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相的一组是(3分)() A.着重/着手成春 露脸/抛头露面 枝蔓/顺蔓摸瓜 B.当权/安步当车 场院/公共场所 亟待/亟来问讯 C.标识/博闻强识 处所/穴居野处 靓丽/靓妆丽服 D.淬火/心力交瘁 朔漠/溯游而上 挟持/狭路相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榜题名 珊珊可爱 义愤填赝 形容枯 B.黯然泣下 蝇头微利 旗开得胜 莞尔一 C.画地为牢 浑浑噩噩 门衰祚薄 桀骜不 D.恰如其份 举案齐眉 芸芸众生 殒身不 恤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 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的,以期在无形中消除她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 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脑袋而已。 B.几年不见,没想到祖父已经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要人搀扶了,望 着他伛偻的背影,我不禁悲从中来。 C.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 工色素”。某报认为厂家此举真是掩耳盗铃。 D.他是这样一个固执的人,他认定的事,他一定要做;别人的建议和劝告,他 概置之度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代表们认为,政府只有不断改善民生,社会才能真正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 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B.苹果是一家充满了乔布斯基因的公司,虽然也是一家完整的IT公司,并不会 因为乔布斯的离开而轰然倒下,人亡政息不适应苹果 C.林书豪在短短的时间里,连续掀起了篮球场上的传奇,在对阵猛龙的比赛当 中得到27分,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为了他的狂热粉丝。 D.3月4日,李长春来到广东代表团住地看望出席“两会”的广东代表,希望 广东吸取小悦悦事件的教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全国前列。 5.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 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髙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7 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相的一组是(3 分)( ) A. 着重/着手成春 露脸/抛头露面 枝蔓/顺蔓摸瓜 B. 当权/安步当车 场院/公共场所 亟待/亟来问讯 C. 标识/博闻强识 处所/穴居野处 靓丽/靓妆丽服 D. 淬火/心力交瘁 朔漠/溯游而上 挟持/狭路相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金榜题名 珊珊可爱 义愤填赝 形容枯 槁 B.黯然泣下 蝇头微利 旗开得胜 莞尔一 笑 C.画地为牢 浑浑噩噩 门衰祚薄 桀骜不 训 D.恰如其份 举案齐眉 芸芸众生 殒身不 恤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 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的,以期在无形中消除她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 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脑袋而已。 B.几年不见,没想到祖父已经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也要人搀扶了,望 着他伛偻的背影,我不禁悲从中来。 C.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 工色素”。某报认为厂家此举真是掩耳盗铃。 D.他是这样一个固执的人,他认定的事,他一定要做;别人的建议和劝告,他 一概置之度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代表们认为,政府只有不断改善民生,社会才能真正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 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B.苹果是一家充满了乔布斯基因的公司,虽然也是一家完整的 IT 公司,并不会 因为乔布斯的离开而轰然倒下,人亡政息不适应苹果。 C.林书豪在短短的时间里,连续掀起了篮球场上的传奇,在对阵猛龙的比赛当 中得到 27 分,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为了他的狂热粉丝。 D.3 月 4 日,李长春来到广东代表团住地看望出席“两会”的广东代表,希望 广东吸取小悦悦事件的教训,在学雷锋活动中走在全国前列。 5.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 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1)材料所引诗句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 派的代表人物。(2分) (2)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 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3 分)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 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 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 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 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 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 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 京,转中书舍人,学十如故。 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 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 不迨贽,而能交结杈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 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 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 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 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 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它。”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 锱铢。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罢秩,东归省母 秩:俸禄。 B.及辞,遗贽钱百万 遗:遗留 C.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 害:忌妒 D.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 爱:爱惜。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贽忠诚的一组是(3分) ①贽性忠荩 ②及镒为卢杞所排,贽 常忧惴 ③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④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 下笔如神 ⑤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 ⑥事有不可,极言无隐 A.③④⑤ B.②③④ ①⑤⑥ D.①②⑥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陆贽少时学习勤苦,才能突出而与众不同,后来得到寿州刺史张镒的赞赏, 并结下深厚情谊 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做翰林学士,为报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政治上意图尽心 竭力,有所作为,他能指出朝廷政事的缺漏,得到皇帝的厚待
