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导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史实 3.掌握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过程、高潮、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 【重点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历史意义;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经过。 (2)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 和教训 【学法指导】 ①通过创设新情境、新材料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重要方法。 ②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和外因的原理,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③通过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结论的能力 【知识链接】 、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主要经过、历史影响以及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 1.主要原因:(1)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 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中国外交上的失败, 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2)从国内看,政治上处于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级 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 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2.主要经过:①1919年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点燃了导火线。②第一阶段:5月4~6 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③第二阶段: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 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④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签 字,取得初步胜利 3.历史影响: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青年学生在运 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李大钊、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④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 泛的群众基础。⑤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⑥五四运动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⑦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⑧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 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 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 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 5.成为开端的原因:①从领导阶级看,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 主力军作用。②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 想基础。③从属性上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从参加的阶 层看,工、学、商均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⑤从结果看,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第1页
第 1 页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史实。 3.掌握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过程、高潮、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 【重点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历史意义;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经过。 (2)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 和教训。 【学法指导】 ①通过创设新情境、新材料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重要方法。[来源:1 ] ②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和外因的原理,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③通过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结论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主要经过、历史影响以及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 1.主要原因:(1)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 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中国外交上的失败, 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2)从国内看,政治上处于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级 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 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2.主要经过:①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点燃了导火线。②第一阶段:5 月 4~6 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③第二阶段:6 月 3 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 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④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签 字,取得初步胜利。 3.历史影响: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青年学生在运 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李大钊、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④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 泛的群众基础。⑤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 量的团结”。⑥五四运动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⑦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⑧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 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 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 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5.成为开端的原因:①从领导阶级看,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 主力军作用。②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 想基础。③从属性上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从参加的阶 层看,工、学、商均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⑤从结果看,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运动。[来源:学|科|网]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成立条件:①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并在五四运动后期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③思想 基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从1918年开始,李大钊 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组织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 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将《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 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武昌、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也相继建 立,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⑤苏俄和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为中国共产党诞 生提供重要帮助。 2.主要内容:①大会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党的纲领。内容是:规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③大会确定党 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3.伟大意义:①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②它改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 资产阶级政党林立却无一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状况。③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④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希望。⑤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⑥按照马克思 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学习过程】 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段祺瑞政府于 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 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 。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 华的一切特权,取消“ ”,收回德国在 的权利。但是 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其转交给 。成为 爆发的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 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 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 们高呼“ 等口号,要求惩办 三个卖国贼。6月5日 罢工,从此中 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最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它成为 的开端。 2.1920年 和 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在 帮助下,他们 开始了建党活动 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升官秘密召开 会议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纲。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 游船上进行。大会决定今后党 的中心工作是 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 选举 为书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1923年,中国共产党 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定。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1925 年 在r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整编 ,统一了 1926年,国民 政府决定 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和 三派势力。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 1927年4月12日, 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8 日,他在 成立“国民政府”。在革命紧要关头,陈独秀坚持 错误,限制工 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 。7月15日,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发动政变。不久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 失败,革命 暂时转入低潮 【答案】 1.1917和平会议二十一条山东英国美国日本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天安门 第2页
第 2 页 1.成立条件:①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并在五四运动后期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③思想 基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从 1918 年开始,李大钊 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组织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 建立。1920 年 8 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将《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 10 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武昌、长沙、广州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也相继建 立,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⑤苏俄和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为中国共产党诞 生提供重要帮助。 2.主要内容:①大会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党的纲领。内容是:规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③大会确定党 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3.伟大意义:①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②它改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 资产阶级政党林立却无一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状况。③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④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希望。⑤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⑥按照马克思 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学习过程】 1.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段祺瑞政府于____________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 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____________”。