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大革命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 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 人阶级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增 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内容,对于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 解,但对于其性质与历史意义不深刻,因此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回 忆来掌握前后两阶段特点,重点分析“新”的含义。学生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意义尚未能够系统了解,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则留有较多的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 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 要的原因。 3、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 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大革命。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 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 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增 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相关内容,对于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 解,但对于其性质与历史意义不深刻,因此关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回 忆来掌握前后两阶段特点,重点分析“新”的含义。学生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意义尚未能够系统了解,而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则留有较多的印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 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 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 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 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 要的原因。 3、 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 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课时】 1 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 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图片:洪秀全、孙中山 师:他们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 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师:结果怎样? 生:失败 师: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生: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 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师:对,那么,中国路在何方?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课程标准 ①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②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 师:对,我们首先了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师:对,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哪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那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 五四风雷: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 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图片:洪秀全、 孙中山 师:他们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 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师:结果怎样? 生:失败 师:能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生: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 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师:对,那么,中国路在何方?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课程标准: ①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②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五四运动。 师:对,我们首先了解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师:对,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哪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那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 一.五四风雷: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镜头一 多媒体:材料: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 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师:“二十一条”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签订的? 生:一战期间。 师: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说明了什么? 生:一战期间,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师:对,这就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镜头二 多媒体 年代 荒地数(亿亩) 1914 3.58 1915 4.04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 了3倍。 师:为什么荒地数在逐年增加? 生:连年的战争 师:①连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丧生、逃亡 ②田赋增加 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多媒体: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 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 凄凄惨惨。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
镜头一 多媒体:材料:1915 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 年 5 月 9 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 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师:“二十一条”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签订的? 生:一战期间。 师: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说明了什么? 生:一战期间,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师:对,这就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镜头二 多媒体: 年代 荒地数(亿亩) 1914 3.58 1915 4.04 1917 9.25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 年田赋增加了 7 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 了 3 倍。 师:为什么荒地数在逐年增加? 生:连年的战争 师:①连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丧生、逃亡。 ②田赋增加 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严重。 多媒体: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 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 凄凄惨惨。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人民困苦不堪,阶级矛盾尖锐
镜头三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685家;1913-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 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 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913-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生: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 镜头四 图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做了思想的 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与科学 师: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作用? 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镜头三 1872—1894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175 家;1895—1913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 685 家;1913—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 50 万—60 万人;1919 年产业工人达 200 万,手工工 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 1200 万;1912—1919 年的 7 年间,工人罢工 130 次,仅 1919 年的前 5 个月就达 19 次。 师:中国近代工业主要指的是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师:913—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 600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这说明了什么?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师:为什么在这段时期迅速发展? 生:①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的热潮 师: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师:那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 镜头四 图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做了思想的 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中国通史》 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生:民主与科学。 师: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作用? 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镜头五 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图片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 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 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 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一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那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先锋 口号 要求 第二阶段 时间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师: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生:时间,6月初 第一阶段5月4~6月初北京学生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惩办三个卖国贼 第二阶段6月5日后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 罢市取得初步胜利
镜头五 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图片 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 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走不通,中国到底路在何方?有识之士迷茫了,在十字路 口徘徊,而恰在这个时候,俄国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走上了社 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有什么影响? 生:俄国十月革命为五四运动指明道路。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①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 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指明道路 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那我们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师: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生:时间,6 月初 第一阶段 5 月 4~6 月初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惩办三个卖国贼 第二阶段 6 月 5 日后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 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生: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③拒签和约。 如何评价这场运动,从前面我们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可以总结出评 价一场革命的基本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性质、特点、意义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l、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师:彻底性表现在哪儿? 生:义和团运动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 师:五四运动的先锋?主力军?领导者? 生: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 级是主力军 师:卷入的人有哪些? 生:社会各个阶层。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特点? 2、特点: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 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②彻底的不妥协性 ③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生: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在领导阶级、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有何不 同? 生: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一一无产阶级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一一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实现资本主义一一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 师: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多媒体:“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
师: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生: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③拒签和约。 如何评价这场运动,从前面我们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可以总结出评 价一场革命的基本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性质、特点、意义。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师:彻底性表现在哪儿? 生:义和团运动目标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而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 师:五四运动的先锋?主力军?领导者? 生: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 级是主力军 师:卷入的人有哪些? 生:社会各个阶层。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特点? 2、特点: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是先 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②彻底的不妥协性; ③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师:那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生: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在领导阶级、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有何不 同? 生: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实现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 师:所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多媒体:“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师: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 己的政党 师:对,按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主要是指共产党 那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思考) 中共的成立 1、背景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多媒体: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图 师: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指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 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组织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迅速蔓 延到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多媒体:1921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维经 斯基等人来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党的 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又到了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 工作 师: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生: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 总结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 2、成立(中共一大)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中共一大的基本概况 内容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师: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 己的政党。 师:对,按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主要是指共产党, 那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结合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思考) 二、中共的成立 1、背景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多媒体: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图 师: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指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 年 8 月,陈独秀在上海 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0 月,李大钊在北京组织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迅速蔓 延到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多媒体:1921 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维经 斯基等人来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党的 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又到了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 工作。 师: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生: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 总结: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给予支持和帮助 2、成立(中共一大)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中共一大的基本概况 内容 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代表:正式代表13(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学生了解)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师:奋斗目标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为什么 生:不符合,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师:对,所以这一目标被称为最高纲领,得以解决是在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被称为最低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师:中共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生: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师: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同盟会比较分 析) 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三民主义) 新的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资产阶级) 性质:是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老师过渡:中共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 以力量,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本第三个内容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教材内容,思考一下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学生回答:… 2、中共三大 老师总结: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决定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代表:正式代表 13(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学生了解)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师:奋斗目标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为什么? 生:不符合,当时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师:对,所以这一目标被称为最高纲领,得以解决是在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被称为最低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师:中共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生: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师:为什么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与同盟会比较分 析) 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三民主义) 新的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为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态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资产阶级) 性质:是新型的工人阶级革 命政党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老师过渡:中共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就必须团结一切可 以力量,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本第三个内容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教材内容,思考一下国共为什么要合作? 1、原因:敌强我弱 学生回答:…… 2、中共三大 老师总结: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决定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年 1 月,广州)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的开展 老师过渡: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北伐,请看课 本内容,看一下北伐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3、北伐战争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了解一下北伐是要打倒哪些势力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老师引导:北伐战争对帝国主义有什么影响? 学生:…… 老师引导:帝国主义会否允许国民革命最后的成功?帝国主义怎么做? 学生回答:没有!拉拢蒋介石做代理人 老师引导: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4、国民革命的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老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追究一下这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 失败原因:(1)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2)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老师过渡: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共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必须掌握军队的领 导权,中共开始了独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下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失败后的共 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低谷的!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 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 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 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
老师引导:国共合作的实现有利于国民革命的开展 老师过渡: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北伐,请看课 本内容,看一下北伐得以实现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3、北伐战争 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了解一下北伐是要打倒哪些势力?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老师引导:北伐战争对帝国主义有什么影响? 学生:…… 老师引导:帝国主义会否允许国民革命最后的成功?帝国主义怎么做? 学生回答:没有!拉拢蒋介石做代理人。 老师引导:对!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生回答: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4、国民革命的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老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追究一下这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 失败原因:(1)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2)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老师过渡: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共认识到要想革命胜利必须掌握军队的领 导权,中共开始了独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下一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失败后的共 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低谷的!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 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 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 21 世纪的超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