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二下期末考试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提防(d 央澆(m)躯壳(ke 令人发指(f) B.踯蹋(zhu)播曳(yi)酒馔( zhuan)鼎铛玉石( cheng C.诡谲(jue)癖好(p)宽视(ku 果实累累(ei) D.最雪(xian)聒噪(gu)戏谑(nue) 速首以待(q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绸缪凋谢眷写怄心沥血胜篮矢志不逾 B.飘缈跌宕隐逸面面相觑编缉富丽堂皇 C.留滞溽热阴罩真率稚气撺摄锱铢必较 D.则窃言迄凌厉切中背繁纰漏通宵达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有些形影相吊、自怨自艾。 B.2010南非世界杯巴西遗恨,但热心的球迷仍望桑巴军团失之东隅,收之桑檜 C.她已经完全掌握了吴宫的规则,应对进退,游刃有余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 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洲,煸风点 火,惟悉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 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 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 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 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 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 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 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 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
1 新课标高二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提.防(dī) 央浼.(měi) 躯壳.(ké) 令人发.指(fà) B. 踯躅.(zhú) 摇曳.(yì) 酒馔(zhuàn) 鼎铛.玉石(chēng) C. 诡谲.(jué) 癖.好(pǐ) 窥.视(kuī) 果实累累..(léi) D. 霰.雪(xiàn) 聒.噪(guō) 戏谑.(nuè) 翘.首以待(q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绸缪 凋谢 誊写 怄心沥血 胜筵 矢志不逾 B. 飘缈 跌宕 隐逸 面面相觑 编缉 富丽堂皇 C. 留滞 溽热 阴霾 真率稚气 撺掇 锱铢必较 D. 剽窃 言迄 凌厉 切中肯綮 纰漏 通宵达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有些形影相吊 ....、自怨自艾。 B.2010 南非世界杯巴西遗恨,但热心的球迷仍望桑巴军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C.她 已 经完全掌握 了吴宫的规则,应对 进退,游刃有余 ....了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 ....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 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 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 想。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 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 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 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 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 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 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 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 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
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逄、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多恋》 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 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 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 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 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 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 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干 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5.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背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 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6.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溴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高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日: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 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 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着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汶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李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 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 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
2 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 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 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 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 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 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 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 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 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5.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 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6.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 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乾 隆 丁 亥冬,葬 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 文曰: 呜 呼 !汝生 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 。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 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 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 所存,天实为之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 尝非 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 ,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 日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 不 识 诗 书,或未 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 ,汝奋臂出其间;岁寒 虫僵,同临其穴。今 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 形,憬然赴目 。 予九岁憩书斋 ,汝梳双髻 ,披单缣来 ,温《缁衣 》一章。适先生奓 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 ,不 觉莞尔 ,连呼则则。此 七月望日事也。汝在 九原,当分明记之 。予弱冠粤行 ,汝掎裳悲恸。逾三 年,予 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 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 ;不记语从何起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 使报
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 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暨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 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 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 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碟,无所娱遺,汝来 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儇已极,阿奶问望 兄归否?强应日:‘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 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 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 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 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 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 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 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辟耳。予 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 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 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 探视问候 后虽小差,犹尚殪彈 同“甕 情稍微好转 C.此七月望日事也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遇人仳高,致孤危托落 孤独不遇 9.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阿品远官河南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生前遇不幸,死后养于异乡的深切伤情, 寄托了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意
