适合语境,正确。C 豆蔻 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成语本身有特指意义,不能用于指儿子。D 姑妄言之的意思是姑且 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做自谦之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 25 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 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D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 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答案:(C)A项中“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词义矛盾,“截止日期只能是指"某一天”,不可能 还有最后一天”;B项错误地使用了反问句的句式,造成否定不当,反问句"谁….呢?应该 是肯定句表否定义,否定句表肯定义。句子中提到的“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显然应该肯定, 而句中使用了“否认……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否定的意思了。正确 的表述应该删除不”,改为“但谁又能否认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学习雷锋呢?才较恰当。D.成 分残缺,“药品″后缺宾语"价格〃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 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 。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①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②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 ③李白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句中出现 ④这里好像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 ⑤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 诗句 ⑥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 A.①②⑤③⑥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①③⑤⑥④D.②①⑤③④⑥ 答案:(D)(据上句的“短暂”,下面紧接着的第-句就是②,这句形象地表现了“短暂"的含 义,其他五句是具体说李白和杜甫分别及分别后的情况,先用李白的送别诗来表现他们的分 别,所以②后面当然是①,接着是他们分别后的情形即思念,③⑤就是表达思念的,由“也 可知③在⑤后,由“这里”一词的提示便知④在⑤后。 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 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 过来,把桑丘和唐吉诃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 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唐吉诃德》)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 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 的回忆。(《家》) C.曹操被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到有人大叫:
C.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 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D.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 162 个品种、近 1300 个剂型的药品, 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 21%。 答案:(C)A 项中“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词义矛盾,“截止日期”只能是指“某一天”,不可能 还有“最后一天”;B 项错误地使用了反问句的句式,造成否定不当,反问句“谁……呢?”应该 是肯定句表否定义,否定句表肯定义。句子中提到的“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显然应该肯定, 而句中使用了“否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否定的意思了。正确 的表述应该删除“不”,改为“但谁又能否认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学习雷锋呢?”才较恰当。D. 成 分残缺,“药品”后缺宾语“价格”。 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 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 。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①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②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 ③李白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句中出现 ④这里好像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 ⑤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 诗句, ⑥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 A. ①②⑤③⑥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③⑤⑥④ D.②①⑤③④⑥ 答案:(D) (据上句的“短暂”,下面紧接着的第一句就是②,这句形象地表现了“短暂”的含 义,其他五句是具体说李白和杜甫分别及分别后的情况,先用李白的送别诗来表现他们的分 别,所以②后面当然是①,接着是他们分别后的情形即思念,③⑤就是表达思念的,由“也” 可知③在⑤后,由“这里”一词的提示便知④在⑤后。) 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 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 过来,把桑丘和唐吉诃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 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唐吉诃德》)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 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 的回忆。(《家》) C.曹操被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到有人大叫:
“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此时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冖曹 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 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三国演义》)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 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 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 和薛宝钗的命运 答案:(C)(应该是桑丘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唐吉诃德阻止了他,堂吉诃德认 为,这是上帝对一个战败的游侠骑土的惩罚。B项觉慧朗读的话不是《新青年》里的,而是 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中的;觉民听了这句话后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态度温和平静,认 为做事不能激进。D项中的诗暗示的是贾探舂的命运,并非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峡猿啼之谜 江水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干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 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 帝的秘密。 每夭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 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 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ˇ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 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 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
“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此时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 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 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三国演义》)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 120 回,前 80 回为曹雪芹所作,后 40 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 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 和薛宝钗的命运。 答案:(C) (应该是桑丘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唐吉诃德阻止了他,堂吉诃德认 为,这是上帝对一个战败的游侠骑士的惩罚。B 项觉慧朗读的话不是《新青年》里的,而是 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中的;觉民听了这句话后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态度温和平静,认 为做事不能激进。D 项中的诗暗示的是贾探春的命运,并非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三峡猿啼之谜 江水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 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 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 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 续进行。 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 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 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
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 小雄猿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 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ˆ晴初霜旦¨林寒涧肃ˆ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 而鮮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干方百计地 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 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 三峡猿啼ˆ的根本问题,即“发岀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ˆ。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 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 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岀啼声的就 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竞如何呢? 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 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 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 臂猿下颌骨—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