(1)材料所引诗句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 诗 派的代表人物。(2 分) (2)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 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40 个字。(3 分) 二. 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 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 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 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 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 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 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 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 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 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 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 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 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 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 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 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它。”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 锱铢。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罢秩,东归省母 秩:俸禄。 B.及辞,遗贽钱百万 遗:遗留 C.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 害:忌妒 D.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 爱:爱惜。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贽忠诚的一组是(3 分) ①贽性忠荩 ②及镒为卢杞所排,贽 常忧惴 ③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 ④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 下笔如神 ⑤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 ⑥事有不可,极言无隐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①②⑥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陆贽少时学习勤苦,才能突出而与众不同,后来得到寿州刺史张镒的赞赏, 并结下深厚情谊。 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做翰林学士,为报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政治上意图尽心 竭力,有所作为,他能指出朝廷政事的缺漏,得到皇帝的厚待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害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 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 D.陆贽的勤政和直率的作风引来朋友的告诫,但陆贽坚持正道,毫不动摇,决 心以实际行动不负天子和自己平生所学。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3分) (2)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3分) (3)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3分 、古诗词鉴赏(9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释:①本词是刘辰翁于南宋灭亡后和邓剡之《忆秦娥》而作。邓剡号中斋,参 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一直未仕。②上元:即上元节,也叫元宵节、烧灯节。南 宋的上元节,都城临安热闹非凡。③梅发:白发 (1)上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景象?(4分) (2)后人认为“与君犹对当时月”中的“犹”字用得很妙,请赏析其妙处。(2 分) (3)联系全词看,刘辰翁的 从何而来?(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总是离人泪。(《长 亭送别》)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害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 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 D.陆贽的勤政和直率的作风引来朋友的告诫,但陆贽坚持正道,毫不动摇,决 心以实际行动不负天子和自己平生所学。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3 分) (2)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3 分) (3)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3 分) 三、古诗词鉴赏(9 分) 10.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① 刘辰翁 中斋上元②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本词是刘辰翁于南宋灭亡后和邓剡之《忆秦娥》而作。邓剡号中斋,参 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一直未仕。②上元:即上元节,也叫元宵节、烧灯节。南 宋的上元节,都城临安热闹非凡。③梅发:白发。 (1)上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景象?(4 分) (2)后人认为“与君犹对当时月”中的“犹”字用得很妙,请赏析其妙处。(2 分) (3)联系全词看,刘辰翁的“悲”从何而来?(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总是离人泪。(《长 亭送别》)
(2) ,众人皆醉 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3)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 遥游》)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 。(《报任安书》) (6)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 。茕茕独立,形影 相吊。(《陈情表》) (7)天行健, 《周 易》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马罗大叔(节选) 陈忠实 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 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 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 渠沿儿上啃起来。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 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 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 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 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我也不知凭什么勇 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 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你倒胆大一一”他冷笑着说。 跟我走!”马罗吼着。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 “坐下!”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来源:学优高考网] 啊……嗨嗨嗨嗨嗨· 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像小河 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裏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马 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他粗 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咱们……·好苦哇……” 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 捂住脸颊,哭起来了