3 信迟早云尔 。凡此琐琐 ,虽为陈迹,然我一 日未死,则一日不能 忘。旧事填膺 ,思之凄梗,如影 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 婗 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 ,则虽年光倒流,儿 时可 再 , 而 亦无与为 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 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 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 明经 义 ,谙雅故者;汝嫂非 不婉嫕 ,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 ,虽为汝悲 ,实为予喜。予又长 汝四 岁 , 或 人间长者 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 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 ,汝终宵刺探 ,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 差,犹尚殗 碟,无所娱遣,汝来 床 前 , 为说稗官 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 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 ,予信医言无害 ,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 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 已极,阿奶问望 兄归否?强应 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 ,心知不详,飞舟渡江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 汝已 辰时气绝 。四肢犹温,一目未瞑 ,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 痛哉!早知诀汝,则 予岂肯远游?即游 , 亦 尚 有 几许心中 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 今已矣!除吾死外, 当 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 死,可 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 无知,与得见不得见 ,又卒难明也。然 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 ?人 乎 ? 而 竟已乎! 汝之诗 ,吾已付梓 ;汝之女,吾 已代嫁;汝之生 平,吾已作传 ;惟汝之窀穸 ,尚未谋耳 。先 茔在杭,江广 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 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 阿印;其下两冢, 一为阿爷侍者 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矿渺,南望原隰 ,西望栖霞,风雨晨 昏,羁魂有伴 , 当不孤寂 。所怜者,吾 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 ,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 ,才周晬耳。予 虽亲在,未敢 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 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 九 族 无 可继者。 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 ,可能告我? 呜呼 !身前既不可想,身 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 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 食。纸灰飞扬,朔风 野 大 , 阿兄归矣 ,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 探视问候 B.后虽小差.,犹尚殗殜 同“瘥”,病情稍微好转 C.此七月望.日事也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孤独不遇 9.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 例: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阿品远官.河南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生前遭遇不幸,死后葬于异乡的深切伤情, 寄托了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意
B.“鸣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 书和礼教,写地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高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 捉蟋螂,兄妹比肩读书等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第卷(120分) 四、(23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分)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分) (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12阅读下面宋词,回谷下列问题。(8分)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字,但通篇透露誉 报春的讯息 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2分) 2 花谢酒阑春到也,高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 篱,急抱寒柯看玉裘”有什么联系?(6分) 13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缺(两题任选其一)(5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杜牧《阿房宫赋》)
4 B.“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 书和礼教,写地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寓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 捉蟋蟀,兄妹比肩读书等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分) ( 2)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 分) (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 分) 12.阅读下面宋词,回答下列问题。(8 分)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 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 填空:这首“梅花词”凡 56 言,竟不见一个“ ”字,但通篇透露着 报春的讯息, 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2 分) (2)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 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6 分) 答: 13.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缺(两题任选其一)(5 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阳楼》)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秋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水尽而寒潭清, ”;杜甫 《登高》“ ,渚清沙白鸟飞回”;苏轼《赤壁職》“白露横江,水光天 凌万顷之茫然”;秦观《鹬桥仙》“ ,便胜却人间无数”;屈原《九敌湘夫人》 洞庭波兮木叶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缊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 脖子硝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 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怀不了孕啊 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苭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 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 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 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蹬 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 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绐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 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 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 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 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翼,这希翼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 信,她的孩孑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 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 了手中这杄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 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 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 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 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那个 也落着十七个
