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 、社科文阅读(6分) 在北京西南钟灵毓秀的青山之中,坐落着一处千年古刹云居寺, 这里收癜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北京的敦 煌”。这批石经共有经版14278块,含佛经1122部,3572卷,总字 数3500万左右。浩瀚的石刻佛经是北京文化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石刻佛经事业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毁灭与保护之 争。隋大业(605-618)年间,智泉寺(云居寺前身)僧静琬继承其师一 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大师一一的遗愿,开创了云居寺石经刊刻事 业。此后千余年间,云居寺几经劫难,但佛经续刻不辍。1949年以 后,中国佛教协会等部门对云居寺采取了保护措施。自1956年始, 对云居寺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近年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出 土的石经严重风化,经有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决定,又将出土石经中的 《契丹大藏经》于1999年9月9日,放归地下珍藏。石经的回藏, 把前人留下的这笔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留给了子孙后代。云居寺从建 寺刻碑、历代续刻,到后来发掘、整理直至部分回藏,是历代有识之 士共同完成的一项有利于佛教文化传承的工程,在石经刻写、收藏的 同时,书写了北京、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对云居寺碑刻进行了系统
1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 一、 社科文阅读(6 分) 在北京西南钟灵毓秀的青山之中,坐落着一处千年古刹云居寺, 这里收藏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北京的敦 煌”。这批石经共有经版 14278 块,含佛经 1122 部,3572 卷,总字 数 3500 万左右。浩瀚的石刻佛经是北京文化史上的奇观,也是中国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石刻佛经事业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毁灭与保护之 争。隋大业(605—618)年间,智泉寺(云居寺前身)僧静琬继承其师— —南岳天台宗高僧慧思大师——的遗愿,开创了云居寺石经刊刻事 业。此后千余年间,云居寺几经劫难,但佛经续刻不辍。1949 年以 后,中国佛教协会等部门对云居寺采取了保护措施。自 1956 年始, 对云居寺石经进行了全面的发掘整理。近年由于大气污染等原因,出 土的石经严重风化,经有关部门和专家研究决定,又将出土石经中的 《契丹大藏经》于 1999 年 9 月 9 日,放归地下珍藏。石经的回藏, 把前人留下的这笔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留给了子孙后代。云居寺从建 寺刻碑、历代续刻,到后来发掘、整理直至部分回藏,是历代有识之 士共同完成的一项有利于佛教文化传承的工程,在石经刻写、收藏的 同时,书写了北京、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对云居寺碑刻进行了系统
研究,重点整理和研究石经的字形。云居寺石经所保留的佛教经本的 准确性为其他经书所不可比拟,其中唐刻部分保留了《钦定开元大藏 经》这部唐代宫廷大癜经的原貌。另由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契丹 藏》证实,石经中的辽代刻经是《契丹藏》的复刻本石经中还保存了 60余种各种大藏经没有收入的经典,石经的经文后约600则施刻人 题记,间接地反映出自隋至明千余年的社会生活,包括不同时代、不 同地区的经济组织、职官名称等资料,可以验证、补充史书的记载。 云居寺石经的刻写综贯千余年,许多写经高手为之书丹。石经字迹大 部分方正圆腴,写刻双绝。其中蕴含的历代书法影响也正是汉字字体 研究的对象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享的无价的精神财富,拯救、保护文化遗产需 要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甘于寂寞的献身精神。当年佛教僧徒在云居寺刻 经的劳动,是寂寞而廉价的,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他们却以锲而不 舍的精神完成了存亡续绝的事业。今天,我们更应以超越前人的文化 忧患意识与自觉的使命感,通过艰苦的实际工作,保护人类绵延不尽 的精神财富 (《文史知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回藏是佛教文化传承中的 一项大工程。 B.云居寺石经含佛经1122部,3572卷,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刻
2 研究,重点整理和研究石经的字形。云居寺石经所保留的佛教经本的 准确性为其他经书所不可比拟,其中唐刻部分保留了《钦定开元大藏 经》这部唐代宫廷大藏经的原貌。另由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契丹 藏》证实,石经中的辽代刻经是《契丹藏》的复刻本石经中还保存了 60 余种各种大藏经没有收入的经典,石经的经文后约 6000 则施刻人 题记,间接地反映出自隋至明千余年的社会生活,包括不同时代、不 同地区的经济组织、职官名称等资料,可以验证、补充史书的记载。 云居寺石经的刻写综贯千余年,许多写经高手为之书丹。石经字迹大 部分方正圆腴,写刻双绝。其中蕴含的历代书法影响也正是汉字字体 研究的对象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享的无价的精神财富,拯救、保护文化遗产需 要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甘于寂寞的献身精神。当年佛教僧徒在云居寺刻 经的劳动,是寂寞而廉价的,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他们却以锲而不 舍的精神完成了存亡续绝的事业。今天,我们更应以超越前人的文化 忧患意识与自觉的使命感,通过艰苦的实际工作,保护人类绵延不尽 的精神财富 (《文史知识》)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回藏是佛教文化传承中的 一项大工程。 B.云居寺石经含佛经 1122 部,3572 卷,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刻