(2) ,众人皆醉 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3)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 遥游》)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 。(《报任安书》) (6)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 。茕茕独立,形影 相吊。(《陈情表》) (7)天行健, 。《周 易》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马 罗 大 叔 (节选) 陈忠实 饥饿像洪水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 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 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 渠沿儿上啃起来。包谷粒儿里的乳汁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 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 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又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 个人,正站在三五步远的大柳树下。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 出来,那是马罗儿,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我也不知凭什么勇 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 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你倒胆大——”他冷笑着说。 “跟我走!”马罗吼着。 顺着水渠往东走,我就看见一盏马灯萤萤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 上。 “坐下!”他的头一摆,对我吼喊。[来源:学优高考网] “啊……嗨嗨嗨嗨嗨……” 突然间,他放声大哭起来,那粗哑的男人的哭声,从他喉咙里奔泻出来。像小河 在夏季里突然暴发山洪,挟裹着泥沙、石头和树枝,带着吼声,颤动着四野。马 罗伸出双臂,把我抱住,硕大的脑袋压在我的胸膛上,哭得更加不可收拾。他粗 壮的身体颤抖着,两条铁钳一样的手臂夹得我的肩胛骨麻辣辣地疼了。 松开抱着我的手臂,他哭溜着声儿颤颤地说了一句:“咱们……好苦哇……” 我再也支撑不住了,心酸了,腿软了,一下子坐在茅草庵棚门口的树根上,双手 捂住脸颊,哭起来了
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你他妈 的‘假积极’!你欺哄毛主席,放你妈的臭‘卫星’!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 受洋罪—一啃生包谷棒子!” 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马罗蹦着,骂 着,声音渐渐远了,钻进包谷地里去了,随之传出咔嚓咔嚓的断裂的脆响。 他怀里抱着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点燃麦草,再加上树枝,火苗 哧哧哧蹿起来,冒得老髙,在一个用铁丝扭成的支架上,摆上了嫩包谷棒子。他 咕哝咕哝地说:“咋说也不能……啃生的 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火声是这样富于生气。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 忽而落下又忽而蹿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开的光亮的空间,随着火苗的起落忽而 缩收又忽而扩大。火苗在树枝上跳跃,从燃烧着的枝条上攀援到刚添加上去的树 枝上,像万千猕猴在树林里嬉闹,跳跃翻跌;无数条火苗拢在一起,就组成一个 火的世界,充满了活力。 马罗大叔坐在一块河卵石上,两手搭在撇开的膝头上,挺直腰板,俨然一副用斧 头砍削出来的青石雕像。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一会儿明亮,一忽儿灰暗,四方脸 中央,雄踞着一宽大的蒜头鼻子,脸颊上有两道粗糙的大动脉似的皱纹。这张脸 上,现在呈现出安详的神态,专注的眼神。他间或用右手里的树枝拨弄一下火堆 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脑袋,向火堆里吹两口气,然后又坐直了,却不开口说话。 吃一一熟咧。” 他从火堆里的铁丝架上取出一个包谷棒子,甩过来,撂到我的怀里。一股热气饱 溶着浓烈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软软乎乎的包谷粒儿,酥软香甜,一口咬进嘴里 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那晚我没有回家,和马罗大叔挤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 (选自《陈忠实文集》) 12、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 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4分)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5分) (1)咱们……好苦哇… (2)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 了 14.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5分) 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 分
老光棍马罗,像疯了似地在庵棚前的草地上,跳起又落下,破口大骂:“你他妈 的‘假积极’!你欺哄毛主席,放你妈的臭‘卫星’!你得了奖状,叫俺社员跟 受洋罪——啃生包谷棒子!” 戒备,羞愧,所有这些复杂的心情,全都随着马罗的骂声跑掉了。马罗蹦着,骂 着,声音渐渐远了,钻进包谷地里去了,随之传出咔嚓咔嚓的断裂的脆响。 他怀里抱着一撂包谷棒子,扔到庵棚口的草地上,点燃麦草,再加上树枝,火苗 哧哧哧蹿起来,冒得老高,在一个用铁丝扭成的支架上,摆上了嫩包谷棒子。他 咕哝咕哝地说:“咋说也不能……啃生的……” 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噼啪作响,火声是这样富于生气。我坐在火堆旁,看火苗 忽而落下又忽而蹿高,在秋夜的黑幕中辟开的光亮的空间,随着火苗的起落忽而 缩收又忽而扩大。火苗在树枝上跳跃,从燃烧着的枝条上攀援到刚添加上去的树 枝上,像万千猕猴在树林里嬉闹,跳跃翻跌;无数条火苗拢在一起,就组成一个 火的世界,充满了活力。 马罗大叔坐在一块河卵石上,两手搭在撇开的膝头上,挺直腰板,俨然一副用斧 头砍削出来的青石雕像。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一会儿明亮,一忽儿灰暗,四方脸 中央,雄踞着一宽大的蒜头鼻子,脸颊上有两道粗糙的大动脉似的皱纹。这张脸 上,现在呈现出安详的神态,专注的眼神。他间或用右手里的树枝拨弄一下火堆 里的柴枝,甚至歪一歪脑袋,向火堆里吹两口气,然后又坐直了,却不开口说话。 “吃——熟咧。” 他从火堆里的铁丝架上取出一个包谷棒子,甩过来,撂到我的怀里。一股热气饱 溶着浓烈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软软乎乎的包谷粒儿,酥软香甜,一口咬进嘴里, 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了。 那晚我没有回家,和马罗大叔挤睡在他的庵棚里的吊床上。 (选自《陈忠实文集》) 12 、文中“干透的树枝燃烧起来……充满了活力”一段描写了“火的世界”。 请分析这一段文字的表现特色。(4 分) 13、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包含了人物内心怎样的情感?(5 分) (1)咱们……好苦哇…… (2)我的眼泪禁不住扑洒下来 了。 14.马罗大叔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统观全文,对这个形象作简要分析。(5 分) 15、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6 分)
