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H江河田 制作黎裕琪
江河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制作 黎裕琪
知识链接 1、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 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 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 “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非常 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 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 物
1、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 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 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 “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非常 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 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 物。 一。 知 识 链 接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 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 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 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 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 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 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 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 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 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2、变奏曲: 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 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 改变音符的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 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 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 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 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 奏曲式
2、变奏曲: 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 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 改变音符的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 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 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 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 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 奏曲式”
3、作者介绍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 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 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 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 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 物之
3、作者介绍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 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 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 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 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 物之一
4、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 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 革”士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 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 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 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 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 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 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 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 革”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 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文革”时代 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 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 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 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 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4、写 作 背 景
二、基础闯关 请大家听课文朗读,领略诗歌之美 听读要求 (1)听准音。 (2)听朗读节奏与朗读时 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满怀希望的。朗读 语调是深沉的
请大家听课文朗读,领略诗歌之美 听读要求: (1)听准音。 (2)听朗读节奏与朗读时 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满怀希望的。朗读 语调是深沉的。 二、基 础 闯 关
1、读准下列字音 静谧(m)憧憬( chongjing 颤动(chan)劫难(je) 覆盖(f)朦胧( meng long 闪烁(shuo)凝望(ning) 2、解释词语(略)
静谧( ) 憧憬( ) 颤动( ) 劫难( ) 覆盖( ) 朦胧( ) 闪烁( ) 凝望 ( ) chàn fù méng lóng mì chōngjĭng jié shuò níng 1、读准下列字音 2、解释词语(略)
、自主学习 1、读课文,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1节:黑暗笼罩大地,诗人向往光明世界。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 ■■■ 谁不喜欢(否定) (肯定) 第2节:否定现实世界,决心追求光明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 喜欢 (否定 (肯定
第1节:黑暗笼罩大地,诗人向往光明世界。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 谁不喜欢 第2节:否定现实世界,决心追求光明 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 喜欢 (否定) (肯定) (否定) (肯定) 三、自主学习 1、读课文,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 么异同点? 两节诗都运用了相同的结构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 开头; 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 和“谁愿意”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 而后一诗节为否定结构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 么异同点? •两节诗都运用了相同的结构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 -”开头; 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 和“谁愿意”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 而后一诗节为否定结构