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影像诊断 课程英文名称: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课程编号:02100310、02100320 学时:256 学分:11 适用对象:五年制医学影像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小四号黑体)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借助于不同成像设备和各种影像检查技术,使人体内部器 官和组织结构显示影像,通过对影像变化的观察,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发 现病理变化,以达到疾病诊断目的并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在影像监视下, 利用穿刺技术采集病变组织,作出病理诊断或对病变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 一门与临床各科室、各系统疾病均有紧密联系的临床学科,本教学大纲根据影像专 业本科生的培养目的而制定,是对影像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医学影像学的特点,教学采用多媒体幻灯课件进行讲课,利用PACS会 诊系统采用影像病例进行讨论,采用在各检查室和诊断报告室见习,跟班实习,自 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阐明人体影像表 现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 疗问题。 在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教学中,要求将各种不同成像方法的疾病影像 表现结合讲授。讲课必须概念清楚,定义准确;讲清疾病的产生机理、基本病理变 化和相应的影像表现特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影像分析方法和诊断原则,学会运用 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依靠解剖、生理及病理等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释影像。 提倡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总论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影像诊断 课程英文名称: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 课程编号:02100310、02100320 学时:256 学分:11 适用对象:五年制医学影像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小四号黑体)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借助于不同成像设备和各种影像检查技术,使人体内部器 官和组织结构显示影像,通过对影像变化的观察,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发 现病理变化,以达到疾病诊断目的并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也是在影像监视下, 利用穿刺技术采集病变组织,作出病理诊断或对病变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 一门与临床各科室、各系统疾病均有紧密联系的临床学科,本教学大纲根据影像专 业本科生的培养目的而制定,是对影像专业本科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医学影像学的特点,教学采用多媒体幻灯课件进行讲课,利用 PACS 会 诊系统采用影像病例进行讨论,采用在各检查室和诊断报告室见习,跟班实习, 自 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阐明人体影像表 现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 疗问题。 在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教学中,要求将各种不同成像方法的疾病影像 表现结合讲授。讲课必须概念清楚,定义准确;讲清疾病的产生机理、基本病理变 化和相应的影像表现特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影像分析方法和诊断原则,学会运用 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依靠解剖、生理及病理等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释影像。 提倡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 一、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的概念: 二、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过程: 三、掌握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适应症: 五、了解影像学图像的特点: 六、掌握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难点: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一、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 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95年,发现X射线-放射诊断学 20世纪50-60年代: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Scintigraphy 20世纪70-80年代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 80-年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20世纪80年代发射体层(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20世纪80年代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20世纪70年代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l00年形成了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Imaging 三、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1、X线的发现:2、X线的产生;3、X线的特性;4、X线成像原理。 四、影像检查方法 1、X线检查方法(普通检查特殊摄影检查造影检查);2、CT检查;3、 MRI检查;4、血管造影检查。 五、影像分析与与诊断
