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背景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2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二)经过 11927年8月1日,南昌,周恩来、贺龙等领导起义,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 2起义成功后,部队整编,准备南下 3途中损失严重。部队一部分由朱德、陈毅领导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三)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一)土地革命方针的确立一一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汉口 2内容 ①清算错误: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思考:左倾?右倾? 左倾: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 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 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 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右倾: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 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机会主 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 倾投降主义。 ②确定方针: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决定起义:决定秋收时节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 3意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二)土地革命的准备一一秋收起义 1起义受挫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放弃进攻 思考:进攻长沙受挫教训? 2转入农村 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农村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三)土地革命 1范围:革命根据地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影响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 南昌起义 (一)背景 1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2 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二)经过 1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周恩来、贺龙等领导起义,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 2 起义成功后,部队整编,准备南下 3 途中损失严重。部队一部分由朱德、陈毅领导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三)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二 土地革命 (一)土地革命方针的确立——八七会议 1 召开: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 2 内容 ①清算错误: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思考:左倾?右倾? 左倾: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 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 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 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右倾: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 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机会主 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 倾投降主义。 ②确定方针: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决定起义:决定秋收时节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 3 意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二)土地革命的准备——秋收起义 1 起义受挫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放弃进攻 思考:进攻长沙受挫教训? 2 转入农村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农村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三)土地革命 1 范围:革命根据地 2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 影响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四)工农武装割据 1内容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意义 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 (五)根据地的建设 1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2军事斗争 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朱毛领导红军粉碎围剿 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3年,朱德、周恩来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经验,取得 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3政权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红军长征一一战略大转移 (一)背景 1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失利 2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二)过程 1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开始长征 2初期失利 三个月,损失过半,仅剩3万多人,岌岌可危 3转折一一遵义会议 ①召开: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②内容 A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 为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思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胜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红四、红一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三)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思考:长征精神主要内容? a主要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b主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显著特征就是革命英雄主义 3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四)工农武装割据 1 内容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2 意义 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 (五)根据地的建设 1 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2 军事斗争 1930 年 10 月起,蒋介石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朱毛领导红军粉碎围剿, 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3 年,朱德、周恩来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经验,取得 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3 政权建设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三 红军长征——战略大转移 (一)背景 1 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失利 2 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二)过程 1 开始 1934 年 10 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开始长征 2 初期失利 三个月,损失过半,仅剩 3 万多人,岌岌可危 3 转折——遵义会议 ①召开:1935 年 1 月,贵州遵义 ②内容 A 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 为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思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 胜利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红一),陕北吴起镇;1936 年 10 月,红二、红四、红一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三)历史意义 1 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思考:长征精神主要内容? a 主要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b 主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显著特征就是革命英雄主义 3 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 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人生能有几回搏,有生不搏待何时!所有的机遇和成功,都在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大道之上!我们走过了黑夜,就迎来了黎明;走过了荆棘,就迎来了花丛;走过了坎坷,就走出了泥 泞;走过了失败,就走向了成功! 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坚强坚韧,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地去追寻,去探索,去拼搏,他总有一天会成功。正如郑板桥所具有的人格和精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梦想在,希望在,人就有奔头;愿奋斗,勇拼搏,事就能成功。前行途中,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无论我们遭遇怎样的挫折,只要坚定执着地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就能将逆境变为 顺境,将梦想变为现实。 实现人生的梦想,我们必须希望和拼搏同在,机遇和奋斗并存,要一如既往,永远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