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011.11 (测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是 A.拗断/执拗裨益/裨将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B.复辟/辟邪 解数/解元 重创/创伤 囤积/ 粮食囤 C.间或/间距 东莞/莞尔 稽查/稽首 拖沓/ 沓儿 D.靡丽/靡然 夹道/夹袄 数说/数落 倔强/倔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①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 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 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 ②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而又 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教条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终身精练以及/ 终生精练及 其/或 C.终生洗练及其/和 D.终 身洗练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在″辉煌六十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那些平时耳熟 能详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事迹,都在这里以最贴近普通人的方式系统地展现。 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 献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C.博尔特刚到体校的时候,训练并不刻苦,常常偷懒,别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 圈,只要教练不注意,他就会躲在一边和其他人打闹,是体校有名的“害群之 马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1.11 (测试时间 150 分钟,共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1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是 ( ) A. 拗断/执拗 裨益/裨将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B. 复辟/辟邪 解数/解元 重创/创伤 囤积/ 粮食囤 C. 间或/间距 东莞/莞尔 稽查/稽首 拖沓/一 沓儿 D. 靡丽/靡然 夹道/夹袄 数说/数落 倔强/倔脾 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①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______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 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 ②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______而又 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终身 精练 以及/ 或 B.终生 精练 及 其/或 C.终生 洗练 及其/和 D.终 身 洗练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在"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成就展"上,那些平时耳熟 能详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事迹,都在这里以最贴近普通人的方式系统地展现。 B.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 献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C.博尔特刚到体校的时候,训练并不刻苦,常常偷懒,别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 圈,只要教练不注意,他就会躲在一边和其他人打闹,是体校有名的“害群之 马
D.吴宇森执导的影片《赤壁》首播后,反响很好。梁朝伟饰演的周瑜倚马 可待,叱咤沙场的镜头更是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儒将的风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并且句意明确的一项 是 A.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 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国家分裂法》,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 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D.青年干部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 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6.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C.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 抱屈而死。《红楼梦》 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从圣母 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癲学问发生兴趣后, 又回来搞他的悲 剧 (《巴黎圣母院》)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 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 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 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 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 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 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 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 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 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
D.吴宇森执导的影片《赤壁》首播后,反响很好。梁朝伟饰演的周瑜倚马 可待,叱咤沙场的镜头更是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儒将的风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并且句意明确的一项 是 ( ) A.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 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国家分裂法》,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 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D.青年干部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 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6.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C.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 抱屈而死。《红楼梦》 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从圣母 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癫学问发生兴趣后, 又回来搞他的悲 剧。 (《巴黎圣母院》) 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 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 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 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 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 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 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 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 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 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
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 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 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 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 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 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 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 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 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 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 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 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 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 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 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 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②情不虚情,景 非滞景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 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 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 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 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 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 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