【教学目的】 一、了解医学影像诊断学(diagnostic medical imaging)的概念; 二、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过程; 三、掌握 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四、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适应症; 五、了解影像学图像的特点; 六、掌握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难点: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一、医学影像学的定义 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程: Wilhelm Conrad Rontgen 1895 年,发现 X 射线-放射诊断学 20 世纪 50-60 年代: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US) Scintigraphy 20 世纪 70-80 年代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 CT) 80-年代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20 世纪 80 年代 发射体层(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 20 世纪 80 年代 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20 世纪 70 年代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100 年形成了影像诊断学 Diagnostic Imaging 三、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1、X 线的发现;2、X 线的产生;3、X 线的特性;4 、X 线成像原理。 四、影像检查方法 1、 X 线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 特殊摄影检查 造影检查);2、 CT 检查;3 、 MRI 检查;4、血管造影检查。 五、 影像分析与与诊断
第二章呼吸系统 【教学目的】 一、熟悉呼吸系统X线、CT检查方法。 二、掌握正常胸部X线、CT影像解剖。 三、掌握胸部X线、CT基本病变。 四、熟悉常见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掌握常见病和X线、CT表现。 五、熟悉各种常见病的X线、CT鉴别诊断。 六、了解少见病的病理、临床和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七、了解MRI在胸部影像检查中的价值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胸部X线、CT基本病变。 2、肺炎的X线、CT表现。 3、肺癌的CT表现。 难点: 1、胸部结核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2、胸部良恶性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各型肺癌的X线、CT表现。 【教学内容】 一、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常规检查方法 (二)CT、MRI检查法 (三)胸部正常影像 二、肺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一)、胸部基本病变:1、肺部基本病变:2、肺门基本病变;3、支气管阻 塞性改变:4、胸膜基本病变:5、纵隔基本病变。 (二)、肺部炎症的影像诊断:1、支气管感染性疾病;2、肺部感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 第二章 呼吸系统 一、熟悉呼吸系统 X 线、CT 检查方法。 二、掌握正常胸部 X 线、CT 影像解剖。 三、掌握胸部 X 线、CT 基本病变。 四、熟悉常见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掌握常见病和 X 线、CT 表现。 五、熟悉各种常见病的 X 线、CT 鉴别诊断。 六、了解少见病的病理、临床和 X 线、CT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七、了解 MRI 在胸部影像检查中的价值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胸部 X 线、CT 基本病变。 2、肺炎的 X 线、CT 表现。 3、肺癌的 CT 表现。 难点: 1、胸部结核 X 线、CT 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2、胸部良恶性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各型肺癌的 X 线、CT 表现。 【教学内容】 一、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常规检查方法 (二)CT、MRI 检查法 (三)胸部正常影像 二、肺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一)、胸部基本病变:1、肺部基本病变;2、肺门基本病变;3、支气管阻 塞性改变;4、胸膜基本病变;5、纵隔基本病变。 (二)、肺部炎症的影像诊断:1、支气管感染性疾病;2、肺部感染性疾病
