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目 基础 二现代文 三古文四作文总分 分数 语文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31分) 1.根据注音用规范正櫓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避开(xuan)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an)滋味在心头。 书犹如浩(ha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一叶扁 舟,欣赏着变(hua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 千锤百炼气势磅礴苛捐杂税酣然入梦大现身手 端祥循循善诱悬崖峭壁万濑俱寂神彩飞扬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 家书抵万金。 (3)海内存知己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你在课外一定背诵过许多爱国的或眷念故乡的古诗词,,写出你最喜欢的两 (6)用工整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4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4请找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加以改正。(3分) ①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十分壮观。有大小瀑布100多处。②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水雾, 轰然恬静,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③望乡台瀑布高150多米左右,宽40米,居我国 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94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 撩人遐思 (1)第一句应当改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题 目 一 基 础 二 现 代 文 三 古 文 四 作文 总 分 分 数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完成 1—5 题(31 分) 1. 根据注音用规范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 滋味在心头。 书犹如浩 (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一叶扁 舟,欣赏着变 (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4 分) 千锤百炼 气势磅礴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大现身手 端祥 循循善诱 悬崖峭壁 万濑俱寂 神彩飞扬 错别字 改 正 3. 默写(10 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 ,家书抵万金。 (3)海内存知己 , 。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你在课外一定背诵过许多爱国的或眷念故乡的古诗词,,写出你最喜欢的两 句 , 。 (6) 用工整美观的书写默写下面一首诗(4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 。 , 。 4.请找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加以改正。(3 分) ①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十分壮观。有大小瀑布 100 多处。②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水雾, 轰然恬静,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③望乡台瀑布高 150 多米左右,宽 40 米,居我国 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 94 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 撩人遐思。 (1)第一句应当改为“ ”;
(2)第二句应将“ ”一词改为 (3)第三句不恰当处是“ 应该改为 5.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 据CTV.COM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 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 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 ①.假如请你在网上针对此种现象留言,你的留言是什么?(2分) ②.万里长城被列入全球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如今她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 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 熬,保护长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出几点建议(不少于两点)。(2 分) ③.学校初二年级准备围绕“长城在我心中”主题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完善下 面的活动方案。(4分) 活动主题:长城在我心中 活动准备: (1分) 活动过程 分) 活动小结:联系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④.通过学习“长城专题”,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作为主 持人,要在活动开始时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二、现代文阅读(一),完成6-10题(14分)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 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鱼 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
(2)第二句应将“ ”一词改为“ ”; (3)第三句不恰当处是“ ”,应该改为“ ”。 5.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 分) 据 CCTV.COM 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 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 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 ①.假如请你在网上针对此种现象留言,你的留言是什么?(2 分) ②.万里长城被列入全球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如今她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 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 熬,保护长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出几点建议(不少于两点)。(2 分) ③.学校初二年级准备围绕“长城在我心中”主题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完善下 面的活动方案。(4 分) 活动主题:长城在我心中 活动准备: (1 分) 活动过程: (3 分) 活动小结:联系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④.通过学习“长城专题”,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作为主 持人,要在活动开始时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二、现代文阅读 ( 一 ) ,完成 6–10 题(14 分) 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 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 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
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 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 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髙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 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 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 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 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 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 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6.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 。(2分) 7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2分) 8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 (3分) 9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 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 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 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 .....,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 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 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 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 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 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6.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2 分) 7.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资*源%库答: (2 分) 8.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 (3 分) 9.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3分) 10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现代文阅读(二),完成11-16题(19分) 城市农夫 ①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 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 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色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 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买践。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 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 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 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 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 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 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 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 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 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 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 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 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 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 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潜意识里,舅舅 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 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 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
答: (3 分) 10.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 分) 答: 现代文阅读 ( 二 ),完成 11–16 题(19 分) 城市农夫 ①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 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 作还是砌墙抹灰。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色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 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买践。身高只有 1.6 米,体重不过 100 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 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 能砌 100 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 500 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 培养孩子。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 见的。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 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 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 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 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 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 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 3 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 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 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显然,舅 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 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潜意识里,舅舅 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 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 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 .......,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