(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 而崛起的髙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髙峰分析”。李白、杜甫 作为髙峰中的髙峰,对他们的硏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 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髙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 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 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 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 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 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 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 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 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 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 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 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 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 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 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 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 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 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 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 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 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 (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6.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分)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 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 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 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 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 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 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 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 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 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 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 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 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 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 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 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 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 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 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 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 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 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 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 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 (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6.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 分)
17.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6分) 8.“双重高峰的硏究”中“双重髙峰”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分) 七、作文(70分) 9.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 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21分) B(A. zhuo, lou/li, man/wan: B. dang/dang, chang/chang, ji/qi: C. zhi hu/chu, liang/jing: D. cui, shuo/su, xie/xia 2.B(A.“义愤填赝”为“义愤填膺”C.“桀骜不训”为“桀骜不驯”D.“恰 如其份”为“恰如其分”) 3.A。(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 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B.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没 有朝气或摆老资格。C.“掩耳盗铃”固有欺骗之意,但一般是指自己欺骗自己, 而文中的“广告”是欺骗消费者,可改为“此地无银三百两”。D.置之度外,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处应用“置若 罔闻 4、D。A.误以为“社会”与“政府”均为主语,语序不当导致语义不连贯。“社 会”应该放到“和谐稳定”的前面,使“政府”成为领起后面句子的主语;B.不 合逻辑,“虽然”应为“但”;C.搭配不当。“掀起……传奇”不能搭配。 5.(1)王维田园(答“山水田园”也对)(2分,每空1分)
17.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6 分) 18.“双重高峰的研究”中“双重高峰”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 分) 七、作文(70 分) 19.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 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 B(A. zhuó,lòu/lù,màn/wàn;B. dāng/dàng,cháng/chǎng,jí/qì;C. zhì, chù/chǔ,liàng/jìng;D. cuì,shuò/sù,xié/xiá) 2.B(A.“义愤填赝”为“义愤填膺” C.“桀骜不训”为“桀骜不驯”D.“恰 如其份”为“恰如其分”) 3.A。(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 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B.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没 有朝气或摆老资格。C.“掩耳盗铃”固有欺骗之意,但一般是指自己欺骗自己, 而文中的“广告”是欺骗消费者,可改为“此地无银三百两”。 D.置之度外,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处应用“置若 罔闻”。) 4、D。A.误以为“社会”与“政府”均为主语,语序不当导致语义不连贯。“社 会”应该放到“和谐稳定”的前面,使“政府”成为领起后面句子的主语;B.不 合逻辑,“虽然”应为“但”;C.搭配不当。“掀起……传奇”不能搭配。 5.(1)王维 田园(答“山水田园”也对)(2 分,每空 1 分)
