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单元检测题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i1)草芥(j)泠然(ling)覆水难收(f) B险衅(pan)日笃(d)盘桓(huan)北冥神功(ming) C希冀(j)拔擢(zhuσ)晦朔(shuo)五尺之僮(t6ng) D万仞(ren)春粮( chong)陨首(yun)太子洗马(x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必修五文言文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迁徙.(xǐ) 草芥.(jiè) 泠.然(lǐng) 覆.水难收(fù) B 险衅.(pàn) 日笃.(dǔ) 盘桓.(huán) 北冥.神功(míng) C 希冀.(jì) 拔擢.(zhuó)晦朔.(shuò) 五尺之僮.(tóng) D 万仞.(rèn) 舂.粮(chōng)陨.首(yǔn) 太子洗.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此小大之辩也 B 旬有五日而后反 C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D 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后乃今将图南.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水.击三千里 D 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蟪蛄不知春秋.. 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奉养无主 C 以五百岁为.春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 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 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 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 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 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 奚以知其然也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 33 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 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 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 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 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 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1 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 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 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
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5)但以 刘日薄西山(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答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臣以供养无主古义: 今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 今义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 今义: (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古义: 今义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5)但以 刘日薄.西山(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答: 。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臣以供养无主.. 古义: 今义: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 今义: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 今义: (4)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古义: 今义: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亲贤臣,远小人 D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6题。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 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 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 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 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 冰者,笃于时也;曲十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 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 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 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 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 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罍空 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 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 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 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C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亲贤臣,远.小人 D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2—16 题。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 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 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 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 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 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 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 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 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 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 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 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 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 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 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懒惰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语:读y,告诉或谈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B吾非至于子之门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望洋向若而叹曰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不然,籍何以至此也?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中有两个“于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 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 “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 应,使文章结构缜密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 B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 C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懒惰 D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语:读 yù,告诉或谈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B 吾非至于子之.门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C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D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洋向若而.叹曰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A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 不然,籍何以至此也?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D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中有两个“于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 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 “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 应,使文章结构缜密
B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 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 C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D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 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 16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 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答 (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答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 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答: 四、填空 17.(1) 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 知晦朔, (2)故夫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万恶淫为首, 妻贤夫祸少, 能忍着自安 五、表达应用
