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校联考暨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22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Z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本大题10小题,共43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琵琶行》白居易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5)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李商隐)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 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 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 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咏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 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尔来四万八千岁岁:年 B.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渡 C.连天去天不盈尺去:距离 D.危乎高哉 危:危险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其险也如此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C.①所守或匪亲 ②杳不知其所之 D.①青泥何盘盘 ②其间旦暮闻何物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1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校联考暨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 22 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 10 小题,共 43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 题,多选则按前 4 题计分)(8 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琵琶行》白居易 (3)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4 )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5)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李商隐)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 2~4 题(9 分):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 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 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 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 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尔来四万八千岁. 岁:.年 B.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 :越、渡 C.连天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D.危.乎高哉 危:危险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项是 ( ) (3 分) A.①其险也.如此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C.①所.守或匪亲 ②杳不知其所.之 D.①青泥何.盘盘 ②其间旦暮闻何.物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3 分)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9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 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 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 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日:“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日:“论天人者, 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 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史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郵黩?人貨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通之以为笑狸 叟孤飘坎壞,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 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干人,铸丈 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 遗其珍物,价直干余匹叟谓法成日:“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 B.将加大辟 辟:征召 C.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 反:通“返”。回去 D.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称:符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唯《易》乎? 杳不知其所之也? B.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倚歌而和之 C.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以手抚膺坐长叹 D.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盘盘焉,困困焉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2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2页 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19 分)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 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 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 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 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 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 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 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 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蔑傲慢。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A.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 属:写 B.将加大辟. 辟:征召 C. 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 反:通“返”。 回去。 D.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称:符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来源:Z.x x .k .Com] A.其.唯《易》乎? 杳不知其.所之也? B.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C. 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以.手抚膺坐长叹 D. 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盘盘焉.,囷囷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中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8.用“門”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每错漏两处扣1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3分) (2)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国际与本土 ①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 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 ②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 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 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 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 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 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 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如舞龙 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3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3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中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8.