(三)、肺部结核的影像诊断:1.原发性肺结核;2.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 3.III型浸润型肺结核:4.V型结核性胸膜炎。 (四)、肺部肿瘤的影像诊断:1、肺良性肿瘤:(1).肺腺瘤:(2).肺错构瘤。 2、肺恶性肿瘤: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中央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 (3).弥漫型肺癌。②转移性肺癌。 (五)、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1、纵隔炎症:①.纵隔急性脓肿:②.纵隔慢 性脓肿:③.纵隔气肿。2、纵隔肿瘤:①.前纵隔肿瘤;②.中纵隔肿瘤;③.后 纵隔肿瘤。 (六):其它胸部病变影像学表现:1、尘肺;2、胸部外伤:3、肺血栓栓塞 疾病;4、肺栓塞;5、肺间质病变;6、肺真菌病。 (七)、胸膜病变:1、胸膜炎,2、气胸和液气胸:3、胸膜增厚、粘连和钙 化,4、胸膜肿瘤:胸膜间皮瘤。 第三章循环系统 【教学目的】 一、了解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 三、掌握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四、熟悉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的X线征象及诊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难点: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教学内容】 一、引言:常规X线检查方法对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作用与限度,并强调 与病理、临床、超声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普通X线检查;(二)、心血管造影及DSA. 三、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
(三)、肺部结核的影像诊断:1.原发性肺结核;2.II 型血行播散型肺结; 3.III 型浸润型肺结核;4.V 型结核性胸膜炎。 (四)、肺部肿瘤的影像诊断:1、肺良性肿瘤:⑴.肺腺瘤;⑵.肺错构瘤。 2、肺恶性肿瘤: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⑴.中央型肺癌;⑵.周围型肺癌; ⑶.弥漫型肺癌。 ②转移性肺癌。 (五)、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1、纵隔炎症:①.纵隔急性脓肿; ②.纵隔慢 性脓肿;③.纵隔气肿。2、纵隔肿瘤:①.前纵隔肿瘤;②.中纵隔肿瘤;③.后 纵隔肿瘤。 (六):其它胸部病变影像学表现:1、尘肺;2、胸部外伤;3、肺血栓栓塞 疾病;4、肺栓塞;5、肺间质病变;6、肺真菌病。 (七)、胸膜病变:1、胸膜炎,2、气胸和液气胸;3、胸膜增厚、粘连和钙 化,4、胸膜肿瘤:胸膜间皮瘤。 【教学目的】 第三章 循环系统 一、了解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 三、掌握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四、熟悉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血管病的 X 线征象及诊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难点:心脏大血管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教学内容】 一、引言:常规 X 线检查方法对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作用与限度,并强调 与病理、临床、超声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普通 X 线检查;(二)、心血管造影及 DSA。 三、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大血管在四个检查位置上的正常投影:(二)、不同体位正常心 血管造影表现:(三)、肺门和肺血管纹理分析:(四)、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搏动: (五)、心脏大血管的X线测量。 四、心脏大血管异常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心脏和房室增大的X线征象:1、左房增大:2、右房增大;3、左室 增大:4、右室增大:5、心脏普遍增大。 (二)、肺循环异常的X线分析:1、肺血增多;2、肺血减少;3、肺动脉高 压;4、肺静脉高压。 (三)、心脏增大及其外形的变化。 五、获得性心脏病: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冠心病;(三)、高血压性心脏病:(四)、肺 原性心脏病;(五)、心肌病。 六、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 七、先天性心血管病: (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动脉导管未闭;(四)、先 天性肺动脉狭窄:(五)、法乐四联症。 第四章消化系统 【教学目的】 一、熟悉消化系统常规X线检查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的检查方法。二、 熟悉CT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技术要求。 三、掌握消化系统的正常X线影像表现。 四、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影像表现。 五、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变的X线影像表现及诊断。 六、熟悉急腹症的基本病变的X线影像表现及常见急腹症疾病的X线诊断。 七、熟悉消化系统CT图象及临床应用。 八、掌握肝、胆、胰、脾正常CT图象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九、 熟悉肝、胆、胰、脾正常MRI图象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十、了 解消化系统少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一)、心脏大血管在四个检查位置上的正常投影;(二)、不同体位正常心 血管造影表现;(三)、肺门和肺血管纹理分析;(四)、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搏动; (五)、心脏大血管的 X 线测量。 四、心脏大血管异常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心脏和房室增大的 X 线征象:1、左房增大;2、右房增大;3、左室 增大;4、右室增大;5、心脏普遍增大。 (二)、肺循环异常的 X 线分析:1、肺血增多;2、肺血减少;3、肺动脉高 压; 4、肺静脉高压。 (三)、心脏增大及其外形的变化。 五、获得性心脏病: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冠心病;(三)、高血压性心脏病;(四)、肺 原性心脏病; (五)、心肌病。 