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 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 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 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 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 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 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 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 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 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 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1 第 20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 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 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 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 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 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 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 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 1/4, 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 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 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 年 9 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 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 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⑧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適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 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 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 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 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 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 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 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 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 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绩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 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 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 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 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冋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 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 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 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 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 2
2 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 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 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 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 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 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 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 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 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 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 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 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 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 2000 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 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 1913 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 1920 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 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 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 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 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 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 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 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 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 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
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 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 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 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 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 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 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1918年—-1921年 1921年——20年代末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内外敌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 工业工业全面国有化 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 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实行配给制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它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义 点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 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 评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 势 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 价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 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论 、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
3 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 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 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 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 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 1925 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 年) 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 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 年 12 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 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920 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 间 1918 年----1921 年 1921 年——20 年代末 目 的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 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 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 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 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配给制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它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特 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 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 存在 评 价 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 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道路) 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 势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 论
取消 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 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 联成立宣言。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 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 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 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 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年11月苏联入 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 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 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 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 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 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 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 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 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 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 罗斯联邦。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 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増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 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922年12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1923年3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 言能力。1924年1月21日下午5时30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 6时50分逝世。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 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1924年5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 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 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年月26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 务。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1925年4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 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 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冋并导致党的蜕化。他们也不同意斯大 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 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1925年12月举行的 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支持新反对派"的列宁格勒代表团不赞 成这个报告他们推举季诺维也夫向大会作副报告于是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4 取消。 苏联的成立:1922 年 12 月 30 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 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 联成立宣言。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自俄罗斯等 4 个加盟共和国。 1925 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 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 1931 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 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根据新宪法,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 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 上述五国于 1936 年 12 月 5 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 的加盟共和国由 7 个发展到 11 个。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 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1939 年 11 月苏联入 侵芬兰。翌年 3 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 150 千米,苏联将获取的 4.1 万平方千米 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 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 12 个加盟共和国。 1940 年 6 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 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 3 国。8 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 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 12 个发展到 15 个。但 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 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 年 6 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 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 1924 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 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 16 个加盟共和国。