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分: 基础整合(14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4分) 陨落( )繁衍 )狡黠( 诘难( ui )智扶ye( )j( )取 zhi( )碍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强不舍 尽职守 然无泪 黄土 怒不可 根深固味同蜡吹毛求 3.修改下面的病句.(2分) ①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 爱国主义颂歌 ②杨家溪山青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扬名,闻名遐迩。 4.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完成①④题。(4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 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①第一句中,加点字“绚”的读音为 ②第二句中,加点字”隽永”的意思是 ③第三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④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充完整
1 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 一、基础整合(14 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4 分) 陨.落( ) 繁衍.( ) 狡黠.( ) 诘.难( ) ruì( )智 扶 yè( ) jí( )取 zhì( )碍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 分) 强____不舍 ____尽职守 ____然无泪 一_____黄土 怒不可______ 根深____固 味同_____蜡 吹毛求_____ 3.修改下面的病句.(2 分) ①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把它誉为一曲难得的 爱国主义颂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杨家溪山青水秀,虽然开发不久,但已经远近扬名,闻名遐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完成①—④题。(4 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 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①第一句中,加点字“绚”的读音为_____________. ②第二句中,加点字”隽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④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充完整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5.用正楷字默写(12分含书写2分) (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采桑径里逢迎 ,元是今朝斗草 赢笑从双脸生 (4)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敲门试问野人家. (6)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6-10题。(12分)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国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 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 ②为天下唱 ③今或闻无罪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 唱或罾 7.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杀之以应陈涉 B.固以怪之已。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二、古诗文阅读(24 分) 5.用正楷字默写(12 分,含书写 2 分) 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 ⑶_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径里逢迎.____________________,元是今朝斗草 赢,笑从双脸生. ⑷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敲门试问野人家. ⑹ 东篱把酒黄昏后 ,___________________. 莫 道 不 消 魂 , 帘卷西 风,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 6—10 题。(12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 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 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加点词语(2 分)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②为天下唱. 唱: ③今或.闻无罪 或: ④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7.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杀之以.应陈涉。 B.固以.怪之已。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文中点示的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2分) 10、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至15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 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 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 了。说中囯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 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4分) 1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4分) 1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 意思。“状
3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点示的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0、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1 至 15 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 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 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 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 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 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线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意思。“状
元宰相”是指 。(2分) 14.说说文中加点的词语“总”和“简直”在文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 1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17分) 阋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20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 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 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 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 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 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 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 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 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 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 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 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 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 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奷诈,况且,并非凡 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 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 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 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髙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 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 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髙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 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 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4 元宰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4.说说文中加点的词语“总”和“简直”在文句中的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6—20 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 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 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 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 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 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 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 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 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 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 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 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 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 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 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 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 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 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 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 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 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 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6.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分) 17.文章第一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4分) 18.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 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 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的倒子。(2分) 19.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 福”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 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4分) 四、作文(50分) 21.怕,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大概人人都曾有过体的体会。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 体验,以“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 600字