六、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 七、先天性心血管病: (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动脉导管未闭;(四)、先 天性肺动脉狭窄;(五)、法乐四联症。 第四章 消化系统 【教学目的】 一、熟悉消化系统常规 X 线检查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的检查方法。二、 熟悉 CT 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技术要求。 三、掌握消化系统的正常 X 线影像表现。 四、掌握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 X 线影像表现。 五、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变的 X 线影像表现及诊断。 六、熟悉急腹症的基本病变的 X 线影像表现及常见急腹症疾病的 X 线诊断。 七、熟悉消化系统 CT 图象及临床应用。 八、掌握肝、胆、胰、脾正常 CT 图象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九、 熟悉肝、胆、胰、脾正常 MRI 图象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十、了 解消化系统少见病的影像学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胃溃疡及胃癌的钡餐造影表现,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2、肝癌的CT表现。 难点: 1、胃溃疡及胃癌的钡餐造影表现、CT表现。 2、肝癌的三期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胰腺癌的MRI表现。 【教学内容】 一、引言:消化器官属软组织密度,与临近器官缺乏自然对比,除急腹症外, 大多需要造影检查,检查时透视与摄片相结合。另外,还阐明胃、肠道X线检查的 特点,诊断价值、限度以及USG和CT对了解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 润程度和转移等具有特殊意义。 二、阐述消化系统常规X线检查及低张双重造影的术前准备、操作方法、诊 断价值及限度。 三、结合解剖和生理,讲授胃肠道正常X线影像及CT表现。 四、胃肠道系统的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一)、轮廓的改变:(二)、粘膜的改变;(三)、管腔大小的改变: (四)、位置及活动性的改变;(五)、功能性改变。 五、CT扫描异常表现。 (一)、消化道壁增厚;(二)、腔内肿块:(三)、周围脂肪层的变化; (四)、临近器官的浸润;(五)、淋巴结的转移:(六)、远程转移。 六、消化系统疾病的X线表现及诊断。 (一)、食管疾病:1.食管炎症:(1)、返流性食管炎:(2)、腐蚀性食管炎: (3)、食管消化性溃疡。2.贲门失驰缓症。3.食管肿瘤:(1)、食管平滑肌瘤。(2) 食管癌。4.食管其它疾病:(1)、食管异物:(2)、食管静脉曲张:(3)、食管憩室: (4)、食管裂孔疝。 (二)、胃部疾病:1、胃炎:2、胃溃疡:3、胃癌;4、胃良性肿瘤:5、 胃的其它疾病:(1)、胃憩室;(2)、胃幽门粘膜脱垂:(3)、残胃和残胃疾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胃溃疡及胃癌的钡餐造影表现,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2、肝癌的 CT 表现。 难点: 1、胃溃疡及胃癌的钡餐造影表现、CT 表现。 2、肝癌的三期 CT 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胰腺癌的 MRI 表现。 【教学内容】 一、引言:消化器官属软组织密度,与临近器官缺乏自然对比,除急腹症外, 大多需要造影检查,检查时透视与摄片相结合。另外,还阐明胃、肠道 X 线检查的 特点,诊断价值、限度以及 USG 和 CT 对了解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 润程度和转移等具有特殊意义。 二、阐述消化系统常规 X 线检查及低张双重造影的术前准备、操作方法、诊 断价值及限度。 三、结合解剖和生理,讲授胃肠道正常 X 线影像及 CT 表现。 四、胃肠道系统的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 (一)、轮廓的改变;(二)、粘膜的改变;(三)、管腔大小的改变; (四)、位置及活动性的改变;(五)、功能性改变。 五、CT 扫描异常表现。 (一)、消化道壁增厚;(二)、腔内肿块;(三)、周围脂肪层的变化; (四)、临近器官的浸润;(五)、淋巴结的转移;(六)、远程转移。 六、消化系统疾病的 X 线表现及诊断。 (一)、食管疾病:1.食管炎症:⑴、返流性食管炎; ⑵、腐蚀性食管炎; ⑶、食管消化性溃疡。2.贲门失驰缓症。3.食管肿瘤:⑴、食管平滑肌瘤。 ⑵ 食管癌。4.食管其它疾病:⑴、食管异物; ⑵、食管静脉曲张;⑶、食管憩室; ⑷、食管裂孔疝。 (二)、胃部疾病:1、胃炎;2、胃溃疡;3、胃癌;4、胃良性肿瘤; 5、 胃的其它疾病:⑴、胃憩室;⑵、胃幽门粘膜脱垂;⑶、残胃和残胃疾病
(三)、十二指肠疾病:1、十二指肠溃疡:2、十二指肠憩室;3、十 二指肠恶性肿瘤;4、十二指肠良性肿瘤;5、十二指肠炎:6、十二指肠外压性 变化。 (四)、小肠疾病:1、肠结核:2、小肠肿瘤。 (五)、结肠疾病:1、溃疡性结肠炎; 2、Crohn 病;3、结肠癌: 4、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 (六)、急腹症:1、检查方法与正常X线表现;2、急腹症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3、胃肠道穿孔:4、肠梗阻。 (七)、肝胆胰脾的CT/MRI检查方法及正常图象。 (八)、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1、肝癌的CT/MRI诊断;2、肝脏良性肿 瘤及占位病变的CT/MRI诊断:(1)、肝海绵状血管瘤;(2)、肝细胞腺瘤:(3)、局 灶性结节增生;(4)、肝囊肿;(⑤)、肝脓肿。3、胰腺癌的CT/MRI诊断。4、胰腺 炎的CT/MRI诊断。5、梗阻性黄疸CT/MRI评价。 第五章泌尿生殖系统 【教学目的】 一、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X线检查。 二、熟悉泌尿生殖系统CT检查的适应症及扫描技术。 三、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四、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诊断。 五、了解泌尿生殖系统MRI检查的适应症及扫描技术。 六、熟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难点: 1、肾癌的CT表现。 