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KQYX课前预习
●三维目标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 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目标分解】 ·重点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理解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 ●三维目标 • 【课标要求】 •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 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 【目标分解】 • 重点 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 难点 理解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境设疑 ·玉米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 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 之后在欧洲和亚洲广泛种植。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光照长短和光 谱成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在高寒地区不宜于生长
• ●情境设疑 • 玉米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 人就已经开始种植。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 之后在欧洲和亚洲广泛种植。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光照长短和光 谱成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在高寒地区不宜于生长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玉米情有独钟,他推行农业改革的一项重大 措施就是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结果导致苏联农业大面积减产。 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玉米情有独钟,他推行农业改革的一项重大 措施就是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结果导致苏联农业大面积减产。 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基础梳理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 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亚重。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 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性条件。根食短缺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为改革提供了可能 (2)1953 斯大林
• ●基础梳理 • 一、赫鲁晓夫改革 • 1.背景 •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 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 严重。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 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2)1953年② 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为改革提供了可能 性条件。 粮食短缺 斯大林
2.内容 (1)农业方面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3 ,提高收购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幞勵制扩大集体农 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 种植4 (2)工业方面废弃⑤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 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 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玉米 部门管理体制
• 2.内容 • (1)农业方面: •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③ ,提高收购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 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 种植④ 。 • (2)工业方面:废弃⑤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 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 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收购制 玉米 部门管理体制
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随赫鲁晓夫下台 而黯然告终。 4.败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这一模式
• 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随赫鲁晓夫下台 而黯然告终。 • 4.败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 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 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⑥有关的工业部门。 军事
•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 1.内容 •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 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 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 (2)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⑥ 有关的工业部门。 军事
2.结果 (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7 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⑧ 年以后,苏 联的经济增褰下降,经济发展进入 1975 9_时期。 停滞
• 2.结果 • (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 (2)⑦ ,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⑧ 年以后 ,苏 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 • ⑨ 时期。 军备竞赛 1975 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