佛教大藏经 C.回藏严重风化的《契丹大藏经》的原因是保护这笔不可再生 的特殊资源。 D.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部分回藏的历程就是保护 文化遗产的一部历史 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经期间云居寺几经劫难,可知云居寺石经曾多次遭毁,多 次重刻。 B.石经保留的佛教经本的准确性极高,可以纠正传世手写经书 的讹误。 从蕴含历代书法影响的石经中,可以看出千余年间书法变迁 的历史。 D.蕴藏在石经中的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 贵的精神财富 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 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 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 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 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 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 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 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 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 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3 佛教大藏经。 C.回藏严重风化的《契丹大藏经》的原因是保护这笔不可再生 的特殊资源。 D.云居寺石经的刻写、发掘、整理和部分回藏的历程就是保护 文化遗产的一部历史 2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经期间云居寺几经劫难,可知云居寺石经曾多次遭毁,多 次重刻。 B.石经保留的佛教经本的准确性极高,可以纠正传世手写经书 的讹误。 C.从蕴含历代书法影响的石经中,可以看出千余年间书法变迁 的历史。 D.蕴藏在石经中的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精神 是中华民族宝 贵的精神财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3 题。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 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 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 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 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 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 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 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 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 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老父,衣褐(he,粗布短衣) B.孺子(ruzi,孩子,年轻人) C.强忍( qiang,勉强) D.长跪履之(l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2、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 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 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3、翻译下列句子 (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2).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3).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二)诗歌鉴赏。(9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4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三)名句默写(5分) 寻梦 撑 支长 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 巷 (3)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 茂 (4)玉不琢, 人不学,不知道
4 1、 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hè,粗布短衣) B.孺子(rúzǐ,孩子,年轻人) C.强忍(qiáng,勉强) D.长跪履之(lǚ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2、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 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 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3、翻译下列句子。 (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2).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3).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二)诗歌鉴赏。(9 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4 分)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5 分) (三)名句默写(5 分) ( 1 ) 寻 梦 ? 撑 一 支 长 篙, 。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 巷。 ( 3 ) 恰 同 学 少 年 , 风 华 正 茂。 , 。 (4)玉不琢, 。人不学,不知道
三、阅读下面一段传记,完成下面题目。(共15分) “五院院士”张立纲 2008年8月12日,一位华人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悄然离 去,在家人的陪伴下,72岁的老人走得安详 刚逝去的张立纲头顶5个院士头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华人科学家中,能有如此骄人荣誉者,屈指 可数。 按逝者遗愿,悼念者将原本用于买花的钱捐给美国圣迭戈 POWAY 消防局。去年加州大火,差点吞没了逝者的家,多亏消防人员冒死救 火。张立纲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963年,从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张立纲到了IBM,一干就 是30年。 作为知名科学家,呆在IBM是很舒适的,然而,张立纲还想换 下岗位做一点不同的事情。他曾说,虽然在美国几十年了,总觉得是 个暂时的状态,该为中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1993年2月13日,张立纲来港,随即应聘担任香港科大理学院 院长,成为胼手胝足、同创科大的干将之一。时任香港科大副校长的 孔宪铎对此不吝欣赏,“他有战略眼光。” 现在香港人选择移民国外,你却从国外来到香港,这是为什 么?”香港一记者向张立纲提问。 “我就是冲着‘九七’(香港回归)回来的。”张立纲回答,“香 港回归祖国大局已定,到时候到香港也就相当于到了内地,这才是我 选择去香港的最根本的原因。 流之人吸引一流之善。随着杰出学者的联翩而来,不出数年 影响乍起,国际上视之为学界奇迹。这背后,张立纲是不可或缺的人 物之 科大创建初期,香港政治、社会变动不息,人员也来往不息,很 多事情不好处理。吴家玮深知治校之中的艰难,“当年科大内部好多 争论,张立纲都能超脱个人恩怨之上,讲公道话,这很不容易。” 张立纲出身科研,在科研上颇有建树,但出任香港科大理学院院长和 副校长之后,他又决然放弃科研,全力为香港科大缔造优良的学术环 境 张立纲还放弃了带硕士、博士研究生。丁学良记得,张立纲曾告 诉他,“我现在常听人家说,已经做了校长了,还带了十几个研究生。 我对这种不忠实本职的人一点都不佩服,在大陆也好,美国也好,有 很多校长是这样子,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做好两件事,我敢肯定他不 可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5 三、阅读下面一段传记,完成下面题目。