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 华的一切特权,取消“____________”,收回德国在____________的权利 。但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其转交给____________。成为 ____________爆发的导火线。 1919 年 5 月 4 日,____________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____________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 们高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口号,要求惩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6 月 5 日,____________罢工,从此中 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最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它成为____________的开端。 2.1920 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___帮助下,他们 开始了建党活动。____________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升官秘密召开。 会议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纲。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____________游船上进行。大会决定今后党 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____________,选举 ____________为书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1923 年,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定。____________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召开,这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1925 年,____________在 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整编____________,统一了____________。1926 年,国民 政府决定____________,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派势力。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____________。 1927 年 4 月 12 日,__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8 日,他在_____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在革命紧要关头,陈独秀坚持____________错误,限制工 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____________。7 月 15 日,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发动政变。不久,____________,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失败,革命 暂时转入低潮。 【答案】 1.1917 和平会议 二十一条 山东 英国 美国 日本 五四运动 北京大学 天安门
外争主权内惩国权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上海工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陈独秀李大钊共产国际1921嘉兴南湖组织工人阶级中央局陈独秀 3.“三大”1924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孙传芳张作霖 吴佩孚武汉蒋介石南京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汪精卫宁汉合流国民革命 【基础达标】 1.风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 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答案】C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 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 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C项。 2.以下文字是摘自近代某历史人物自传序言:“余与陆子兴(徵祥)外长,权衡利害,折冲樽俎, 虽未全部承认,终屈于日本之最后通牒。…其后巴黎和会失败,亦归咎于我;于是群起而攻,掀 起五四风潮,指我为卖国贼,然而事实经过,何尝如此!徒以三人成虎,世不加察,以致恶性宣传, 俨如铁案,甚矣,积非成是之可惧也!”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A由于谣言作者被冤枉 B.在对日交涉中作者并未卖国 C.文中“最后通牒所涉条约为《辛丑条约》D此书可能是曹汝霖或章宗祥所著 【答案】D从材料中“历史人物自传”、“余与陆子兴(徴祥)”,“指我为卖国贼”等信息可知, 此人参与了巴黎和会,并屈从于列强的压力,应为曹汝霖或章宗祥,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 料不相符合。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20 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A通过材料中的20世纪60年代和40年前,可以判断时间应是20世纪20年代,再 从材料中“恩铭”可知是邓恩铭,两个有效信息联系起来可判断是中共一大。 4.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 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 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A新文化运动B实业救国运动C国民大革命D护国运动 【答案】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注意题中材料“巴黎的和会”、“什么公理”、“20世纪20 年代”、“直接解决”等限制,可以看出,解决山东问题是在国民大革命当中。故选C 5.国民革命同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的扩大 ④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深化 A.②③④ ①②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D②的表述不正确,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都属于被 压迫阶级,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故选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 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 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 第3页
第 3 页 外争主权 内惩国权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上海工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陈独秀 李大钊 共产国际 1921 嘉兴南湖 组织工人阶级 中央局 陈独秀 3.“三大” 1924 广州 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 广东革命根据地 北伐 孙传芳 张作霖 吴佩孚 武汉 蒋介石 南京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汪精卫 宁汉合流 国民革命 【基础达标】 1.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 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 【答案】C 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 1919 年以前中 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 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 C 项。 2.以下文字是摘自近代某历史人物自传序言:“余与陆子兴(徵祥)外长,权衡利害,折冲樽俎, 虽未全部承认,终屈于日本之最后通牒。……其后巴黎和会失败,亦归咎于我;于是群起而攻,掀 起五四风潮,指我为卖国贼,然而事实经过,何尝如此!徒以三人成虎,世不加察,以致恶性宣传, 俨如铁案,甚矣,积非成是之可惧也!”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由于谣言作者被冤枉 B. 在对日交涉中作者并未卖国 C.文中“最后通牒”所涉条约为《辛丑条约》 D.此书可能是曹汝霖或章宗祥所著 【答案】D 从材料中“历史人物自传”、“余与陆子兴(徵祥)”,“指我为卖国贼”等信息可知, 此人参与了巴黎和会,并屈从于列强的压力,应为曹汝霖或章宗祥,故选 D 项。A、B、C 三项与材 料不相符合。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 20 世纪 60 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A 通过材料中的 20 世纪 60 年代和 40 年前,可以判断时间应是 20 世纪 20 年代,再 从材料中“恩铭”可知是邓恩铭,两个有效信息联系起来可判断是中共一大。 4.1919 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 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护国运动 【答案】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注意题中材料“巴黎的和会”、“什么公理”、“20 世纪 20 年代”、“直接解决”等限制,可以看出,解决山东问题是在国民大革命当中。故选 C。 5.国民革命同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的扩大 ④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②的表述不正确,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都属于被 压迫阶级,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故选 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 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 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 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 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
理。 引自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 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 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 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引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 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 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引自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阅后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普遍民众对民主共的认识是很不 全面,很不深入的。第(2)题也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旧思想、旧道德、旧理念的残 余,是导致袁世凯在中国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第(3)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一一提炼,第 层次涉及到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第二层次涉及到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已经超过美国:第三 层次涉及到列宁和孙中山在当时人们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原因要结合南方革命的发展,俄国十月 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反动军阀的统治加剧了阶级矛盾等方面作 【答案】(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2)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 (3)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 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 拓展提升】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第4页
第 4 页 理。” ——引自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 1916 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 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 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 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引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材料三 1923 年 12 月 17 日北京大学 25 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 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 725 票,外国共管 19 票,军阀宰割 0 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 497 票,美国 107 票 3 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 227 票,威尔逊 51 票;国内大人 物:孙中山 473 票,陈独秀 173 票,蔡元培 153 票 ——引自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阅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 1912 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普遍民众对民主共的认识是很不 全面,很不深入的。第(2)题也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旧思想、旧道德、旧理念的残 余,是导致袁世凯在中国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第(3)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一一提炼,第一 层次涉及到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第二层次涉及到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已经超过美国;第三 层次涉及到列宁和孙中山在当时人们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原因要结合南方革命的发展,俄国十月 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反动军阀的统治加剧了阶级矛盾等方面作 答。 【答案】(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来源:Z&x x &k .Co m] (2)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 (3)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 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 【拓展提升】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同点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斗争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 不同点[最终前途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革命纲领|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第5页
第 5 页 类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来源:Zx x k .Com] 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 最终前途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革命纲领 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