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 小雄猿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 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 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 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 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 去。 “三峡猿啼”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 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 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 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1987 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 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 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 臂猿下颌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
制品和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 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7文章末句“由此证明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颌骨化石。 B.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C.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距今约3000年 D.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 答案:(C)(据后文呲此"所"证明"的内容,C项对前文的概括全面、准确)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对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学者们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认定三峡无“猿”,李白听到 的不该是猿声 答案:(D〕(文中有“若由此看来”—句,据此,D项的“认定三峡无猿”,是作者据学者研究 所作的推断,非学者的观点。) 9引用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青睐。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三峡无“猿的质疑 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答案:(B)(对"南岸说”,作者只客观引述介绍,未表明观点、倾向) 三、(9分,每小题3分)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 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 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毎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
制品和文化性质与 3000 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 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7.文章末句“由此证明”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 A. 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颌骨化石。 B. 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C.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距今约 3000 年。 D. 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 答案:(C)(据后文“此”所“证明”的内容,C 项对前文的概括全面、准确)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对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学者们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认定三峡无“猿”,李白听到 的不该是猿声。 答案:(D)(文中有“若由此看来”一句,据此,D 项的“认定三峡无‘猿’”,是作者据学者研究 所作的推断,非学者的观点。) 9.引用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青睐。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三峡无“猿”的质疑。 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答案:(B)(对“南岸说”,作者只客观引述介绍,未表明观点、倾向)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 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 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
下以复吾平生之志。豈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 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 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 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 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干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 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 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 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 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 字微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 合:应当,应该。 B.小穷则以诗相勉 穷:失意,不得志。 C.己尚病,况他人乎 病:生病 D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罪:怪罪,谴责文章, 答案:(C)认为是毛病 1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歌诗合为事而作 吾属今为之虏矣 B.欲稍稍进闻于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答案:(D)介词,用。A前者是介词,表对象,为,替。后者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前
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 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 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 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 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然百千年后,安知复无如足下者出, 而知爱我诗哉?故自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 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况仆与足下,为文尤患其多。己尚病.,况 他人乎?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待与足下相见日,各出所有,终前志焉。又不知相遇是 何年,相见是何地,溘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知我心哉!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 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元九,即元稹, 字微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合.为时而著 合:应当,应该。 B.小穷.则以诗相勉 穷:失意,不得志。 C.己尚病.,况他人乎 病:生病。 D.知吾罪.吾,率以诗也 罪:怪罪,谴责文章。 答案:(C)认为是毛病 1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歌诗合为.事而作 吾属今为.之虏矣 B.欲稍稍进闻于.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答案:(D)介词,用。A 前者是介词,表对象,为,替。后者是介词,表原因,因为。B 前
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从,自。C都是结构助词,但前者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 者用来提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 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撚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B.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 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C.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 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D.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 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答案:(C) 【参考译文】 (我)家庭贫困而又多变故,二十七岁才应进土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 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 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 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毎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毎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 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 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我正是在这时升做翰林学士,又做左拾遗的官,亲手领取写谏章的用纸,除写奏章直接 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有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 就写成诗歌,慢慢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用来开阔皇帝的见闻,对他考虑和处理国家大事有 所帮助。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奖励,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 愿。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闻于上,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微之,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我不能远 追古代的旧间做证明,就像近年韦苏州的歌行,除去才气超拔,词藻华丽之外,很接近于以 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他的五言诗又高超雅正,安详适静,是自成一家的体制。现在的
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从,自。C 都是结构助词,但前者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后 者用来提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 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B.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 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C.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 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D. 仆常语足下/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 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答案:(C) 【参考译文】 (我)家庭贫困而又多变故,二十七岁才应进士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科举考试, 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 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 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 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 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我正是在这时升做翰林学士,又做左拾遗的官,亲手领取写谏章的用纸,除写奏章直接 向皇帝陈述意见之外,有可以解救人民疾苦,弥补时政的缺失,而又难于直接说明的事项, 就写成诗歌,慢慢地让皇帝知道。首先是用来开阔皇帝的见闻,对他考虑和处理国家大事有 所帮助。其次是报答皇帝的恩情奖励,尽到谏官的职责。最后是实现个人平生振兴诗道的心 愿。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闻于上,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微之,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我不能远 追古代的旧闻做证明,就像近年韦苏州的歌行,除去才气超拨,词藻华丽之外,很接近于以 兴的手法表达讽谕的意义。他的五言诗又高超雅正,安详适静,是自成一家的体制。现在的
