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经导管药物灌注术 经导管药物灌注术(Intraarteria] infusion,IAI)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 建立可由体表到达靶动脉的通道(导管), 再由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 方法
n 经导管药物灌注术(Intraarterial infusion, IAI)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 建立可由体表到达靶动脉的通道(导管), 再由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 方法
一、基本原理 (一)方法 经皮穿刺动脉内插管至靶动脉,再以等量于静 脉给药的药物剂量甚至较小的剂量动脉内灌注, 就能使靶器官药物浓度提高和通过各种方法延 长药物与病变的接触时间,而外周药物浓度不 增加,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一、基本原理 (一)方法 n 经皮穿刺动脉内插管至靶动脉,再以等量于静 脉给药的药物剂量甚至较小的剂量动脉内灌注, 就能使靶器官药物浓度提高和通过各种方法延 长药物与病变的接触时间,而外周药物浓度不 增加,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二)1A1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分布I相是指在药物分布达到平衡之前的一段 时相,此时药物的分布是由局部血流量决定的。 分布Ⅱ相又称为快速再分布相,出现于注药后 数分钟以至数小时,它除受器官血流灌注量的 影响外,尚受药物的脂溶性和蛋白结合性影响 IAI是经由供血动脉给药,药物首先进入靶器 官,其分布I相较静脉注药有了极大改变,使 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
(二)IAI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n 分布Ⅰ相是指在药物分布达到平衡之前的一段 时相,此时药物的分布是由局部血流量决定的。 分布Ⅱ相又称为快速再分布相,出现于注药后 数分钟以至数小时,它除受器官血流灌注量的 影响外,尚受药物的脂溶性和蛋白结合性影响 n IAI是经由供血动脉给药,药物首先进入靶器 官,其分布Ⅰ相较静脉注药有了极大改变,使 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
■外周血浆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血浆药物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药代动力学 研究的重要参数,其值过高将增加药物的毒副 作用发生的机会,过低则影响疗效 IAI时由于靶器官的首过代谢和首过提取作用, 使Cmax和AUC较以同等的量和注速经静脉注射 者降低
n 外周血浆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血浆药物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药代动力学 研究的重要参数,其值过高将增加药物的毒副 作用发生的机会,过低则影响疗效 n IAI时由于靶器官的首过代谢和首过提取作用, 使Cmax和AUC较以同等的量和注速经静脉注射 者降低
■Rt=1+表面总体清除率/肿瘤血流量 IAI时减少靶器官的血流能提高其药物接受 量(Rt)。由此产生动脉阻滞化疗性IAI的概 念 实验表明,采用减少靶器官血流的方法,可 进一步提高局部药物接受量6-7倍,同时 Cmax和AUC值变小,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在较 长时间内保持比其他部位高13-15倍
n Rt=1+表面总体清除率/肿瘤血流量 n IAI时减少靶器官的血流能提高其药物接受 量(Rt)。由此产生动脉阻滞化疗性IAI的概 念 n 实验表明,采用减少靶器官血流的方法,可 进一步提高局部药物接受量6-7倍,同时 Cmax和AUC值变小,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在较 长时间内保持比其他部位高13-15倍
(三)首过效应 (First Pass Effects) 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 象,也包括其他一些效应 药物经静脉注射后经漫长的途径到达靶器官时, 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药物与血浆蛋白或脂质结合, 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药物量减少,从而药效 降低 顺铂经静脉给药后2小时,98%与血浆蛋白结合, 仅2%的游离药物发挥抗癌作用
(三)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s) n 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 象,也包括其他一些效应 n 药物经静脉注射后经漫长的途径到达靶器官时, 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药物与血浆蛋白或脂质结合, 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药物量减少,从而药效 降低 n 顺铂经静脉给药后2小时,98%与血浆蛋白结合, 仅2%的游离药物发挥抗癌作用
TAI时药物直接进入靶器官,其药物分布量 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局部浓度高。动脉 灌注可数十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并延 长肿瘤细胞与高浓度药物的接触时间,减 轻药物全身毒副反应,其治疗效果优于静 脉内化疗,多选用三联用药 ■TAI时靶器官的有活性的游离药物量增加
n TAI时药物直接进入靶器官,其药物分布量 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局部浓度高。动脉 灌注可数十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并延 长肿瘤细胞与高浓度药物的接触时间,减 轻药物全身毒副反应,其治疗效果优于静 脉内化疗,多选用三联用药 n TAI时靶器官的有活性的游离药物量增加
(四)层流现象 ■由于药液的比重与血液不同(通常比重 较小),当药液进入血管后并不能很快 和血液混合,特别在卧位给药时,药液 常在血柱的上层流动,优先进入向人体 腹侧开口的血管或优先分布于靶器官的 腹侧部分
(四)层流现象 n 由于药液的比重与血液不同(通常比重 较小),当药液进入血管后并不能很快 和血液混合,特别在卧位给药时,药液 常在血柱的上层流动,优先进入向人体 腹侧开口的血管或优先分布于靶器官的 腹侧部分
静脉注射时也有层流现象,但是药物在较长的 流程中,特别时到达肺循环后,已经与血液充 分混合。 动脉内灌注时,导管已经深入靶动脉, 药物流 程短,与血液难以快速混合,受层流现象影响 较大
n 静脉注射时也有层流现象,但是药物在较长的 流程中,特别时到达肺循环后,已经与血液充 分混合。 n 动脉内灌注时,导管已经深入靶动脉,药物流 程短,与血液难以快速混合,受层流现象影响 较大
■克服层流现象方法: >采用脉冲式注射,使药物团状注入血管,药物 在短时间取代血液充满血管腔 >使导管端与靶器官之间有较长距离,使其在较 长流程中与血液混合 >使药物与血液比重接近 >注射药物时采取坐位或立位
n 克服层流现象方法: Ø 采用脉冲式注射,使药物团状注入血管,药物 在短时间取代血液充满血管腔 Ø 使导管端与靶器官之间有较长距离,使其在较 长流程中与血液混合 Ø 使药物与血液比重接近 Ø 注射药物时采取坐位或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