1956 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 -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 罗斯联邦。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 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 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 15 个。 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1922 年 12 月中旬列宁中风瘫痪。1923 年 3 月列宁再次中风丧失语 言能力。1924 年 l 月 21 日下午 5 时 30 分,列宁的病势突然加重,进人昏迷状态,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 6 时 50 分逝世。列宁的逝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为了表示对列宁的怀念,俄共(布)中央决定将彼得格 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并将列宁的遗体永久保存,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人瞻仰。 列宁逝世后,苏联领导层的斗争进一步趋于激化。l924 年 5 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批准 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会议决议,会议前夕举行的中央全会在宣读克鲁普斯卡妮移交的列宁《给代表大会的 信》的同时,决定不按照列宁的建议撤换斯大林,而是再次选举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 1925 年 l 月 26 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主席团解除托洛茨基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 务。接下来,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开始凸现。1925 年 4 月召开了俄共(布)第十四次 代表会议,决定继续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方针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会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 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忽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他们也不同意斯大 林在会议报告中提出的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 10 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 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 1925 年 12 月举行的 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斯大林在会上作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支持"新反对派"的列宁格勒代表团不赞 成这个报告,他们推举季诺维也夫向大会作副报告,于是,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通称"托季联盟,1926年7 月召开的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13名反对派分子联合发表声明,对党内外重 大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份声明被认为是托季联盟的政治纲领。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对托季联盟 的活动迸行了严厉打击在这次会议上季诺维也夫被解除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接着,10月中 央全会决定解除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并对其他反对派分子提岀了警 11月7日托季联盟的一些支持者借十月革命纪念日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反斯大林的游行示威,此 举立即被指控为反党政治事件。11月14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岀党。随后, 对其他反对派分子也采取了严厉的组织措施。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按此精神,大会决定把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75名托季 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岀党。至此列宁逝世后爆发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斯大林确立了自己在党和国家领导 层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防止被打倒的反对派东山再起斯大林对最危险的对手托洛茨基采取了专政手段1928年1月托洛 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岀境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流 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 1928-1929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庄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备课资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 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 产品的2/3。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 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 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一战后,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 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强调要实现社 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 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 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一—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 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 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 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 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 第—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 升到1932年的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 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37年,工业总 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57.8%。和资本主 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 倍,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40
5 十四大后,托洛茨基和"新反对派"逐步接近,形成了反斯大林的政治联盟(通称"托季联盟',)。1926 年 7 月召开的联共(布)中央联席会议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 13 名反对派分子联合发表声明,对党内外重 大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份声明被认为是托季联盟的政治纲领。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对托季联盟 的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在这次会议上,季诺维也夫被解除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接着,10 月中 央全会决定,解除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并对其他反对派分子提出了警 告。 11 月 7 日,托季联盟的一些支持者借十月革命纪念日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反斯大林的游行示威,此 举立即被指控为反党政治事件。11 月 14 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随后, 对其他反对派分子也采取了严厉的组织措施。1927 年 12 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按此精神,大会决定把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 75 名托季 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出党。至此,列宁逝世后爆发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斯大林确立了自己在党和国家领导 层中的最高地位。 为了防止被打倒的反对派东山再起,斯大林对最危险的对手托洛茨基采取了专政手段,1928 年1月,托洛 茨基被流放到中亚的阿拉木图,1929 年 1 月,苏联政府宣布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1940 年 8 月,托洛茨基在流 亡地墨西哥遇刺身亡。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其他反对派分子在向党中央承认错误后,于 1928-1929 年间陆续恢复了党籍。但不久之后,他们全都在 30 年代的"大清洗"中遭到镇压。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备课资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 对其它一些国 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 l/3,农业产品 则占国家全部 产品的 2/3。1914 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 2.46%。如果按人口平 均计算,当时俄国的 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 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一战后,1920 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 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 其产量只及战前的 6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 强调要实现社 会主义工业化。1925 年 12 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 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 能自力生产 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 主义建设的蓝 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 度之比为 1.85:1,即重工业增长 241%,轻工业则增长 130%,以 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 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 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 1924—1925 年的 81%增长到 1926—1927 年的 86%。 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 1932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 1913 年相比增加近二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 48%增加到 1932 年的 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 1928 年的 43%上 升到 1932 年的 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 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到 1937 年,工业总 产值比 1932 年增 加了 1.2 倍,比 1913 年几乎增加了五倍。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 57.8%。和资本主 义世界相比,1937 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 1913 年增长 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 7.5 倍, 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 14.3 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40
年,苏联的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干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商 品谷物达到3830万吨,棉花则为270万吨。这就是伟大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当然,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 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备课资料】苏联农业集体化 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1918年1月苏俄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 济的任务。1923年1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 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集体农庄的初期形式: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 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士 地外)仍归社员私有。③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 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 营家庭副业。但直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前夕,苏联的集体农业仍为数甚少。据统计,1929年7月,苏联有 各种形式的集体农庄57000个参加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39%在各种形式中共耕社占60.2%农业劳动组 合占336%,农业公社占6.2% 全盘集体化:20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 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926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 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 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随后,对各类地区规定了完成集体化的期限:主要产粮地区(北高加索、伏尔 加河中下游),要求在1931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产粮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西伯利亚乌拉尔、哈 萨克斯坦),要求1932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地区(中央非黑土地带、白俄罗斯、中亚、南高加索),则 要求在1933年末基本完成。于是集体化速度大大加快了。1929年10月,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衣户总 数的7.6%,1930年为236%1931年为527%1932年为615%,1933年为65.6%1934年达714% 苏联在1934年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集体化的政策: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规定没收富 农财产转为集体农庄公积金,作为贫雇农入庄费(共约4亿卢布),并把富农驱逐出本区、州(边疆区), 不准加入集体农庄。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期间富农杀害牲畜、 纵火、暗杀、组织动等等破坏活动屡见不鲜。 苏联通过衣业集体化把广大劳动农民 19181929193019341937 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 集体农庄数 是在缺乏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的情况下实犯/做,平个1.657.085.923.3243.7 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的,曾走过一些弯路.例如,要求过急,强参加集体农庄 迫命令,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的农户数(单0.021.06.015.718.5 的过火行为;对富农不给出路;在开展全盘位;百万户 集体化运动时确定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集体化的H 的基本形式,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等。因重:占农户总0.13.923.671.493.0 此,在全盘集体化期间曾经出现了农业生产|数的百分比 严重下降的情况,在此期间,农业总产值下占总播种面积 降了23%,其中牲畜头数减少了50%,的百分比 不详4.93.687.49.1