(2)示例:展足量过斑斓的田野,强身健体;跃身登上雄奇的高山,游目骋怀! (3分)(从继承传统,亲近自然,磨练意志,团队精神等某一方面切入即可, 语言得体1分、修辞恰当1分,语句通畅1分,超过字数至多得1分。) 6.B(遗:赠送) 7.C(②句是说陆贽的忧惧,③句是说官员们对陆贽受到优厚待遇的评价。④句 是说陆贽明晓事理,善于剖析判断。) 8.C(“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不合文意。文中说“加以言事激 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 译文 陆贽字敬舆,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 很勤苦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华州郑县 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 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 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 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 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后来又因文书评判超出同类,选任渭南县主簿, 提升为监察御史。 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 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用了 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 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德宗回到京师,陆贽调任中书舍人,像先前一样做 翰林学土 起初,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 陆贽常常忧惧;等到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岀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文章,对 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 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贽。陆贽 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 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所以很久不能当宰相。他在议论应对方面。明晓精通体制 事理,详细陈述,剖析判断,下笔如有神,当时有名望的人,没有谁不推重尊敬 他。当时陆贽的母亲韦氏在江东,皇帝派宫中的使者迎接到京师,官员们认为陆 贽很荣耀。不久遭到母亲丧事,陆贽向东回到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地方的长 官送来办丧事的财物赠品以及另外摆放的馈赠物品,全都不拿。起先,陆贽认为 受到皇帝特别的待遇,不敢爱惜自身,政事有不可行的,极力提出不隐瞒。朋友 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我学的道德 学识,不能顾虑那些别的事。”他在官吏政事上很精通,根据情况决定判断,没 有一点儿差误 10.(1)主要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描写了今日风雪交加,朝京 人绝的景象,(1分)与昔日元宵节的繁盛景象形成对比。(1分)通过临安上 元节昔盛今衰的对比,反映物是人非以及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1分)(如果 学生从情与景的关系作答,可酌情给分。) (2)“犹”应理解为“还,仍然”,宋室江山已经灭亡,我们还对着南宋未亡 时就有的月亮,这是一件值得自我安慰的事情。(1分)这样写看似自我安慰 实际上更加点出了词人和朋友的兴亡之痛。(1分)“犹”字含义深远,用得 很妙
(2)示例:展足量过斑斓的田野,强身健体;跃身登上雄奇的高山,游目骋怀! (3 分)(从继承传统,亲近自然,磨练意志,团队精神等某一方面切入即可, 语言得体 1 分、修辞恰当 1 分,语句通畅 1 分,超过字数至多得 1 分。) 6.B (遗:赠送) 7. C (②句是说陆贽的忧惧,③句是说官员们对陆贽受到优厚待遇的评价。④句 是说陆贽明晓事理,善于剖析判断。) 8. C(“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不合文意。文中说“加以言事激 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 译文 陆贽字敬舆,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 很勤苦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华州郑县 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 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 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 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 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后来又因文书评判超出同类,选任渭南县主簿, 提升为监察御史。 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 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用了 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 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德宗回到京师,陆贽调任中书舍人,像先前一样做 翰林学土。 起初,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 陆贽常常忧惧;等到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出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文章,对 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 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贽。陆贽 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 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所以很久不能当宰相。他在议论应对方面。明晓精通体制 事理,详细陈述,剖析判断,下笔如有神,当时有名望的人,没有谁不推重尊敬 他。当时陆贽的母亲韦氏在江东,皇帝派宫中的使者迎接到京师,官员们认为陆 贽很荣耀。不久遭到母亲丧事,陆贽向东回到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地方的长 官送来办丧事的财物赠品以及另外摆放的馈赠物品,全都不拿。起先,陆贽认为 受到皇帝特别的待遇,不敢爱惜自身,政事有不可行的,极力提出不隐瞒。朋友 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我学的道德 学识,不能顾虑那些别的事。”他在官吏政事上很精通,根据情况决定判断,没 有一点儿差误。 10. (1)主要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 分)描写了今日风雪交加,朝京 人绝的景象,(1 分)与昔日元宵节的繁盛景象形成对比。(1 分)通过临安上 元节昔盛今衰的对比,反映物是人非以及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1 分)(如果 学生从情与景的关系作答,可酌情给分。) (2)“犹”应理解为“还,仍然” ,宋室江山已经灭亡,我们还对着南宋未亡 时就有的月亮,这是一件值得自我安慰的事情。(1 分)这样写看似自我安慰, 实际上更加点出了词人和朋友的兴亡之痛。(1 分) “犹”字含义深远,用得 很妙