B 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 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 C 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D 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 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 16.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 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答: 。 (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答: 。 (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 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答: 。 四、填空 17.(1) ,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 知晦朔, 。 (2)故夫 , , ,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万恶淫为首, 。妻贤夫祸少, 。 , 能忍着自安。 五、表达应用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读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即元稹,这是诗人被赶出京城长安,东去九江途中思念 比自己早五个月被贬的朋友元稹所作 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 由? 答 19仿照下列划线句子的修辞和结构,再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如高飘的 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 牵挂是一种守望,牵挂也是一种惆怅。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城里的人 想冲出来。” 泰戈尔说:“鸟儿想变成一朵云,云儿想变成一只鸟。”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一是 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外国谚语说:“笼外的鸟向往笼里的安逸舒适,笼里的鸟向往笼
1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读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即元稹,这是诗人被赶出京城长安,东去九江途中思念 比自己早五个月被贬的朋友元稹所作。 有人说这首诗的基调是“凄苦”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 由? 答: 。 19.仿照下列划线句子的修辞和结构,再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如高飘的 风筝,永远挣不脱细长的线绳; ; 。牵挂是一种守望,牵挂也是一种惆怅。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城里的人 想冲出来。” 泰戈尔说:“鸟儿想变成一朵云,云儿想变成一只鸟。”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一是 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外国谚语说:“笼外的鸟向往笼里的安逸舒适,笼里的鸟向往笼
外的自由翱翔。” 有人认为,人生应当怀着企求的心态去永远追求自己喜欢的东 西。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执着是一种美德,满足 也是一种品质。 读罢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一、1C(A泠ngB衅—xinD洗-xian) 2D(A辩一辨B有一又反一返C有一又)3.A(A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BCD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为“一天天”、“在水里”“像包一样、像 席一样”。)4A(B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C不行: 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D海运:古义是海波动荡,今义是 海洋运输。)5.B(A前者动词,到,往;后者代词,这。B都是介词, 因为。C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词,向。D前者代词,它;后者副 词,表揣测。)6c(ABD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C为判断句 7D(“描写”改为“记叙”。) 二、8.(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怜惜;自夸(5) 迫近(6)拳拳9.(1)古义:无人主持;今义:没有主人。(2)古义: 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3)古义:报答;今义:向
外的自由翱翔。” 有人认为,人生应当怀着企求的心态去永远追求自己喜欢的东 西。有人认为,珍惜眼前的拥有,才是大智。执着是一种美德,满足 也是一种品质。 读罢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一、1.C(A 泠—líng B 衅—xìn D 洗—xiǎn) 2.D(A 辩—辨 B 有—又反—返 C 有—又)3.A(A 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BCD 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为“一天天”、“在水里”、“像包一样、像 席一样”。) 4.A(B 春秋:古义是四季,今义是春天和秋天。C 不行: 古义是不能行走,今义是不可以。D 海运:古义是海波动荡,今义是 海洋运输。) 5.B(A 前者动词,到,往;后者代词,这。B 都是介词, 因为。C 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词,向。D 前者代词,它;后者副 词,表揣测。) 6.C(ABD 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C 为判断句。) 7.D(“描写”改为“记叙”。) 二、8.(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怜惜;自夸(5) 迫近(6)拳拳 9.(1)古义:无人主持;今义:没有主人。(2)古义: 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3)古义:报答;今义:向
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古义:催促;今义:强迫。10.D(D 为降官,其他为升官。)11.D(A均为形容词,低微;B均为介词,表 比较;C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 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三、12C(殆:危险。)13.D(A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介词,表 比较。B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大海。C前者动词,认为,后 者介词,“把”。D均为连词,表修饰。)14.B(B为宾语前置,其它为 被动句。)15.D(“完全否定”不妥,河伯虽然开始狂妄自大,但很快 觉察到自己的丑陋,说明其还有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16.(1)于 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 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对见 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 受教育的束缚。(3)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 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 上一样。 四、17.(1)小知不及大知、蟪蛄不知春秋。 (2)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百善孝为先、 子孝父心宽、知足者常乐 五、18、同意。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 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 是凄苦的。19牵挂如瓜豆的藤蔓,永远摆脱不了密密的篱笆;牵挂 如游子的孤灯,永远吹不灭思家的灯火
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古义:催促;今义:强迫。10.D(D 为降官,其他为升官。)11.D(A 均为形容词,低微;B 均为介词,表 比较;C 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 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 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 三、12.C(殆:危险。)13.D(A 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介词,表 比较。B 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大海。C 前者动词,认为,后 者介词,“把”。D 均为连词,表修饰。)14.B(B 为宾语前置,其它为 被动句。) 15.D(“完全否定”不妥,河伯虽然开始狂妄自大,但很快 觉察到自己的丑陋,说明其还有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16.(1)于 是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 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对见 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 受教育的束缚。(3)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 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 上一样。 四、17.(1)小知不及大知、蟪蛄不知春秋。 (2)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百善孝为先、 子孝父心宽、知足者常乐。 五、18、同意。诗歌字面上“读君诗”,而主题则是“忆斯人”,后由 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所以其基调 是凄苦的。19.牵挂如瓜豆的藤蔓,永远摆脱不了密密的篱笆;牵挂 如游子的孤灯,永远吹不灭思家的灯火
六、作文。略 【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 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 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 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 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 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 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 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 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 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 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 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 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 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 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 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 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 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
六、作文。略。 【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 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 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 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河伯才收起(改变) 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 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 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 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 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 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 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 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 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 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 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 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 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 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