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 分,每错漏两处扣 1 分。) 其 述 前 载 无 违 旧 美 叙 中 世 有 协 时 事 而 末 及 鄙 黩 人 皆 奇 其 才 畏 其 笔 世 犹 传 诵 之 以 为 笑 狎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3 分) (2)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3 分) [来源:Zx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 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③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的妙处。(3 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 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国际与本土 ①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 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 态。 ②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 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 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 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 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 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 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如舞龙 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
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 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 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③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它还不能在 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 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 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 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④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问题 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 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 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作者:张颐武本文有删节) 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 D.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12.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 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13.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分) 14.结合文意,概述如何应对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5分)。 碗面的悲与喜 朱奚荭 面店不是很大,楼上楼下共60米见方。面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只有一种,招牌羊 肉面。店的位置也偏,位于城的东北角 只是,城里的学子考上了大学,要背井离乡到异地求学,出发之前,到此店里吃一碗面,临走, 咂咂嘴:“有一段日子吃不上这面了。” 公务出差有些日子的人回来,先不忙着回家见老婆孩子,却先来此店,吃碗面,解解馋,安慰苦 熬了许久的胃。 经年在外打工的人回来,吃了这碗面,恢复了味觉缓解了一路的思乡情,久经颠簸而恍惚的头脑 这才清醒过来:“终于尝到了这老家的面,果然是回家了。” 面店举城闻名,源于面的味道之好。 据传,这面店追溯起来,还属于上个世纪的风光。世道变迁,人事沧桑,只是这面,还是祖宗留 下的秘笈所成,还是那个味。 徒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此面价钱很贵,尤其是招牌羊肉面,是其他店的一倍 不止。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4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4页 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 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 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③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它还不能在 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 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 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 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④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问题, 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 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 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作者:张颐武 本文有删节) 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C.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 D.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12.下面选项不属于 ...“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 )(3 分) A.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 D.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13.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 分) 14.结合文意,概述如何应对春节面临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4 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15 分)。 一碗面的悲与喜 朱奚荭 面店不是很大,楼上楼下共 60 米见方。面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到了冬天,就只有一种,招牌羊 肉面。店的位置也偏,位于城的东北角。 只是,城里的学子考上了大学,要背井离乡到异地求学,出发之前,到此店里吃一碗面,临走, 咂咂嘴:“有一段日子吃不上这面了。” 公务出差有些日子的人回来,先不忙着回家见老婆孩子,却先来此店,吃碗面,解解馋,安慰苦 熬了许久的胃。 经年在外打工的人回来,吃了这碗面,恢复了味觉缓解了一路的思乡情,久经颠簸而恍惚的头脑 这才清醒过来:“终于尝到了这老家的面,果然是回家了。” 面店举城闻名,源于面的味道之好。 据传,这面店追溯起来,还属于上个世纪的风光。世道变迁,人事沧桑,只是这面,还是祖宗留 下的秘笈所成,还是那个味。 徒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也不在少数,因为此面价钱很贵,尤其是招牌羊肉面,是其他店的一倍 不止
来店里吃面的人,多是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外面不大的空地上,停的不是宝马就是本田 这不,刚从那辆红色迷你宝马车上下来的贵妇,抱着一只黑色贵宾犬,款款地步入店内,用纸巾 仔细地擦拭桌椅完毕后,才优雅地坐下 老板,来两碗羊肉面。” 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妇女,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十年如一日 她的绝活是本店的另一传奇,店堂里有再多的客人,她也能丝毫不差地记清楚几号桌哪位客人点 的是什么面,面要软还是偏硬,拌面还是汤面,汤多还是面多;可以毫不费力地用丹田之音传到隔开 两个房间的厨房里,那声音决不刺耳,反而会让人依稀感觉好像回到那久远的年代,悠长而有古韵。 不到三分钟,面就端上来了。其中的一只碗不是常用的陶瓷碗,有些特别 贵妇也不在意,细致地挑着面吃,用另一双筷子从另一只碗中夹了面条喂那狗吃,店里的人见了,均 见怪不怪的样子,各吃各的面。 不久,店里进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头搀扶着老妇人,两人一进门,店里人的目光齐刷刷 地看向老人,那只贵宾犬也似乎看出苗头,朝两人吠了起来。 跨进门后,老头搀扶老妇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而后走到柜台,目光在价目牌上搜索良久,说 “我要一碗羊肉面,面多点。”老头从衣服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黑油油的布褡裢,再从褡裢的某一层中 捏出一叠有一元、五元也有几毛的零票,又点了一遍,交给老板 面上来了,老头把面推给对面的老妇人,用筷子拌匀了,撒了些胡椒粉:“快吃,热乎的才好吃 哩。”老妇人的脸被腾岀的热气蒸得显出些红润,脸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用筷子伸进碗里,蘸了蘸 汤水,放进嘴里嘬着,又挑起几根面,欠着身子要去喂老头吃,老头摇了摇头:“你先吃,我多要了 面,剩下我再吃。”老妇人低头抿了口汤,又把碗推过来,让老头喝汤,老头固执地把碗推了回去, 做出生气的样子 老妇人这才开始吃面,吃得很慢,很享受,额头上渗着些小汗珠,老头见了,用桌上的卷纸仔细、 轻柔地给她擦着汗 老妇人吃了一半后就不吃了,把面推过去。那羊肉也没动,看上去,好像还是一碗才端出来的面 老头又推回去:“再吃些,把肉给吃了,我不爱吃那羊肉,有味儿。” 老妇人又吃了几口面,老头一把抢过筷子,夹起肉喂到老妇人的嘴边。老头把所有的肉喂给老妇 人吃完,又夹了些面喂她,这才揽过碗,心满意足地大口吃起面来,没多久,一碗面连一滴汤也不剩 老两口互相对视着,眉眼里透着满足和快乐。 