5 16.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一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 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 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的倒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 福”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 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 分) 21.怕,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大概人人都曾有过体的体会。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 体验,以“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除诗歌外),不少于 600 字
6 100 200 300 400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3)题。(6分)
7 500 600 700 800 附加题(10 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3)题。(6 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②,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③ 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④! 涉之为王沉沉⑤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⑥,由陈涉始。客 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⑦妄言,轻威。”陈 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②辩数:反复解说。③遮道:拦路。④伙颐:意思是“真多呀”。 伙: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⑤沉沉: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⑥伙涉为王: 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⑦颛:通“专”。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①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a),之(b)陈 ②已为王(a),王(b)陈。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3)有人认为本段选文所被斩之故人是咎由自取,你能说出“故人”做得不恰当的 两点吗? 2.完成下面的两道题.(4分) ①好的广告耐人寻味,给人美感,使人难忘,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一条广告语,并说 说喜欢的理由 广告 喜欢的理由 ②新圩中学图书馆向学生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 露”,请你对出下联
8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②,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③ 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④! 涉之为王沉沉⑤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⑥,由陈涉始。客 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⑦妄言,轻威。”陈 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②辩数:反复解说。③遮道:拦路。④伙颐:意思是“真多呀”。 伙:多。颐,语气助词,相当于“呀”。⑤沉沉:形容宫室高大深邃,富丽堂皇。⑥伙涉为王: 这是当时流传的口头语,意思是一朝得志就变得十分阔气。⑦颛:通“专”。独一,专擅。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 分) ①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a),之.(b)陈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为王.(a),王.(b)陈。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⑵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①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有人认为本段选文所被斩之故人是咎由自取,你能说出“故人”做得不恰当的 两点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两道题.(4 分) ①好的广告耐人寻味,给人美感,使人难忘,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一条广告语,并说 说喜欢的理由。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圩中学图书馆向学生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 露”,请你对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略) 2.(略) 3.(1)将“把它”改为“被”。 (2)“远近扬名”与“文明遐迩”任去其一。 4.(1)xuan(2)(言论、文章)意味深长(3)协,谐(4)示例:①生 命是奔腾的江河②生命是辽阔的大海 5.(略) 6.编次。同"倡”首发。有人。用网捕。 7、C 8.(略) 9.天下苦秦久矣 10.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11.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 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12.“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 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 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 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13.支柱(中坚、栋梁、支撑)“状无宰 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14.“总”写出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 15.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 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 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16.答案: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评分:本题答对得3分。 17.答案;是指拥有阅读能力的人能够了解现实世界以外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 的世界:能够了解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而 丧失阅读能力的人则无法拥有,这便是文中所说的“精神的不平等”。 评分:本题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举例: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居里夫人学 得科学探究。②从《繁星·春水》学得对母爱、童真的讴歌,从张海迪学得志 强不息。等等。 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符合要求即可。 19.答案:读书可以使人们増广知识;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人获 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还可以使人趋善避恶)
9 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1.(略) 2.(略) 3.(1)将“把它”改为“被”。 (2)“远近扬名”与“文明遐迩”任去其一。 4.(1)xuàn (2)(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3)协,谐 (4)示例:①生 命是奔腾的江河 ②生命是辽阔的大海 二. 5.(略) 6.编次。 同"倡" 首发。 有人。 用网捕。 7、C 8.(略) 9.天下苦秦久矣 10.秦二世杀公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三. (一) 11.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 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12.“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 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 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 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13.支柱(中坚、栋梁、支撑) “状无宰 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14.“总”写出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愤激之情。 15.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 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 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二) 16.答案: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评分:本题答对得 3 分。 17.答案;是指拥有阅读能力的人能够了解现实世界以外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 的世界;能够了解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而 丧失阅读能力的人则无法拥有,这便是文中所说的“精神的不平等”。 评分:本题 4 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举例: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居里夫人学 得科学探究。 ②从《繁星·春水》学得对母爱、童真的讴歌,从张海迪学得志 强不息。等等。 评分:本题 2 分,答对一个方面得 1 分。符合要求即可。 19.答案:读书可以使人们增广知识;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人获 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还可以使人趋善避恶)
评分:本题4分,答对一个方面得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要点: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 学者、老师推荐的书。博览才能广收, 评分:本题4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略) 附加题: 1 (1)①a:之,代词,这件事,指陈胜在“陈”为王b:之,动词,到 ②a:王,君王,国王 称王 (2)①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②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 (3)①直呼陈涉姓名,有损陈涉面子 ②妄言陈涉旧事,有损陈涉形象 2.(略)
10 评分:本题 4 分,答对一个方面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要点: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 学者、老师推荐的书。博览才能广收。 评分:本题 4 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略) 附加题: 1. (1)①a:之,代词,这件事,指陈胜在“陈”为王 b:之,动词,到 ②a:王,君王,国王 b:王,称王 (2) ①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②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 (3)①直呼陈涉姓名,有损陈涉面子 ②妄言陈涉旧事,有损陈涉形象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