2、前列腺肥大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三)、十二指肠疾病:1、十二指肠溃疡; 2、十二指肠憩室; 3、十 二指肠恶性肿瘤;4、十二指肠良性肿瘤;5、十二指肠炎; 6、十二指肠外压性 变化。 (四)、小肠疾病:1、肠结核; 2、小肠肿瘤。 (五)、结肠疾病:1、溃疡性结肠炎; 2、Crohn 病;3、结肠癌; 4、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 (六)、急腹症:1、检查方法与正常X线表现;2、急腹症基本病变的 X 线表现;3、胃肠道穿孔;4、肠梗阻。 (七)、肝胆胰脾的 CT/MRI 检查方法及正常图象。 (八)、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1、肝癌的 CT/MRI 诊断;2、肝脏良性肿 瘤及占位病变的 CT/MRI 诊断:⑴、肝海绵状血管瘤;⑵、肝细胞腺瘤;⑶、局 灶性结节增生;⑷、肝囊肿;⑸、肝脓肿。3、胰腺癌的 CT/MRI 诊断。4、胰腺 炎的 CT/MRI 诊断。5、梗阻性黄疸 CT/MRI 评价。 【教学目的】 第五章 泌尿生殖系统 一、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 X 线检查。 二、熟悉泌尿生殖系统 CT 检查的适应症及扫描技术。 三、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四、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及 CT 诊断。 五、了解泌尿生殖系统 MRI 检查的适应症及扫描技术。 六、熟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 MRI 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难点: 1、肾癌的 CT 表现。 2、前列腺肥大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一、X线检查方法:1、普通检查:2、造影检查。 二、CT检查:1、适应症;2、扫描技术。 三、MRI检查 四、正常X线、CT、MRI表现。 五、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一)、泌尿系统结石的X线、CT表现。 (二)、泌尿系统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三)、泌尿系统良、恶性肿瘤X线、CT、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子宫、卵巢的良、恶性肿瘤X线、CT、MRI的诊断。 第六章骨骼肌肉系统 【教学目的】 一、了解骨肌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骨肌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了解常见变异与先天畸形。 三、掌握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四、掌握骨折X线、CT表现,熟悉骨骼三维重建方法 五、掌握骨肌系统常见疾病如急慢性骨髓炎、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诊 断。 六、了解代谢性骨病、内分泌骨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与诊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骨肌系统基本病变X线、CT表现。 难点: 1、急慢性骨髓炎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2、骨肌系统良恶性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各型骨肉瘤的X线、CT、MRI 表现。 【教学内容】 一、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一、X 线检查方法:1、普通检查;2、造影检查。 二、CT 检查:1、适应症;2、扫描技术。 三、MRI 检查 四、正常 X 线、CT、MRI 表现。 五、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一)、泌尿系统结石的 X 线、CT 表现。 (二)、泌尿系统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三)、泌尿系统良、恶性肿瘤 X 线、CT、MRI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子宫、卵巢的良、恶性肿瘤 X 线、CT、MRI 的诊断。 第六章 骨骼肌肉系统 【教学目的】 一、了解骨肌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骨肌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了解常见变异与先天畸形。 三、掌握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四、掌握骨折 X 线、CT 表现,熟悉骨骼三维重建方法 五、掌握骨肌系统常见疾病如急慢性骨髓炎、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诊 断。 六、了解代谢性骨病、内分泌骨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与诊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骨肌系统基本病变 X 线、CT 表现。 难点: 1、急慢性骨髓炎 X 线、CT 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2、骨肌系统良恶性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各型骨肉瘤的 X 线、CT、MRI 表现。 【教学内容】 一、检查方法:
(一)、常规X线检查:透视、摄片 (二)、特殊检查 (三)、造影检查 (四)、现代影像学检查:CT、MRI、DSA等。 二、骨关节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骨与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二)、骨与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1、长骨:2、四肢关节;3、脊柱: 4、颅骨。 三、骨关节的解剖变异 (一)、四肢骨与关节的解剖变异 (二)、躯干骨的解剖变异 四、先天畸形 (一)、四肢先天畸形 (二)、躯干先天畸形 五、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一)、骨的基本病变:1、骨质疏松;2、骨质软化;3、骨质增生;4、 骨质破坏:5、骨质坏死:6、骨膜增生;7、骨与软骨内钙化;8、骨内矿旷物质 沉积;9、骨骼变形;10、骨周围软组织改变。 (二)、关节的基本病变:1、关节肿胀;2、关节破坏;3、关节强直;4、 关节脱位:5、关节退行性变。 (三)、软组织改变 六、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骨、关节与软组织创伤 (二)、骨软骨缺血坏死 (三)、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慢性骨脓肿、化脓性关节炎 (四)、骨与关节结核 (五)、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2、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骨瘤、骨巨细胞瘤、骨样骨瘤;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骨
(一)、常规X线检查:透视、摄片 (二)、特殊检查 (三)、造影检查 (四)、现代影像学检查:CT、MRI、DSA 等。 二、骨关节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骨与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二)、骨与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1、长骨;2、四肢关节;3、脊柱; 4、颅骨。 三、骨关节的解剖变异 (一)、四肢骨与关节的解剖变异 (二)、躯干骨的解剖变异 四、先天畸形 (一)、四肢先天畸形 (二)、躯干先天畸形 五、骨关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一)、骨的基本病变:1、骨质疏松;2、骨质软化;3、骨质增生;4、 骨质破坏;5、骨质坏死; 6、骨膜增生;7、骨与软骨内钙化;8、骨内矿物质 沉积;9、骨骼变形;10、骨周围软组织改变。 (二)、关节的基本病变:1、关节肿胀;2、关节破坏;3、关节强直;4、 关节脱位;5、关节退行性变。 (三)、软组织改变 六、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骨、关节与软组织创伤 (二)、骨软骨缺血坏死 (三)、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慢性骨脓肿、化脓性关节炎 (四)、骨与关节结核 (五)、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2、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骨瘤、骨巨细胞瘤、骨样骨瘤;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骨
髓瘤;4、转移性骨肿瘤;5、骨肿瘤样病变: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六)、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骨质软化症 (七)、内分泌性骨病: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八)、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组织细胞增生症X (九)慢性关节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2、强直性脊柱炎:3、退行性 骨关节病:4、痛风性关节炎。 第七章中枢神经系统、五官及脊髓 【教学目的】 一、了解颅脑、五官及脊髓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颅脑、五官及脊髓正常影像学表现 三、掌握常见颅脑肿瘤CT表现、熟悉其MRI表现 四、掌握颅脑外伤CT表现,熟悉其MRI表现 五、掌握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熟悉其CT表现 六、熟悉五官及脊髓常见疾病的X线、CT、MRI表现 七、了解颅内感染性病变CT、MRI表现 八、了解椎间盘及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九、了解颅脑五官及脊髓检查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顿脑、五官及脊髓正常影像学表现。 2、颅脑外伤CT、MRI表现。 3、颅脑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 4、颅脑常见肿瘤CT表现 难点: 1、顿脑血管性病变的CT表现MRI表现。 2、颅脑各型肿瘤性病变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
髓瘤;4、转移性骨肿瘤;5、骨肿瘤样病变: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六)、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与骨质软化症 (七)、内分泌性骨病: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八)、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组织细胞增生症 X (九)慢性关节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2、强直性脊柱炎;3、退行性 骨关节病;4、痛风性关节炎。 【教学目的】 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五官及脊髓 一、了解颅脑、五官及脊髓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熟悉颅脑、五官及脊髓正常影像学表现 三、掌握常见颅脑肿瘤 CT 表现、熟悉其 MRI 表现 四、掌握颅脑外伤 CT 表现,熟悉其 MRI 表现 五、掌握血管性病变的 MRI 表现,熟悉其 CT 表现 六、熟悉五官及脊髓常见疾病的 X 线、CT、MRI 表现 七、了解颅内感染性病变 CT、MRI 表现 八、了解椎间盘及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九、了解颅脑五官及脊髓检查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1、颅脑、五官及脊髓正常影像学表现。 2、颅脑外伤 CT、MRI 表现。 3、颅脑血管性病变的 MRI 表现。 4、颅脑常见肿瘤 CT 表现 难点: 1、颅脑血管性病变的 CT 表现 MRI 表现。 2、颅脑各型肿瘤性病变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