5 (2)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秋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 ”;杜甫 《登高》“ ,渚清沙白鸟飞回”;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天。 , 凌万顷之茫然”; 秦 观 《 鹊 桥 仙》 “ , 便 胜 却 人 间 无 数 ”; 屈原《九歌·湘夫人》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孕妇和牛 铁 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 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 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 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 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 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 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 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 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 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 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 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 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 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 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 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 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 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那个 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宅们,她似乎才获 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 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喚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 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 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们拿它做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 用 B.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插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敢害羞的人,划本 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帝他写的。 C.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 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孕妇在暗中小产的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 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 E.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事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 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15.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4分) 16.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 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6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 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 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 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 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 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们拿它做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 用。 B. 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她本 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他写的。 C. 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 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的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 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 E. 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 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15.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4 分) 16.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17.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 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六、语言应用(15分) 18.读名着,补足歇后语。(4分) (1)司马昭之心——( ) (2)张飞的母亲姓吴—( (3)徐底进营 (4)张飞穿针一—( 1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5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 满尽致 20、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结尾段。此段文字意蕴丰厚,读后请根据要求答题。(6分)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 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请你用概括性的短语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10 (2)文段中史铁生说自己“头一次意识到”,表明突然读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呢?文中语言深沉含 蓄,如果现在母亲就站在他面前,请你替史铁生拟写几句对母亲直抒胸臆的话。(不超过50字)(4分) 七、作文(60分) 21、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时候父母总要运用他们全部的热情与智慧,为他(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这个名字将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伴随他她)一天天成长。 每一个从梦中醒来的早晨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看着朝阳踏破彩云攀向高处,人们发现:这制新的一天, 不就是一个新诞生的婴儿吗?那么就请你为这“崭新的一天”起一个名字吧! 请以“今天的名字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7 六、语言应用(15 分) 18.读名著,补足歇后语。(4 分) (1)司马昭之心——( ) (2)张飞的母亲姓吴——( ) (3)徐庶进曹营—— ( ) (4)张飞穿针——( ) 1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5 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 漓尽致。 20、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结尾段。此段文字意蕴丰厚,读后请根据要求答题。(6 分)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 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请你用概括性的短语为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10 (2)文段中史铁生说自己“头一次意识到”,表明突然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呢?文中语言深沉含 蓄,如果现在母亲就站在他面前,请你替史铁生拟写几句对母亲直抒胸臆的话。(不超过 50 字)(4 分) 50 七、作文(60 分) 21、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时候,父母总要运用他们全部的热情与智慧,为他(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这个名字将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伴随他(她)一天天成长。 每一个从梦中醒来的早晨,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看着朝阳踏破彩云攀向高处,人们发现:这崭新的一天, 不就是一个新诞生的婴儿吗?那么,就请你为这“崭新的一天”起一个名字吧! 请以“今天的名字叫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1.C 2.C(A“怄”应为“呕”:B“缈”应为“渺”;D“迄”应为“讫”) 3.D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4.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 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答案】D 【解析】D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 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 题逆推错误。 6【答案】C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 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 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 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高考资源网 7【答案】B 【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 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8.C望,农历每月十五 9.C例句与C均为使动用法:A名词作状语,抄小路:B名词作动词,做官:D意动用法。10.C寓情 于事 11、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两次了 12.(8分)(1)梅 梅花 (2)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 景。(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 13、烟光凝而暮山紫/风急天高猿啸哀/纵一苇之所如/金风玉露一相逢 15、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16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 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17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 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 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 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
