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选择题 (2018·洛阳模拟)下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 出现 白银兑换 年代 制钱文数/指数年/白银兑换 指数 制钱文数 1843165623123.931847216744 162.16 1844172412128961848229934172.0 18452024.74151.511849235498 176.19 18462208.36165.221850 2232 16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C加速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表格内容可知鸦片战争时期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但这并不会加重清政 府的财政负担,鸦片战争后导致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英的战争赔款,故A 项错误;因银贵钱贱,但农民交纳赋税时必须岀卖粮食将铜钱换成白银,这样就会加重农民 的负担,因而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自然经济逐步解 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28)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 据此可知,中国() 年份1875年1905年1919年1931年 比重78%787%65.53%61.6% A.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答案A 解析表格表明棉质土布始终在国内棉布市场上占据60%以上的比重,表明中国的传统棉纺 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故A项正确。 3.(2018·莆田模拟)“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 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这种现象反映()
第 22 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 1.(2018·洛阳模拟)下表为 1843~1850 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 出现( ) 年代 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 指数 年代 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 指数 1843 1 656.23 123.93 1847 2 167.44 162.16 1844 1 724.12 128.96 1848 2 299.34 172.02 1845 2 024.74 151.51 1849 2 354.98 176.19 1846 2 208.36 165.22 1850 2 232 166.86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B.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C.加速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表格内容可知鸦片战争时期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但这并不会加重清政 府的财政负担,鸦片战争后导致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英的战争赔款,故 A 项错误;因银贵钱贱,但农民交纳赋税时必须出卖粮食将铜钱换成白银,这样就会加重农民 的负担,因而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故 B 项正确;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自然经济逐步解 体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 D 项错误。 2.(2018·安徽 A10 联盟最后一卷,28)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 据此可知,中国( ) 年份 1875 年 1905 年 1919 年 1931 年 比重 78.1% 78.7% 65.53% 61.6% A.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答案 A 解析 表格表明棉质土布始终在国内棉布市场上占据 60%以上的比重,表明中国的传统棉纺 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故 A 项正确。 3.(2018·莆田模拟)“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 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这种现象反映(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 愈种愈多”可看出百姓种茶与世界市场关系紧密,故B项正确。 4(2018唐山模拟)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 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 此。这种现象说明() A.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B商办是解困出路之一 C.官办是洋务企业的病因 D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且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故A项 错误;由材料可知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大多资金岀现困难,这种情况下引进商人资本才是解 决资金难题的出路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不足, 不能体现整个洋务企业的弊端,故¢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 不足,没有体现影响洋务企业发展的环境,故D项错误 5(2019·厦门模拟)1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 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 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主张商办而张之洞主张官办,故A项正 确;盛宣怀、张之洞都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官」 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二者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政见不 同,故D项错误 6(2018聊城模拟)1879年,美国官员杨格访华时说:“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易生心欺侮…… 中国之大害,在弱之一字,我心甚敬爱中国,实盼望中国用好法,除弊兴利,勉力自强,成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 愈种愈多”可看出百姓种茶与世界市场关系紧密,故 B 项正确。 4.(2018·唐山模拟)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 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 此。这种现象说明( ) A.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B.商办是解困出路之一 C.官办是洋务企业的病因 D.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且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故 A 项 错误;由材料可知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大多资金出现困难,这种情况下引进商人资本才是解 决资金难题的出路之一,故 B 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不足, 不能体现整个洋务企业的弊端,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 不足,没有体现影响洋务企业发展的环境,故 D 项错误。 5.(2019·厦门模拟)1889 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 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 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 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主张商办而张之洞主张官办,故 A 项正 确;盛宣怀、张之洞都是洋务派,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官 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二者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政见不 同,故 D 项错误。 6.(2018·聊城模拟)1879 年,美国官员杨格访华时说:“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易生心欺侮…… 中国之大害,在弱之一字,我心甚敬爱中国,实盼望中国用好法,除弊兴利,勉力自强,成
为天下第一大国,谁能侮之。”这一时期中国“除弊兴利,勉力自强”的实际举措是() A.自强求富进行改良 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设立了农工商总局 D废科举设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1879年中国正在进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故A项正确;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B项错误;设立了农工商总局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故C 项错误;废科举设新式学堂是在1905年,故D项错误 7.(2018开封模拟)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 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 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 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暴露岀政治制 度的落后,“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没有马上开启经济体制改 革进程,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辛 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属于政治体制变革,故D项错误。 8.(2019郴州模拟)《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 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 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 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推知其应为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 9(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28)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中写道:虽然当时李鸿 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权,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 的表示。由此可推断出( A.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 B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C.清朝统治的分崩离析 D.汉族地主的排满情绪
为天下第一大国,谁能侮之。”这一时期中国“除弊兴利,勉力自强”的实际举措是( ) A.自强求富进行改良 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设立了农工商总局 D.废科举设新式学堂 答案 A 解析 1879 年中国正在进行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故 A 项正确;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 B 项错误;设立了农工商总局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故 C 项错误;废科举设新式学堂是在 1905 年,故 D 项错误。 7.(2018·开封模拟)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 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 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 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A 解析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暴露出政治制 度的落后,“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故 A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没有马上开启经济体制改 革进程,故 B 项错误;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属于政治体制改革,故 C 项错误;辛 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属于政治体制变革,故 D 项错误。 8.(2019·郴州模拟)《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 19 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 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 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 )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 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推知其应为洋务运动,故 B 项正确。 9.(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28)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中写道:虽然当时李鸿 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权,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 的表示。