作者谁能赶得上呢?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重视,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 珍重他的作品。现在我的诗,人们喜爱的,通通不过杂律诗和《长恨歌》以下那些作品。时 俗所重视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虑恬静 文词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 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但是,干百年后,怎么能知道再没有象足下这样的人出 现,而了解并喜爱我的诗呢?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做官顺利,就以诗互相鉴戒,遭到 斥逐就以诗互相慰勉,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 与我相交的和谴责我的,大都由于诗呵! 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 多上,其间好坏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进行讨论删 削,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况且我与足下,写文章特别怕繁多,自己尚且 认为是毛病,何况他人呢?现在我们暂且分别编辑诗文,粗略地分出卷次,等到我和足下相 见的时候,各人都拿出自己编辑过的东西,以完成过去的心愿。但是,又不知何年能相遇 何地能相见,死期一到,该怎么办呵!微之微之,知道我的心吗?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须在答题卡上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4分) 译文: (2)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4分) 译文 (3)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4分) 译文: 答案:划线的字词为给分点,每个1分,整句概意1分 (1)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被皇上听闻,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作者谁能赶得上呢?但是韦苏州在世的时候,人们并不太重视,一定等到诗人死后,人们才 珍重他的作品。现在我的诗,人们喜爱的,通通不过杂律诗和《长恨歌》以下那些作品。时 俗所重视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那些讽谕诗,意思激切而言语质直,闲适诗思虑恬静, 文词迂缓。由于质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 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 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但是,千百年后,怎么能知道再没有象足下这样的人出 现,而了解并喜爱我的诗呢?因此,八九年来,我与足下做官顺利,就以诗互相鉴戒,遭到 斥逐就以诗互相慰勉,各自独居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告慰,住在一起的时候就以诗互相娱乐。 与我相交的和谴责我的,大都由于诗呵! 我曾经跟足下说,任何人做文章,都偏私以为自己的好,不忍心删削,有时缺点就在繁 多上,其间好坏自己又辨别不清,一定得依靠朋友做出公允的评价而不加宽容,进行讨论删 削,这样以后繁简恰当不恰当才能处理合适。况且我与足下,写文章特别怕繁多,自己尚且 认为是毛病,何况他人呢?现在我们暂且分别编辑诗文,粗略地分出卷次,等到我和足下相 见的时候,各人都拿出自己编辑过的东西,以完成过去的心愿。但是,又不知何年能相遇, 何地能相见,死期一到,该怎么办呵!微之微之,知道我的心吗? 第 Ⅱ 卷(共 114 分) 注意事项: 第 Ⅱ 卷须在答题卡上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⑴ 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划线的字词为给分点,每个 1 分,整句概意 1 分。 ⑴ 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被皇上听闻,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2)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 (3)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落索蒋园和李朝奉 舒亶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①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①诮:简直,全然 (1)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 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答案:(1)第一问∶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或烍托)(1分)的方法,通过写词人的为春陶醉 烘托出春景的迷人(1分 第二问:委婉曲折地(1分)表达与众不同的爱花、惜花的深情(1分 (2)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案∶(2)运用反问手法强调人无法与花比(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花朵虽会凋谢但年 年重开,而人的盛年一去,却再不复返作鲜明对比(1分);抒发了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 春难驻的感慨与愁绪(2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4)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5)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答案∶(以)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3)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s)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美意朦胧 陈鹏举王代福
⑵ 尊重耳闻的,轻视眼见的,崇尚古代的,看不起今天的,是人的常情。 ⑶ 现在爱我的诗的人,与我同时活在世上的,就只有足下(您)而已。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 舒亶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①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①诮:简直,全然。 ⑴ 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 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 分) 答案:⑴ 第一问: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或烘托)(1 分)的方法,通过写词人的为春陶醉 烘托出春景的迷人(1 分)。 第二问:委婉曲折地(1 分)表达与众不同的爱花、惜花的深情(1 分)。 ⑵ 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 分) 答案:⑵ 运用反问手法强调人无法与花比(1 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花朵虽会凋谢但年 年重开,而人的盛年一去,却再不复返作鲜明对比(1 分);抒发了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 春难驻的感慨与愁绪(2 分)。 15.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⑴ 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 ⑵ ,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⑶ ,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 。 ⑷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⑸ 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 答案:⑴ 栗深林兮惊层巅。水澹澹兮生烟。⑵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⑶ 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 ⑷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⑸ 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美 意 朦 胧 陈鹏举 王代福
(1)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 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2)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 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 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 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 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 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 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 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干秋无匹。然而 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干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 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 蜀后的杜甫写岀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 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3)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 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囻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日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 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卓 (4)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 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 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干载。以至当代抽象
⑴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 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⑵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 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 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 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 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 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 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 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 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 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 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 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⑶ 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 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 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⑷ 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 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 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