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导学案 、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背景:苏维埃政杈面临危机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战时共产 余粮收集制 主义”政 内容人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制 从“战时 作用:苏维埃政府能最大程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以战胜敌人 共产主义 背景: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到“斯大 开始标志: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 林模式” 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 业:一些中小企业非国有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 政策主要内容 经营 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制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意义)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政杈得到巩固 (二)历史解析 如何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 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使苏维 埃国家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创造必需的物质 条件。应该说,无代价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所需要的。但是,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需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 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基本上 排斥了商品货币关系,撇开了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因而在 实践中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 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在改革旧经济关系、建立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导学案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如何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 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使苏维 埃国家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创造必需的物质 条件。应该说,无代价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所需要的。但是,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需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 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基本上 排斥了商品货币关系,撇开了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因而在 实践中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 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在改革旧经济关系、建立
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方法代替直接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方面, 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 系;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 来 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 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 国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 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 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 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 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下列各项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 余粮收集制 C.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无偿分给贫苦农民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加盟的共和国有( A.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 B.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C.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南高加索 D.俄罗斯、立陶宛、格鲁吉亚、爱沙尼亚 3.“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单一的公有制B.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方法代替直接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方面, 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 系;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 来。 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 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 国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 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 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 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 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下列各项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 A.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 B.余粮收集制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无偿分给贫苦农民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加盟的共和国有( ) A.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 B.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C.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南高加索 D.俄罗斯、立陶宛、格鲁吉亚、爱沙尼亚 3.“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单一的公有制 B.农业集体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 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能力提高 1.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B.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C.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作为苏维埃国家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下列关于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A.同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使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C.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 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结果 列宁说:“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 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B.资本主义制度已消灭 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D.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 济规律的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能力提高 1.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B.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C.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作为苏维埃国家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3.下列关于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 A.同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B.使苏联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就 C.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 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结果 4.列宁说:“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 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B.资本主义制度已消灭 C.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D.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三)延伸拓展 1.斯大林时代的经济体制与列宁新经济政策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 A.分配的原则不同 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识不同 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认识不同 D.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认识不同 2.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比,类似的 是() A.实行贸易垄断 B.新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形势②国家强制干预经济③中心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C.②③ 4.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是在() A.1925年 B.1930年 C.1937年 D.1941年 (四)模拟练习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三)延伸拓展 1.斯大林时代的经济体制与列宁新经济政策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 ) A.分配的原则不同 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识不同 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认识不同 D.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认识不同 2.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比,类似的 是( ) A.实行贸易垄断 B.新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形势②国家强制干预经济③中心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是在( ) A.1925 年 B.1930 年 C.1937 年 D.1941 年 (四)模拟练习 1.1920 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3.“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 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 C.制订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4.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产品品种齐全,但质量不高D.农业发展缓慢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 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 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 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 摘自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 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 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 的方法。(2)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 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 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摘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 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政策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3.“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 ) 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 C.制订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 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4.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经济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产品品种齐全,但质量不高 D.农业发展缓慢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 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 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原地。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 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 ──摘自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1)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 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 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 的方法。(2)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用来改善自己的 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 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摘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 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苏俄政府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政策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6.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题干由一段材料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材料所表达含义 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査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具有 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水平。目前,这类选择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 来越高。 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对于文献类材料, 要善于把握其真实意思;对于数据类的材料,要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用数字说 话。同时,我们还要准确判断题干材料所表达的内容,准确把握“题眼”,即关 键词语、关键数字,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 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选项 (二)例题解析 例1: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 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査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 先,从题干中“列宁认为”就可以把C、D两项排除,因为这两项政策是在20 世纪30年代形成的,而列宁早在1924年就去世了。其次,通过回忆新经济政策 的作用,就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了。正确答案为A。 例2: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是近(现)代化的两个主要任务。请简述西 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在此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
6.自十月革命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什 么启示?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的题干由一段材料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材料所表达含义 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具有 一定的难度,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水平。目前,这类选择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 来越高。 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对于文献类材料, 要善于把握其真实意思;对于数据类的材料,要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用数字说 话。同时,我们还要准确判断题干材料所表达的内容,准确把握“题眼”,即关 键词语、关键数字,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规 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正确选项。 (二)例题解析 例 1: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 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 先,从题干中“列宁认为”就可以把 C、D 两项排除,因为这两项政策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的,而列宁早在 1924 年就去世了。其次,通过回忆新经济政策 的作用,就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了。正确答案为 A。 例 2: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是近(现)代化的两个主要任务。请简述西 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在此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 示?