由此可推断出( ) A.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 B.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C.清朝统治的分崩离析 D.汉族地主的排满情绪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虽然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杈,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 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的表示”可知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 治,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正确;清朝统治的分崩离析不合题意, 故C项错误;汉族地主的排满情绪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0.“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 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答案A 解析1900年之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大的提高,原因主要就是洋务经济的客观推动作用, 故A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资本输入,但是离1900年时间较短,发挥作用有限,故B 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夭”是在一战期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D项错误。 ll(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一,28)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1872年到1894 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 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据此可知() A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答案C 解析近代民族工业不是全部在东南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材料重点统计的是资本主义工 业,故B项错误;“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见商业资本对工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故C 项正确;“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见商人投资 并不是主体,故D项错误。 12.(2018日照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 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虽然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权,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 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的表示”可知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 治,洋务派的历史局限性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清朝统治的分崩离析不合题意, 故 C 项错误;汉族地主的排满情绪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10.“到 1900 年庚子国变前夕,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 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 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答案 A 解析 1900 年之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大的提高,原因主要就是洋务经济的客观推动作用, 故 A 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资本输入,但是离 1900 年时间较短,发挥作用有限,故 B 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 D 项错误。 11.(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一,28)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从 1872 年到 1894 年开设的 74 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 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 17 家。据此可知( ) A.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答案 C 解析 近代民族工业不是全部在东南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材料重点统计的是资本主义工 业,故 B 项错误;“商人投资的大约有 17 家”可见商业资本对工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故 C 项正确;“74 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商人投资的大约有 17 家”可见商人投资 并不是主体,故 D 项错误。 12.(2018·日照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 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政府对民族企业的压制,不是管理不善,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中国 企业悬挂外国国旗,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中外商人的勾结, 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民族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所以只能借助外国的名 号,故D项正确。 、非选择题 13.(2018青州模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 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 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 食者日繁有徒,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 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 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 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 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 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 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 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滴编自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 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和改组”的表现,概括指 出其“两重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如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也可) 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投资者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政府对民族企业的压制,不是管理不善,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是中国 企业悬挂外国国旗,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中外商人的勾结, 故 C 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民族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所以只能借助外国的名 号,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青州模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 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 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 食者日繁有徒,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 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 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 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 年中国共开办 145 家新 式企业,已知投资人 202 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 113 人;其次即是买办,有 50 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 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 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 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和改组”的表现,概括指 出其“两重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 答案 (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如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也可) 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投资者
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 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 (3)趋向:逐步迈向近代化(现代化) 14(2018·海口模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 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工业化进程作为 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 摘编自《民族工业资本家与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例 证(评述)该论题。(要求:明确提出论题,史实运用准确) 答案(示例) 论题: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评述:首先,近代中国传统农业依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给近代工业发展提供必要 的市场:其次,近代中国传统农业一直处于西方资本掠夺的深渊,不能给近代工业提供足够 的原材料:再次,近代中国没有改变重农政策,劳动力得不到解放,不能给近代工业提供足 够多的劳动力。总之,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不可能为中国资产阶级提供资本的原始积 累,因此严重制约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答案“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农业与工业”的关系的论题, 如“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再运用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简 要分析,对史实的分析淮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 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一。 (3)趋向:逐步迈向近代化(现代化)。 14.(2018·海口模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条件,任 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工业化进程作为 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 ——摘编自《民族工业资本家与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例 证(评述)该论题。(要求:明确提出论题,史实运用准确) 答案 (示例) 论题: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评述:首先,近代中国传统农业依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给近代工业发展提供必要 的市场;其次,近代中国传统农业一直处于西方资本掠夺的深渊,不能给近代工业提供足够 的原材料;再次,近代中国没有改变重农政策,劳动力得不到解放,不能给近代工业提供足 够多的劳动力。总之,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不可能为中国资产阶级提供资本的原始积 累,因此严重制约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答案“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本题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农业与工业”的关系的论题, 如“农业发展缓慢对工业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再运用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简 要分析,对史实的分析准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