老头细心地给老妇人围上毛巾,两人搀扶着出门了。 哟,这不是城东捡垃圾的杨老六吗,怎么今天也来这里吃面了?看来,这年头,捡垃圾的也发 喽。”一位穿皮风衣的胖子夹着一股寒风进来,嘴里嚷着 隔桌上,那贵妇的面剩下了一半,而贵宾犬的那只碗里还剩下了大半碗的面,那些羊肉几乎未动 过一箸 店员端下贵妇的两只碗和那对老人的那只空空的碗,转身进去时,店堂里的人清晰地听见一声轻 微的丹田之音:“把那只碗给扔了。 留下的是店里所有人的疑问:“是哪只碗?”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5、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6、小说以“一碗面的悲与喜”为题有何妙处?(5分) 17、这篇小说的结尾“把那只碗给扔了”一句很精彩,到底“是哪只碗”很耐人寻味。有人说是扔掉 犬吃过面的碗,有人说是扔掉捡破烂夫妻用过的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5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5页 来店里吃面的人,多是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外面不大的空地上,停的不是宝马就是本田。 这不,刚从那辆红色迷你宝马车上下来的贵妇,抱着一只黑色贵宾犬,款款地步入店内,用纸巾 仔细地擦拭桌椅完毕后,才优雅地坐下。 “老板,来两碗羊肉面。” 老板是位跛足的中年妇女,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十年如一日。 她的绝活是本店的另一传奇,店堂里有再多的客人,她也能丝毫不差地记清楚几号桌哪位客人点 的是什么面,面要软还是偏硬,拌面还是汤面,汤多还是面多;可以毫不费力地用丹田之音传到隔开 两个房间的厨房里,那声音决不刺耳,反而会让人依稀感觉好像回到那久远的年代,悠长而有古韵。 不到三分钟,面就端上来了。其中的一只碗不是常用的陶瓷碗,有些特别。 贵妇也不在意,细致地挑着面吃,用另一双筷子从另一只碗中夹了面条喂那狗吃,店里的人见了,均 见怪不怪的样子,各吃各的面。 不久,店里进来了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头搀扶着老妇人,两人一进门,店里人的目光齐刷刷 地看向老人,那只贵宾犬也似乎看出苗头,朝两人吠了起来。 跨进门后,老头搀扶老妇人在一个角落里坐下,而后走到柜台,目光在价目牌上搜索良久,说: “我要一碗羊肉面,面多点。”老头从衣服的夹层里掏出一个黑油油的布褡裢,再从褡裢的某一层中 捏出一叠有一元、五元也有几毛的零票,又点了一遍,交给老板。 面上来了,老头把面推给对面的老妇人,用筷子拌匀了,撒了些胡椒粉:“快吃,热乎的才好吃 哩。”老妇人的脸被腾出的热气蒸得显出些红润,脸上露出孩子似的欣喜,用筷子伸进碗里,蘸了蘸 汤水,放进嘴里嘬着,又挑起几根面,欠着身子要去喂老头吃,老头摇了摇头:“你先吃,我多要了 面,剩下我再吃。”老妇人低头抿了口汤,又把碗推过来,让老头喝汤,老头固执地把碗推了回去, 做出生气的样子。 老妇人这才开始吃面,吃得很慢,很享受,额头上渗着些小汗珠,老头见了,用桌上的卷纸仔细、 轻柔地给她擦着汗。 老妇人吃了一半后就不吃了,把面推过去。那羊肉也没动,看上去,好像还是一碗才端出来的面。 老头又推回去:“再吃些,把肉给吃了,我不爱吃那羊肉,有味儿。” 老妇人又吃了几口面,老头一把抢过筷子,夹起肉喂到老妇人的嘴边。老头把所有的肉喂给老妇 人吃完,又夹了些面喂她,这才揽过碗,心满意足地大口吃起面来,没多久,一碗面连一滴汤也不剩 了。 老两口互相对视着,眉眼里透着满足和快乐。 老头细心地给老妇人围上毛巾,两人搀扶着出门了。 “哟,这不是城东捡垃圾的杨老六吗,怎么今天也来这里吃面了?看来,这年头,捡垃圾的也发 喽。”一位穿皮风衣的胖子夹着一股寒风进来,嘴里嚷着。 隔桌上,那贵妇的面剩下了一半,而贵宾犬的那只碗里还剩下了大半碗的面,那些羊肉几乎未动 过一箸。 店员端下贵妇的两只碗和那对老人的那只空空的碗,转身进去时,店堂里的人清晰地听见一声轻 微的丹田之音:“把那只碗给扔了。” 留下的是店里所有人的疑问:“是哪只碗?”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5、这篇小说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16、小说以“一碗面的悲与喜”为题有何妙处?(5 分) 17、这篇小说的结尾“把那只碗给扔了”一句很精彩,到底“是哪只碗”很耐人寻味。有人说是扔掉 犬吃过面的碗,有人说是扔掉捡破烂夫妻用过的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本大题2小题,共6分 18.名著阅读:请任选一组题目作答。(6分) 第一组: (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2分)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B、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D、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这是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请简述能体现这句判词的一 则故事。(4分) 第二组: (1)《三国演义》中与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相关的重要战役是()(2分) A、官渡之战 B、汉巴之战 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 (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①面对多少 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 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②志于民族复 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 着中国砥_③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 “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_④,“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 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1)在②③处给加点词填写正确的拼音。(每处1分) (2)在①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1分) (3)从“激发”“激活”“启动”中选一个词语填在文中④处。(2分)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 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 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 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 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21、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4分,每句2分)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6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6页 三、本大题 2 小题,共 6 分。 18.名著阅读:请任选一组题目作答。(6 分) 第一组: (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2 分) 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B、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D、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的性命”,这是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请简述能体现这句判词的一 则故事。(4 分) 第二组: (1)《三国演义》中与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相关的重要战役是( )(2 分) A、官渡之战 B、汉巴之战 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 (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4 分)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 ① 面对多少 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 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 ② 志于民族复 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 着中国砥. ③ 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 “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 ④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 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1)在②③处给加点词填写正确的拼音。(每处 1 分) (2)在①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1 分) (3)从“激发”“激活”“启动”中选一个词语填在文中④处。(2 分)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 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 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 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 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21、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语意完整。(4 分,每句 2 分)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 五.本大题1小题,60分。 22、作文 以“重逢”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出情节的波澜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6页第7页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共 6 页第7页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 五.本大题 1 小题,60 分。 22、作文 以“重逢”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出情节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