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练习题 学校 姓名:班级: 考号 一、单选题 1.(2018·浙江台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题·12)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 《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 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四方面军D.三大主力红军 2.(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9)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 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 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 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1)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南 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其活动地区被称为苏维埃区域,所建政权被称为 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题·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在《长征一一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 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 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 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哈里森与习近平均着重强调() A.长征胜利,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长征实现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长征精神的巨大作用 D.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7
1 / 7 第 15 课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8·浙江台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题·12)1935 年 10 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 《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 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三大主力红军 2.(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9)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 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 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 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1)20 世纪 20 年代末,中国南 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其活动地区被称为苏维埃区域,所建政权被称为 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高三 12 月联考题·11)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 1934 年 10 月 16 日在华南渡过浅浅 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6 年 10 月 21 日,在纪念红军长征 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到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 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哈里森与习近平均着重强调( ) A.长征胜利,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B.长征实现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长征精神的巨大作用 D.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5.(2018·江西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7)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 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人) 其他53% 140000 知识分子7 农民 知识分/18x 19.1% 60000 农民 20000 766% 年上半年a年下半年b年6月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6.(201711·浙江选考模拟一·11)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 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 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 A.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 D.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7.(20179·浙江绍兴选考诊断性考试·11)日前上映的电影《建军大业》是继《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后,又一部阵容华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电影以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 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人民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90年前的南昌起义() ①已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②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点 ③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④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考试·8)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 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 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 A.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 B.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D.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 9.(2017·河北邯郸一模·30)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1937年10 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 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
2 / 7 5.(2018·江西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7)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 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6.(2017.11·浙江选考模拟一·11)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 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 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 ) A.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 D.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7.(2017.9·浙江绍兴选考诊断性考试·11)日前上映的电影《建军大业》是继《建国大业》、 《建党伟业》后,又一部阵容华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电影以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 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人民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90 年前的南昌起义( ) ①已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②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点 ③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④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考试·8)1929 年 2 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 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 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 ) A.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 B.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 D.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 9.(2017·河北邯郸一模·30)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 1937 年 10 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 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
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10.(2016·东北名校高三第三次调研·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 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 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 正统做法”()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 二、材料阅读 11.(2016·湖北孝感高三六校联盟期末·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冋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 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 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 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 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 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 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 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 3/7
3 / 7 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10.(2016·东北名校高三第三次调研·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 年国共分 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 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 正统做法”( ) A.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D.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才因形势变化而改变 二、材料阅读 11.(2016·湖北孝感高三六校联盟期末·41)(25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 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 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 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 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 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 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 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 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 由。(10 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7分)