6 年,苏联的生铁已达到 1500 万吨,钢达到 1830 万吨,煤达到 1 亿 6 千万吨,石油达到 3100 万吨,商 品谷物达到 3830 万吨,棉花则为 270 万吨。这就是伟大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当然,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 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备课资料】苏联农业集体化 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 1918 年 1 月苏俄通过的《土地社会主义化》法令,提出在农业中发展集体经 济的任务。1923 年 1 月,列宁发表了《论合作制》一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合作社的性质,具体地规定了改 造小农经济的途径。 集体农庄的初期形式:初期,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 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 地外)仍归社员私有。③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 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 营家庭副业。但直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前夕,苏联的集体农业仍为数甚少。据统计,1929 年 7 月,苏联有 各种形式的集体农庄 57000 个,参加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 3.9%,在各种形式中,共耕社占 60.2%,农业劳动组 合占 33.6%,农业公社占 6.2%。 全盘集体化:20 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 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926 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927 年 12 月 2 日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 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1929 年 11 月联共(布)中央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向各州 提出了全盘集体化的任务。随后,对各类地区规定了完成集体化的期限:主要产粮地区(北高加索、伏尔 加河中下游),要求在 1931 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产粮区(乌克兰、中央黑土区、西伯利亚、乌拉尔、哈 萨克斯坦),要求 1932 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地区(中央非黑土地带、白俄罗斯、中亚、南高加索),则 要求在 1933 年末基本完成。于是集体化速度大大加快了。1929 年 10 月,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农户总 数的 7.6%,1930 年为 23.6%,1931 年为 52.7%,1932 年为 61.5%,1933 年为 65.6%,1934 年达 71.4%。 苏联在 1934 年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集体化的政策: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实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消灭富农的政策。规定没收富 农财产,转为集体农庄公积金,作为贫雇农入庄费(共约 4 亿卢布),并把富农驱逐出本区、州(边疆区), 不准加入集体农庄。苏联农业集体化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期间,富农杀害牲畜、 纵火、暗杀、组织 动等等破坏活动屡见不鲜。 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把广大劳动农民 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确立了社会主 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是在缺乏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的情况下实现 的,曾走过一些弯路。例如,要求过急,强 迫命令,出现违反自愿原则、侵犯中农利益 的过火行为;对富农不给出路;在开展全盘 集体化运动时确定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 的基本形式,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等等。因 此,在全盘集体化期间曾经出现了农业生产 严重下降的情况,在此期间,农业总产值下 降了 23%,其中牲畜头数减少了 50%
【备课资料】斯大林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 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 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 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 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 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 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 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 完整的运用。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 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 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国的崛起》:“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 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 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 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 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 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及经验教训: 极:①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①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 ②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7 【备课资料】斯大林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 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 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 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 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 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 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 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 完整的运用。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 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 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国的崛起》:“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 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 1937 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 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 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 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及经验教训: 积极:①使苏联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物质基础 。 消极:①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 民主与法制 ; ②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本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提示: 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 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 的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答案提示: 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 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囯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 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増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 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 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由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8 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本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提示: 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 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 年,苏俄 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 3 月,俄共(布)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答案提示: 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 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 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 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 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由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 2.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图是: A.发展商品经济,巩固工农联盟B.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所有制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D.加强国家垄断,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8、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保留“自由企业制度” C.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 经济 1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20、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C.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D.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1、阿拉木图协议的签署,表明 A.在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B.抛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 苏共党组织的瓦解 D.苏联实际上的解体 2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A.邓小平认为后来的苏联模式比新经济政策退步了 B.邓小平认为中国比苏联先搞清楚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必须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模式 D.邓小平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地海到太平洋沿岸 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 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 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 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9 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 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 2. 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 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图是: A. 发展商品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B.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所有制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D.加强国家垄断,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8、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保留“自由企业制度” C.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 经济 1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20、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C.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D.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1、阿拉木图协议的签署,表明: A. 在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B.抛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 C.苏共党组织的瓦解 D.苏联实际上的解体 2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是 A.邓小平认为后来的苏联模式比新经济政策退步了 B.邓小平认为中国比苏联先搞清楚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必须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模式 D.邓小平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地海到太平洋沿岸 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 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 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 1919 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 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一一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 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材料三:1922年4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 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 《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 一以上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 重大意义。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25、答.①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答 世界大战也可得分 ②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 社会主义过渡 ③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德国改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 的政策,提高了苏俄的国际地位 ④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10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 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材料三:1922 年 4 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 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 《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 等。 ——以上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 重大意义。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25、答.①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答 世界大战也可得分). ②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 社会主义过渡. ③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德国改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 的政策,提高了苏俄的国际地位. ④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