8 1. C 2. C(A“怄”应为“呕” ;B“缈”应为“渺”;D“迄”应为“讫”) 3. D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4. D(A 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 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 “周星驰电影”;C 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 5. 【答案】D 【解析】D 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 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 题逆推错误。 6【答案】C 【解析】A 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 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 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 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 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 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高考资源网 7【答案】B 【解析】B 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 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8.C 望,农历每月十五; 9.C 例句与 C 均为使动用法;A 名词作状语,抄小路;B 名词作动词,做官;D 意动用法。10.C 寓情 于事 11、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两次了。 12.(8 分)(1) 梅 梅花 (2) 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 景。 (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 13、烟光凝而暮山紫/风急天高猿啸哀/纵一苇之所如/金风玉露一相逢 15、①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16 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 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17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 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 不足。 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 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非要自己
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1)“缅怀母爱”或者“焦灼的脚印深沉的母爱”(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您为我受尽煎熬,我现在才明白您无私的付出,您倾注的爱震撼着我的心!为了您,我定要活出尊 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 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 缀树,葳蕤如玉。在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有无限喜悦之 意。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它们翔集在 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 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 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顾随先生自云早年极喜杨诚斋的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 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但读了苏轼此词以后,看法有了变化。他说:“持以与此《南乡子》 开端二语相比,苦水(按顾随自号苦水)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 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 (《顾随文集·东坡词说》)顾随深赏极爱开端二语,自是不差,而从“满”、“看”两字悟出“清幽高 寒”及“圆寂”之说,似有未谛。“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进一步从寒雀、早 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妙在雀 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酌酒,方始觉之,而惊飞之际, 才不慎踏散芳英,则雀之爱花、迷花、惜花已尽此三句之中,故花之美艳绝伦及客之为花所陶醉俱不待 繁言而明。再说,散落之芳英,不偏不倚,恰恰落在酒杯之中,由此赏梅之人平添无穷雅兴,是则雀亦 颇可人意。可见雀之于梅,在此词中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下片写高人雅士在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借以衬托出梅花的风流高格。“痛饮又能诗”的主语是风流太 守杨元素及其宾客僚佐。杨元素才调不凡,门下自无俗客。诗、酒二事,此中人原是人人来得,不过这 次有梅花助兴,饮兴、诗情便不同于往常。“痛饮”即开怀畅饮。俗语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高 人雅士喜以梅花为知己,“痛饮”固当,“能诗”极易误会是能够写诗。其实,“能”字与“痛”字 对举成文,乃逞能之意。“能诗”又不限于其字面意义为善于写诗,这里暗用刘禹锡寄白居易诗句“苏 州刺史例能诗”(时白任苏州刺史),以称美杨元素的文采风流。 作者又有《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词云:“钱塘风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诗”,也是此意。“坐客无毡 醉不知”,又用杜甫赠郑虔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语。“醉不知”的主语是宴会的主人杨元素 坐客无毡则寒,如今饮兴正酣,故不复知。此句意不在写坐客之寒,而是写主人之醉。主人既醉,则宾 客之醉亦可见。观主客的高情逸致,梅花的高格也不难想知了。“花谢酒阑春到也”,非指一次宴集 时间如许之长,而是指自梅花开后,此等聚会,殆无虚日。歇拍二韵,“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重 新归结到梅,但寒柯玉蕤,已为满枝青梅所取代。咏梅花而兼及梅子,又不直说梅子而说“一点微酸” 诉之味觉形象,更为清新可人。下片从高人雅士为之留连忘返、逸兴遄飞,托写出梅的姿态、神韵。 此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也未尝有一笔不写梅花,可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词中未正面描写梅花 的姿态、神韵与品格,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办法来加以表现,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9 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20. (1)“缅怀母爱”或者“焦灼的脚印 深沉的母爱”(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您为我受尽煎熬,我现在才明白您无私的付出,您倾注的爱震撼着我的心!为了您,我定要活出尊 严来。 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 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 缀树,葳蕤如玉。在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有无限喜悦之 意。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它们翔集在 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 。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 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 ,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 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顾随先生自云早年极喜杨诚斋的绝句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 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但读了苏轼此词以后,看法有了变化。他说 :“持以与此《南乡子》 开端二语相比 ,苦水(按顾随自号苦水)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 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 (《顾随文集·东坡词说》)顾随深赏极爱开端二语 ,自是不差,而从“满”、“看”两字悟出“清幽高 寒”及“圆寂”之说,似有未谛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进一步从寒雀、早 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 。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 ,妙在雀 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酌酒,方始觉之 ,而惊飞之际, 才不慎踏散芳英,则雀之爱花、迷花、惜花已尽此三句之中,故花之美艳绝伦及客之为花所陶醉俱不待 繁言而明。再说,散落之芳英,不偏不倚,恰恰落在酒杯之中,由此赏梅之人平添无穷雅兴,是则雀亦 颇可人意。可见雀之于梅,在此词中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下片写高人雅士在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借以衬托出梅花的风流高格 。“痛饮又能诗”的主语是风流太 守杨元素及其宾客僚佐。杨元素才调不凡,门下自无俗客。诗、酒二事,此中人原是人人来得,不过这 次有梅花助兴,饮兴、诗情便不同于往常 。“痛饮”即开怀畅饮。俗语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高 人雅士喜以梅花为知己,“痛饮”固当,“能诗”极易误会是能够写诗 。其实 ,“能”字与“痛”字 对举成文,乃逞能之意 。“能诗”又不限于其字面意义为善于写诗 ,这里暗用刘禹锡寄白居易诗句“ 苏 州刺史例能诗 ”(时白任苏州刺史),以称美杨元素的文采风流。 作者又有《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词云 :“钱塘风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诗”,也是此意。“坐客无毡 醉不知”,又用杜甫赠郑虔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语 。“醉不知”的主语是宴会的主人杨元素。 坐客无毡则寒,如今饮兴正酣,故不复知。此句意不在写坐客之寒,而是写主人之醉。主人既醉,则宾 客之醉亦可见 。观主客的高情逸致 ,梅花的高格也不难想知了。“花谢酒阑春到也”,非指一次宴集 时间如许之长,而是指自梅花开后,此等聚会,殆无虚日。歇拍二韵,“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重 新归结到梅,但寒柯玉蕤,已为满枝青梅所取代。咏梅花而兼及梅子,又不直说梅子而说“一点微酸 ”, 诉之味觉形象,更为清新可人 。下片从高人雅士为之留连忘返 、逸兴遄飞,托写出梅的姿态、神韵。 此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也未尝有一笔不写梅花,可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词中未正面描写梅花 的姿态、神韵与品格,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办法来加以表现,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