(共 15 分) “五院院士”张立纲 2008 年 8 月 12 日,一位华人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悄然离 去,在家人的陪伴下,72 岁的老人走 得安详。 刚逝去的张立纲头顶 5 个院士头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华人科学家中,能有如此骄人荣誉者,屈指 可数。 按逝者遗愿,悼念者将原本用于买花的钱捐给美国圣迭戈 POWAY 消防局。去年加州大火,差点吞没了逝者的家,多亏消防人员冒死救 火。张立纲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1963 年,从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张立纲到了 IBM,一干就 是 30 年。 作为知名科学家,呆在 IBM 是很舒适的,然而,张立纲还想换一 下岗位做一点不同的事情。他曾说,虽然在美国几十年了,总觉得是 一个暂时的状态,该为中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1993 年 2 月 13 日,张立纲来港,随即应聘担任香港科大理学院 院长,成为胼手胝足、同创科大的干将之一。时任香港科大副校长的 孔宪铎对此不吝欣赏,“他有战略眼光。” “现在香港人选择移民国外,你却从国外来到香港,这是为什 么?”香港一记者向张立纲提问。 “我就是冲着‘九七’(香港回归)回来的。”张立纲回答,“香 港回归祖国大局已定,到时候到香港也就相当于到了内地,这才是我 选择去香港的最根本的原因。” 一流之人吸引一流之善。随着杰出学者的联翩而来,不出数年, 影响乍起,国际上视之为学界奇迹。这背后,张立纲是不可或缺的人 物之一。 科大创建初期,香港政治、社会变动不息,人员也来往不息,很 多事情不好处理。吴家玮深知治校之中的艰难,“当年科大内部好多 争论,张立纲都能超脱个人恩怨之上,讲公道话,这很不容易。” 张立纲出身科研,在科研上颇有建树,但出任香港科大理学院院长和 副校长之后,他又决然放弃科研,全力为香港科大缔造优良的学术环 境。 张立纲还放弃了带硕士、博士研究生。丁学良记得,张立纲曾告 诉他,“我现在常听人家说,已经做了校长了,还带了十几个研究生。 我对这种不忠实本职的人一点都不佩服,在大陆也好,美国也好,有 很多校长是这样子,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做好两件事,我敢肯定他不 可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张立纲的理想中,研究型的大学和教授治校,成为学术自由的 种方向。“研究型”,意味着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让实验室成 为人类新知的重要产地。张立纲认为,既然学校不大、经费不多,就 该集中资源,做能做得最好的事。这一点,吴家玮与他不谋而合。“我 们一齐组织了一个小而精的委员会,请各学院收集最强的科研建议, 然后严格挑选几个,拨给种子经费,让有关人员积极发挥。”事实证 明,好几个精选出来的项目都做得十分出色,毫无疑问属于世界级, 这些专业项目至今还都是科大的重点 与张立纲相交二十多年的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专程赴美吊唁 张教授是一位广受爱戴的人物。他精力充沛,幽默隽智,魅力过 人。”“他是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学行政人员,他的为人也是我 们的典范。”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张立纲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因而 反对身兼数职。 B.张立纲认为研究型大学应该教授治校,具有学术自由,还要成为 人类新知的重要天地。 C.张立纲一心为校,毫无私心,功绩卓著,广受爱戴,是一位成功 的管理者。 D.张立纲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学术争论,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被 推举为科大理学院长。 2.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张立纲是一位“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 学行政人员”?(6分) 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立纲的人格特点。(6分) 四、语言应用题(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 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B.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 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C.贫困地区的工作相当繁重而艰巨,困难俯首即是,如果没有一个 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就很难摆脱贫穷复贫穷的恶性循环。 外来词本无可厚非,但是中文夹杂洋文的所谓“洋泾浜”则令人 担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6 张立纲的理想 中,研究型的大学和教授治校,成为学术自由的 一种方向。“研究型”,意味着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让实验室成 为人类新知的重要产地。张立纲认为,既然学校不大、经费不多,就 该集中资源,做能做得最好的事。这一点,吴家玮与他不谋而合。“我 们一齐组织了一个小而精的委员会,请各学院收集最强的科研建议, 然后严格挑选几个,拨给种子经费,让有关人员积极发挥。”事实证 明,好几个精选出来的项目都做得十分出色,毫无疑问属于世界级, 这些专业项目至今还都是科大的重点。 与张立纲相交二十多年的香港科大朱经武校长专程赴美吊唁, “张教授是一位广受爱戴的人物。他精力充沛,幽默隽智,魅力过 人。”“他是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学行政人员,他的为人也是我 们的典范。”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张立纲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因而 反对身兼数职。 B.张立纲认为研究型大学应该教授治校,具有学术自由,还要成为 人类新知的重要天地。 C.张立纲一心为校,毫无私心,功绩卓著,广受爱戴,是一位成功 的管理者。 D.张立纲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学术争论,赢得了大家的信赖,被 推举为科大理学院长。 2.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表现张立纲是一位“一流的科学家和一流的大 学行政人员”?(6 分) 3.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立纲的人格特点。(6 分) 四、语言应用题(9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沈从文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 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B. 在球迷的呼吁下, 教练使用了巴乔, 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 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C. 贫困地区的工作相当繁重而艰巨,困难俯首即是,如果没有一个 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就很难摆脱贫穷复贫穷的恶性循环。 