(3)“悲”来自于昔盛今衰的感慨;(1分)来自于宋室灭亡,异族入侵的惨 痛;(1分)也来自于年华老去,怀念故国的伤怀。(1分) 11.(1)晓来谁染霜林醉。(2)举世皆浊我独清。 (3)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4)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5)成一家之言。 (6)内无 应门五尺之僮。(7)君子以自强不息。 12..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 势;比喻新颖贴切;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4分,每层2分) 13.(1)对自己的怜悯;对“我”的同情;对社员们受苦的无奈。(3分。每 层1 分) (2)对马罗大叔的感激;艰难生活中的委屈伤心。(2分。每层1 分) 14.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对“我”冷笑、吼喊: 表现他嫉恶如仇。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为“我” 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5分。每层 分。) (6分。答出一层得1分,答出两层得3分,答出三层得5分,答出四层得6 分) 16.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充盈着生命”;(2 分)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充溢着力度”。 (4分,每点2分) 17.(1)举例论证(1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雄奇”(或: 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天地”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大”),体现盛唐气 象;(1分)(2)引用论证(1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 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分)(3)比较论证(对比论证)(1分):将 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分) 18.双重髙峰:唐诗是一座髙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分,每点1 分)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1)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 式创新能力的样本:(2)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 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 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3)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 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 式)。(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9.参考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题评说:
(3)“悲”来自于昔盛今衰的感慨;(1 分)来自于宋室灭亡,异族入侵的惨 痛;(1 分)也来自于年华老去,怀念故国的伤怀。(1 分) 11.(1)晓来谁染霜林醉。 (2)举世皆浊我独清。 (3)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成一家之言。 (6)内无 应门五尺之僮。(7)君子以自强不息。 12..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 势;比喻新颖贴切;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4 分,每层 2 分) 13. (1)对自己的怜悯;对“我”的同情;对社员们受苦的无奈。(3 分。每 层 1 分) (2)对马罗大叔的感激;艰难生活中的委屈伤心。(2 分。每层 1 分) 14. 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对“我”冷笑、吼喊: 表现他嫉恶如仇。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为“我” 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5 分。每层 1 分。) (6 分。答出一层得 1 分,答出两层得 3 分,答出三层得 5 分,答出四层得 6 分) 16.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充盈着生命”;(2 分)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充溢着力度”。 (4 分,每点 2 分) 17.(1)举例论证(1 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雄奇”(或: 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天地”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大”),体现盛唐气 象;(1 分)(2)引用论证(1 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 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 分)(3)比较论证(对比论证)(1 分):将 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 分) 18.双重高峰:唐诗是一座高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 分,每点 1 分)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1)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 式创新能力的样本;(2)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 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 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3)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 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 式)。(4 分。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 19.参考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题评说:
对于“阳光”与“风雨”的含义,作文者应深入解读。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 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 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这个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关系,考生既不能光写 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 “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对耐挫力的要求,就偏颇了。“两者是同样 重要的 关系型作文的最大难点“关键在于A、B两词语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50%, 而不是A写80%,B写20%,有所倾斜。“另一方面,A与B之间的辨证关系把握 上。有的是相辅相承、正反、互补、等关系。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
对于“阳光”与“风雨”的含义,作文者应深入解读。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 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 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这个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关系,考生既不能光写 ‘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 “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对耐挫力的要求,就偏颇了。“两者是同样 重要的。” 关系型作文的最大难点“关键在于 A、B 两词语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 50%, 而不是 A 写 80%,B 写 20%,有所倾斜。“另一方面,A 与 B 之间的辨证关系把握 上。有的是相辅相承、正反、互补、等关系。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