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 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 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棹的- 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 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 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 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 11.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3分) 12.②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2分) 1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④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舅舅“丰收的希望” 有哪些?(3分) (2).⑤段: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这句话里“光洁 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2分) 14.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为什么?(4分)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 恶劣,生活艰难 B.④段写“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 顾及自己的家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 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 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 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 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 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 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 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 11.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3 分 ) 12.②段写道:“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2 分 ) 资*源%库1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1). ④段: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舅舅“丰收的希望” 有哪些?(3 分) (2). ⑤段: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 .......,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这句话里“光洁 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2 分 ) 14. 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为什么?(4 分 )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 恶劣,生活艰难。 B.④段写“近 3 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 顾及自己的家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 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 和家庭责任之重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 的飞速发展 16.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3分)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晩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妈妈把城 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 国的花 舅舅流下了 的泪水,因为他 三、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17-22题(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 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 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缚一人谁王诣 (2)其实味不同古义: (3)曷为者也曷: (4)何以也以: 18.划分句子的停顿:(2分)(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20.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4分) 21本文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1分) 2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四、话题作文(40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 原来女儿的左手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 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疼的那边是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 的飞速发展。 16. 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3 分)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妈妈把城 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 国的花。 舅舅流下了 的泪水,因为他 三、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 17—22 题(16 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 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 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1) 缚一人诣王 诣: (2)其实味不同 古义: (3) 曷为者也 曷: (4) 何以也 以: 18.划分句子的停顿:(2 分) (1) 臣 请 缚 一 人 过 王 而 行 1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20.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中把“淮南”比为 _______,把“淮北”比为_______;把“橘”比为_______,把“枳”比为_______。(4 分) 21.本文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1 分) 2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用原文回答。(1 分) 四、话题作文(40 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 原来女儿的左手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 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疼的那边是
左边! 晶晶因为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 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的小路,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 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要求 (1)自拟题目。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题目
左边! 晶晶因为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 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的小路,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 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要求 (1)自拟题目。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抄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题目
2016~2017八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1、喧番瀚幻。2现~显祥~详濑籁彩采3、(每空一分)略4 (1)删去“十分”(2)将“恬静”改为“鸣响”。(3)去掉“多”或“左右”5、①示例: 朋友,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它不是留言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相当于 把自己的耻辱刻在上面:当你借长城表达爱恨之时,城砖亦记载着你的不文明举动,让我 们携起手来,一起文明善待长城,传承中华文明,好吗?②a改善土质,减少靠地表城墙 剥落的现象。B.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C.提高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d全面保护长城 遗址,可适当还原。E保护环境,防止部分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长城造成破坏。③(4 分)活动准备,示例:搜集、整理长城的资料(图片、文字、音视频等)(1分)活动 过程,示例:1.全班张贴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观看音视频资料2.出一期“长城在我心 中”为主题的手抄报或黑板报3.举行“长城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3分。写出1点 得1分,写出2点及以上得3分)④注意语言得体(略) 阅读(一)6、纯朴。7、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答对1点 给1分)。8、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 变得低俗。9、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答对1 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10、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 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阅读(二)11、不好。理由是: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庄稼 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标题比“我的 舅舅”更贴切。(意对即可)好。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代表, 用“我的舅舅”为标题,更为亲切。(意对即可) 12.《背影》中家境的艰难,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以及对子女的关爱引发孩子们想到自己 的父亲。(意对即可) 13.(1)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知识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 好一些。(意对即可)(2)繁华似锦的城市。 14.不矛盾。两句话分别写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较参照的对象不同。(1)句说舅舅的收入可 观,是相对于舅舅在农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2)句说舅舅的收
2016~2017 八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1、喧 番 瀚 幻 。2 现~显 祥~详 濑~籁 彩~采 3 、(每空一分) 略 4 、 (1)删去“十分”(2)将“恬静”改为“鸣响”。(3)去掉“多”或“左右”5、①示例: 朋友,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它不是留言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相当于 把自己的耻辱刻在上面;当你借长城表达爱恨之时,城砖亦记载着你的不文明举动,让我 们携起手来,一起文明善待长城,传承中华文明,好吗?② a.改善土质,减少靠地表城墙 剥落的现象。B.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C.提高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d.全面保护长城 遗址,可适当还原。E.保护环境,防止部分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长城造成破坏。③(4 分) 活动准备,示例:搜集、整理长城的资料(图片、文字、音视频等)(1 分) 活动 过程,示例:1.全班张贴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观看音视频资料 2.岀一期“长城在我心 中”为主题的手抄报或黑板报 3.举行“长城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3 分。写出 1 点 得 1 分,写出 2 点及以上得 3 分 )④ 注意语言得体(略) 二、阅读(一)6、纯朴。 7、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答对 1 点 给 1 分)。 8、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 变得低俗。9、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答对 1 点得 1 分,答对 2 点得 3 分)。10、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 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阅读(二)11、不好。理由是: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庄稼 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标题比“我的 舅舅”更贴切。(意对即可) 好。理由是:可以把舅舅看作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的代表, 用“我的舅舅”为标题,更为亲切。(意对即可) 12.《背影》中家境的艰难,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以及对子女的关爱引发孩子们想到自己 的父亲。(意对即可) 13. (1) 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知识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 好一些。(意对即可) (2) 繁华似锦的城市。 14.不矛盾。两句话分别写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较参照的对象不同。(1)句说舅舅的收入可 观,是相对于舅舅在农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 (2)句说舅舅的收
入低,是相对于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而言。(意对即可) 15.C、16.示例;(1)舅舅流下了自豪(骄傲)的泪水,因为他从这些孩子身上想到 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爱父母,有志气的。(2)舅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和自 己一样的农民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尊重。(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古文17、(略)18、(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19、(略)20、示例:“淮南” 比为_齐地,把淮北"比为楚地;把橘”比为丕善偷盜的人’把“枳"比为盗贼21、南橘北 枳等22、“水土异也”。 四、作文(略)
入低,是相对于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而言。(意对即可) 15. C、 16.示例;(1)舅舅流下了自豪(骄傲)的泪水,因为他从这些孩子身上想到 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爱父母,有志气的。(2)舅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和自 己一样的农民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尊重。(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三、古文 17、(略) 18、(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9、(略)20、示例: “淮南” 比为_齐地,把“淮北”比为楚地_;把“橘”比为不善偷盗的人,把“枳”比为盗贼 21、南橘北 枳等 22、 “水土异也”。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