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 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 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 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 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 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 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 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 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 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 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 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 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 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 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 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 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②情不虚情,景 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 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 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 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 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 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 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
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 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 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 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 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 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 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 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 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 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 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 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 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 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an免除) 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 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 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 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召见,应对称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见:看见 C.悉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多之 多:称赞、重视 11.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 是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③杀使 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④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 悉纵之。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⑥民困日久,况当大 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12.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是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完成13~15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 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 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 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 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 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 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 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 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 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 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 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 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 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ān 免除) 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 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 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 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召见,应对称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 见:看见 C.悉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多之 多:称赞、重视 11.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 是 ( )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③杀使 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④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 悉纵之。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⑥民困日久,况当大 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 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8 分)完成 13~15 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 生多次被贬。 (1)“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句中的“碧桃”和“凡花”指什么 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答 (2)“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限选四题)。(8分)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韦庄《菩萨蛮》) (2) ,一夫当 关 (李白《蜀道难》) (3)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怕 。苏轼《定风波》 (5)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 照《醉花阴》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青山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 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 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 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一生多次被贬。 (1)“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句中的“碧桃”和“凡花”指什么 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 分) 答: (2)“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限选四题)。(8 分)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 。 (韦庄《菩萨蛮》) (2) ,一夫当 关, 。(李白《蜀道难》) (3) ,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4) ,谁 怕? 。苏轼《定风波》 (5)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 照《醉花阴》 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青 山 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 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 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 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 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 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 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 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 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 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 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 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 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 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 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 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 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 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 