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浙江省2009年1月自考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无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51KB,团购合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加工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时,没有必要完全一致,只要把零件的几何参数_________控制在允许变动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 A.公差 B.误差 C.上偏差 D.下偏差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浙江省2009年1月自考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10279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加工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时,没有必要完全一致,只要把零件的几何参数 控制在允许变动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A.公差B误差 C.上偏差D下偏差 2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叫做() A.间隙B联结 C.配合D过盈 3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轴与基本偏差为H的孔形成()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D间隙或过渡配合 4包容原则的理想边界为() A.实效边界B最大实体边界 C.作用尺寸形成的边界D其它 5圆柱形零件的径向全跳动误差与圆柱度误差 A.完全相同B.不同 C.不确定D没有关系 6定向公差具有控制被测要素() A.形状误差的职能B位置误差的职能 C.跳动误差的职能D形状或位置误差的职能 7.按级使用量块时,是用它的 作为工作尺寸。( A.公称尺寸B理论尺寸 C.实际尺寸D.标称尺寸

浙江省 2009 年 1 月自考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102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加工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时,没有必要完全一致,只要把零件的几何参数__________ 控制在允许变动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 A.公差 B.误差 C.上偏差 D.下偏差 2.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叫做( ) A.间隙 B.联结 C.配合 D.过盈 3.基本偏差代号为 a~h 的轴与基本偏差为 H 的孔形成(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间隙或过渡配合 4.包容原则的理想边界为( ) A.实效边界 B.最大实体边界 C.作用尺寸形成的边界 D.其它 5.圆柱形零件的径向全跳动误差与圆柱度误差( ) A.完全相同 B.不同 C.不确定 D.没有关系 6.定向公差具有控制被测要素( ) A.形状误差的职能 B.位置误差的职能 C.跳动误差的职能 D.形状或位置误差的职能 7.按级使用量块时,是用它的__________作为工作尺寸。( ) A.公称尺寸 B.理论尺寸 C.实际尺寸 D.标称尺寸

8由于计量仪器的误差而对被测量的真值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计量器具的() A.不确定度B.重复精度 C.精确度D.正确度 9在选择计量器具检测工件时,为了防止对工件的“误收”和“误废”,标准规定的验收极限是( A.内缩式B.不内缩式 C.外扩式D.内缩式和不内缩式 表示( A.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B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C.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D用增加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11.普通螺纹联结的主要要求是() A.可旋合性B传动准确性 C.密封性D可旋合性和联接可靠性 12.平键与键槽宽度的配合采用的基准制是() A.基轴制B基孔制 C.既不是基孔制,也不是基轴制D其它 13.滚动轴承的最高精度等级是( .0级B.2级 C.5级D.6级 14影响互换性的圆锥几何参数误差主要有( A.圆锥直径、锥角和形状B圆锥面圆跳动和母线直线度 C.圆锥直径和圆锥角D圆锥形状和圆锥角 15.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Fr用来评定( A.齿侧间隙B.齿面上载荷分布均匀性 C.传递运动准确性D传动平稳性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孔在图样上标注为Φ80Js8,已知I8=46μm,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mm,最小实体 尺寸为 2量规的设计主要确定二方面内容

8.由于计量仪器的误差而对被测量的真值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计量器具的( ) A.不确定度 B.重复精度 C.精确度 D.正确度 9.在选择计量器具检测工件时,为了防止对工件的“误收”和“误废”,标准规定的验收极限是( ) A.内缩式 B.不内缩式 C.外扩式 D.内缩式和不内缩式 10. 表示( ) A.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B.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C.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D.用增加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11.普通螺纹联结的主要要求是( ) A.可旋合性 B.传动准确性 C.密封性 D.可旋合性和联接可靠性 12.平键与键槽宽度的配合采用的基准制是( ) A.基轴制 B.基孔制 C.既不是基孔制,也不是基轴制 D.其它 13.滚动轴承的最高精度等级是( ) A.0 级 B.2 级 C.5 级 D.6 级 14.影响互换性的圆锥几何参数误差主要有( ) A.圆锥直径、锥角和形状 B.圆锥面圆跳动和母线直线度 C.圆锥直径和圆锥角 D.圆锥形状和圆锥角 15.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ΔFr 用来评定( ) A.齿侧间隙 B.齿面上载荷分布均匀性 C.传递运动准确性 D.传动平稳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孔在图样上标注为Φ80Js8,已知 IT8=46μm,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__________mm,最小实体 尺寸为__________mm。 2.量规的设计主要确定二方面内容: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征参数有 和轮廓最大高度Ry。 4.平键联接的主要形位误差要求是 矩形花键联接的主要形位误差要求是 5若齿轮的第I公差组项目要求为8级,第Ⅱ、Ⅲ公差组项目要求均为7级,齿厚上偏差代号为G, 下偏差代号为M,则标注为 GB/T100952—2001。如齿轮三方面精度均为4级,齿厚上偏 差为-0270mm,齿厚下偏差为-0405mm,则标注为 GB/T100952-200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国家标准规定了哪两种配合制(即基准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三类?并简述这三类误差 3.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主要影响 4解释下列标注的含义:M20×2—586gL一左。 5简述齿轮设计选用的大致内容 四、改错题(本大题10分) 将图中错误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改正过来(不允许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Oo.05A 中0.01 B)|o|001 0.02 ⊥|由0.02|B 题四图 五、判别题(本大题10分) 如图所示,若某一零件实测的内径为Φ2496mm,其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Φ002mm,试判断此零件是 否合格,并说明理由。 Φ0.02 d250(E

3.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轮廓最大高度 Ry。 4.平键联接的主要形位误差要求是__________;矩形花键联接的主要形位误差要求是__________。 5.若齿轮的第Ⅰ公差组项目要求为 8 级,第Ⅱ、Ⅲ公差组项目要求均为 7 级,齿厚上偏差代号为 G, 下偏差代号为 M,则标注为__________GB/T 10095.2—2001。如齿轮三方面精度均为 4 级,齿厚上偏 差为-0.270mm,齿厚下偏差为-0.405mm,则标注为__________GB/T 10095.2—200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国家标准规定了哪两种配合制(即基准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三类?并简述这三类误差。 3.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主要影响。 4.解释下列标注的含义:M20×2—5g6g—L—左。 5.简述齿轮设计选用的大致内容。 四、改错题(本大题 10 分) 将图中错误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改正过来(不允许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题四图 五、判别题(本大题 10 分) 如图所示,若某一零件实测的内径为Φ24.96mm,其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Φ0.02mm,试判断此零件是 否合格,并说明理由

题五图 六、计算题(本大题10分) 查表确定Φ30S7/h6孔、轴极限偏差及配合间隙或过盈,并绘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标准公差/μm 基本偏差/μm 基本尺寸 IT6 IT7 S >18~30 35+△ >30~50 16 43+△

题五图 六、计算题(本大题 10 分) 查表确定Φ30S7/h6 孔、轴极限偏差及配合间隙或过盈,并绘出其尺寸公差带图。 基本尺寸 标准公差/μm 基本偏差/μm IT6 IT7 S >18~30 13 21 -35+Δ >30~50 16 25 -43+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