D. 外来词本无可厚非,但是中文夹杂洋文的所谓“洋泾浜”则令人 担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B.不但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 见 C.尽管美好的理想,然而太超前了,最终落得个“和者盖寡”的尴 尬境地。 D.商店公然出售盜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 厉打击。 3.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 改变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了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 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 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 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 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答: 五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朋友问我楼里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 他烧的茶水,走过他扫过的洁净的楼道,甚至漫不经心将自己的脏衣 服随意丢放在他的杂物间。朋友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 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 关心,哪怕是回报一次微笑。” 读过这则材料,你是否也联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他们虽平凡却充 实,他们虽普通却重要,他们虽陌生却很熟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 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那么,不妨就来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以“熟悉的陌生人”为题作文,文体不限,立 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7 B.不但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 见。 C.尽管美好的理想,然而太超前了,最终落得个“和者盖寡”的尴 尬境地。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 厉打击。 3.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 改变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 分)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了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 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 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 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 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答: 五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有朋友问我楼里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回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 他烧的茶水,走过他扫过的洁净的楼道,甚至漫不经心将自己的脏衣 服随意丢放在他的杂物间。朋友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 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 关心,哪怕是回报一次微笑。” 读过这则材料,你是否也联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他们虽平凡却充 实,他们虽普通却重要,他们虽陌生却很熟悉,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 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那么,不妨就来讲述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以“熟悉的陌生人”为题作文,文体不限,立 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1.D(A应是“部分回藏”,B应是“现存的”,C误把“目的”当“原因”。) 2.A(“云居寺几经劫难”不等于石经也如此,“重刻”文中说是“续刻”。) 二、(一)《张良奇遇》1C(qang)2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错) 3翻译(1)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 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 (2)十年后,将应验。十三年(后),你去看望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 那就是我。” (3)(张良)看那册书,认为它很奇特,于是经常诵读它。 译文:张良曾经有空闲,从容地在下邳桥上信步闲游。有一老人,穿着麻布短衣, 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拿鞋!”张良 很惊讶,想打他,因为他老了,勉强忍着气到桥下捡来了鞋。老人说:“把鞋给 我穿上!”张良(想)已经给他捡了鞋,就跪着给他穿上了,老人伸着脚承受, (而后)笑着离开了。张良很惊奇,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 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张良因此觉 得奇怪,跪着回答:“好。”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去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 人)发火说:“同老年人约会,(却)晚来,为什么?”(说罢)就走,(嘱咐)说: “五天以后早早相会!”五天后鸡叫头遍,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儿)了, 又发怒说:“又来晚了,为什么?”(说罢就)走了,(嘱咐)说:“过五天,再早 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 这样。”于是拿出一册书说:“读了这册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将应 验。十三年(后),你去看望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说完)就走 了,没有说别的,没有再见面。天亮后,(张良)看那册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二)诗歌鉴赏(共6分) ①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 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2分,1+1) ②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 思乡念亲的心情。(4分,1+1+2) (三)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2到了颓圮的篱墙 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4不成器 三、1C(A“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错;B曲解文意;D“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 理学术争论”与“被推举为科大理学院院长”无因果关系,且时序颠倒)(3分)