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 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 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 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 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 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 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 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 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 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 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 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D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 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 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 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 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 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 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 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 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 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 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 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 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 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 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 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 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 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 25 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 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 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 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 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 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 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 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 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 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 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 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 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 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 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⑾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 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 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 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 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 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16.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 条作答。(4分) 17.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请概括作答。(6分) 19.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请指出两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7分) 六、(15分) 20.小说《高老头》对比手法运用广泛,请结合小说情节、人物或环境中的一个 方面的内容写一段200左右的赏析短文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努力和勤奋,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 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与其在小报展开了长达数年的 论战,将其视为对手。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 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 而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700字左右
16.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 条作答。(4 分) 17.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请概括作答。(6 分) 19.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 ,请指出两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7 分) 六、(15 分) 20.小说《高老头》对比手法运用广泛,请结合小说情节、人物或环境中的一个 方面的内容写一段 200 左右的赏析短文。 七、(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努力和勤奋,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 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与其在小报展开了长达数年的 论战,将其视为对手。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 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 而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700 字左右
高三语文2011年11月考答案 1C2D3C4D5C6C 二、7.C “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 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 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此题要有 定的审美和识别能力 8.C 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 代内容,故排除A.B;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 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三、10.B(见,表被动) 11.C(①是他受到世祖的赏识④写世祖听从劝谏后的做法,⑥是对王文统说的 话) 12.D 四、13.(1)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 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 (2)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 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3)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 14.(1)分别代指杰出人才(品德高尚的人)和一般人,运用了比喻修辞。(“杰 出人才 般人”各1分,“比喻修辞”2分。) (2)身为仙品奇葩却开放在乱山深处,虽美丽如画,却难以被人赏识,这 里词人以如画的碧桃自况,委婉的表达了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感慨。(分析2 分,寄寓的情感2分)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衰烟雨任平生。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 五、16.①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②当涂 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③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 水才显得不同寻常。(答对一条给1分,全对给3分。 17.过渡或承上启下。(1分)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 这是承上;(1分)由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 创作情况的叙述,这是启下。(1分)(语句通顺给1分) 18.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 是幸福的;(2分) 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 (2分)