解析: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资产阶级 通过革命或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了较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在经济上建立了以科技 为动力、以垄断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市场经济体制。 苏联:在经济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上,民主政治体 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启示: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国应从本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制 定方针;各国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学习拓展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其中 的原因。就美国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苏联经济政策对新中 国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开始后,苏联的农业现状显得远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斯大林认为, 解决农业问题的唯一办法,“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 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就在于转变到以高度的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于 是,苏联在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上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辟了一条农民进入社会主义 的道路,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并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农 业集体化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它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公有制 超越了当时大部分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所能接受的范围,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下的状况不适应,从而造成农村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二)历史资料 《关于在产粮省份收集归国家支配的粮食和饲料》(节录) (1919年1月11日) 第一条为满足国家需求所必需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摊派给各产粮省份向 居民征收
解析: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资产阶级 通过革命或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了较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在经济上建立了以科技 为动力、以垄断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市场经济体制。 苏联:在经济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上,民主政治体 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启示: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国应从本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制 定方针;各国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学习拓展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其中 的原因。就美国经济政策对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苏联经济政策对新中 国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开始后,苏联的农业现状显得远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要。斯大林认为, 解决农业问题的唯一办法,“就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 的联合起来的大农庄,就在于转变到以高度的新技术为基础的集体耕种制”。于 是,苏联在 1927 年的联共(布)十五大上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辟了一条农民进入社会主义 的道路,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并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农 业集体化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它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公有制, 超越了当时大部分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所能接受的范围,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下的状况不适应,从而造成农村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二)历史资料 《关于在产粮省份收集归国家支配的粮食和饲料》(节录) (1919 年 1 月 11 日) 第一条为满足国家需求所必需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摊派给各产粮省份向 居民征收
第三条种子谷物、粮食谷物以及粮食机关按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清单收购的谷 物饲料全部数量均列入余粮收集制。 第四条除粮食人民委员部规定的摊派任务外,还要按省粮食委员会的指示加 上当地城市人口和农民所需的粮食和谷物饲料。 第五条余粮收集制的一般原则由粮食人民委员会规定 第六条按余粮收集制归省负担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根据本条例第四条的 规定,应在1919年6月15日以前按固定价格从农民那里收到。 第十条未按规定期限交出应交谷物饲料的农村业主,发现其储备时则予以没 收。对于其中存心顽固窝藏自己的储备者,则采取严厉措施,直至依法没收财产 和剥夺自由。 (三)学术前沿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 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 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模式。” 对“斯大林模式”的硏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 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 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 式前期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 技革命
…… 第三条种子谷物、粮食谷物以及粮食机关按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清单收购的谷 物饲料全部数量均列入余粮收集制。 第四条除粮食人民委员部规定的摊派任务外,还要按省粮食委员会的指示加 上当地城市人口和农民所需的粮食和谷物饲料。 第五条余粮收集制的一般原则由粮食人民委员会规定。 第六条按余粮收集制归省负担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根据本条例第四条的 规定,应在 1919 年 6 月 15 日以前按固定价格从农民那里收到。 …… 第十条未按规定期限交出应交谷物饲料的农村业主,发现其储备时则予以没 收。对于其中存心顽固窝藏自己的储备者,则采取严厉措施,直至依法没收财产 和剥夺自由。 (三)学术前沿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一、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 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 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模式。” 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 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 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 式前期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 技革命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 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局的稳定,保证了重工业的 高速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 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 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统得太死,经济各部门 发展比例关系失调,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学者们指出,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 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政局的稳定,保证了重工业的 高速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 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 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统得太死,经济各部门 发展比例关系失调,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参考答案 (一)知识掌握 1.D2.B3.D4.B (二)能力提高 1.D2.B3.D4.D (三)延伸拓展 1.C2.D3.A4.C (四)模拟练习 1.B2. 3.B4.B 5.(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苏俄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武 装干涉。为了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使年轻的苏维埃政 权生存下去,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 粮食。 (2)余粮收集制。原因:打退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得到巩 固:许多农民因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而发生暴乱,所以苏俄政府开始以固定的粮食 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布尔什维克 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6.(1)变化及影响: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 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军事胜利,但同 时也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③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 施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 消。④1928年后,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 时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业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
参考答案 (一)知识掌握 1.D 2.B 3.D 4.B (二)能力提高 1.D 2.B 3.D 4.D (三)延伸拓展 1.C 2.D 3.A 4.C (四)模拟练习 1.B 2.A 3.B 4.B 5.(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苏俄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武 装干涉。为了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使年轻的苏维埃政 权生存下去,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 粮食。 (2)余粮收集制。原因:打退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得到巩 固;许多农民因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而发生暴乱,所以苏俄政府开始以固定的粮食 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布尔什维克 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6.(1)变化及影响: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 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新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军事胜利,但同 时也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③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 年实 施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1925 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 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 消。④1928 年后,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 时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业长期处 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