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 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
第五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保 护 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
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土地 1.土地的概念 经济 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而自由赋予的陆、水 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不单指地球的表面, 并且要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 法学:凡占有某块土地者,其所有权可能管辖的范围 应当包括地表地下及地上所附着的一切自然物和自然 农学: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把土地理解为基地、场所和原料。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 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土地和土地利用 • 一、土地 • 1.土地的概念 • 经济学: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而自由赋予的陆、水、 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不单指地球的表面, 并且要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 • 法学:凡占有某块土地者,其所有权可能管辖的范围 应当包括地表地下及地上所附着的一切自然物和自然 力。 • 农学: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工程学:把土地理解为基地、场所和原料。 • 生态学: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 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
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 ·(1)原生土地: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 的土地 (2)人工化土地: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 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具有自然生态和社 会经济及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
• 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 • (1)原生土地: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 的土地。 • (2)人工化土地: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 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具有自然生态和社 会经济及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
土地资源的特征 (1)稀缺性 (2)恒久性 (3)不动性和区际差异性
• 土地资源的特征 不动性和区际差异性 恒久性 稀缺性 (3) (2) (1)
·二、土地利用 1、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 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 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 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 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 筑住宅、修建公园等
• 二、土地利用 • 1、土地利用的概念 •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 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 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 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 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 筑住宅、修建公园等
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 用 平面利用:农业 立体利用:城市 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1)土地利用率 已利用地面积×100 上地总面积 ·(2)垦殖指数 耕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100% (3)水面利用率 已利用水面面积×100% 水面总面积
• 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 用 • 平面利用:农业 • 立体利用:城市 • 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 (1)土地利用率 • (2)垦殖指数 • (3)水面利用率 已利用土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 100% 已利用土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 100% 土地总面积 耕地面积 100% 已利用水面面积 水面总面积 100%
(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 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 分比。 我国平均150%,华南地区>200% (5)草原载畜量(羊单位/黄牛单位)头 (6)建筑密度 (7)容积率 (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 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 平的重要指标 粗放经营
• (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 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 分比。 • 我国平均150%,华南地区>200% • (5)草原载畜量 (羊单位/黄牛单位)头 • (6)建筑密度 • (7)容积率 • (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 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 平的重要指标。 • 集约经营 • 粗放经营
第二节土的需求与供给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 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土地需求 ·1、概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 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 要
第二节 土的需求与供给 • 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 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 • 一、土地需求 • 1、概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 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 要
2、土地需求量预测 (1)预测项目分类 ①农业生产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 地、水产养殖地等)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道 路、农田水利、谷场等用地)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 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特殊用地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
• 2、土地需求量预测 • (1)预测项目分类 • ①农业生产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 地、水产养殖地等)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道 路、农田水利、谷场等用地) •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 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特殊用地、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
·(2)预测依据 ①人口增长;②经济发展需求;③影响土地利 用的各种因素。 (3)预测方法 ·①趋势外推法:按历史数值的平均增长率预测; ·②回归分析法:寻找土地变化与相关因素之间 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③用地定额指数法: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 规模用地定额,按照规划人口规模或生产规 模推算规划期末的用地需求量
• (2)预测依据 • ①人口增长;②经济发展需求;③影响土地利 用的各种因素。 • (3)预测方法 • ①趋势外推法:按历史数值的平均增长率预测; • ②回归分析法:寻找土地变化与相关因素之间 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 ③用地定额指数法: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 产规模用地定额,按照规划人口规模或生产规 模推算规划期末的用地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