高三语文 2011 年 11 月考答案 1C2D3C4D5C6C 二、7.C “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 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 来,不能张冠李戴。C 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此题要有一 定的审美和识别能力。 8.C 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 代内容,故排除 A.B;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 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9.B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三、10.B(见,表被动) 11.C (①是他受到世祖的赏识④写世祖听从劝谏后的做法,⑥是对王文统说的 话) 12.D 四、13.(1) 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 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 (2) 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 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3)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 14.(1)分别代指杰出人才(品德高尚的人)和一般人,运用了比喻修辞。(“杰 出人才”“一般人”各 1 分,“比喻修辞”2 分。) (2)身为仙品奇葩却开放在乱山深处,虽美丽如画,却难以被人赏识,这 里词人以如画的碧桃自况,委婉的表达了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感慨。(分析 2 分,寄寓的情感 2 分) 1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 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衰烟雨任平生。 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 五、16.①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②当涂 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③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 水才显得不同寻常。(答对一条给 1 分,全对给 3 分。) 17.过渡或承上启下。(1 分)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 这是承上;(1 分)由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 创作情况的叙述,这是启下。(1 分)(语句通顺给 1 分) 18.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 是幸福的;(2 分) 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 (2 分)
19.答案示例:(1)虚实结合(1分)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 眼前所见的“青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 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等)。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 (2分) (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分)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 白的缅怀、仰慕、叹息之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 富,感染力强。(2分) (语句通顺给1分,写到其他的艺术手法也可以,赏析语言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六、20.要点:人物对比—一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 明对比。一个优雅高贵,一个卑劣无耻,但他们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同样的道理, 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形成反衬,这加深了小说的悲 剧意味:环境对比—一伏盖公寓的穷酸简陋与鲍赛昂府的声威赫赫形成对比,但 却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卑劣无耻;情节对比一一拉斯蒂涅初到巴黎的正直 单纯与埋葬高老头之后的野心膨胀、抛弃善良之心的决然。还有高老头贫苦窘困 的生活、对女儿“疯狂”的爱与高老头女儿穷奢极欲的挥霍、对高老头的冷漠无 情的对比等等。(只需任选一个方面赏析) 七、21.作文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文谦,字仲谦,是邢州沙河人。他幼年聪明,才思敏捷,记忆力强,和太保刘 秉忠是同学。忽必烈(还没有成为元世祖)住在潜邸(皇储未正名时居住的宅第, 取“潜龙勿用”意)的时候,受封邢州的土地,刘秉忠推荐张文谦,说他可以被 任用。丁未年,忽必烈召见张文谦,张应答很合忽必烈的心意,于是忽必烈命令 他做王府的书记官,一天天地被重用。邢州处于要道,刚开始忽必烈把这里的 千户百姓分给功勋之臣做食邑,每年派人去监督征收粮食钱财,这些人都不知道 安抚、治理老百姓,各种各样的征收名目繁多,百姓不能忍受这样的政令。有人 向王府诉苦。文谦和秉忠对忽必烈说:“现在百姓生活困顿,没有哪处比邢州更 厉害的了。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 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在此情况下忽必烈就挑选身边的侍臣脱 兀脱、尚书刘肃和侍郎李简一起去。三个人到了邢州,同心协力地治理,清除贪 官,革灭豪强,流亡在外的百姓又都回来 个月,人口增加了十倍。因 为这件事忽必烈更加看重儒生,任用他们当官,这都是从张文谦开始的 辛亥年,宪宗即位。文谦和秉忠屡次把当时应该放在首位的事务说给忽必烈听, 忽必烈都一一照做。忽必烈征讨大理国,国主高祥违抗命令,杀了忽必烈的信使 逃亡而去。忽必烈大怒,将要屠杀城中百姓。文谦和秉忠、姚枢进谏说:“杀了 使者违抗命令的是高祥啊,这不是百姓的罪过,请您原谅他们。”在这样的情况 下大理的百姓靠他们的话全部存活下来。己未年,忽必烈带领军队攻打南宋,文 谦和秉忠说:“大王的军队,重在征讨,不在战斗,对南宋百姓应该一样用仁义 对待,不能滥杀无辜。”忽必烈说:“希望大家一起遵守这样的诺言。”进入南 宋墳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 的俘 虏全都放掉。 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为元世祖,设立中书省,首先任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 文谦为左丞相。张文谦帮助元世祖建立朝纲,讲解利害,把安抚国家、方便人民 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元世祖的命令一出,天下就有太平的希望。但是王文统向
19.答案示例:(1)虚实结合(1 分)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 眼前所见的 “青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 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等)。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 (2 分) (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 分)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 白的缅怀、仰慕、叹息之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 富,感染力强。(2 分) (语句通顺给 1 分,写到其他的艺术手法也可以,赏析语言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六、20.要点:人物对比——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 明对比。一个优雅高贵,一个卑劣无耻,但他们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同样的道理, 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形成反衬,这加深了小说的悲 剧意味;环境对比——伏盖公寓的穷酸简陋与鲍赛昂府的声威赫赫形成对比,但 却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卑劣无耻;情节对比——拉斯蒂涅初到巴黎的正直 单纯与埋葬高老头之后的野心膨胀、抛弃善良之心的决然。还有高老头贫苦窘困 的生活、对女儿“疯狂”的爱与高老头女儿穷奢极欲的挥霍、对高老头的冷漠无 情的对比等等。(只需任选一个方面赏析) 七、21.作文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文谦,字仲谦,是邢州沙河人。他幼年聪明,才思敏捷,记忆力强,和太保刘 秉忠是同学。忽必烈(还没有成为元世祖)住在潜邸(皇储未正名时居住的宅第, 取“潜龙勿用”意)的时候,受封邢州的土地,刘秉忠推荐张文谦,说他可以被 任用。丁未年,忽必烈召见张文谦,张应答很合忽必烈的心意,于是忽必烈命令 他做王府的书记官,一天天地被重用。邢州处于要道,刚开始忽必烈把这里的二 千户百姓分给功勋之臣做食邑,每年派人去监督征收粮食钱财,这些人都不知道 安抚、治理老百姓,各种各样的征收名目繁多,百姓不能忍受这样的政令。有人 向王府诉苦。文谦和秉忠对忽必烈说:“现在百姓生活困顿,没有哪处比邢州更 厉害的了。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 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在此情况下忽必烈就挑选身边的侍臣脱 兀脱、尚书刘肃和侍郎李简一起去。三个人到了邢州,同心协力地治理,清除贪 官,革灭豪强,流亡在外的百姓又都回来了,不到一个月,人口增加了十倍。因 为这件事忽必烈更加看重儒生,任用他们当官,这都是从张文谦开始的。 辛亥年,宪宗即位。文谦和秉忠屡次把当时应该放在首位的事务说给忽必烈听, 忽必烈都一一照做。忽必烈征讨大理国,国主高祥违抗命令,杀了忽必烈的信使 逃亡而去。忽必烈大怒,将要屠杀城中百姓。文谦和秉忠、姚枢进谏说:“杀了 使者违抗命令的是高祥啊,这不是百姓的罪过,请您原谅他们。”在这样的情况 下大理的百姓靠他们的话全部存活下来。己未年,忽必烈带领军队攻打南宋,文 谦和秉忠说:“大王的军队,重在征讨,不在战斗,对南宋百姓应该一样用仁义 对待,不能滥杀无辜。”忽必烈说:“希望大家一起遵守这样的诺言。”进入南 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所获得的俘 虏全都放掉。 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为元世祖,设立中书省,首先任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 文谦为左丞相。张文谦帮助元世祖建立朝纲,讲解利害,把安抚国家、方便人民 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元世祖的命令一出,天下就有太平的希望。但是王文统向
来嫉妒贤能,朝中谋划商议的时候,屡次否定对方的意见,王积怨不能平息。(文 统为人忌刻,初立中书时,张文谦为左丞。文谦素以安国利民自负,故凡讲论建 明,辄相可否,文统积不能平,思有以陷之,文谦竟以本职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 而去。《王文统列传》)张文谦急切请求出朝做官,世祖命令他凭左丞的身份做 大名等行政区域的宣抚司事。临走的时候,张文谦对王文统说:“百姓困乏的日 子很久了,況且又逢着大旱,不减免税赋,怎么能够抚慰百姓,从疾苦中获得重 生的希望呢?”文统说:“皇上刚登上皇位,国家的费用只依仗税赋,如果再减 免,凭什么供给皇上的用度呢?”张文谦说:“百姓富足了,皇上怎能不富足呢 等到时节和顺,年成丰足,再照常征收也不晚。”于是免除了通常赋税的十分之 四,酒税的十分之 文谦早年跟从刘秉忠,深入地研究方术和算学;晚年和许衡交往,尤其精通儒家 的义理。为人刚直明理,简朴持重,凡是向皇上陈述劝谏的,总是尧舜仁义之道。 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家里只有藏书几万卷 尤其是把引荐贤良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因而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来嫉妒贤能,朝中谋划商议的时候,屡次否定对方的意见,王积怨不能平息。(文 统为人忌刻,初立中书时,张文谦为左丞。文谦素以安国利民自负,故凡讲论建 明,辄相可否,文统积不能平,思有以陷之,文谦竟以本职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 而去。《王文统列传》)张文谦急切请求出朝做官,世祖命令他凭左丞的身份做 大名等行政区域的宣抚司事。临走的时候,张文谦对王文统说:“百姓困乏的日 子很久了,况且又逢着大旱,不减免税赋,怎么能够抚慰百姓,从疾苦中获得重 生的希望呢?”文统说:“皇上刚登上皇位,国家的费用只依仗税赋,如果再减 免,凭什么供给皇上的用度呢?”张文谦说:“百姓富足了,皇上怎能不富足呢! 等到时节和顺,年成丰足,再照常征收也不晚。”于是免除了通常赋税的十分之 四,酒税的十分之二。 文谦早年跟从刘秉忠,深入地研究方术和算学;晚年和许衡交往,尤其精通儒家 的义理。为人刚直明理,简朴持重,凡是向皇上陈述劝谏的,总是尧舜仁义之道。 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家里只有藏书几万卷。 尤其是把引荐贤良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因而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