8 答案: 一、1.D(A 应是“部分回藏”,B 应是“现存的”,C 误把“目的”当“原因”。) 2.A(“云居寺几经劫难”不等于石经也如此,“重刻”文中说是“续刻”。) 二、(一)《张良奇遇》 1C (qiang) 2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错) 3 翻译(1)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 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 (2)十年后,将应验。十三年(后),你去看望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 那就是我。” (3)(张良)看那册书,认为它很奇特,于是经常诵读它。 译文:张良曾经有空闲,从容地在下邳桥上信步闲游。有一老人,穿着麻布短衣, 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拿鞋!”张良 很惊讶,想打他,因为他老了,勉强忍着气到桥下捡来了鞋。老人说:“把鞋给 我穿上!”张良(想)已经给他捡了鞋,就跪着给他穿上了,老人伸着脚承受, (而后)笑着离开了。张良很惊奇,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 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张良因此觉 得奇怪,跪着回答:“好。”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去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 人)发火说:“同老年人约会,(却)晚来,为什么?”(说罢)就走,(嘱咐)说: “五天以后早早相会!”五天后鸡叫头遍,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儿)了, 又发怒说:“又来晚了,为什么?”(说罢就)走了,(嘱咐)说:“过五天,再早 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 这样。”于是拿出一册书说:“读了这册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将应 验。十三年(后),你去看望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说完)就走 了,没有说别的,没有再见面。天亮后,(张良)看那册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二)诗歌鉴赏(共 6 分) ①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 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2 分,1+1) ②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 思乡念亲的心情。(4 分,1+1+2) (三)1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 到了颓圮的篱墙 3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 不成器 三、1 C(A“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错;B 曲解文意;D“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 理学术争论”与“被推举为科大理学院院长”无因果关系,且时序颠倒)(3 分)
2.科学家一一他头顶5个院士头衔,在科研上颇有建树。(2分) 行政人员—一建校艰难时期,超脱个人恩怨,主持公道;放弃科研,集中全部精 力为科大创造优良学术环境;放弃带硕士博士,忠实本职工作;为科大做成了几 个世界级项目。(4分,每点1分) 3.知恩图报;爱国报国:忠实本职,尽职尽责;超脱个人恩怨,秉公直言。(6 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语言表达 1、B(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 2、D(A删去“知识”;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知识渊博的人”和“不但” 调换位置。;C项“尽管美好的理想”改为“尽管理想美好” 3.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成为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 你只要无愧地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变为云 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或:在茂密的森林面前,你只要无愧地让自己成为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小树;在 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在无垠的 蓝天面前,你只要无愧地让自己变为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片云彩。(每句1分, 标点1分)
9 2.科学家——他头顶 5 个院士头衔,在科研上颇有建树。(2 分) 行政人员——建校艰难时期,超脱个人恩怨,主持公道;放弃科研,集中全部精 力为科大创造优良学术环境;放弃带硕士博士,忠实本职工作;为科大做成了几 个世界级项目。(4 分,每点 1 分) 3.知恩图报;爱国报国;忠实本职,尽职尽责;超脱个人恩怨,秉公直言。(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语言表达 1、B(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 2、D(A 删去“知识”;B 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知识渊博的人”和“不但” 调换位置。;C 项“尽管美好的理想”改为“尽管理想美好”) 3.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成为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 你只要无愧地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变为云 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或:在茂密的森林面前,你只要无愧地让自己成为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小树;在 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在无垠的 蓝天面前,你只要无愧地让自己变为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片云彩。(每句 1 分, 标点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