4 / 7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7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 会师,故诗歌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故A项正确;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是在1936年,与诗歌创作时间不符,故BC项错误;三大主力 红军胜利会师是指1936年会宁会师,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故A项错误; 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B项错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遵义会议,故C项错误;战胜自然困难、行军打仗、内部分裂符合红军长征,长征 的胜利意义使革命转危为安,故D项正确。 3.【答案】C【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故A项错误;南昌起义以反对国民党, 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 南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提岀工农武装割 据理论,促进了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故C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国 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 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D 项错误。 4.【答案】C【解析】哈里森·索尔兹伯强调的是长征在精神上对之后中国革命的影响, 习近平也强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均在强调长征精神,而不是长征对当时 中国革命的影响,故A项错误;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在1949年的七 届二中全会后,故B项错误;哈里森·索尔兹伯强调的是长征在精神上对之后中国革 命的影响,习近平也强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均在强调长征精神,故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长征精神,故D项错误 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a年到b年中共党员数量先减后增,主要组成成分有工 人转为农民,a年为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b年在应该为1928-1937年间,故 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后农民成为主要的党员,故B项正确;1934年,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故D 项错误。 6.【答案】B【解析】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非“城 市中心论”,故A项错误;由材料“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 5/7
5 / 7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 1935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 会师,故诗歌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故 A 项正确;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是在 1936 年,与诗歌创作时间不符,故 B.C 项错误;三大主力 红军胜利会师是指 1936 年会宁会师,故 D 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故 A 项错误; 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 B 项错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遵义会议,故 C 项错误;战胜自然困难、行军打仗、内部分裂符合红军长征,长征 的胜利意义使革命转危为安,故 D 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1927 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故 A 项错误;南昌起义以反对国民党, 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末,中国 南方掀起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苏维埃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 据理论,促进了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故 C 项正确;1936 年西安事变,国 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 年 9 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 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 D 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哈里森·索尔兹伯强调的是长征在精神上对之后中国革命的影响, 习近平也强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均在强调长征精神,而不是长征对当时 中国革命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在 1949 年的七 届二中全会后,故 B 项错误;哈里森·索尔兹伯强调的是长征在精神上对之后中国革 命的影响,习近平也强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均在强调长征精神,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长征精神,故 D 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 a 年到 b 年中共党员数量先减后增,主要组成成分有工 人转为农民,a 年为 1927 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b 年在应该为 1928—1937 年间,故 A 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后农民成为主要的党员,故 B 项正确;1934 年,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故 D 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非“城 市中心论”,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
建立统一的大国”可知材料意在评价毛泽东寻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故B项正确;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是作战方略,并非革命道 路,故C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D项本身错误,故D项错误 7.【答案】C【解析】南昌起义打的是国民党的旗号,使用国民革命军,故①错误:南昌 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故②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 开始,故③正确;揭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序幕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故④错误, 选择C项符合题意 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 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说明中共中央依旧主张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坚持苏俄式 革命道路,故A项正确;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 实际的正确途径,故B项错误;中共中央批评农村包围城市,依旧是“左”倾错误t 延续,不存在性质转变的问题,故C项错误;1935年毛泽东正式走上领导岗位,故D 项错误。 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 途中 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得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 军的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 长征之后,故D项错误。 10.【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是“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主张“先占领农村”, 与莫斯科的城市中心论对立,“成功”说明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故A项正确;建军不与 “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故B项错误;“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 转移”指的是红军长征,战略转移,发生在1934-1936年,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 割据”的“非正统做法”效果良好,但在抗战期间转变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不是 等到建国前才改变,故D项错误 11.【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 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8分)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2分) 不正确。(2分)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 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6分)
6 / 7 建立统一的大国”可知材料意在评价毛泽东寻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故 B 项正确;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是作战方略,并非革命道 路,故 C 项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D 项本身错误,故 D 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南昌起义打的是国民党的旗号,使用国民革命军,故①错误;南昌 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故②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 开始,故③正确;揭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序幕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故④错误, 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 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说明中共中央依旧主张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坚持苏俄式的 革命道路,故 A 项正确;1927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 实际的正确途径,故 B 项错误;中共中央批评农村包围城市,依旧是“左”倾错误的 延续,不存在性质转变的问题,故 C 项错误;1935 年毛泽东正式走上领导岗位,故 D 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初步形成,故 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 途中……..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得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 军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1937 年 10 月在英国出版”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 长征之后,故 D 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1927 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主张“先占领农村”, 与莫斯科的城市中心论对立,“成功”说明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故 A 项正确;建军不与 “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故 B 项错误;“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 转移”指的是红军长征,战略转移,发生在 1934—1936 年,故 C 项错误;“工农武装 割据”的“非正统做法”效果良好,但在抗战期间转变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不是 等到建国前才改变,故 D 项错误。 11.【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 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8 分)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2 分) 不正确。(2 分)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 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6 分)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7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 国革命高潮”可得出工人阶级的斗争决定着全国革命高潮;根据材料三种的关键信息“无 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可知农民斗争是 决定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第一小问道路,材料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小问是 否正确,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小冋理由,根据材料二“政 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当时中国 革命的中心只能是农村 (3)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正是这 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7
7 / 7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 的道路。(7 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 国革命高潮”可得出工人阶级的斗争决定着全国革命高潮;根据材料三种的关键信息“无 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可知农民斗争是 决定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第一小问道路,材料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小问是 否正确,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二“政 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当时中国 革命的中心只能是农村。 (3)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正是这 一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